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的作文通用[8篇]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端午節的作文8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端午節的作文 篇1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已經到來了,我一家人開開心心的過了一個端午節。
我非常期盼端午節的到來,因為我想學著包粽子。我拿來了糯米,砌成了三角形。又拿來剛剛煮好的大紅棗插到了糯米上。然后再用竹葉把餡兒包好,還用線來回的纏繞,覺得做得很結實。接下來我把包好的粽子放到鍋里煮了十分鐘,拿出來一嘗,糯米硬硬的,我趕緊吐了出來。媽媽說糯米不泡是煮不熟的'。哎呀,我怎么忘了這一環節了呢。看來粽子我自己是包不成了,只有等著吃現成的了。
一會兒,媽媽叫著我一起去趕集,我第一次趕集覺得很新鮮。來到集上賣菜、賣水果的應有盡有。我看到了一個大西瓜,看樣子已經熟透了,媽媽買下了這個大西瓜,我開開心心的把它抱回了家。媽媽還買了許多東西,我最喜歡的還是那些大粽子。
回到家,我拿起粽子就吃,吃的滿嘴都是米香,特別是那大紅棗,吃到嘴里又香又甜。
我過了一個歡快的端午節。
端午節的作文 篇2
難忘的端午節。小學五年的學習生涯中,發生過許多令我難忘的事情,最讓我難忘的要屬四年級的那次端午節了。
今天是端午節。家家戶戶都熱熱鬧鬧的。每當到了端午節,人們都要吃粽子、賽龍舟、喝雄黃酒,掛艾草、香袋和在孩子的身上寫“王”字,這是為什么呢?我在網上查了一下。原來這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的。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都城,屈原和一位楚國大夫知道消息后,悲憤交加、心如刀割。最后,他們抱著一塊大石頭跳江了。當地的老百姓知道后,就往里面扔粽子,希望魚兒不吃屈原的身體,只吃他們扔的粽子。所以就有了吃粽子這個習俗。老百姓到了每年的端午節,都會比賽龍舟,贏了就上岸把粽子扔進江里,所以就有了賽龍舟這個習俗。那在家門口掛艾草和菖蒲,還有掛香袋和在孩子身上寫“王”字,又是怎么回事?原來是因為古時候沒有蚊香,花露水和紗窗,所以人們就在門口掛艾草、香袋,在孩子身上掛香包可以防止蚊子、蟲子來咬。在孩子身上寫“王”字就是蟲子中的國王,蟲子都不能咬他。喝雄黃酒是為了讓蛇不來咬,就又有這個習俗了。
這時媽媽叫我吃粽子。粽子的餡有肉、蛋黃、豆沙、棗子等多種。剝開綠油油的粽葉,里面就是香噴噴的粽子了!真像一個粽子精靈披著一件綠色的棉襖呢!我要開始吃粽子了,我一口咬下去,啊,粽子真好吃啊!這又香又甜的味道一直到我的心里,使人陶醉了。我真喜歡粽子呀!可是當我一想起屈原便有一種辛酸。
這個端午節我知道了屈原為了國家不惜犧牲自己,我也要想像屈原一樣,做一個愛國的人!將來未國家做貢獻的人!真是一個令我難忘的端午節呀!
端午節的作文 篇3
五月五,午端陽,
家家戶戶插艾忙。
把艾插在門外邊,
驅蟲辟邪又吉祥。
這是一首小時經常唱的兒歌,每每到端午節時就想起來,勾起我濃濃的思鄉之情。
早上,還沒起床,濃濃的艾香便沁滿我的心扉。早起買菜的妻今天買了兩把艾放在店里,說等會掛在門口,端午節快到了。
時間飛快,恍惚間已到端午節,記得過去在老家,每到五月初五,那天一早,娘就到家前的地邊,割一大捆野艾回來,插在大門兩旁。說能辟邪,也是風俗。
艾,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全草入藥,有溫經、去濕、散寒、止血、消炎、平喘、止咳、安胎、抗過敏等作用。歷代醫籍記載為“止血要藥”,又是婦科常用藥。在農村,很普遍,它生長在田間地頭,喜陰好水繁殖力特強。每年開春后,它就拱土出芽,白白的,毛毛的黃嫩。由于艾有濃烈的香味,酷似中草藥味,所以,兔也不聞,羊也不吃,牛也不啃,經過,春風春雨的滋潤,長的很快,到了五月前后,都有一米多高。端午節一到,家家都在自家的地頭,荒草地里,割一大捆回家,掛在大門口。碰到誰家結婚辦喜事,濃綠艷活的野艾,襯托著大門兩旁的大紅喜字,煞是好看。
過了三、五天,艾已半干后,細心的主婦們把艾取下,放在屋檐下風干,收藏好,早晚能用著的時候,找出來用。藥販來收購時賣點錢花。要是跌打崴腳,用艾泡水燙燙,第二天腳就好了。在那個沒有蚊香的年代里,點燃干艾葉,來驅蚊子,效果很好,很芳香,總能讓人甜甜的入夢。
遙想老家的溝邊地頭,那一片片,一叢叢,茂盛的野艾,不用耕種,不用澆水,不用噴藥,不用施肥,默默無聞的成長,雖沒有嬌艷的花朵,香甜的果實。但它能給人們帶來很多好用途。那一抹濃綠隨風搖擺的野艾,在田野里,在陽光下,也算是一道美麗的'風景搖曳在眼前。
雖然,端午節那天,我們有吃粽子,吃雞蛋,賽龍舟等風俗,但都遠不及家家大門兩旁插艾,那樣必不可少。端午節那幾天,整個村子到處彌漫著艾的清香。
離家外出打拼很多年了,每到端午節時,濃濃的艾香便勾起我想家的念頭。家鄉的山,家鄉的水,家鄉的一草一木,家鄉的親人,又都縈繞在我的眼前。
端午節的作文 篇4
今天是個快樂的端午節,媽媽和奶奶帶我出去玩。我們的目的地是去大福源,我們先來到買吃的地方,媽媽和奶奶買了許多我愛吃的東西:桃子、香蕉、果凍、蝦條、沙琪瑪、各種口味的粽子、魚頭、雞腿等等,我可高興了!然后,媽媽和奶奶帶我去世宇娛樂城里玩游戲機,我玩了賽車、和田咚的打鼓、幸運機等,我們還得了許多票。玩完以后,媽媽和奶奶帶我去吃飯。我吃了一些小菜、雞腿、米飯、木瓜生魚湯,我吃得很飽,還喝了一些蔬菜汁和橙子汁,就更飽了。最后,媽媽、奶奶和我就依依不舍地回家了。我覺得:今天可真是個特別開心又非常難忘的端午節啊!
快樂的端午節作文250字四:家鄉的端午節
今天五月初五,過端午節了。
為了紀念屈原,我們放了三天假,我們這里有包粽子、插艾草、系五絲線(長命縷)等風俗習慣。
我聽外婆說,“端午”又叫“端五”,早在兩千多年前,五月初五,屈原抱著大石頭跳進了滾滾的汨羅江中。為了避免魚蝦損害他的尸體,人們包粽子投進江里,喂飽魚蝦。當地的.百姓也劃船四處打撈屈原的尸體,演變到現在也就有了吃粽子、劃龍舟的習俗了。
我們利津每逢端午,小孩子的手腕和腳裸處都系上五彩繩(長命縷)。據說,只有這樣才能把孩子拴住。有人說這是迷信,我看這是寄托父母對子女深愛的一種習俗,每個父母都在祈求自己的孩子能長命百歲,健健康康。它代表的是一種美好的意愿!
我喜歡端午節!
端午節的作文 篇5
今日恰是端午。此刻我坐在考場,看到這個題日,思緒飄飛,不由想起了你。
那日亦是端午。你懷石獨立于汨羅江畔,任如血的殘陽拉長你的身影,任呼嘯的長風吹散你的發髻,任怒吼的波濤打濕你的衣衫,你仰天長笑一一
是被冤枉的痛苦,還是對國主的譏笑?
是不得志的悲憤,還是國破后的絕望?
想你躊躇滿志欲建盛世大楚,一腔熱血只為繁榮故都,赤誠丹心,日月可鑒。可那口口聲聲說自己深明大義的帝王,卻偏聽讒言,忠奸不辨,硬是逼你脫下三閭大夫的長袍,將你放逐。漁父嘆:“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而你卻直言“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塵埃乎!”
依然記得那是公元前278年,秦回大將白起帶兵南下,攻破楚國國都,聽到這消息時,你“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你怨恨楚懷王嗎?你怨恨頃襄王嗎?是他們楚家人自作聰明,親小人遠賢臣,才使泱泱楚國的大廈轟然倒塌。你的苦!你的痛!只能獨自吞咽!你說“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可是,你愛的國已亡了,你忠的志已滅,你的路又在何方?這污濁的世間怎能容你清自的靈魂!
也罷!也罷!
縱身一躍!
你悲坳的笑聲被怒吼的波濤掩蓋,你偉岸的身軀被洶涌的江水吞噬!你愛國!你愛故土!所以你才毅然帶著自己的'志向隨那已成往昔的楚國一同葬了,葬在汨羅江的波濤里,葬在幾千年中華兒女熾熱的紅心里!
你后悔嗎?不,你不會!即使再來一次,你依然寧可用死去殉志殉國,你說過,“亦作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
屈原呀,即使l陰陽相隔,你也一定能看到中華兒女對你的敬意吧!那份敬意,已隨著飄香的粽子滲透進了炎黃子孫的血脈中;那份敬意,已伴著千年的端午嵌入了華夏民族的根系中!
屈原啊,昔日你借汨羅埋葬孑然傲骨,今朝我用拙筆寄托思你情懷!
端午節的作文 篇6
關于龍舟的競渡,文字的記載始于公元五百年前梁代吳均的的《續齊諧記》。較后,許多的記載中都能夠找到有關賽龍舟的文字記載。現存中國各地的數千種方志中,共有227種方志有龍舟競渡的記載。端午劃龍舟,龍舟競渡的說法,包括有大眾舟齊出發,趕往丞救屈原。及一吶喊鼓樂嚇退蛟龍。
這項活動在端午節前后舉行,是一種聲勢浩大的.自發的節日文化活動。龍船就是龍形和舟楫。古代帝王出巡江海湖河乘的船,其首尾作巨龍形狀,叫龍船或龍舟。荊州市五月端午競渡的龍般是在普通木船的首尾,臨時扎上龍頭、龍尾,也有特制的專用龍船。《荊楚歲時記》載:五月五日競渡,俗為屈原投汩羅,曰傷其死,故命舟楫以拯之,舸舟取其輕利謂之下鳧,一自以為水軍。一自以為水馬,州將及士人悉臨水觀之。宋莊季裕的《雞肋篇》記載了江陵賽龍船的盛況:湖北以五月望日為大端陽,泛舟競渡,逐村之人,各為一舟。明代袁中道《午日沙市龍舟》云:旭日垂楊柳,傾城出岸邊。黃頭郎似馬,青黛女如仙。龍甲鋪江麗,神裝照水鮮。萬人齊著眼,看取一舟先。
端午節的作文 篇7
今天是端午節了,媽媽要給我編五絲線,還要包粽子呢!
媽媽拿了五種顏色的絲線,分別是:紅、黃、藍、白、黑。媽媽先把這五種線捋好平放在桌子上,然后再搓成小繩,還巧妙的打了一個結,五絲繩做好了,媽媽告訴我這叫“長命縷”,戴上它可以免除病患,健康長壽。她又小心翼翼的給我戴在手腕上,還特意囑咐我說:“要愛惜,戴上后下第一場雨的時候,摘下來扔進雨水里。這樣長命縷就起到了它應有的'作用。”通過端午習俗的小事,我體會到了媽媽的良苦用心。
接下來要包粽子了,我見媽媽拿了竹葉,包上糯米,中間還放上兩顆大棗。然后又熟練地折疊竹葉包裹糯米。還用線繩捆扎起來,媽媽一連包了十幾個。
媽媽又把包好的粽子放到了鍋里,蒸上了十五分鐘。蒸好的粽子放到盤子里,還沒等吃陣陣香味撲鼻而來。我圍著盤子聞了又聞,著急的等待著粽子降溫。過了一會兒,終于可以下口吃了。我剝開竹葉,白里透紅的餡兒玲瓏剔透,我咬了一口,粘甜滑爽,真好吃!我們一家人邊吃邊笑,因為我們都看到了彼此嘴上的白胡子。
粽子吃完了,我們一家人圍在桌子旁,爸爸又給我講端午節的來歷,還有其它的習俗。聽爸爸講完我知道了愛國詩人屈原,知道了在這個節日里除了吃粽子,戴長命縷之外,還有插艾草、撒白糖、賽龍舟……等習俗。
這個端午節我不僅吃到了好吃的粽子,還學到了不少知識。我好開心啊!
端午節的作文 篇8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每當唱起這首兒歌,我都會想起許多條關于端午節的資料。
其實,不光人類有小名,節日也有,比如端午節,它的小名是端陽節。端午節不僅有小名,還有許多綽號呢,像:重五節、重午節、天中節、五月節、龍舟節、女兒節,浴蘭節,等等。
關于端午節的來歷有許多,我只知道兩個。一個是:最初,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死去的`愛國詩人屈原。屈原死后,楚國的老百姓很痛苦,便組成了一個打撈隊,來打撈屈原的遺體。有個漁夫,把一鍋飯和一些菜倒進水里,說是讓魚蛟是蟹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人們便紛紛效仿。另一個是:傳說曹蛾是個孝順的女兒。有一天,她的父親突然病死了,曹娥便把父親埋了。但由于舍不得父親,就整天坐在父親墳旁哭。直到有一天,曹蛾投了江。曹蛾住的村子叫曹蛾村,曹蛾投江的江,也被重新命名為曹蛾江。
端午節,真是一個充滿文化底蘊的節日。
端午將至,奉上粽子一個,配料:五顆快樂棗,一把關心米,三錢癡情水,用幽默捆扎,用愛心發送到達,保質期:農歷五月五日前,保存方法:請按儲存鍵!
【端午節的作文】相關文章:
悠悠端午節_端午節作文03-25
端午節過端午節的作文04-20
端午節過端午節的作文(推薦)10-25
端午節作文03-02
端午節作文03-03
端午節作文03-05
端午節的作文【精選】10-28
(經典)端午節的作文11-10
端午節的作文(精選)10-31
端午節作文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