- 相關推薦
舞蹈幼師教案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舞蹈幼師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舞蹈幼師教案1
【活動目標】
1、嘗試用夸張的舞蹈動作大膽表現木偶人的動作特點。
2、感受樂曲的'結構,能根據音樂信號及時交換舞伴。
3、在合作表演的過程中,感受與同伴合作、交流的快樂。
【活動準備】
1、《鐘表店》音樂節選
2、紅、藍帽子每種12頂。
3、玩過木偶人游戲,感知木偶的動作特點。
【活動過程】
一、幼兒律動進場
二、游戲“我們都是木頭人”引出課題。
1、我們都是木頭人,不許講話不許動。小朋友,這是什么游戲?
2、木頭人是怎么走路的呢?
三、分段創編舞蹈“木偶人的舞會”。
。ㄒ唬┯變和暾蕾p音樂一遍,感受ABA的旋律結構。
(二)音樂盒打開,木偶人出現
幼兒跟著音樂大膽創編A段舞蹈動作,要求表現木偶人機械、僵硬的動作特征。
。ㄈ﹥蓛山Y伴,舞會開始(創編B段舞蹈)
1、按帽子顏色結伴,創編動作,表現同伴間的友好。
2、學習聽音樂信號交換舞伴。
學習轉圈180度并向后轉,交換舞伴。引導幼兒發現每次轉圈后都會有新的舞伴。
。ㄋ模┪钑Y束,木偶人回家(音樂回到A段)
創編音樂結尾處的造型動作。
四、幼兒完整舞蹈2遍。
。ㄒ唬┐竽懕憩F木偶人的動作特征,并在每次聽到鈴聲后能及時、準確地交換舞伴。
。ǘw驗同伴合作、交流的快樂。
舞蹈幼師教案2
復習與鞏固:
“三步一踢組合”
基本動律:
腿部顫動。
手位:山膀立腕位、托按掌位、雙山膀位、雙托掌位。
導入:幼兒與舞蹈藝術有著某種奇妙的“緣分”,尚未出生的胎兒,就在母腹中胎動,出生后,當聽到不同的音樂就會有所反映,時而騷動、時而安詳寧靜;搖頭慌身,手舞足蹈的表達……幼兒的這些表現,反映了一些“本能”的成分,和對舞蹈的自然需求。教學目的
通過幼兒舞蹈部分的理論與實踐的全面學習,突出了職業教育特點。它包括理論部分和實踐部分,在教學的過程中,應重視培養全體學生對幼兒舞蹈教材的閱讀、分析、表演示范,教學和創編的能力,讓學生能自覺、主動地學習。
教學內容
(實踐部分)
一、幼兒基本舞步
幼兒基本舞步是根據幼兒動作發展水平和幼兒舞蹈中常運用的舞步,經過歸納、提煉、規范化而逐步形成。
在形象、生動、優美的音樂啟迪伴奏下,通過科學系統的舞步教學
訓練,將有助于幼兒音樂、動作、節奏感等多方面的發展。它對幼兒走、跑、跳基本動作的協調、靈活和動作的美感起良好的促進作用。它可以增強幼兒學習、感受音樂和舞蹈的興趣,提高對音樂和舞蹈的想象和表現能力。在學習過程中可以豐富幼兒的情緒體驗,陶冶活潑、熱情、開朗的性格。
在基本舞步的教學過程中,師生可通過舞步的速度、節拍、節奏、行走方向、步幅大小、身體重心等方面的變化,或對舞步動作的分解,或將舞步重新組合都將會產生新的舞步。教學重點
二幼兒基本舞步以幼兒走、跑、跳基本動作類別劃分走類:
1.走步——步行的統稱。是幼兒隨節拍或節奏原地或行進走動,雙臂前后或左右協調擺動的的一種舞步。一般在2/4拍或4\\4拍行動音樂伴奏下進行。
自然健美的走步,首先應讓幼兒聽音樂合拍走。隨著幼兒感受音樂及動作水平的提高和空間方位知覺的發展,可逐步根據音樂性質、節拍、節奏、高低、速度的變化,做出多種形象的,變化的走步。如:不同人物、不同形象、不同情趣、不同速度、不同節奏特點的走步。使幼兒能在美好的想象中,愉快地進行走步練習,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思維。提高動
作的協調性。培養節奏感。
2.小碎步:一般用小快板或比較輕快活潑的2/4拍,4/4拍的音樂。也可以用3/4拍的音樂。
做法:正步準備。動作時,雙腳跟抬起,可無節奏也可有節奏地雙腳掌交替快速、均勻地小步行進或原地的走動。膝關節要放松。
訓練時可結合舞蹈的.需要和情感表達的要求,配合上肢個身體的動作進行練習。如模范小鳥飛和飛機飛行的動作等。這些舞步可表達幼兒自然活潑的性格,一般在小班就可以訓練。
3.娃娃步:一般用2/4拍活潑歡快或漢族民間風格的音樂。
做法:小八字步準備。動作時第一拍前半拍雙腿屈膝,右小腿旁踢起,頭身體向同側傾倒,雙手五指分開的巴掌形向右側推拉開(左臂屈肘,左手在頭左側上方,掌心朝前,右臂體右側平伸開,掌心向外)。后半拍右腳落地,雙腿直立,雙臂收至體前,第二拍動作相同,左右方向相反。娃娃步旁踢小腿時,主力腿膝關節有屈,伸兩種做法。動力腿落地時主力腿直膝。
訓練時可先分解為手、頭、身體和腳兩部分練習然后再組合起來練習。此舞步中班末期或大班開始訓練。
4.進退步:一般用在2/4拍或4/4拍行板或維吾爾族民間風格的音樂。做法:正步或小八字步準備。右腳為例。動作時,第一拍前半拍,右
腳向前(或向8點)上一步,身體重心移至右腳,同時左腿屈膝,左腳離地,后半拍左腳掌落地,身體重心移至左腳,同時右腳離地。第二拍前半拍右腳后撤(或向4點)一步,身體重心移至右腳,同時左腳離地,后半拍左腳落地,同時右腳離地準備起新的一步。
訓練時,進退的腳可腳掌落地,也可腳跟落地(向前)。舞步訓練時男孩可雙手后背或加前后,左右的擺臂練習。女孩訓練時可加高低手個腕花練習。訓練時注意身體重心的平穩感,此舞步可在中大班練習。教學難點
5.錯步:一般用在2/4拍或4/4拍活輕快的音樂。
做法:正步或小八字步準備。左腳為例。動作時前3/4拍左腳掌向前上一大步,后1/4拍右腳掌在左腳內側或跟處墊錯一步,同時左腳離地。第二拍左腳掌向前上一步。左右腳交替起步,舞步的節奏是:
訓練時,要求雙腳掌做錯步,走出舞步的附點節奏,同時也可與漢族民間舞中的秧歌墊步和朝鮮民間舞中的蹉步比較性的練習。此舞步在大班訓練或動作水平發展好的中班后期訓練。
6.十字步:一般用在2/4拍或4/4拍歡快熱烈的或漢族民間風格的音樂。做法:正步準備。左腳為例。動作時第一拍左腳向2點向上一步,身體重心移至左腳,同時右腳跟離地。第二拍右腳向1點上步,身體重心移至右腳,同時左腳跟離地。第三拍左腳向7點撤步,身體重心向后移至左
腳,同時右腳掌離地。第四拍右腳撤回原位,身體重心后移至右腳,同時左腳掌離地準備重復上述動作,十字步左右腳起步都可以。
訓練時注意身體重心向的平穩和雙臂上身,腰的協調配合。幼兒十字步要求雙臂在體前兩側自然雙擺或上下交替擺動就可以了,或加入腕花練習。此舞步中大班都可以訓練。
7.踵趾步:一般用于2/4拍或4/4拍中速輕快的音樂。
做法:小八字準備。動作時(以左腳為例),第一拍左腳向右斜前方伸出,腳跟落地。右腿向2點屈膝,身體向左后傾斜,面向2點上方。第二拍右腿直立,左腳向6點撤步,左腳向6點撤步,腳尖點地,腳面向外,身體略前傾,面向8點上方。
訓練時,踵趾步出腳的位置可變化(如前踵趾,側踵趾等)。踵趾步可分解訓練或與其它舞步結合練習(如踵趾后踢步,交替前踵步,腳尖腳跟腳尖踢步等)。此舞步可從中班開始訓練。
8.點步:一般用于2/4拍或4/4拍中速輕快的音樂。
做法:正步或小八字步準備,動作時主力腿膝關節隨音樂節拍原地屈伸(或向任意方向上步)。同時,動力腿用腳掌或腳尖按音樂節拍有規律的點地,可以一拍一點或兩拍一點,。點地的位置可在主力腿前,旁,后內側或外側,如前點步,后點步,旁點步,側點步,跨點步等。主力腿與動力腿可交替變換做點步,也可以主力腿為軸進行點轉。點步要做得節奏感強,
注意身體的協調配合。
訓練時可與其他舞步結合練習,也可結合不同民族風格幼兒舞蹈中點步的練習。此舞蹈從中班開始訓練。
9.踏踮步:一般用在2/4拍或4/4拍平穩中速的音樂。做法:踏步準備。以右踏為例。
第一種做法:第一拍右腳掌踏地,雙腿直膝,左腳自然離地,身體重心上移。第二拍左腳掌先落地,然后全腳著地,同時雙腿屈膝,右腳自然離地,身體重心下沉。也可以做成一拍一步。
第二種做法:做法基本同上,只是兩拍音樂的動作的順序先后顛倒。身體重心先下后上,這種做法也可以叫做墊步。
訓練時,膝關節屈伸要柔和,身體重心隨關節屈伸上下自然起伏,不可左右搖晃。舞步訓練時,可原地做,也可前后、左右移動,或旋轉等;蚣由现腿韰f調的綜合練習,如踏踮拍手,踏踮腕花。此舞步從中班可以開始訓練。
10.交替步:一般用于3/4拍或6/8拍或小快板的音樂。
做法:雙手叉腰,小八字步準備。動作時,第一拍左腳繃腳向前上一大步,同時身體下左側旁腰,身體重心移至左腳。第二拍右腳掌在左腳內側或腳跟處落地,身體重心移至右腳,同時左腳離地。第三拍左腳在向前上一大步,身體重心移至左腳,左腳屈膝,同時右腳向前抬起,身體向右
側傾斜,準備下一步,起步腿是左右交替,舞地的節奏是:
訓練時起步叫繃腳,腳面向外側,三步的節奏要均勻,上身腰注意協調配合,舞步動作應優美、挺拔。交替步有時可用2/4拍音樂。動作做法基本同前,只是半拍一步,第二拍后半拍休止,舞步節奏是:
交替步的節奏感個動作協調性的要求都比較高,一般在幼兒具有一定動作發展水平的大班開始訓練此舞步。
舞蹈幼師教案3
活動目標
在春風拂面、陽光明媚的日子里和春天來個約會。整合學生所學的知識,尋覓春天,贊美春天,感受大自然的勃勃生機,培養學生聽、說、讀、寫、唱、繪以及信息搜集處理等方面的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陶冶愛美情操,激發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活動準備
學生課外搜集有關描寫春天的字詞、詩、圖片等資料,學唱贊美春天的歌曲,畫一幅春天的圖畫。
活動過程
一、伴春舞
1、一個春光明媚的午后,野外草地上,春的使者(佩戴春風、細雨、鮮花、綠草、小樹、燕子等頭飾的小朋友)伴著
2、春姑娘:在這么美好的季節里,你看到了什么?又聽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想說的呢?
3、分小組交流。
4、指名說、評議。
5、播放春天美景的有關錄象,請學生自由說有關春天的一段話,表達通順,流利的學生,由春姑娘給予鼓勵,評為春的使者。
二、唱春曲
1、主持人(春姑娘)說:小朋友們,你們把我說得太美了,現在我想聽聽你們那甜美的聲音,會不會唱關于春天的歌?比比誰唱的多,誰唱得最動聽。
2、學生以春天為主題,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唱自己喜歡的歌:
如:獨唱、小組唱、男女生分別唱等。
3、重點唱好歌曲《春天在哪里》。
4、部分學生齊唱歌曲,部分學生表演。
三、繪春景
1、春姑娘說:小朋友,你們能說、能唱、又能跳,真是太棒了!現在我要你們大顯身手,把你們所看到的我用彩筆畫下來,看看誰是最出色的小畫家。
2、自由選擇喜歡的方式,大膽想象:
單獨創作。
小組合作。
3、舉辦小畫展,春姑娘作評委,評出畫的最漂亮的小朋友為春的使者。
四、總結
1、春姑娘:小朋友們,你們都很聰明,今天,我真高興,你們送給了我這么多美麗的圖畫,動人的歌曲,好聽的故事,謝謝你們!
2、老師小結:
是啊,春姑娘就在我們的'身邊,它是一幅七彩的畫,一首無言的詩,一曲悠揚的歌,一個講不完的故事讓我們一起進入這美麗的春天吧!
3、課件展示春景,播放《春天在哪里》,學生齊唱并表演。
教材分析
《春天在哪里》是一堂口語交際課。陽光明媚的三月正是初春時節,在這樣一個美好的季節里,讓學生去尋找春天,發現春天,學生興趣極濃。針對兒童年齡小,好動,表現欲望強的年齡特點和個性特征,我把這堂課設計成主題班會的形式,在安排口語交際的過程中,穿插了綜合實踐活動,使學生在更大程度上跳出自己所置身的課堂環境,自然地進入作為目標活動的口語交際情境之中。
整個活動過程由伴春舞、說春詞、誦春詩、唱春曲、繪春景五部分組成,通過舞蹈、朗誦、歌唱是、繪畫等形式贊美春天,感受大自然的勃勃生機,培養學生聽、說、讀、定、唱、繪以及信息搜集處理等方面的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教學設計理念
教育家葉瀾曾言:教育是基于生命的事業,教育除了有鮮明的社會性外,還有鮮明的生命性,在一定的意義上,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提高人的生命,為了人的生命質量而進行的社會活動,是以人為本的社會中最能體現生命關懷的一種事業。因此,在實施課改的今天,我們要從生命的高度,用動態生成的角度重新認識語文課堂教學,建立新的課堂教學觀。
所謂新的課堂教學觀,就是指在有效的課堂教學過程中,課程是民主的,開放的,科學的,課程不僅是預設的,而且是生成的,教學不只是忠實的傳遞和接受課程的過程,而更是課程創生與開發的過程,教學過程因此成為課程內容持續生成與轉化,課程意義不斷被建構與提升的過程,教與學其本身就是師生活生生的現實生活。教學就其本質而言,是交往的過程,是對話的活動,是師生通過對話在交往與溝通活動中共同創造意義的過程,口語交際課更能體現出這一點,因此,加強口語交際能力的訓練和培養是小學語言教學的重要任務,是提高小學生語言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
低年級學生年齡小口語交際時總存在說話不完整,意思表達不清楚,甚至不敢開口等缺點,因此,培養低年級口語交際能力:
1、首先要營造口語交際的氛圍,激發學生口語交際的興趣,小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只能在良好的口語交際環境中鍛煉發展,讓他們在民主、和諧、愉快、自由的氛圍中,樂于思維、取于表達,老師認真傾聽學生的每一句話,以飽滿的熱情、微笑的態度、適當的提示、親切的鼓勵,消除低年級學生怕說的心理,讓他們在大膽說的成功實踐中,產生說的自信和興趣。
2、創造口語交際實踐機會,拓展口語交際的空間,口語表達能力,除了在語文教學各環節中有意識地進行訓練外,還應結合日常生活開展各種活動,為口語交際的教學提供源泉。
3、加強口語交際課的互動性,促進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提高,在口語交際課中,我們必須充分依據學生生活實際,設置話題,使學生有話可說,不興趣說。其次,教學設計要突出學生主動參與,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學語言用語言。然后,要重點進行生與生、師與生的雙向口語交流,生生互動時,老師應充當顧問,還可到小組與學生進行交流,適時地幫助學生,對學生的交際方式,態度等進行適當的指點,并不失時機地給學生以熱情的鼓勵。
舞蹈幼師教案4
教學目的
通過中國民間民族舞蹈教學,使學生初步了解個掌握四至六個民族的民間舞蹈基本風格動作特點、基本舞步、舞姿造型、動律特點等,及在幼兒舞蹈中的運用。這將擴大學生的舞蹈眼界,豐富舞蹈知識,提高舞蹈表現能力和鑒賞能力。為今后的幼兒舞蹈表現、創編、教學打下良好的基礎。
教學提示
中國民間舞蹈教材是一藏族、漢族、蒙古族、維吾爾族民間舞為基本教材。傣族、朝鮮族民間舞為選用教材。各地區應根據本地區民族分布特點,師資擅長和學生的實際接受能力,加強或豐富一些有利于學生舞蹈素質提高的地方性、鄉土性民間舞蹈教材。
教學內容
一個民族的歷史進程中,由人民群眾直接創作,又在群眾中進行承傳,這種歷史的沿襲流傳至今的舞蹈形式稱之為民間舞蹈。他和人民的勞動生活,傳統觀念,民俗活動緊密結合,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和地方特色,既反映一定歷史時期的經濟文化背景,又隨著社會的發展而住入新的成分。他屬于民間文化的范疇。藝術形式上又可分為自娛性民間舞、表演性民間舞兩大類。
在中國56個民族漫長的形成發展融合的過程中,由廣大人民群眾共同
創造的,既有中國特征又有本民族特色的各種民間舞蹈,總稱為中國民間舞蹈。
根據本學科的教學目標,此類教材的教學目的和有限的教學時數,我們本著代表性、實用性和訓練性原則選擇了以下內容:
—、簡介漢族民間舞蹈的風格和動作特點
漢族是中國人口最多、分布最廣的民族;又是古代華夏族和許多古代民族同化、融化而成的主體民族,直至秦漢時,始有此族稱。漢族民間舞蹈和漢族形成一樣,在廣泛吸收其他民族樂舞文化之優長中,逐漸形成了內容豐富沒,形成紛繁的舞蹈體系個地域性的風格特點。如北方的舞蹈古樸、剛勁、場面壯觀。南方的舞蹈以纖巧秀麗見長,而且載歌載舞。最有代表性的“秧歌”本源于插秧勞作,產生于我國中原一帶,流傳地域廣闊形成不同風格特點的秧歌,如:東北秧歌、陜北秧歌、膠州秧歌、鼓子秧歌、河北地秧歌等。秧歌舞中一般是舞蹈者扮成各種人物,手持扇子、手帕、彩綢等道具進行舞蹈。在表現形式上,開始和結束為大場,中間穿插小場。大場為變換隊行的大型集體舞。小場是兩、三個人表演的帶有簡單情節的舞蹈或歌舞小戲。扇子和手帕是秧歌舞普遍常用的道具。秧歌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成為當今人們健身娛樂的,普及性極廣的民間舞蹈,秧歌舞蹈中的豐富技巧動作又是舞蹈創造中常用的舞蹈詞匯。
本部分選編了東北秧歌、陜北秧歌個云南花燈為基本選材。
二、東北秧歌
。ā┖喗闁|北秧歌的風格和動作特點
東北秧歌源源于人民群眾的勞動生活,因而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和民俗特色。因而東北秧歌的那股潑辣勁兒、穩勁兒、美勁兒正是東北大平原粗獷質樸的的人民精神素質、性格心理和生活情趣的藝術概括和美的表現。
東北秧歌有三種類型表現形式:
1、高蹺秧歌
2、二人轉
3、地秧歌。秧歌表演常用的道具是手帕和扇子,也有用手玉子、花棍,還有提花燈,東北秧歌是通過走相、穩相、鼓相和各種手巾花的表演變化體現舞蹈風格和動作特點。
東北秧歌的音樂很有特點。嗩吶和小鈸對秧歌舞蹈特色形成起著關鍵性作用:嗩吶吹的委婉亢長,小鈸(板兒)緊促,必然賦予動作急出穩落、有動有靜,有張有弛的韻律,為其舞蹈的美勁兒、潑辣勁兒增添色彩。旋律上出現上下對句或相同對句(稱為句句雙),使舞蹈動作也常出現相互對答狀。音樂演奏中的即興加花(如裝飾音、滑音)給舞蹈表現俏皮、幽默、華麗的提供了良好的機會。
(二)體態動律練習
東北秧歌基本體態多是保持上身略前傾,膝部稍屈。動作時要求腳型略勾,腳腕有控制力,膝部良住勁兒。秧歌的`基本動律表現在三個方面的動作上:
1、帶良勁兒的“步”;
2、帶動腰鼓的“扭”;
3、手腕的“花”。
。1)雙壓腳跟:不同腳位,不同節奏的提壓腳跟。如:正步、大八字步、小踏步、弓箭步等。動作時雙膝關節要良住勁兒,提踵要快,落要慢穩。
(2)雙腿屈伸:軟硬兩種特點的雙膝屈伸活動。硬屈伸應脆而富有彈性,軟屈伸應柔而富有韌性。兩種屈伸中的挺膝應良而富有俏麗特點。
3、上體動律:
。1)左、右橫擺身:身體左右兩側胸腰交替提壓,形成上半身的左右擺動。
。2)左右前后擰身:由左右肩帶動上半身直線前后擰身轉體90度或180度。
。3)前后扭身:以腰為軸為發力點,帶動雙肩和上半身前后交替畫圓。
。ㄈ┦纸砘
手巾花有兩種,1、正方形(邊廠為一尺二寸)2、八角形(中心圓直徑四寸,鑲有亮片。手巾有三種握法:A全把握巾:用拇指和其余四指握住手巾的一邊,似握拳,用于做各種手巾花。B、單指貼巾:拿法基本同上,只是食指伸直貼在手巾邊上,用于片花,挽花或扔巾等。C、握巾角:用手握住巾角或中心處,多用于碎繞花)。
手巾花有四種做法:1、挽花(里挽花、外挽花);2、片花(里片花、外片花);3繞碎花(里碎花、外碎花);4、小王花;
里挽花—單指貼巾手胸前,掌心向上指尖向前。前半拍,手指帶動手腕由外向里轉腕360度,掌心向下。后半拍,壓腕挑指。挽花速度要快,壓腕要慢,不能架肘。
外挽花—單指貼巾于胸前,掌心向上指尖向前。前半拍,翻腕或掌心向下,手指帶動手腕由外經下向里挽成掌心向后,后半拍,手掌經上向前甩出,或掌心向山。挽花肘時手的動作旋轉360度,甩手指時要有力。
里外花—全把握巾于胸前,掌心向上,以腕為軸,手掌向里平移,同時小臂抬起,然后從小臂下掏出或指尖向旁,接著繼續向上轉腕360度,或掌心上。動作要連貫。
外片花—單指貼巾于胸前,做法同上,方向相反。
碎繞花—握巾角于胸前,以手腕帶動由外向里連續繞手巾,稱里碎繞花。由里向外連續繞手巾,稱為外碎繞花。繞花時,手臂要松弛,但不能隨之搖動。繞巾越碎越好,一般一拍繞兩次。
小王花—做法同舞蹈基本訓練中雙手連接動作小王花。拿手巾動作時,要求兩手腕始終不分開。如右手里片花,左手外片花,手巾花要圓,肘部隨動但不能架起。
常用手巾花:
單臂花:全把握巾,單手做里挽花。交替花:全把握巾,雙手交替做單臂花。雙臂花:全把握巾,雙手同時做里挽花。
蓋分花:全把握巾,雙手同時向旁撩起至雙揚掌位里挽花,雙手同時蓋至胸前架起,掌心向前,向左擰身,然后雙手外挽花向上分掌,同時向右擰身。
十字花:全把握巾,雙手交叉于胸前里挽花,向右擺身,然后雙手經下弧線于體兩側里挽花,身體還原。
展翅花:全把握巾于體兩側45度角位置,預備拍雙手抬至扁擔位里挽花,左擰身對八點,正拍雙手壓腕于展翅位,手臂要伸直,落下雙臂有向里夾的感覺。后半拍仍做預備拍動作。
扁擔花:全把握巾,雙手同時在扁擔位做里挽花。
※在手巾花的四種做法和常用手巾花介紹學習的基礎上,可讓學生們根據自己的想象和舞蹈形象的表現創造出許多具有個性,富有形象的豐富多彩的手巾花。
(四)基本舞步
1、前踢步:預備拍雙膝微屈,動作時腳迅速前踢,同時主力腿關節和胯部略有控制的上提。正拍時,動力腳穩落雙膝彎屈。出腳落腳同時半拍,但節奏和內在用力不同,出腳用力,過程快,落腳收力,過程慢,腳下的步子,上身的扭擺和手巾花的配合充分體現東北秧歌的艮俏風特點。
2、后步踢:膝關節屈伸小腿后踢。主力腿的交換穩而有力,動力腿的后踢動作快而小。整體形成靈活灑脫、俊俏潑辣的特點。
3、走場步:是一種流行步法,多配合交替花。動作時。身體重心略前傾,膝關節微屈的一步一頓和腳腕稍有控制的后勾。走場步不同于圓場步,不受步子大小約束。這種步態中變換各種路線,體現出灑脫、流動的美感。
4、秧歌墊步:右腳為例,第一拍前半拍,右腳向前邁一步,腳跟先落地,后半拍左腳掌在右腳跟后墊一步。第二拍前半拍右腳又向前邁一步,后半拍,左腳離地,準備向前邁步,起步的腳左右交替進行。
5、墩步:雙腿挺膝,身體直立,兩腳全腳掌交替碎步,半拍或一拍一步,前后移動,身體有如木偶的梗勁。
6、踢毽步:第一拍前半拍原地雙腿蹦跳一次,后半拍,左腳提膝,小腿內翻,左腳內抬成踢毽動作。同時右腿小跳起。第二排前半拍原地雙腿蹦跳步一次,后半拍,右掖腿踢毽狀,同時左腳小跳起。踢毽步的組合
可以靈活。
(五)組合訓練
1、組合音樂
2、組合基本動作:不同腳位壓腳跟、擺身、擰身。
3、組合動作順序:
第一遍音樂:
雙手一子叉腰(四指卷起,拇指伸直向后,拳心向下于腰間),正步腳位,每兩拍雙腳壓腳跟一次。音樂重拍雙腳跟落地,此動作重復做一遍音樂。
第二遍音樂:
動作同上,只是加上身的橫擺聯系
第三遍音樂:
1—4:上右腳成左小踏步,右手叉腰,左手托掌指尖向外于托掌位。左腳每兩拍壓腳跟一次,同時上身作扭身一次,此動作重復做四次,眼看2或8點。
5—8:動作同1—4一樣,左右相反。
第四遍音樂:
1—4:腳成大八字腳位,雙手掌托于雙托位,指尖向外掌心向上,雙腳每兩拍壓腳跟一次,身體做橫擺身。
5—8:舞姿不變,做前后擰身,同時壓腳跟。第五遍音樂:
1—4:左弓箭步,雙山膀立腕。雙腳兩拍壓腳跟一次,身體做前后擰身四次。
5—8:右弓箭步,動作同1—4一樣。
組合練習時,根據學生學習情況加強或加入一些身體動律練習內容。舞蹈音樂也可變化。
舞蹈幼師教案5
活動目標:
1.感受用手跳舞的新奇感,體驗手的靈活性。
2.傾聽并熟悉音樂樂意隨著音樂自由表演小魚游的情景。
活動準備:兩段音樂、錄音機、寶寶襪20雙。
活動過程:
一、游戲“小手變變變”引起興趣
1.老師:小朋友,我的小手會變魔術哦,看我變了什么呀?(小雞)再看看這次變什么呢(蝴蝶)
2.那你們的小手會變什么呢?(引導幼兒發揮想象)
二、回憶已有經驗,扮演動物初步感受手部跳舞的快樂教師小結:你們的小手真靈活,能變出這么多的小動物。那下面我們讓這些小動物來跳跳舞怎么樣?
合著音樂的節奏,引導幼兒扮演不同的`動物來表現手部舞蹈。
老師:原來你們的小手能跳這么好看的小動物舞蹈呀。
三、傾聽音樂,熟悉音樂旋律教師:今天我還帶來了一段音樂,請小朋友來聽一聽,在這音樂里是誰在跳舞。
1.教師播放一段音樂,幼兒自由發揮相像。
提問:你覺得這段音樂里,是誰在跳舞呢?
2.教師出示襪子小魚:這是小魚在跳舞。
3.小魚是怎么跳舞的呢?幼兒完整欣賞一遍。
問:小魚怎么跳舞的呀?
教師小結:原來我們小魚在水里可以翻身,可以朝不同的方向游,可以蜷縮身體,還可以吐泡泡做好多的動作
四、學習小魚游,感受新奇,快樂感
1.小朋友徒手跟隨音樂表演一遍。
2.小朋友戴上襪子,跟隨音樂表演一遍
五、創編小魚游動作
1.請個別幼兒嘗試。
2.傾聽音樂單手表演小魚游兩遍。
3.傾聽音樂嘗試兩只手表演小魚游一遍。
六、結束延伸今天我們用小手跳了小魚的舞蹈,我們還可以用小手跳什么呢?對了,小手還能跳很多很多的舞,小朋友們可以想一想,下次來教我們好嗎?
活動反思:
讓幼兒感受歌曲活潑、歡快節奏的同時,用手表現出各種不同的物體。并在原有動作的基礎上,學習創編。在表演歌曲時我盡量引導幼兒用更多動作去表演,關注每位幼兒,使他們能更加大膽的參與。
舞蹈幼師教案6
活動目標:
1、感受旋律優美的意境,愿意用語言和動作表達自己的感受(教師在整堂教學活動中,更傾向于幼兒的動作和感受音樂中節奏的快慢)
2、模仿小精靈的動作,嘗試有節奏的舞蹈(“模仿”更多傾向于小班幼兒,并且對于大班幼兒和整堂活動的設計,教師關注的幼兒根據畫面做動作,并進行表述)
變為:
1、聆聽《森林狂想曲》樂曲,感受節奏和動作的快慢
2、觀察圖譜,嘗試根據畫面做動作,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森林狂想曲》片段、多媒體課件、小精靈圖片
活動過程:
一、傾聽樂曲,表達感受
1、在樂曲中,你聽到了什么?
幼:小鳥的叫聲師回應:小鳥是怎樣唱的?
幼:小雞師回應:同樣是叫聲,但你們聽到的叫聲的動物是不一樣的!
播放第二遍:師:這可能是個什么樣的地方?
幼:森林
幼:小河流旁
師:為什么是小河流幼:我聽到了河流的聲音
2、借助游戲‘神奇的魔法棒’,試著在音樂旋律中,有節奏的.擺動身體
播放第三遍音樂,師:現在我們跟著魔法棒一起來擺動我們的身體吧,再次感受音樂有什么不一樣?
3、說說樂曲帶給自己的感受
幼:很開心師:擺動身體時,你把自己想象成了什么?
幼:像小河流師追問:你覺得你像一條怎樣的小河流
小結:原來這一首好聽的音樂,讓我們想到小鳥在天空嘰嘰喳喳的叫著,小河潺潺的流動著,讓我們聽的人感覺到美妙。
4、介紹歌名
在第一環節中,教師的機智巧妙從容的回應幼兒的回答這一點讓我受益匪淺,但是教師在這個環節中主要的目的在于讓幼兒聆聽音樂,讓他們感受音樂的美妙及聽后用身體做個簡單的舞動,但是教師在這環節中給自己及幼兒兜了一個圈才回到用身體舞動,其實可以簡單的設為:
改變后:
1、播放第一遍:帶來一首樂曲,我們一起來聽一下吧?好聽嗎?
2、第二遍:聽了樂曲后,你想做什么
3、第三遍:聽了這首樂曲后,我們用我們的身體也隨著音樂跟著跳舞吧,引導幼兒用身體進行簡單的舞動
4、介紹歌名
二、觀察圖譜,嘗試表演
1.播放音樂,美妙的音樂把精靈也吸引過來了,在看看他在干嘛?
幼:她在舞蹈
師回應:你怎么看出來他在舞蹈?教師“小步遞進”的給予幼兒進行引導,讓幼兒仔細觀察圖譜中的動作
2、他們是怎樣跳舞的?(鼓勵幼兒學一學)
師:看看小精靈做了哪些動作?(讓幼兒進行動作表演)
幼兒表演時,教師細化動作(在教師細化動作同時,教師并不是作為主導,而是一而三的引導幼兒自己觀察圖譜,來總結動作的優美,這是我喜歡的一點,教師并沒有高控,而是多次請幼兒進行上了表演,讓幼兒與幼兒之間進行相互比較,作為總結出動作的優美化)
師:有些人動作是這樣的,有些人動作是那樣的!——引導幼兒動作統一
師:你們覺得圖譜上哪個更像?
幼兒再次觀察圖譜
師:除了手臂不一樣,還與剛才圖譜上的哪里不一樣?(讓幼兒觀察到小精靈的眼睛方向不一樣,我無不感嘆,教師在動作上盡然能細化到一個眼神的變化,更加培養了幼兒細致觀察的能力)
3、播放音樂,幼兒再次感受動作的變化
師:除了不同動作的變化,你還發現了什么?
幼:后來慢慢的動作快了
追問:哪里變快了?你覺得哪個動作開始快了?引導幼兒知道動作快慢的節奏和傾聽第一套動作過后的節奏開始逐漸變快
師回應:原來一樣的動作能變成不一樣的節奏提升:不同的動作加上有節奏的變化,就會讓舞蹈變得更加好看
三、延伸,引發創造
1.如果你也有個小精靈,你想讓他跳出怎樣的舞蹈?(自由創編)
教師在最后這個活動中,并沒有開展,首先這堂教學活動的目的在于讓幼兒觀察圖譜,并將重難點放在了細化動作,將動作做的更加優美,如再次進行此環節,就覺得剛才的活動就顯得毫無意思,因為創編是幼兒自由想象,并非要求幼兒將動作做的細化優美,而是進行種想象的創編,對上個環節來說沒有實在的意義!教師在現場活動中改變了一定的策略,而是提供圖譜,讓幼兒在區角中操作,進行動作的設計
2.提供圖片,鼓勵幼兒在區角圖片進行探索和嘗試
整堂教學活動教師在第二個環節上筆墨下的非常多,更加的關注了幼兒的動作,用四張簡單的圖譜動作,看似簡單,但是在4張圖譜中的細微變化,培養了幼兒的細微觀察能力,把舞曲的節奏變化和四個簡單動作相互結合,更好的讓幼兒感受音樂的美妙。教師在引導幼兒觀察圖譜中,用了許多策略:一是出示圖譜,養成他們細致觀察的習慣,二是用語言進行引導及提升:原來我們這些美麗的動作通過我們越仔細的觀察出來的動作越好看!
活動反思:
這節活動首先是符合本班幼兒年齡特點的。但是整節活動下來感覺孩子們有點蒙,不是我預期想到的。首先在出示魔法棒和魔法棒做游戲時就呆呆的,跟不上。其次,就是在第二環節中幼兒感受樂曲得快慢這是重點反復聽了幾遍跟不上節奏。在第三環節中幼兒可以慢慢的初步跟著音樂的變換做出不同的動作了。在幼兒還不很熟練的情況下第四環節時裝秀表演以失敗告終原先我是想再提高一個難度但沒想到音樂快幼兒變換不辦動作都是匆匆地就過去了,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
【舞蹈幼師教案】相關文章:
幼師舞蹈教學總結07-21
舞蹈教案 舞蹈教案模板范文04-02
《舞蹈》教案01-01
【經典】舞蹈教案06-25
舞蹈的教案05-23
舞蹈教案07-04
舞蹈教案07-04
(經典)舞蹈的教案06-04
舞蹈教案詳細教案 舞蹈教案詳細教案幼兒園09-27
中學舞蹈教案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