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數除法》評課稿【集錦3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評課稿,評課的類型很多,有同事之間互相學習、共同研討評課;有學校領導診斷、檢查的評課;有上級專家鑒定或評判的評課等。快來參考評課稿是怎么寫的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分數除法》評課稿,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分數除法》評課稿1
本次教師培訓,聆聽了于老師執教的《分數與除法的關系》一課。邱老師用本色去完成本課的教學任務,印象比較深的有以下幾點:
1、深刻理解教材,注重新舊知識的聯系。
“分數與除法”這一教學內容,是小學數學第十冊第五單元中的內容。在學生學習本課內容之前,已掌握了分數的意義,知道了分數的產生等知識,學生具有動手操作的學習技能和小組合作探究的學習能力。老師充分了解學情,以實際問題直接導入新課,同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在操作、探究中體驗、感悟分數與除法兩者的關系。
本課的重點是掌握分數與除法的關系,而這個關系對于學生來說是一個認知逐步提高的過程,絕不是教師一、二句話的講述就可以完成的`。邱老師把這一過程的認識同樣以問題起疑,讓學生動手操作,在操作中體驗,在探究中感悟。
我感覺本節課的重點突出的還不太夠,在點撥與除法的關系的時候教師要點撥到位,讓學生有一種醍醐灌頂的效果。
《分數除法》評課稿2
本次學校組織的教研課,我聽了郎老師的《分數與除法的關系》,收獲很大。分數與除法的關系的內容很簡單,如果單純地從形式上去教學它們的關系:一個分數的分子相當于除法中的被除數,分母相當于除數,相信學生一定學得很扎實,但這樣一來3÷4的算理往往被忽視,為了讓學生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郎老師組織教學很好。主要體現以下兩點:
1、通過實際操作感悟新知識
新課程標準強調要讓學生在現實的情景中體驗和理解數學,改變單一的接受式的學習方式,指導建立具有“主動參與,樂于探究、交流合作”特征的多樣化的學習方式,從而促進學生知識、技能、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整體發展。因此,數學學習活動應該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富有個性的過程,數學的教與學的方式,應該是一個充滿生命活動力的過程。在教學中郎老師引導學生用3張圓形紙片動手分一分,并學生思考把3塊餅平均分給4個小朋友可以有幾種分法,讓學生通過動手操作,得出兩種不同的分法,得出兩種含義,即1塊餅的,3塊餅的,通過這一過程,學生充分理解了算理。
2、在問題不斷地解決與生成中探索新知識
探索是學生親自經歷和體驗的學習過程,也就是讓學生用自己理解的方式實現數學的“再創造”,在這其中教師的指導作用是潛在和深遠的。本課中,郎老師讓學生充分動手分圓片,讓他們在自己的嘗試、探究、猜想、思考中,不斷產生問題、解決問題、再生成新的問題,給學生留與了操作的空間。
《分數除法》評課稿3
陸路老師的《分數除法》解決問題這是一節實實在在的數學課,體現了高段數學課平實的特點,在安安靜靜的課堂氛圍中,充分給予了學生思維的空間,感受純數學的魅力,從中感受到陸路老師扎實的基本功和駕馭課堂的能力。
陸路老師語言流暢,干脆利落,問題的指向性強設置懸念,啟迪他們積極思考,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激起他們探索、追求的濃厚興趣。設疑導思,讓學生滿懷熱情地投入學習。
兩位老師都能充分運用多媒體課件,以圖文并茂,聲像俱佳的表現形式,大大增強學生對抽象事物與過程的理解與感受,將課堂教學引入全新的境界。在應用現代化教學工具的同時,并能很好的與傳統的'數學教學手段相結合,做到嚴謹和生動相結合,既提高了教學效率,又達到了解決數學問題的目的。
總之,聽完課后,深深感受到了更強的危機感和緊迫感。我們要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斷學習新課程理念,努力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認真反思我的工作,虛心向各位老師學習,特別是在如何關注學生的學習困難,如何通過現有的教學設施高效課堂教學,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努力提高教學質量等方面多作探索。
【《分數除法》評課稿】相關文章:
《分數除法》評課稿03-08
《分數除法》評課稿[精華]07-12
(優)《分數除法》評課稿07-16
《分數除法》評課稿精華11-23
[精華]《分數除法》評課稿01-15
《分數除法》評課稿(熱)01-15
《分數除法》評課稿必備05-22
《分數除法》評課稿【集合】07-03
關于分數除法評課稿01-15
《分數除法》評課稿【優】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