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教師開學感悟隨筆
在平日的生活或工作學習中,總有一些事或人讓我們感觸頗深,為了記錄自己的所思所想,我們可以寫一篇感悟的文章。那么,感悟的文章一般都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教師開學感悟隨筆,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師開學感悟隨筆1
一、班級管理要有愛心。
我覺得要公正地愛每一個孩子,要學會常常蹲下身與孩子說話,站在孩子的立場去思考去交流,讓孩子對我充滿信任感和依賴感,特別是小班剛入園的時候。(孩子們剛離開父母懷抱,進入一個陌生的環境,需要老師的愛撫,每天給他們一個擁抱,每天微笑迎接他們,關注每個孩子的情緒,對于一些依賴性強的孩子可以請他父母帶一些家里的東西)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獨特的個性,我們要注重個體差異,因人施教。
二、班級管理工作要愛中有嚴。
我們班對培養幼兒常規比較嚴格,而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是規范班級常規的前提。我們運用多種方法,來促進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
1、榜樣示范
小班以教師主體以身作則給幼兒樹立正面榜樣。中大班孩子可以以同伴為榜樣。
2、適時獎勵
在班級中創設評比欄。我們中班時候的評比欄分為三方面“睡覺”、“吃飯”、“上課”,師幼共同討論相應的'獎勵條件,就可以得到蘋果貼花,集滿十個就能贏得小獎品一份,每周固定時間我們就會公布一次并及時表揚贏得獎品的幼兒,鼓勵沒有得到的幼兒繼續努力。評比欄需要通過老師的重視與堅持,才能讓幼兒重視,在培養幼兒良好習慣和規范常規起到重要的作用。
2、圖示標記
小班教幼兒洗手時,用兒歌的形式幫助幼兒記憶洗手步驟,在洗手池上貼上洗手步驟圖示,培養幼兒正確的洗手習慣。自由活動時,用地上的小腳印來提示幼兒玩的項目。(喝水、建構角)
5、家園合作
及時發校訊通和家長取得聯系,讓家長知道最近階段幼兒的表現及班級的管理理念。比如剛上小班不僅要求幼兒在園自己吃飯,還要同家長溝通好,在家也要鼓勵幼兒自己吃。評比欄小獎品由家長提供,得到獎勵的幼兒拍集體照傳至QQ群。
三、班級管理工作要細心
我和趙老師、王阿姨,三位一體,保教結合分工明確。我們發現幼兒不良情況會及時溝通,共同尋找解決的方案。
我們細心地關注到每一個孩子,及時發現和消除不安全因素,防止意外事故發生。比如走樓梯是有的孩子會邊走邊說,甚至眼睛看著后面的孩子,其實這樣很危險。我們就會通過集體活動(安全上下樓梯),通過與孩子們的討論讓他們知道危險性以及正確的走樓梯方法,平時走樓梯時要求先提出,阿姨在后面注意個別平時比較活潑的孩子,讓孩子們養成良好的上下樓梯習慣。
教師開學感悟隨筆2
蒙特梭利語錄:“我聽了,但隨后就忘了;我看了,也就記得了;我做了,我就理解了。”我也深切地體會到:在做中才能真正的學習、運用和總結。在代班過程中,我有三點強烈的感悟。
一、工作既要講求質量又要講求效率
以前我學習或做事重在質量,要做到自己比較滿意,對時間和效率看的比較淡,認為“自己勤奮點,多花點時間也可以把作業做的比較滿意。”現在我覺得勤奮要和效率并重。記得有句話說,老是加班的人,說明你的工作能力不強。所以我要告訴自己,做事要質量效率并重,接受第一遍多花點時間去做中學習,下次再做同樣的工作時就要提供效率。
二、作為一名教師既要有母親的慈愛,又要有父親的威嚴。
母親的慈愛是使幼兒喜歡你,產生對你的依戀和安全感,但是作為一個班級的組織者,只有慈愛是不夠的。每個幼兒也有自己的想法,如果都順著幼兒的想法,那集體的教學就幾乎沒有了。作為一個班級組織者,需要在幼兒的心理建立威嚴的形象,這樣教學工作才能比較順利的`完成。
三、外在的教育經驗理論需要自己在操作中實踐。
外在的教育經驗理論很多很多,只有結合實際情況,在實踐中得來的才是屬于自己的。教育有法,而無定法,教育方法也和個人的氣質性格有關。當在教育中遇到困難問題時,首先是要搜尋一下方法,通過自己思考,向他人請教、網絡或書本等多種途徑。
何老師是我各方面學習的楷模,她的聲音和形象一直激勵我!何老師正如她的一篇文章中所寫“學做快樂人”。我也會經常提醒自己做一個快樂的人!
教師開學感悟隨筆3
昨天晚上看書的時候,突然就想起了不久之前發生的一件事,當時那件事給我的感觸并不是很大,但是現在細細想想,真的是讓人感觸頗深啊。
記得那天是個周末,我在等公交車的時候,聽到了這樣的對話:
“大寶,今天你和小伙伴一起玩時,正正為什么推你啊,還疼不疼?
“他想要我的百變機獸,我還沒玩夠,不想給他,他就推了我一下。”
“那你怎么沒出手推他呢?我們不欺負別人,也不能讓別人推推搡搡啊!”
“媽媽,我不疼。再說了,我也沒想那么做啊。”
“你這孩子,怎么不知道保護自己呢?”
“媽媽,我不想打我的朋友。”
這對母子在馬路上一邊走一邊聊著天,說著發生的事情。
我們這些成年人,往往覺得自己能洞察一切,理所當然地認為自己可以教導孩子,為孩子做選擇,甚至為孩子安排人生。其實我們錯了!我們要想成為孩子的人生導師的話,就要尊重孩子的階段性發展特點,站在他們的高度和視角去理解孩子,而不是強迫孩子要如何如何。同時我們應該明白孩子需要在真實的生活情境中去體會人際關系,自己去解決問題,他們樂意這樣做,也有能力做到這些。
調皮任性的幼兒,自尊心往往受到打擊,在心理上有一種無形的壓力。老師對幼兒的寬容,不是放縱,而是要把尊重、信任、理解留給他們。這樣,幼兒就會主動靠近老師,敢于質疑,敢于發表自己的觀點。還有一些幼兒自控能力較差,沒有良好的行為習慣。當受到批評后,便“破罐子破摔”,形成“犯錯誤,挨批評,忘腦后”的`思維定勢。給幼兒一點寬容,采取無聲的教育,就在于打破幼兒的思維定勢,讓他們知道教師的批評是對他們關心的表現。
作為教師,我們應多給孩子一些尊重和寬容,善待孩子的“墨點”并加以正確的引導。要知道寬容是相互的,寬容待人,他人才會更寬容的對待你。我會牢牢記住最后一句話:寬容就是愛孩子。
教師開學感悟隨筆4
在希臘文中,學校一詞的意思就是閑暇。或許在希臘人眼里,教育就是享受一種閑適,孩子有充裕的時間體驗和沉思,才能自由而充分地獲得心智能力的發展。盧梭說:“最重要的教育原則是不要愛惜時間,要浪費時間。”
教育的閑適,是摒棄了急功近利后的一種自然。我們總擔心孩子會輸在起點,于是,在愛的名義下,悄悄地偷走了孩子天真爛漫的童年,把孩子過早地送進了各種興趣班、輔導班。而一位美國母親送孩子去上幼兒園,第一天孩子回來,拿著一張畫了一個圓圈的紙片,告訴媽媽,這是數字“0”,是老師今天教他的。媽媽表揚了孩子,但隨后就起訴了那位老師。她認為老師過早地抹殺了孩子的想象力,在孩子沒有認識“0”之前,他可以把這個圓圈想像成很多東西,可以是一個金燦燦的太陽,一個紅彤彤的蘋果,一個滾動的鐵環……現在,他只知道這是個“0”,而不會想成別的什么了。在這位母親看來,比知識更重要的是孩子豐富的.想象力和不滅的好奇心。過早地教給孩子知識,恐怕對孩子來說,并不是一件好事。讓孩子在游戲和玩耍中閑適地生長,才是教育的自然之道。
教育的閑適,是擺脫了緊張忙碌后的一種恬靜。教育的身影,總是會忙忙碌碌的。課堂,往往大容量、快節奏、高效率,一個內容接著一個內容,一個環節接著一個環節,一個問題接著一個問題……學生常常應接不暇,甚至手忙腳亂;課間,往往有做不完的作業,答不完的題目……沒有了休息的時間,沒有了游戲的時間,也沒有了自由呼吸的時間。學生似上緊了發條的時鐘,一刻不停地旋轉著,茫茫然地旋轉著。一個經常拖拉作業的孩子偷偷地說:“我就是不想早點做完!做完了,媽媽還會加作業。”長時間的緊張忙碌,窄化了學生思想的空間,浮躁了學生學習的心態,消磨了學生求知的欲望。沒有了閑適,教育越來越忙碌,越來越短視,也越來越逼仄。而如果我們知道這一點,卻依然深陷其中,或者推波助瀾,那就是學生的不幸,更是教育悲哀了!
教育的閑適,是拒絕了平庸膚淺后的一種深刻。愛因斯坦說:“負擔過重必然導致膚淺。”教育的閑適,使學生有足夠的時間“消化”知識,有足夠的時間靜思默想,有足夠的時間潛心體驗,也就有對世界深刻、獨到的感悟、體認、理解與把握。不然,學生就像被風干了的狗尾巴草,失去了生命的活力與朝氣,有知識而無智慧,有學問而無情趣。閑適不是空閑,也不是閑散,而是一種心靈的自由與思想的放飛。正如肖川先生所說:“理性的頓悟,靈性的生發,需要閑適;心靈的舒展,視界的敞亮,也需要閑適;創意,往往在閑適輕松時翩然而至;情趣,也每每在閑適從容中一展風彩。”
教育,需要一點閑適。教育的閑適,更是一種詩意。
教師開學感悟隨筆5
大班的孩子從這個學期開始已經開始動筆書寫了,我們讓孩子書寫的都是一些最簡單的數字和字母,大部分的孩子握筆的姿勢正確,書寫也挺好的。但是也有一部分的孩子不會握筆,書寫不成行。這部分孩子的家長紛紛找到教師,問是不是孩子沒有認真學,或者是孩子太笨了……我要對各位家長說,你們別著急!孩子的能力發展有快有慢,家長和老師應耐心等待。
大班的孩子剛剛開始書寫,怎么可以一下子就給孩子下定論呢?這樣,無疑回給孩子背上思想包袱,影響他的發展,給他以后的學習造成一定的障礙。再者,從生理學的.角度來看,人的手指小骨直到二十歲左右才發育完成,孩子的年齡只有四、五歲,許多細微的動作做不好也是正常的,像書寫的動作就是細微的動作,剛剛開始那筆時,多少孩子不會啊!現在再看看都會了。
家長朋友不要以拔高的眼光去看孩子,你們可以試著回憶一下:孩子在不會說話的時候,只有兩、三年的時間,孩子不是什么都會說了嗎?而且說得非常好!就用等待孩子開口說話的耐心等待孩子可以正確握筆,并且寫出漂亮的字吧!家長朋友,請別急,您的孩子一定會很出色的!
教師開學感悟隨筆6
一天早上,小朋友們都做完早操了,舒悅才來到幼兒園。她奶奶把我拉到一邊,小聲對我說:“哎,我真拿這小祖宗沒辦法,早上,我六點就叫她起來了,起床后她就開始自己挑衣服,這件不行,那件也不行,一定要挑新的漂亮的來穿,這不,一直鬧到現在才來幼兒園。老師的話最靈,就麻煩你幫我說說她。”
聽了舒悅奶奶的話,我心里很不是滋味。現在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父母買新衣服是常有的事,逢年過節、孩子過生日,親戚朋友也會送來漂亮的衣服做禮物,舊的衣服自然就很少穿了,而有些孩子也因此養成了不愿穿舊衣服的壞毛病,令家長們很頭痛。為此,我要想辦法,讓班上孩子改掉這一壞毛病。
于是,我給孩子講了“雷鋒叔叔小時候”的故事,向幼兒灌輸現在生活好了也不忘艱苦樸素的思想。之后,我又挑選了幾個穿得整潔干凈、衣服“半新半舊”的幼兒站出來,并對小朋友們說:“你們想不想看我們班的時裝表演?”“想——”看得出孩子們都很感興趣。就在歡快的樂曲的伴奏下,這些孩子學著我的樣子,大方的來會表演起來,雖然他們的動作不是很優美,但舉手投足中都充滿了自信。看表演的孩子們情不自禁的為他們鼓掌。
表演結束時,我問小朋友:“剛才這些小朋友表演得好不好?他們穿得都是新衣服嗎?”孩子們都說這樣的表演很好。回答問題也很清楚,“有的穿的是新的上衣舊的褲子,有的是舊的上衣新的褲子,有的是半新不舊的衣服。”我就因勢利導說:“剛才這幾個小朋友是新舊衣服搭配起來穿,他們的衣服很干凈整潔,這樣穿起來也一樣很漂亮、很好看。只要我們穿的衣服干凈整齊,不管是新的,還是舊的,都是漂亮的孩子。”
這之后,我們班里經常舉行這樣的“時裝表演”。久而久之,孩子們覺得穿舊衣服也沒有什么不好,幾個愛挑新衣服穿的`孩子,也逐步改掉了壞毛病。家長為此而心煩的現象也大為減少了。
我有新朋友了
壯壯長得白白胖胖的,很招人喜歡,但就是不太合群。平時少言寡語,一般不同別的小朋友講話,偶爾與別人講話也是慢聲細語,是我們班上的一只“小孤雁”。
每天早上來園和奶奶分手時,壯壯總是大哭一場,再三叮囑奶奶早點來接他。戶外游戲的時候,他總是遠遠的站在一邊,看著別的小朋友做游戲。有時候干脆躲在活動室里默默地坐著,又是別的孩子要拉他一起玩,他卻害怕似的遠遠地躲開。時間久了,小朋友就很少和他說話、做游戲、一起玩了。
開始我以為是壯壯剛到幼兒園對環境不熟悉,過一段時間就會好的。可是幾個月過去了,他不但沒有融入群體,反而變得更加孤僻了。
我通過早上入園接待孩子時了解到,原來壯壯小時候一直跟著奶奶生活,在家里從來不跟小朋友玩。兒子這樣,她也很著急。為解決壯壯的問題,我同壯壯的父母一起設計了一個轉化方案:一是爸爸媽媽多陪陪他,讓孩子有安全感。而是讓媽媽多帶他到班里小朋友家去玩。在幼兒園里,我主動安排和他一起玩的小朋友跟他一塊學習做游戲。漸漸地壯壯的小朋友由一個擴大到兩個、三個……慢慢的就融入到集體中去了。
【教師開學感悟隨筆】相關文章:
開學教師隨筆03-25
教師開學隨筆03-14
大班開學教師隨筆02-02
開學的感想優秀隨筆感悟12-23
教師開學隨筆(18篇)07-02
開學教師隨筆 15篇09-28
【推薦】開學教師教育隨筆01-27
教師開學隨筆15篇03-14
教師開學隨筆(15篇)03-14
開學教師教育隨筆通用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