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的作文合集(9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端午節的作文9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端午節的作文 篇1
端午從汩羅江的波浪里悄然走來,幾千年的那朵浪花猶如一滴墨綠的翠汁,把中華錦繡大地染成粽葉成的奇綠。
——題記
一抹粽香,一斟酒醉,帶領我走進端午遺失了的美好。
端午,你就像那遺失的美好,一種跌跌撞撞,不曾與誰相伴,一直到銷聲匿跡,而我卻要始終帶著你的微笑,一路上尋找你遺失的味道。
端午的氣息再度彌漫,氤氳在每一個細胞周圍,透過了我的心臟,浸溫了我的靈魂。
沁人心脾的艾香帶我走進了70年代的新中國。那時候,建國沒多久,農民生產力低下,生活水平不富裕,每逢過端午節,每家每戶都要奢侈地包幾個粽子,幾片粽葉,幾粒糯米,再加上兩顆紅棗,粽子就包好了,孩子們一聞到幽香幽香的粽子味就會忙不迭地掀開鍋蓋,狼吞虎咽似的吞下了粽子,想到這一幕,內心就泛起了漣渏,一股澀澀的苦,我們真應該珍惜現在擁有的美好生活。70年代的吃粽子事件都成為欣喜若狂的事,那人民生活,豈不是更凄慘?
我們現在依然記得,端作午是為了紀念屈原;我們現在依然記得,屈原是愛國詩人;我們現在依然包著粽子,賽著龍舟,祈禱江中魚兒不要傷害屈原……但是,我們現在還仍有誰在奉承著屈原的這種高度愛國精神,又有誰,一心牽掛都會百姓,想著祖國,我不禁發出一聲由衷的感嘆,唉!吃粽子只是滿足一下自己對美味的追求,賽龍舟也只成了一種娛樂的方式,再也見不到70年代貧窮生活中的`插艾葉的景象了。70年代的環境凄慘,現在的精神內涵難道就不凄慘嗎?
汩羅江上,我又看到了一位長發壯士,正直不阿,回頭一望,長嘆一聲,投入江中……
端午的味道,我不想做作也說聞到了什馬幽的艾香,我只聞到了這黑暗世界中一切事物發出腐朽的氣息,籠罩著每一個人,掙脫不了,被束縛在邪念的臂膀下。這新陳代謝的可能,也被它把握在手中,正是這種不健康的理念讓我們把這端午淡淡默化。
是我們的那一份浮躁遺忘了它,還是那一份喧囂容不下它?
那物事人非的端午呀,讓我思,讓我想……
端午節的作文 篇2
農歷五月初五為端午節,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艾節、端午、重午、午日、夏節。雖然名稱不同,但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是相同的。端午節是我國二千多年的習俗,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懸掛鐘馗像,掛艾葉,賽龍舟,吃粽子,飲雄黃酒,配香囊等等一些公益性的活動。
端午節的意義就是紀念歷史上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把粽子投進江河,是讓魚蝦蟹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
我們這里的習俗是,端午節前幾天每家會買粽葉糯米在家中自己包,粽子里的餡可以放紅棗、火腿、人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自行選擇。人們把包好的粽子,五個一扎扎起來,掛在高出這樣可以防餿。南京人在吃粽子的`時候大多都喜歡放糖。
現在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到了端午節大家只要到街上,或菜場上都能買到現成包好的粽子,有餡的、無餡的、生熟都有,真方便。
我最喜歡吃粽子了,每逢過節,我都能吃上好幾個,它甜甜的、粘粘的,還有一股清香味,粽子真好吃啊!
端午節的作文 篇3
我最喜歡的是端午節啦!在端午節可以包種子和看賽龍舟了!
今天就是端午節了!我和媽媽早早地起了床一起包種子。再桌面上看到干的河葉、糯米和包種子的材料。我們開始包了。首先把材料放在河葉上,然后就包起來,最后再用干的草把種子捆起來,種子就包好了。一開始我總是包不好,媽媽說:“孩子一開始是包不好的,只要你能用心去包就會包的`好的。”我邊包邊問媽媽:“媽媽為什么端午節要包種子呢
媽媽說:“因為古時候有位仙人每天都向玉皇大帝報告人間的事情。有一天這位仙人報告人間的事情,玉皇大帝不聽他的話,便把他掉職位。這位神仙決定跳進黃河里,人們為了紀念他在端午節里做一些糯米飯給魚們吃希望不要把這位神仙吃掉。糯米飯就被稱為種子,所以端午節要包種子。”不一會兒我果然把粽子包好了。
吃完了種子我們到珠江兩岸看賽龍舟。珠江兩岸人山人海,熱鬧非凡,我找到了一個好地方看賽龍舟。只看一條條龍船在飛快地駛過江面。我看中了一條龍舟,心里想:“你快游啊,快游啊!”
愉快的端午節就過了。
端午節的作文 篇4
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在我的家鄉南京每到端午節這一天,家家戶戶的門窗上都要插上艾草,因為艾草能辟邪。說到吃的東西當然少不了粽子,每到這一天大人們都去采來粽葉包粽子,爸爸說這是為了紀念屈原而發明的,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會飄出粽子的香味。
南京人每到端午節還要吃”五紅“,分別是烤鴨、紅紅的.莧菜、紅油鴨蛋、雄黃酒和我最愛吃的大龍蝦,據說吃了這五紅,整個夏天都可以避暑辟邪了。
晚上我們一家人圍坐在圓桌旁,爺爺和大伯喝著酒,我和弟弟左手拿著粽子右手抓著龍蝦,弟弟啃得滿嘴是油,把大家逗得開懷大笑!
端午節的作文 篇5
對于端午節,大家應該都不陌生吧!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這端午節其實是為了紀念一位非常偉大的人——愛國詩人屈原。那是在屈原跳江自盡后,人們為了不讓河中的魚蝦吃屈原的尸體,就朝江中扔食物給魚蝦們吃,之后便有了粽子。說到粽子 ,我便記起了去年的端午節。
那是一個晴朗的天,藍藍的天上只飄著幾片薄薄的云,太陽照得到處都是暖洋洋的,不時刮過一股小風,給人們又添加了幾分清涼。在這么好的天氣當然也會有好的心情,但是,我那愉悅的心情并不只是因為天氣好,還因為今天是農歷五月初五,端午節。在這個節日里,人們一大早就準備好端午節必備的東西——粽子。在城市里,人們一般都是在外面買,但是,這次我回了老家,老家就不一樣了,家里的老人很早就準備好了包粽子的材料:粽葉,繩子,糯米。一切準備就緒后,大家就開始包粽子了。
首先拿起一片粽葉,把其中一頭卷成一個漏斗狀,往里面放一些糯米,然后在向一個方向包粽葉,把最后一點小尖包進粽葉里,最后用繩子包一下,一個胖鼓鼓但有棱有角的粽子就做好了。看到這里,我手也開始癢癢了,迫不及待地拿起一片粽葉就開始包起來。我一步步仔細地做著,學的有模有樣的。只差最后一步了,我拿起一根繩子把粽子綁了起來。終于大功告成了,看著我的作品,心里美滋滋的,情不自禁地笑了起來。隨著時間的推移,大家包得粽子越來越多,最后就差把粽子煮熟了。
大家都跑進廚房,因為粽子下鍋了,一股濃濃的棕香味飄在空氣中。我們幾個小孩子口水都要流出來了,還不等粽子煮熟出鍋,我們就在鍋邊圍成了一個圈。過了一會兒,粽子要出鍋了,大人們要我們往后退了幾步,因為要開始拿粽子了。一揭開鍋蓋,鍋里熱氣直冒。一股股白氣升到空中,一會兒就消失不見了。但最吸引我的還是那股粽香,濃濃棕香直往我鼻子里鉆,讓我更加迫不及待。等著等著,終于等到了。
桌子上有四五個碗里都裝著粽子,那一個個粽子真是誘人啊!胖鼓鼓的,還散發著濃濃的香味。還有幾碗小菜放在旁邊,都很爽口。大家都圍著這個大圓桌,有的`站著,有的坐著。看著人都齊了,就開動了。我手疾眼快挑了一個大粽子遞給奶奶,因為這些粽子大部分是奶奶包的。然后遞給爺爺、姨奶奶、舅爺爺……最后我才拿起一個粽子。我先解開繩子,在慢慢的剝開粽葉,對著那香噴噴的、軟軟的粽子咬了一口,嗯!真的好好吃啊!那濃濃的粽香一直留在我的唇齒之中,難以忘懷。最后在一片歡聲笑語中,結束了這次午餐。
就讓那濃濃的粽香永遠飄在端午節吧!
端午節的作文 篇6
我生活在中國這個大家庭中,有許多盛大的節日,而我最喜歡的節日是端午節。在端午節里,人們還要采艾蒿,掛上五花八門的葫蘆。而且每年過節媽媽都在我正熟睡時給我的脖子手臂腳脖系上帶五彩珠的五彩線,媽媽說一定要在太陽出來前系上才吉利。
媽媽還給我買香香的荷包,大家想過粽子為什么要包成這個樣子嗎?原來是大詩人屈原投江后人們為了不讓屈原餓著,就劃著小船去給屈原送用糯米做的飯團,可是屈原給鄉親們托夢說:“那些飯都被魚蝦吃了,讓大家把粽子包成龍角一樣,包好后用龍舟來送這樣魚蝦們以為是龍王給的,就不敢吃了。”
粽子就是這樣來的。我最喜歡吃姥姥包的,吃著那美味可口的粽子,感受著節日的`歡樂,享受著節日的歡樂,享受著一家團圓的幸福,讓我格外興奮。我喜歡過端午節―中國最傳統的節日。 我喜歡過端午節―中國最傳統的節日。
端午節的作文 篇7
粽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每當粽子的清香在家家戶戶彌漫之時,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就快要到了。
傳說在中秋時期,屈原抱石跳江自殺了。百姓們知道后連忙劃船去撈他的尸體,但是一直沒有撈到。百姓們為了不讓屈原被魚兒吃掉,便把粽子投入江中。這就是端午節和粽子的來歷。
在我的記憶里,每年的端午節都能吃到外婆做的香甜多樣的粽子,總讓我回味無窮。我心想:“如果能嘗到自己包的粽子那該多好呀。”我把這個想法說給媽媽聽,媽媽說:“好!今年就讓你們親手體驗一下包粽子的樂趣。”我聽了一蹦三尺高。
在端午節的前一天,我們準備好了一切材料,先泡好糯米,然后把五花肉切好調味腌制,最后洗干凈粽葉。端午節當天,我迫不及待地把糯米、五花肉、綠豆、咸蛋黃和粽葉放在桌子上,準備開始做粽子了。這是我第一次做粽子,心里雖然很期待,但也有點擔憂,不知道怎么下手。看著媽媽熟練的包著,我一邊看一邊學。首先選擇兩張粽葉把它做成一個“漏斗”形狀,填入一點糯米放到"漏斗中"打底。然后加入綠豆、五花肉和咸蛋黃,再填入少許的綠豆和糯米。把粽葉的頭部疊過去蓋住米,兩邊按形狀往側邊壓下去,壓實,把頭部多出來的'部分粽葉往右翻折,做成一個三角形,用繩子綁緊,最后把粽子放進鍋里加入水細火慢燉二個小時就能出鍋了。
端午節真有趣啊!不但讓我體驗了包粽子的樂趣,而且了解到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我喜歡過端午節,喜歡吃美味的粽子。
端午節的作文 篇8
一年之中,我最期盼的就要屬家鄉的端午節了!它在每一年5月初5等著我們呢!
每到端午節,不得不提的應該算吃粽子了吧!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來已久,花樣繁多,有三角形的,有菱形的,有直筒形的……去年的那天中午,我和爸媽會開車去接爺爺奶奶去酒店。我總是第一個跑到包廂,服務員端上粽子到桌上,那粽香也已四處飄溢,粽米中摻雜著豬肉,板栗、紅棗、赤豆等,真令人垂涎千尺!我餓虎撲羊般抓起一個就咬,哇!人間美味呀!不一會兒,我的小肚子就變得圓鼓鼓起來。
從酒店回家后,我迫不及待地打開電視,正是現場直播賽龍舟。周圍的人川流不息,穿著節日盛裝,屋頂上彩旗飄揚。只聽“砰,砰,砰”,三發信號彈升上天空,所有龍舟按一字排開,“龍頭”上長著龍須,“龍身”上有一片片鱗片,真像一條真龍潛入水!“啪”,禮炮響了,十幾條“龍”在水上像離弦的.弓箭一樣飛弛,水波碰撞著兩岸的巖石,發出嘩嘩巨響。行人紛紛給“龍”加油,指揮官在“龍頭”上敲啰打鼓,給身穿紅衣的船員加油鼓勁,終于,一條“小白龍”逐漸脫穎而出,奪得冠軍,兩岸掌聲轟鳴。
我家鄉的端午節有意思吧?希望你來到我的家鄉來作客!
端午節的作文 篇9
農歷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它是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節日之一。這天,我們穿著老師發的校服,前往一個離學校很近的中西餐廳——富蘭城堡。
第一個環節“端午憶屈原”開始了。大屏幕上面寫著“濃濃端午情,悠悠艾草香”。接下來老師介紹了端午節的相關知識以及偉大愛國詩人屈原的主要事跡及主要作品。作品主要是《離騷》、《天問》、《九歌》和《懷沙》等。端午節有很多習俗,如賽龍舟、包粽子、飲雄黃酒、懸艾葉菖蒲、懸鐘馗像、掛荷包、栓五色線和給孩子涂雄黃等等。
然后第二個環節開始了。老師給我們每人發了一個沒有裝香料的'空香囊袋。紅色代表熱情,力量和勇氣。他它可以增強疫力和吸引力。綠色代表自然之母的顏色,它幫助你在學習生活中更加的謹慎細致,朝著你心里的目標不斷的努力前行。我輕輕下位,把香囊遞給了我的媽媽。只見媽媽一大把,一大把地把艾葉放進香囊袋里,直到裝滿,系上一個蝴蝶結,戴在了我的脖子上。
接下來是第三個環節“系藍絲帶”。我把藍絲帶系在媽媽的左手腕上。藍絲帶代表著感恩、鼓勵、關懷和愛。
第四個環節是“誦經典”。通過大聲誦讀屈原的作品,我內心真佩服,他真是厲害呀。
終于到了第五個環節,快樂尋寶。當老師說完開始后,全部的學生都沖了進去。有的像大猩猩,有的像猴子,有的像強盜。四處搶免單券,我找到了一張免單券。帶著它去回答問題。問題真簡單,問的是“端午節是在什么時候?”我的回答是“五月初五”。
通過這次活動,我對屈原有了更高的認識。我下定決心一定要像屈原一樣,愛家愛國,忠貞不二。
【端午節的作文】相關文章:
端午節過端午節的作文04-20
悠悠端午節_端午節作文03-25
端午節過端午節的作文(推薦)10-25
[精選]端午節作文07-09
【精選】端午節作文07-13
(精選)端午節的作文07-10
端午節作文【精選】07-07
【經典】端午節作文07-29
端午節作文03-29
端午節的作文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