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端午節作文9篇【實用】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為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端午節作文10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端午節作文 篇1
盼星星,盼月亮,端午節終于到了,終于可以吃到香噴噴的粽子了,我的心里像吃了蜜一樣甜。
每年的端午節我和父親母親都要到鄉下去和爺爺奶奶過端午節,到了鄉下那里的天藍藍的,小花小草都是五顏六色的,美麗極了。包粽子是奶奶的拿手絕活,首先她把粽葉放到熱水里浸泡,再準備好糯米、紅豆、棗和肉,把瘦肉切成小塊用醬油等材料拌好和米等放到用幾張粽葉卷成的“小斗”里,再用一張粽葉包一下,用線扎好,就這樣一個三角形的粽子就包好了,眨眼功夫,一籃子粽子包好了。然后,再把它們放到鍋里煮熟。
這時,我就專門盯著鍋,沒多長時間,從鍋里飄出一陣陣清香,這股裊裊升起的熱氣濃香撲鼻,啊!我已經忍不住流口水了,打開鍋,拿了一個來吃,哎!我吃的`太急了,不小心燙到嘴了,爺爺看著我這樣著急的吃著粽子,笑著說不要著急慢點吃,可是,我怎么不著急呢?那么好吃的粽子。看來我的饞嘴還沒變呢?
記得有一次,也是端午節。奶奶照樣也做了很多的粽子,我和弟弟比賽吃粽子,那粽子滾燙滾燙的根本沒法吃,但為了好吃的粽子,為了贏,我豁出去了,馬上大口的吃,!我的嘴快成兩根烤焦的火腿長了,再看看我的弟弟竟然很悠閑的唱起歌來了,這下可把我氣壞了,我看了看籃子里的粽子只有一個了,我拿著最后一個粽子慢慢的吃,這時弟弟看看裝粽子的籃子,!粽子已經吃完了,哈哈!勝負已定。
這真是一次快樂的端午節!
端午節作文 篇2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到了,今天小時老師說要讓我做荷包,我既開心又激動。
首先,老師給我們發了材料,一塊布,桃木球,橡皮繩,還有艾草和流蘇。接下來我們先把桃木球穿進橡皮繩里,然后系了一個扣,下面就是穿線了,把線穿進針孔里面,在最末端又系了一個扣,開始縫線,把針穿過去,在從后面穿過來,就這樣一前一后,終于縫好了兩面。我把布翻了過來,再把艾草放在了里面,把橡皮繩和流蘇縫好。這樣一個荷包就完成了,我一定要把它送給媽媽,想起以前,看到我的.媽媽在椅子上認真縫荷包,過一會兒,一個美麗的荷包就縫好了。
我原來以為縫這個荷包很簡單,通過了這次實踐,知道了做荷包這么困難。
端午節作文 篇3
我的家鄉在海門,海門是一個美麗的地方。每逢農歷五月初五,海門可就熱鬧了。家家戶戶包粽子,門口插艾條、香芪,并在小孩子們的胸前掛上灌了雄黃的香包,據說這樣可以驅邪。
有一年端午節,我看見奶奶在包粽子,便好奇地問:“為什么要包粽子?”奶奶說:“因為今天是端午節。傳說在楚國,有一個叫屈原的愛國詩人,因為不愿投敵背叛自己的國家,所以在五月初五投江自殺。老百姓為了不讓魚蛟蝦蟹吃掉屈原的尸體,紛紛向河里投用蘆葉包裹著的'糯米團,漸漸演變成現在的粽子。所以每年的五月初五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大家都要吃粽子!薄霸瓉硎沁@樣!”我不住地點頭,“我來幫你一起包吧!”“好啊,等會兒包完了粽子幫我一起打掃房子吧!”奶奶說。就這樣,我們把粽子包完開始打掃房子,然后我們一起去看賽龍舟……
那一年的端午節就這樣過去了……
端午節作文 篇4
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相傳是為了紀念我國古代著名的愛國詩人屈原而設立的,端午節有許多習俗:吃粽子、賽龍舟、喝雄黃酒……這些習俗都是從屈原投江的故事中流傳下來的。
今天是端午節,我準備來包包粽子,看看賽龍舟。
我仔細觀察了外婆包粽子的步驟:第一步先把粽葉卷成三角形;第二步是放入餡料;最重要的是第三步,把粽葉包緊,不能留一點兒縫隙,否則餡料就會漏出來;第四步是用繩子扎緊,粽子就包好了。我試著包了幾個,自以為包得不錯了,看著自己的勞動成果,我不禁有點洋洋自得了。粽子包好后就是煮粽子環節了,煮好后,外婆掀起高壓鍋蓋,我傻眼了,我包的那幾個餡全漏出來了。外婆說:“你包得太松了!痹倏纯赐馄虐,一個個小巧玲瓏的'粽子,真是巧奪天工的奇貨,我不得不甘拜下風。
午飯后,我又去圖書館觀看激烈的龍舟比賽。一條條龍舟形態各異、顏色艷麗。比賽開始后,龍舟你追我趕,毫不相讓,隊員們奮力劃動船槳,動作整齊劃一,不時濺起片片水花,淋濕了隊衣,他們依然奮勇當先,不斷超越對手,超越自己。河兩旁,觀眾的加油聲、鼓掌聲、吶喊聲此起彼伏……
端午節有趣的民俗真的是源遠流長。
端午節作文 篇5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傳統佳節——端午節。在這個古老的節日里,人們包粽子、賽龍舟,處處洋溢著濃濃的節日氣氛。
在端午節的前夕,我們的母親河韓江上舉行一場潮汕四市的龍舟比賽。雖然那天天公不作美,下著蒙蒙細雨,但這絲毫不影響參賽隊員的發揮。在有節奏的鼓聲中,在響亮的吶喊聲中,一條條龍舟你追我趕,乘風破浪,向著終點不斷沖刺,場面十分激烈。觀眾臺上也是熱鬧非凡、人山人海,觀眾們熱情高漲,不停地為參賽隊員們吶喊助威,現場是一片歡樂的海洋。經過幾個回合的比賽,冠軍終于產生,但比賽的名次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這場比賽賽出潮汕四市的`友誼,也為節日增添歡樂的色彩。
端午節也是粽子飄香的節日。家家戶戶都要在端午節里包粽子,這是一個傳統的習俗,我們家當然也不例外。端午節早上,奶奶把包粽子所需的箬葉和餡料準備好,便開始包粽子。我們一家人圍坐在一塊,只見大人們拿起兩片箬葉,把餡料往上一放,接著三折兩疊,再拿起草條一綁,一個有棱有角的粽子便展現在我們面前。我們這群孩看贊嘆不已,躍躍欲試,紛紛纏著大人們教我們包粽子。可我們包出的粽子不是露餡就是太,簡直就是只丑鴨。不一會兒,我們包幾十個粽子。奶奶把粽子拿到廚房去蒸,才一會兒工夫,粽子蒸好,屋子里彌漫著粽子的香氣,真誘人呀!
端午節,一個傳統古老的節日,一個喜氣洋洋的節日。多么美好的端午節!
端午節作文 篇6
端午假期第一天,考試結束,無課一身輕。媽媽和外婆帶了二個寶貝到了杭州西湖。丹丹自從學了“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也是愛上了西湖。中午到的杭州,天空剛下過雨,西湖上霧蒙蒙的,荷花盛開,遠處的青山綠水,天堂啊!我們坐上了游船,開始了環湖游。在花港觀魚,姐妹倆拿出了準備好的面包喂紅鯉魚。貌似幾十年前,媽媽小時候來的時候就有這么多魚了,估計那些大的都是魚神了,面包引來了魚群搶食,彼有些群魚亂舞的`氣勢。
下午,天下起了大雨,天空黑壓壓的,我們到了龍井問茶,悠閑地喝著西湖的龍井,眼瞅著窗外滿山坡的茶林。喝完茶,去林隱寺上香,求了平安。一出門就到了肯德基,大塊吃肉,哈哈,只因中午沒吃飽,不知道菩薩會不會怪罪,畢竟民以食為天嗎。
到了黃龍洞的時候,雨更大了,月老祠里未婚男女們排起了長龍,都想求個好姻緣。我們冒雨溜達了一圈,沒啥意思,看到了黃龍吐水,打道回家。
端午節作文 篇7
端午節那天,我和爸爸、媽媽、哥哥一起去上街,街上的人可多了,擠得我的眼鏡都快掉下來了。好吃的、好玩的,好看的`滿街都是,真讓人應接不暇,我想要這,想要那,可媽媽什么都不給我買。端午節前,我就和媽媽說過我要吃粽子的,媽媽非常爽快的答應了,那天媽媽說過逛完街要去學校,領著學生去看中考考場,(因為那是一年一度的大考,有她的學生明天參加考試)順便給我買粽子。到了晚上,我才想起粽子的事,等啊,等啊,非常晚了,媽媽才回來,我忙過去一問,說沒買,說是光顧著催促學生早點休息,等所有的學生都入睡了,超市早已關門。媽媽說:“明天一定買”。
第二天,正巧媽媽不知因什么事生氣了,我又和媽媽說起粽子的事,媽媽大聲罵道:“整天就知道吃,吃了睡,睡了吃”,說著就匆匆走了,去關照她的學生,好象上考場的是她。
看到粽子的希望離我?來?遠,我心里刀割一般,雖然有人也沒吃到粽子,但是我每年都吃不上,今年好不容易盼到端午節,卻還是沒吃到粽子,更沒有紀念屈原,我的心永遠不能夠平靜下來。
端午節過去好幾天了,我最終還是沒有吃到粽子。
端午節作文 篇8
端午節未到,我卻已經嗅到了清新的粽子香。樓下街口拐角處的那個著名大超市里,粽子早已擺滿了柜臺、貨架。形態不一樣,風味迥異,包裝精美,林林總總,目不暇接。徜徉浸潤在溫馨的氤氳里,我的耳邊自然回響起那首美麗的歌謠,“粽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看麥兒黃。這兒端陽,那兒端陽,處處都端陽!毕肫疬@首歌謠,往昔那些醉人記憶就輕輕地走到眼前。
童年時,我根本不關心端午節的來歷,不明白今夕何年,屈原為何人。因為那些事情對我來說遙不可及,也不重要。我最關心的是,每逢過端午節,能否恣意享受一番舌尖上的幸福和歡樂。此刻看來,當年我的要求是那樣小,甚至可憐。套用一句今日流行的話說,那根本不是個事兒。但作為七零后,我的要求在當時就是一種奢望,一種渴求。
記憶中的童年是清苦和窘迫的,那些灰色日子常常縈繞眼前。在那個偏僻、落后的小山村,我的父母和他們的同齡人一樣,雖然面朝黃土背朝天,汗珠子摔八瓣,一年到頭不得清閑,卻總是面露青色,貧困潦倒。地瓜干加糖精是我一日三餐的主糧。僅有過年過節才能夠吃頓餃子、面條之類的好飯。因為這樣,我天真地祈望各種節日的到來,僅有過節才能夠改善生活,刺激味蕾。我曾天真的想,如果天天過年、過節就好了。
從我記事起,我們家里就一向養著雞。養雞的目的不是為了吃肉、吃蛋,飽口福,或者是害怕飼料添加劑,食品不安全之類的,而是為了攢蛋賣錢,賣了錢能夠買來煤油、食鹽、火柴等生活必需品。對母親來說,除了每一天上山下泊參加生產隊勞動,還有一門必修的功課就是鉆雞窩,撿雞蛋。至今,我還清晰記得母親每一天總要把撿回來的雞蛋細心翼翼地放進紙缸子里的.樣貌。每次放好后,她都要一五一十地數上一遍,盡管那些蛋的數量她爛記于心,她卻每一天都要重復一邊。數過后,才輕輕地在雞蛋上頭蓋上一塊毛巾,嘴角露出一絲甜甜的笑。每次看到母親那份虔誠,那份莊重,且樂此不疲,心滿意足的樣貌,我都覺得不可思議。偶爾,我也有吃煮雞蛋的口福。有時候,母親不細心把雞蛋碰破了口子,她會心痛地掉下眼淚,不停埋怨自我毛手毛腳。碎雞蛋到市集上是不能賣錢的,只好放在碗里蒸著吃。我是家里的老幺,美味當然由我獨享居多,我狼吞虎咽吃下去,往往不明白是什么滋味。盡管如此,我還是盼望母親天天能不細心打破雞蛋?上н@樣的機會太少了。母親肯定早已看透了我的心思,她撫摸著我的頭說:“到了端午節煮雞蛋給你吃!
母親的話讓我看到了曙光,我開始扳著指頭日夜盼望端午節的到來。端午節最之后了!當母親把涼透的熟雞蛋分到我們姐弟倆個手中的時候,我翻來覆去數了好幾遍,每人六個?吹浇憬隳嵌央u蛋里有個個頭兒挺大,我撅著嘴兒直嚷:“媽,你真偏心,干嘛不給我個大的”母親無奈,姐姐卻很大方,爽快地把大雞蛋換給我。我心滿意足吃了一個,又往布兜里裝了兩個,然后把剩下的藏好。最終囫圇扒拉幾口飯飛也似地奔上學校,因為那里還有一場歡樂賽事等著我呢。
到了學校,教室里已經陸陸續續來了不少同學。男同學不約而同從布兜里掏出雞蛋放在桌上,聚攏在一起,兩個人一組捉對頂牛,看誰的雞蛋殼結實。往往贏了的一方趾高氣揚,歡呼雀躍,敗陣的一方垂頭喪氣,面紅耳赤。可是三五分鐘后大家就握手言和了,因為無論贏輸,最終的結果總有一個,雞蛋都要填進我們的胃腸里。
端午節除了吃雞蛋,包粽子也是必不可少的。但在我的印象里,端午節,母親很少包粽子的,她常做的是米包子。母親說,包米包子蘸著白糖吃和粽子一個味。我頗不以為然,為此沒少埋怨過她。稍及年長,我才明白,敢情母親包米包子另有隱情,簡單實惠,還節省時間。俗話說,“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边@個金色五月是麥子收割的時令,是一年中大人們最忙碌的季節之一。白天,父親和母親頭頂炙日,割麥、脫粒、揚場,忙得不亦樂乎,生怕碰上壞天氣。晚上,母親忙完山里忙家里,還要忙里偷閑包一鍋米包子,因為她顧忌年幼的孩子的胃口。其實她最辛苦。體諒了母親的不容易,我覺得米包子和粽子味道一樣香。當我為人父的時候,我開始為自我的無知懊悔,為當年的沖動不安,但母親卻引著那個酸楚的年代遠去了。這是我心中永遠揮之不去的糾結。
又是一年粽子香。在這個完美的日子里,我覺得端午的陽光比平日更溫暖、更敞亮、更溫馨。感到莫名的暢快和愜意,是兒時那雙無邪的眼睛,是那縷濃濃的親情,是對母親的深深的依戀,還是對痛并歡樂日子的回味。這些雜陳的感動和完美聚合在一起,理不清,想不清,講不清。
我想,還是沐浴在端午的清風里,憑窗倚欄,靜靜地喝一杯雄黃酒,聽一曲唐朝詩人殷堯藩的吟唱吧,“少年佳節倍多情,老去誰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趨習俗。但祈蒲酒話升平。鬢絲日日添頭白,榴錦年年照眼明。千載賢愚同瞬息,幾人湮沒幾垂名!
記下這完美的感動吧,用我澎湃的心,研歲月的墨,書悠悠的情。我親愛的朋友,藍天白云下,誰與我共
端午節作文 篇9
端午節就是我國傳統節日之一,也叫端陽節、重午節。這個節日主要流行于漢、壯、布依、侗、土家、仡佬等民族地區。
學者聞一多還認為,端午節就是龍節,就是四五千年以前南方少數民族紀念龍神的日子。此時端午節的主要活動就是賽龍舟和吃粽子。相傳賽龍舟就是為了撈救投汩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把粽子投入江中,就是讓魚蝦吃飽了,不再吃屈原的遺體。端午節的來歷我不就是個性清楚。端午節的歡樂之時,人們也要把房子打掃干凈,還要在廚房里灑上雄黃水,用來殺死毒蟲或防止毒蟲滋生。
端午又稱為重五的原因就是端午的許多習俗也與“五”這個數字聯系在一起,比如人們用五種顏色的線系在兒童的脖頸,稱為長命縷。各家還要插“五端”,南方還要吃五黃。
期望端午節能流傳下去,到永遠。
【端午節作文】相關文章:
悠悠端午節_端午節作文03-25
端午節過端午節的作文04-20
端午節過端午節的作文(推薦)10-25
端午節作文03-02
端午節作文03-03
端午節作文03-05
端午節的作文【精選】10-28
(經典)端午節的作文11-10
端午節的作文(精選)10-31
端午節作文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