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的作文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敘方式。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元宵節的作文3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元宵節的作文 篇1
今年正月十五元宵節,我和媽媽、舅舅、叔叔、弟弟去番禺祈福廣場看煙花。到了廣場,只見人山人海,大家都昂首眺望,等著,盼著……
大約過了十分鐘,“啾——”的一聲,兩條金黃色的火焰拖著長長的尾巴,沖向漆黑的夜空,仿佛為煙花“晚會”拉開帷幕。
接著,一個煙花飛上天之后變成了許多可愛的小彩球,又變成一束束五顏六色的鮮花。
我還沒看夠,又有五種顏色的煙花陸陸續續地在空中綻開,仿佛是五朵可愛的牽牛花。
我仰著頭,脖子又酸又累,低下頭透了一口氣。突然,“哇”的一聲,我趕緊望了一下天空,原來是一種煙花一綻開就變成了一個個小球,這些小球連在一起,像一串串珍珠。“像毛毛蟲!”“像蜈蚣!”原來是調皮的弟弟和愛開玩笑的叔叔“吵”起來了…… 忽然,一陣“噼噼啪啪”的響聲打斷了這對父子的“爭吵”。我也納悶:哪兒來的響聲?恍惚中我似乎瞧見了閃爍著亮光的什么東西——原來是小煙花。小煙花一個接一個,看得我眼花繚亂,似乎是沸騰的人群在為一艘準備發射的火箭送行。
我正想著想著,“火箭”竟然“發射”了。只見它沖向天空,不一會兒,就散作幾條金黃色的“小蝌蚪”,“小蝌蚪”發出“秋——”的'聲音,轉著圈兒向四面八方“游”去,轉眼間,便消失在人們的視眼中了。
最后“主持人”“上臺”了,它發出紅色的光芒,接著,漸漸暗下來,慢慢地消失了,突然,又閃動著星星點點的光。
煙花“晚會”結束了,但我們還余猶未盡。
元宵節的作文 篇2
每年農歷的正月十五日,新年剛過,迎來的就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
正月是農歷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民對此加以慶祝,也是慶賀新春的延續。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
按中國民間的傳統,在這天上皓月高懸的夜晚,人民要點起彩燈萬盞,以示慶賀。出門賞月、燃燈放焰、喜猜燈謎、共吃元宵,合家團聚、同慶佳節,其樂融融。
元宵節也稱燈節,元宵燃燈的風俗起自漢朝,到了唐代,賞燈活動更加興盛,皇宮里、街道上處處掛燈,還要建立高大的燈輪、燈樓和燈樹,唐朝大詩人盧照鄰曾在《十五夜觀燈》中這樣描述元宵節燃燈的盛況“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
宋代更重視元宵節,賞燈活動更加熱鬧,賞燈活動要進行5天,燈的樣式也更豐富。明代要連續賞燈10天,這是中國最長的燈節了。清代賞燈活動雖然只有3天,但是賞燈活動規模很大,盛況空前,除燃燈之外,還放煙花助興。
“猜燈謎”又叫“打燈謎”,是元宵節后增的一項活動,出現在宋朝。南宋時,首都臨安每逢元宵節時制迷,猜謎的人眾多。開始時是好事者把謎語寫在紙條上,貼在五光十色的彩燈上供人猜。因為謎語能啟迪智慧又饒有興趣,所以流傳過程中深受社會各階層的歡迎。
元宵節的作文 篇3
正月十五,你們知道是什么節嗎?對啦!是元宵節。今天,我給大家講講元宵節吧!
正月十五的晚上叫元宵節,古代稱為上元,元宵節就是上元的晚上,含有本年第一次月圓之夜的意思。
唐朝詩人蘇味道曾作詩《正月十五夜》,描寫當時元宵夜的熱鬧場景: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
那天的習俗可真不少:賞燈,猜燈謎,舞龍說到猜燈謎,我最喜歡啦!讓我們一起來玩吧!
你們喜歡吃嗎?元宵節可少不了吃。元宵節必須吃一種東西湯圓。最早的湯
圓叫浮元子,后來有的地區把浮元子改稱元宵。吃湯圓意味新的'一年團團圓圓,合家幸福!
元宵節的夜晚樂趣真不少啊!你們說是不是?
【元宵節的作文】相關文章:
關于元宵節的作文:歡樂元宵節-元宵節作文01-11
快樂元宵節作文_元宵節作文04-22
元宵節的作文通用-元宵節作文01-11
熱鬧的元宵節元宵節作文01-31
快樂的元宵節_元宵節作文02-15
元宵節英語作文:熱鬧的元宵節03-10
元宵節燈會_家鄉的元宵節作文03-27
關于元宵節的作文:元宵節來臨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