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傳統文化作文經典(8篇)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三年級傳統文化作文8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三年級傳統文化作文 篇1
我們的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淵遠流長。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紹的就是中國的`傳統文化——剪紙啦!剪紙的種類有很多,比如:窗花、喜花、禮花、鞋花、門筏、灣州布影、斗香花、剪紙團花、剪紙旗幡、剪紙漢字、剪紙圖畫等等。剪紙的內容包含著濃濃的生活氣息。魚蟲鳥獸、花草樹木、亭橋風景這些人們熟悉而熱愛的自然景物成了人們剪紙的花樣。每逢過年過節或是喜事臨門,人們都要剪一些“福”字、“喜”字等表示慶賀。剪紙圖畫就是在一張紙上剪出一副畫來。你先看看這幅“書生”,上面有一位正在拿著書在讀的先生,一看他的樣子就是一位書生;再看看這幅“鳳凰戲牡丹”,上面有一只鳳凰在一朵牡丹上玩耍,像一個小孩在玩耍……
中國還有很多傳統文化,比如:書法、刺繡、戲劇等等。怎么樣,我們中國是不是有很多傳統文化呀!
三年級傳統文化作文 篇2
中國的傳統文化可多了!有精美的民間工藝,如:剪紙、陶瓷、泥塑……有獨特的傳統節日,如:端午節、元宵節、春節……還有豐富的民間藝術,如:戲劇、國畫、雜技……但我最喜歡的還是剪紙。
剪紙是一項考驗你細心的事情。上面所刻的圖案栩栩如生,讓人愛不釋手。先看看這張《年年有余》吧!瞧,畫上的孩子站在池塘邊,手里捧著兩條又肥又大、長著兩對短須的鯉魚,那個孩子高興得不得了,還不時朝我們笑呢!再看看這幅《葫蘆兄弟》,更生動了!七個頭頂著不同顏色的葫蘆,穿著荷葉衣裳的葫蘆娃,和他們的爺爺正坐在石凳上欣賞月色呢!
剪紙還流傳著豐富的民間故事。這幅《東郭先生與狼》就是講一位名叫東郭的先生和一只狡猾的狼之間的故事。故事是這樣的:一個風和日麗的.下午,東郭先生遇到了一只狼,狼裝著一副可憐的樣子,說:“救救我吧,后面有一個獵人在追我!”東郭先生心里暗暗地想,它是狼啊,是一種非常狡猾的動物,而且會吃人的呀!我不能相信它。說完,他趁狼不注意,一下子把它裝進袋子里,“撲通”一聲扔進河里,淹死了。
中國的傳統文化真的是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啊!我們這代人更要將傳統文化傳承下去,發揚光大。
三年級傳統文化作文 篇3
九九重陽節節是個登高望遠的節日,也是老年人的節日。周末,爸爸、媽媽和我一同去了姥姥家。陪姥姥過她的節日
第二天早晨,我們一家就開始爬云龍山。剛到一半,姥姥姥爺就累得直喘氣,坐在路邊的石頭上歇息。我是不安分的,聽著耳畔松濤陣陣,看漫山紅葉繽紛,還 不忘在林中搜尋一閃而過的小松鼠。最吸引我的.是路邊的野花。話說“路邊的野花你別采”,怎么能不采呢?山花爛漫,鮮艷奪目,點綴在綠草叢中,那么招人喜 愛。我像鳥兒一樣,追著蝴蝶雀躍,一不留神,就采了一大把。分了送給姥姥和媽媽,她們都很高興,抱在懷里愛不釋手。
我們繼續向上攀登,途中遇到不少登山的人。我突然記起王維的詩句“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這些風俗是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是我們中華民族悠久文化的體現。
“哇!好美的山哦!”從小我就隨家人爬了無數次,但每次爬山都是姥姥姥爺背我爬的。現在姥姥姥爺腿腳不利落了,不再是可以背著我上山的體魄了,媽媽爸 爸的額頭也爬上了皺紋。我的成長凝聚著他們的心血。在愛的氛圍中成長,我好幸福。成長是個過程,我愿我的成長如爬山一樣,有時可以停下腳步,陪伴家人歇息 片刻,欣賞路邊無限風景,采擷鮮花裝點他們的容顏,他們的夢。
春光無限好,秋景旖旎,九月九日重陽節去登山真是個不錯的選擇。
三年級傳統文化作文 篇4
今天,我來給大家介紹一項中國傳統文化——剪紙。
剪紙是由手工做成的,常用的方法有兩種:剪刀剪和刀剪。剪刀剪是借助于剪刀,剪完后再把幾張剪紙粘貼起來,最后再用鋒利的剪刀對圖案進行加工。刀剪則是先把紙張折成數疊,放在由灰和動物脂肪組成的松軟的混合體上,然后用小刀慢慢刻劃。
剪紙可以剪出各種樣式,有人、有小狗還有字……媽媽對我說過,有個老奶奶剪了一條幾十米長的'龍;讓人想不到的是,有的人還能剪出一個故事。我想:咱中國人真了不起,能剪出這么多樣式的剪紙。
咱們中國人都喜歡剪紙、都熱愛剪紙,剪出來也非常好看。你作為一個中國人,是不是很自豪?
三年級傳統文化作文 篇5
我國有著豐富的的傳統文化,其中風箏藝術是我最感興趣的傳統文化。
我家就掛著一個老鷹形的風箏,它有尖尖的嘴巴,長長的翅膀,還有一個扇形的尾巴。風箏起源于春秋時代,至今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風箏的主要材料是紙和木,而我們最常見的就是紙風箏。每當到了天氣晴朗、陽光明媚的春天,我和媽媽就會到體育廣場放風箏。
山東的`濰坊就是我國的風箏之都,那里每年都會舉辦一次國際風箏節,可熱鬧了。那時候會有許許多多的風箏在天空中出現。有福壽雙全、龍鳳呈祥、百蝶鬧春、鯉魚跳龍門等等。
這些風箏無一不表現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風箏被人們稱為人類最早的飛行器。
放風箏給我們帶來了樂趣,成了人們生活中的大事。我愛風箏更愛祖國的傳統文化,風箏藝術使中國的傳統文化得以源遠流長。
三年級傳統文化作文 篇6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陶瓷的故鄉”,以陶瓷聞名天下,蜚聲海外。八百多年以前,南宋官窯曾在中國陶瓷發展史上寫下了濃重一筆,在杭州留下了陶瓷文化的歷史足跡。今天我們向日葵假日小隊踏著先人的足跡,追尋歷史的'腳步來到了這個神奇的博物館。
走進大廳到處陳列著古代的瓷器,它們各種各樣、形形色色、千奇百怪,好像在告訴我們一個又一個故事。我們仿佛走進了時光隧道,回到了八百年前,看到了古人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接著我們來到陶藝中心,親身體驗古代陶瓷工藝的神奇魅力。陶泥在我們的手中經過我們的拉、捏、拍、揉,一下子富有了生命力,一個個與眾不同的作品應運而生。望著我們自己的作品,我們都有一種十分強烈的成就感!
一天的博物館之行非常短暫,但同學們都為我們祖先的心靈手巧,我們祖國的博大精深,感到自豪,感到驕傲!
三年級傳統文化作文 篇7
中華民族有許多傳統文化,有二胡、剪紙等等。不過我最感興趣的,還要數神話故事了。
下面我就給大家講一個神話故事《精衛填海》。很久很久以前,炎帝有一個善良、可愛的小女兒,名字叫精衛。她從小就有一個偉大的'夢想,她希望見到無邊的大海。小女孩一天天長大,也一天比一天漂亮。終于在她以為自己有能力找到大海的時候,她為大海的偉大而陶醉,正當她激動地奔向大海的時候,大海同樣卷著巨浪奔向精衛。最后,大海把精衛帶走了,帶著她離開了這個美麗的世界。精衛死前那一剎那間才醒悟過來。精衛的靈魂因為憤怒而化作一只青鳥,為了報復大海,她決定把大海填平,于是就夜以繼日地含著西山的石頭去填海。
我的故事講完了,希望大家也要多讀神話故事,將這種優良的傳統文化繼續發揚下去。
三年級傳統文化作文 篇8
中國有很多傳統文化節日,例如春節、端午節、重陽節等等。我要和大家介紹的節日是“中秋節”。
在每年的農歷八月十五,是我國傳統的中秋節,也是我國僅次于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間,所以稱為中秋節。遠在他鄉的人們,也借此寄托自己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稱“團圓節”。
今年中秋節吃完豐盛的晚餐后,我把月餅切成幾小份,然后放盤子里,讓爸爸和媽媽任意來摸一塊月餅,月餅是圓圓的,象征著團圓的`意思。我摸到了一個抹茶葉的月餅,那抹茶月餅松軟而美味。爸爸、媽媽和我坐在椅子上吃得津津有味的在等待月亮出現。月亮隱隱約約地出現了,慢慢地,越來越大,越來越圓,越來越亮,皎潔的月光灑在我們身上,似乎給我們大家披上了銀紗,漂亮極了。
在這個萬家團圓的時刻,我們的家庭是溫磬幸福的,月亮也在這個夜晚,展現出她的美。
我希望每年都如此。
【三年級傳統文化作文】相關文章:
傳統文化三年級作文(經典)11-04
(經典)傳統文化三年級作文11-19
【經典】傳統文化三年級作文08-27
傳統文化三年級作文【經典】10-01
傳統文化三年級作文(經典)10-13
傳統文化三年級作文04-09
[經典]傳統文化三年級作文12-04
(精選)傳統文化三年級作文08-25
[精選]傳統文化三年級作文09-05
【精選】傳統文化三年級作文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