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設計心得
當我們心中積累了不少感想和見解時,就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就可以總結出具體的經驗和想法。但是心得體會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施工設計心得,歡迎閱讀與收藏。
施工設計心得1
首先說實習對我來說是個既熟悉又陌生的字眼,因為我十幾年的學生生涯也經歷過實習,但這次卻又是那么的與眾不同。他將全面檢驗我各方面的能力:學習、生活、心理、身體、思想等等。就像是一塊試金石,檢驗我能否將所學理論知識用到實踐中去。關系到我將來能否順利的立足于這個充滿挑戰的社會,也是我建立信心的關鍵所在,所以,我對它的投入也是百分之百的!緊張的一個月的實習生活結束了,在這一個多月里我還是有不少的收獲。實習結束后有必要好好總結一下。首先,通過一個多月的實習,通過實踐,使我學到了很多實踐知識。所謂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通過旁站,使我近距離的觀察了整個房屋的建造過程,學到了很多很適用的具體的施工知識,這些知識往往是我在學校很少接觸,很少注意的,但又是十分重要基礎的知識。
施工總體安排:
1、按先地下、后地上、先主體、后圍護、先粗裝修后精裝修的原則組織施工,及時進行結構驗收,盡早形成工作面,組織主體交叉作業,有利縮短工期。柱、墻模板的配置考慮使用5-6次。特別屋面混凝土的施工按照要求不留設施工縫。
2、在工程施工時,要安排好各工序搭接的同時按照工序需要作好所須資源的全面就位。
3、在土方開挖階段及時組織足夠的勞動力修理邊坡,確保基坑槽的邊坡不塌方。如基坑槽的驗收不受相關條件的限制,基礎土方與砼墊層施工采取交叉作業,各區進行清土、驗槽、澆砼墊層,以保證持力層基底土不被雨水浸泡受擾動或是人為的擾動。
4、本工程為高層建筑物,可考慮對結構工程進行中間結構驗收。結構施工中,合理安排工序穿插及預埋件的埋設。
5、水電、設備等預留、預埋安裝時,要緊密配合土建施工進度,積極組織穿插交叉作業,做好水、電管線的預埋預留工作,在裝修階段做好安裝調試工作。
模板工程:
(1)放線:首先引測建筑的邊柱,墻軸線,平以該軸線為起點,引出各條軸線。模板放線時,根據施工圖用墨線彈出模板的中心線和邊線,墻模板要彈出模板的邊線和外側控制線,以便于模板安裝和校正。
2)用水準儀把建筑水平標高根據實際標高的要求,直接引測到模板安裝位置。
(3)模板墊底部位應預先找平,雜物清理干凈,以保證模板位置正確,防止模板底部漏漿或混泥土成形后爛根。
(4)工長事先確定模板的組裝設計方案,向施工班組進行技術,質量,安全交底。
(5)墻、柱側模的底部,都要留設一定數量垃圾清理孔。模板應圖刷脫模劑。還有好多注意事項,我在這就不列舉了。
鋼筋綁扎應該符合下列規定:
1.鋼筋的交點須用鐵絲扎牢。
2.板和墻的鋼筋網片,除靠外周兩行鋼筋的相交點可相隔交錯扎牢,但必須保證受力鋼筋不發生位移。雙向受力的鋼筋網片不得跳扣綁扎,而且必須全部扎牢。
3.梁和柱的鋼筋,出設計有特殊要求外,箍筋應與受力筋垂直設置。箍筋彎鉤疊合出,應沿受力鋼筋方向錯開設置。對于梁,箍筋的彎鉤在梁面左右錯開50%,對于柱,箍筋彎鉤在柱的四角相互錯開。
4.柱中的豎向鋼筋搭接時,角部鋼筋的彎鉤應與模板成45度(多邊形柱為模板內角的平分角:圓形柱與柱模板切線垂直):中間鋼筋的彎鉤應與模板成90度,如采用插入式振搗器澆筑小型截面柱時,彎鉤與模板的角度最小不得小于15度。
5.板、次梁與主梁交叉處,板的鋼筋在上,次梁的鋼筋居中,主梁的鋼筋在下;當有圈梁或墊梁時,主梁的鋼筋在上。
6.板上下層鋼筋有接頭時,應按規范要求錯開,其位置和搭接長度均要符合規范和設計要求。鋼筋搭接處,應在中心和兩端按規定用鐵絲扎牢。
7.擺放鋼筋馬凳支架后即可綁上層鋼筋的縱橫兩個方向定位鋼筋,并在定位鋼筋上畫分檔標志。然后穿放縱橫鋼筋,綁扎方法同下層鋼筋。
砌墻的施工技術:首先,我知道了工人們在砌墻前,要根據上層梁確定墻的平整度與垂直度,然后再根據事先放好的墻軸線砌墻,這樣能充分保證砌筑的質量和速度;其次,一般平整度相差不大于2公分就不用修改的,因為到時候可以用砂漿找平;再次,用泡沫專砌墻時在頂部必須留20公分的高度,然后用水泥磚斜砌,這樣是為了防止上部混凝土收縮而產生裂縫;有構造柱相連的墻體應做成馬牙槎,并設有伸出墻60公分的拉結筋,先砌完墻,再澆注構造柱;在樓板上砌磚第一道磚前必須用水潤濕樓板并清理干凈垃圾,這是為讓砂漿與樓板更好的'連接穩固;最后,在砌筑時必須組砌合理、搭接正確;在廁所和廚房的砌筑第一道磚必須用水泥磚,這樣做是為了防潮。
在各樓層控制點確定并驗核后,保證其角度和距離的閉合差在規范要求之內,利用內控點穿出主要控制線,再放樣各細部細線,最后放出墻、梁、柱邊線,每次放樣工作必須遵循“從整體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的原則,并實測出各樓梯間、外墻大角的位移量,將所有測量成果資料存檔、留底。
砼作為工程中一個重要的材料,它的性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砼澆筑時,振動棒插入的間距為40cm?右,振搗時間一般為15-30s,并且在20-30min后對其進行二次復振。對于有預留洞,預埋件和鋼筋密集的部位,應預先制定好相應的技術措施,確保振搗密實。在澆筑砼時,應經常觀察,當發現砼有不密實等現象應立即采取措施。墻體拆模后,立即涂刷養護劑養護,加強混凝土的養護方案是防止混凝土開裂的重要環節。在該時期所有露出部分應不斷保持濕潤,不能濕潤和干燥交替變換,墻模拆走后更要特別注意養護。自然養護的構件在混凝土澆筑完畢后,在12小時內加以覆蓋和澆水養護。當最高氣溫高于25度時,覆蓋和澆水養護的時間尚適當提前。澆水養護的延續時間不少于7晝夜,日平均氣溫低于5度時,構件不能澆水養護,但要加以覆蓋。
經過在工地這段一個月時間的實習 ,是我們學生在現場施工中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階段;學到了許多書本中沒有的東西,比如現場施工的放樣,水平儀、全站儀等儀器的使用,對現場施工工藝的要求,對施工圖紙的認識以及對施工現場的管理(現場安全隱患的處理)。實習時注意事項:1、施工前應對施工圖紙進行熟悉;2、在進入施工現場時要配戴安全帽,注意安全;3、在現場施工時要按圖紙和規范施工。我堅信通過這一段時間的實習,所獲得的實踐經驗對我終身受益,在我畢業后的實際工作中將不斷的得到驗證,我會不斷的理解和體會實習中所學到的知識,在未來的工作中我將把我所學到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不斷的應用到實際工作來,充分展示自我的個人價值和人生價值。為實現自我的理想和光明的前程努力。
施工設計心得2
一、課程設計的目的
在本課程中,施工組織設計是一條貫穿于課程全部內容的主線,本課程設計將選擇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辦公樓工程的施工組織設計的部分設計工作作為設計內容,通過實踐練習目的是使學生能夠基本掌握施工組織設計的內容、工期計算步驟和方法,能夠綜合運用所學的施工技術與管理知識,初步具備分析和解決施工組織中的實際問題的能力。
1.通過課程設計使學生基本掌握一般民用建筑施工組織設計的內容、編制依據、編制原則、編制方法和步驟,以及它們之間的關系;
2.通過繪制施工總平面圖和計算工期等實踐性環節的基本訓練,提高編制施工組織設計的動手能力;
3.通過辦公樓工程施工組織設計,使學生熟悉一般民用建筑工程的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的全過程;同時對施工中各個環節的施工工藝流程有一個清晰了解。
二、課程設計
(一)、設計條件
1、工程概況:某單位工程為3層全現澆框架結構(見施工圖)
2、施工條件
1) 施工工期:本工程施工工期為210天。開工日期為5月15日
2) 氣象條件:施工期間主導風向偏東,雨季為8月,冬期從11月中旬至第二年1月和2月。
3) 施工條件及工程特點:本工程為廠區第一棟建筑物,其余建筑為后續工程,場地可以隨意使用。
4) 技術經濟條件:
工程所在位置,地形不太復雜,具體情況詳見總平面圖。
施工中所用建筑材料可經公路直接運到工地;
施工中所用機械設備類型不受限制,可任意選擇;
施工中用水、用電,均可以從附近已有的電路、水管網接入現場;
施工中所需勞動力滿足要求。
(二)、設計小組的劃分
教學班要將參加畢業設計的學生,分成若干個設計小組,每個設計小組以4~5人為宜。
(三)、設計內容:
1、編制說明
2、工程概況
3、施工部署(含施工準備工作安排、勞動力及主要機具計劃、材料采購計劃等)
4、進度計劃與工期保證措施
5、主要施工方案與工藝方法
6、質量等級、質量管理及質量保證措施
7、安全生產與文明施工
8、施工平面布置的`設計
三、設計要求:
收集資料,根據所要求的設計內容,獨立完成任務書要求的施工組織設計:
1、編寫工程概況:
根據任務書,附圖及土方吊裝提供的內容編寫,要簡明扼要,文字通順。
2、選擇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
(1)劃分施工段,并確定流水方向;
(2)選擇施工起重機械,并校核其技術性能,計算起重機臺數,合理安排起重機位置及其附屬設備的位置;
(3)主要承重結構的施工方法,順序及施工要點;(必須有施工方案選擇的理由)
(4)選擇腳手架的類型并安排其位置。
3、施工進度
根據擬定的施工方案繪制施工進度計劃(橫道進度計劃、網絡進度計劃)。
(1).施工綜合進度計劃的形式統一采用時標網絡計劃表示;
(2).工序上要標注工序名稱、歷時,時標采用日歷坐標(含年、月);
(3).土建的關鍵工序的控制日期應為重要里程碑和關鍵節點,應排列在網絡計劃突出表示;
(4).采用間接繪制法繪制,按早時標網絡計劃繪制;關鍵線路應置于顯著的中心位置,并用粗線或彩色線條表示;
(5).要求繪制在適當規格尺寸的方格紙上或用excel繪制(成果須打印),圖面整潔,布圖合理,線條粗細、字體及符號大小適當;
(6).各項工序安排要符合工藝流程,主體工程和輔助工程的開竣工日期安排應保證形成完整的生產能力,以及遵循施工綜合進度計劃的其它規定。
4、施工平面圖
合理布置以下內容:
(1)、場內道路,水、電管線
(2)、主要材料、構件堆放(存放)位置及面積(其中砂、石、水泥、紅磚應通過計算)。
(3)、臨時工程及作業場(棚)布置,包括:
1)砼及砂漿攪拌站;
2)模板堆放場;
3)模板操作場(棚);
4)鋼筋操作場(棚);
5)門窗堆放場(棚);
6)水暖配件堆放及操作場(棚);
7)石灰堆放場;
8)配電間;
9)防水材料場地;
10)小型材料庫、工具庫;
11)工長及工人班組休息室(根據人員而定)。
(4)、機械布置:
1)結構吊裝機械依施工方案定;
2)井架及其卷揚機位置。
5、資源供應計劃
包括材料、構件、勞動力,施工機具需用計劃按需用及施工進度編制。
6、施工準備工作計劃。
7、格式要求
文字說明八開紙,橫向左側裝訂,表格按統一格式填制,圖幅高度同文字說明。圖幅和表格長度不足時,可根據需要延長,折迭裝訂。封面尺寸同上,自行設計,附有編制、審核、批準欄。 附圖:建筑施工圖、結構施工圖、建筑總平面圖。
附表:工程量一覽表、施工進度計劃表、勞動力需用計劃表、材料機構件需用計劃表、施工機械、機具需用計劃表。
四、畢業設計成績的評定內容
(1)平時成績根據該學生在畢業設計期間的出勤率、態度等,由指導教師給分,占30。
(2)答辯小組閱卷人根據審閱設計說明書及圖紙質量等給分,占30。
(3)答辯小組根據答辯的質量及表現給分,占40。
(4)在各部分評分中,建筑、結構、施工分別按30、40、30的比例給分。
五、考核標準 成績按優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等級評定:
(1)整潔度、封面、編制說明——占10;
(2)主觀努力及出勤狀況——占20;
(3)文字部分、圖紙部分——各占25;
(4)答辯——占20
施工設計心得3
一,安全工作應該是安全第一,預防為主,安全應該是重中之重。不安全事故產生的傷害,大家都懂,但在平時工作上卻因此輕視,被不警覺,心存僥幸替代,因此要等產生了安全事故,導致了損害,人們才會回過頭來警覺。這是因為沒有把安全工作放在第一位。做好預防工作的關鍵在于加大對這項工作的重視。在維修工作中,要以安全規章制度為保證,嚴格執行,杜絕工作中的習慣性違章行為。
二、提升安全常識學習培訓,提升安全意識。不傷害他人,不傷害自己,不被他人傷害,也個別要求每個員工提高安全意識,嚴格執行安全法律法規,保證設備和技術人員的安全,還要準確把握項目安全生產管理中的重點。生產安全管理者也應把安全重于泰山,每時每刻放在心里,塑造安不忘危的危機意識,把安全提及講政治的高度來了解。一線員工和管理人員都應充分了解其崗位和部門可能涉及的'風險因素。無論是高風險職位工作人員還是別的工作人員,都就應每季度了解有關安全教育培訓。
三、安全生產工作要保證3個抓,不以安全隱患留間隙。首先要抓重中之重。對重特大安全作業和風險性較高的安全作業要制訂安全措施,提升當場監管,確保對策的貫徹。提升過程管理,除在工作中前開展安全交底外,也要常常開展查驗,發覺安全隱患立即整頓。其次要抓薄弱點。認真進行危險點分析。應該更多地關注一些工作量較少的簡單工作,克服粗心的想法,并且認為簡單的工作對安全沒有好處。加強對臨時工的教育和管理,因他們的安全知識和技能相對較差,確保安全管理落實到每個角落。
最后把握細節。千里之堤,潰于蟻穴。我們應該從一個小地方開始。細節不容易引起注意,如不合格的工期。但基本上全部的重大安全事故全是因為最初的不重視、不留心造成的,這種隨便被忽視的關鍵點很隨便變成小安全事故的放大器。
簡而言之,我們必須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觀念。從心底里認識到安全生產的重要性。沒有生產安全,所追求的效益都將成為泡影。只能時刻惦記著安全性,工作中事事處處安全提示,銘記安全意識,才能夠構建妥泰和睦的氣氛。
施工設計心得4
這次的實習是建立在已經學習了相關專業課以及上一個施工生產實習的基礎上,(生產實習讓我了解,親身體會了建筑施工的施工環境、工藝、方法,施工機械的操作及布置)。全面檢驗了我各方面的力量:學習、生活、心理、身體、思想等等。就像是一塊試金石,檢驗能否將所學理論學問用到實踐中去。關系到將來能否順當的立足于這個布滿挑戰的社會,也是建立信念的關鍵所在。
為期半個月的實習生活結束了,在這半個月里我還是有不少的收獲。實習結束后有必要好好總結一下:
第一,團隊精神,這次實習相對而言比較有難度,工程量較大。需要大家分工合作,各盡其職,由于一個人再優秀,他的力氣也是有限的,如同一個足球隊,它那耀目的球績,是十一個隊員團結協作的結果,而絕不是隊長或某個球星的力氣所能夠得到的。大家相互樂觀溝通,用有限的時間作出最精彩的施工組織設計報告。
其次,這次實習使我的專業學問得到了應用的同時,也鞏固了平常所學,我的專業學問面也進一步拓寬,使我更簡單將所學與實踐聯系起來,在實習中發覺我自身存在的不足,也使我熟悉到自身學問的缺漏,必需重拾書本,借助復習資料,虛心請教老師,彌補自身的不足。(例如:工期的確定,網絡圖方案的設計等)
第三,實習還讓我懂得如何將理論和實際結合起來。要常常跟蹤專業新學問、新技術、新動態,時刻走在時代的前列;還要注意積累實習閱歷,在實習時,積累一些通用俗語、專業術語,才能使自己以后漸漸地融入現代企業之中,運用自己的專業學問,更快地進入工作角色,使自己在工作崗位上更好的發揮自己的力量。為公司貢獻自己的力氣;此外,還要注意養成終身的學習習慣,擴大自己的學問面,讓自己的學問不斷更新,跟上時代進展的步伐。促進自己不斷進步。(例如:施工機械的操作原理及施工機械的新型設備原理,要跟上時代的進展) 第四,實習也讓我熟悉處處理好人際關系的重要性(小組內部的團結,及組長的個人領導力量的熬煉)。不論是在以后的工作還是生活中,人際關系都是重要的組成部分。在工作中,要留意工作的方法、語言技巧,學會扮演和轉換好角色,“在其位,謀其政”,增加自身的法律意識,加強自身的'處事技巧,明確各自的責任分工,在生活中,學會與人和諧相處,懂得和理解他人,才能處理好各方面的關系,這樣生活才會更完善。
在收獲的同時,也暴露出我所存在的一些問題:
第一,在實習中我發覺自己的學問不足,在進行施工平面圖布置的過程中,對塔吊,民工宿舍等的支配不能很好的把握。在繪制施工網絡圖方案時,對于暖通預埋、預留等的工期計算很不了解。所以需要在平常鞏固所學學問,將它應用到實踐中去。
其次,沒有一個系統的有關施工組織設計的學習,以至于不知從何下手,雖然老師講了一些,但是在做的過程中還是存在許多問題。盼望在以后,老師能給我們進行一些具體的講解,進行系統的學習。
我堅信通過這一段時間的實習,所獲得的實踐閱歷對我終身受益,在我畢業后的實際工作中將不斷的得到驗證,我會不斷的理解和體會實習中所學到的學問,在將來的工作中將把所學到的理論學問和實踐閱歷不斷的應用到實際工作來,充分展現自我的個人價值和人生價值。為實現自我的抱負和光明的前程努力。
施工設計心得5
第一天,作為第二批次實訓者進入了實訓基地。今天要進行的是模板工程的簡單操作。我們分配的任務是用定型組合鋼模板拼接一塊梁模板。現在,定型組合鋼模板取代木模板在建筑業已經成為一種趨勢。這種模板安裝功效比木模高,組裝靈活,通用性強,拆裝方便,周轉次數多,每套鋼模可以重復使用50~100次以上。加工精度高,澆筑砼質量高,成型砼尺寸準確表面光滑,可以節省裝修費用。我們取來二塊寬三十厘米,長一百二十厘米的鋼模。
放倒在地,在其內側用u型卡連接固定。我們相繼連接好了兩塊鋼模,接下來就用角鋼把這兩塊板垂直連接。水平使用u型卡還是很方便的,垂直使用角鋼就很麻煩了。不過我們憑借著過人的毅力和智慧最終還是圓滿的完成了任務。在短短一個小時的時間里,我們以前學習的關于模板工程的知識在實際操作中用了更深入的理解。同時也明白了建筑工人的辛苦。
第二天準時來到了實訓基地。今天的內容是建筑工程里的重點——鋼筋工程。我們每個人要完成一個箍筋的制作和焊接。而且制作的箍筋要符合規范的要求,這才是難點。箍筋的形式是簡單的一個長方形外加兩個135°彎勾。這兩個彎勾和她的延長部分的長度是最難制作和控制的`。但是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通過我們的精確計算,仔細操作,憑借著百折不撓的勇氣和毅力,一個近乎完美的箍筋誕生在我們手上。手捧血汗的結晶,我們體會到了勞動的樂趣。完成箍筋后我們還要把箍筋的兩個彎勾處焊接。現在工地上的焊接主要有電渣壓力焊,閃光對焊,電弧焊,氣壓焊。我們采用的是電弧焊。焊接是一門需要心靈手巧的技術活。如果不著要領,無論如何也是點不著的,掌握了要領就變得簡單易行了。經過一個小時的緊張工作和辛勞付出,我們圓滿完成了實訓內容。
最后一天的實訓內容是腳手架工程。腳手架是圍繞在建筑物外圍的在建筑過程起保護作用的結構。今天我們所要做的就是在實際操作中明白腳手架的構造和簡單的搭建方法。老師已經在地面搭好腳手架的基礎部分,我們所要做的就是把上面的部分完成。我們的任務是搭建一個長六米寬三米,約一層樓高的架子。每間距1.8米就要豎一根長三米的鋼管。再在距離地面0.3米處用卡子固定住鋼管。大家分工合作,很快完成了第一層鋼管的鋪設。在距離地面1.8米處架設第二層鋼管。也是很快就完成了。之后是架設六米長的斜鋼管,就是俗稱剪刀撐的了。然后站在第二層鋼管上接著往上鋪設,這是后話了。工作進行的太順利就不對勁了,由于一味的追趕工程進度,不合規范的操作出現了,于是我們建成的腳手架成了一個東倒西歪的藝術品。本著工程人的執著和認真我們從新再來還是完美的完成了任務。知識后為了讓我們更深入的理解就組織了為期三天的建筑實訓。
為期三天的實訓很快就結束了。在這期間我更加深刻的理解了理論知識,也積累了一定的實際操作經驗。我很驕傲能做一個工程人。
【施工設計心得】相關文章:
施工組織設計實習心得07-05
施工圖設計報告02-23
設計施工合同[精選]06-06
施工組織設計08-14
施工組織設計12-08
設計施工合同02-03
設計施工合同04-09
施工組織的設計方案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