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的作文7篇(實用)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敘方式。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端午節的作文8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端午節的作文 篇1
每當快到端午節,媽媽和外婆采辦過節的東西時,我這個小饞貓就忍不住央求外婆多買點糯米。因為每次過節,外婆包的粽子總吃不夠。
在我們這兒流傳一首歌謠:“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龍舟下喜洋洋……”每到端午節,我們這兒都要賽龍舟,家家戶戶還要包粽子、吃粽子,整個小鎮都飄散著粽葉香、糯米香。
每到端午節,外婆就忙碌起來:到山坡上采摘粽葉、選糯米、泡糯米。一切準備就緒,外婆就坐在院壩里包粽子,我們一群小孩就圍在一旁觀看。只見外婆隨手拿起兩片粽葉,疊放在一起,再熟練地左手一彎,右手一扭,粽葉瞬間變成了一個“小漏斗”,舀幾勺糯米放入“漏斗”中,再將“漏斗”上的粽葉往下折,蓋住糯米,迅速用一根細細的棉線將粽子扎緊,一個三角形的、胖乎乎的“小娃娃”便魔術般地誕生了。每每這個時候,我們都在一旁看呆了,手也不自覺地拿起粽葉學起來,每次把糯米撒的到處都是,手里也長不出一個三角形。我泄氣地坐到椅子上瞪著外婆那雙靈巧的手,好奇地問:“外婆,你的手有魔法嗎?怎么到了你的手里三角形就立起來了?”外婆總是拍拍我的小腦袋,神秘地一笑。不一會兒,幾十個粽子就在外婆的巧手中誕生了。我興奮拉著外婆的手,嚷嚷著:“外婆,快!煮粽子了!”外婆慈愛地捏捏我的小鼻子:“小饞貓,就知道吃!”煮粽子的過程是最難熬的。一分鐘、十分鐘、二十分鐘過去了,我簡直度秒如年,坐如針扎,一會兒跑去廚房瞧瞧,一會兒又問外婆到底好了沒有?忽然,一縷純香撲鼻而來,我欣喜地跑進廚房,剛想揭開鍋蓋,外婆攔住我,說:“看你猴急!粽子一定要用細火慢慢煮,這樣才軟糯,耐心等吧!”我和哥哥姐姐們只好聽話耐心等待,忍受著棕香的折磨。
“粽子好了!”隨著外婆的一聲吆喝,我們立刻撲到廚房,只見盆子里的粽子一個個脹著肚子,冒著熱氣,好像在招呼我們快上。我們迫不及待地伸手一抓,“呀!好燙!”“燙死了!燙死了”我一看,哥哥姐姐們和我一樣的遭遇,一個個都使勁吹著被燙紅的手,你看著我,我看著你,都哈哈大笑起來。
終于吃到粽子了。我們幾個迅速拿起粽子,剝開粽葉,白白胖胖的身體滾到碗里,顆顆糯米飽脹、泛著油光,飄散著粽葉和糯米混合在一起獨特的香味。忍不住大咬一口,軟軟的、滑滑的`、綿綿的,慢慢地嚼,還有一股香甜味。如果在蘸上白糖味道更好,更鮮美。
現在粽子的口味越來越多,有臘肉、豆沙、蟹肉……。每到端午節,超市里、商場里都擺滿了各種包裝精美、各種口味的粽子。可我最愛的還是外婆親手包的粽子。
端午節的作文 篇2
小時候家里人從外面收粽子干,我就知道馬上要過端午節了。我會數著日子等著家人用這葉子包好吃的粽子。
端午節前,我媽媽會上街買最新鮮的粽子材料,比如糯米和紅棗蜜餞。有時候家里會包一些肉餡的餃子,但是次數很少。好像從記事起就只吃過兩次。
端午節到了,該做粽子了。媽媽和奶奶很忙。他們都是包粽子的專家,所以他們全權負責包粽子。
如果他們用紅豆餡包粽子,他們會先把糯米和紅豆清洗干凈,然后把它們混合在一起,用粽子葉把它們包成三角形。如果是肉餡的餃子,會先把五花肉剁碎,再拌糯米。在媽媽和奶奶熟練的雙手下,散落的粽子和糯米在短時間內變成了色香味俱全的粽子。
餃子包好后,我媽會在不同餡的餃子上做不同的`記號,然后放進一個大鍋里煮。因為家里人多,媽媽和奶奶每次都會包很多餃子。有時候,家里的鍋需要三個鍋。因為每次做粽子都要花很多時間,我和姐姐會用僅剩的一些材料做更多的小粽子,但是每次做的時候,都沒有媽媽奶奶做的好看。
粽子煮好了,我們幾個孩子蜂擁而上,搶著吃肉餡粽子。很快,一盆粽子被大大小小的十幾個人“收拾”了一番。然后做了第二鍋,留著吃飯用,最后一鍋留著以后幾天的零食用。
端午節的作文 篇3
一轉眼,眼看就要到端午節了,因為今年是閏二月,所以端午節比平時晚了一個月,記得小時候端午都在六一節前的,這兩個節在一起,顯的頗有特色。
記得,在我老家后面的大壩下有條河。我到現在都忘記它叫什么河好象應該是洮兒河!在它的上游就是我們整個城的人歡度端午節的重要**場地。這個**完全是自發的,不知道從何年開始。好多年沒有回去了不知道今天它是否更壯觀。
在我小的時候,每到端午節前夕,家家都疊起五顏六色的葫蘆,準備在端午這天早上掛起來,用樹枝掛在屋檐上,大門上,遠遠看去,綠色的樹葉,紅色的,黃色的葫蘆隨風飄蕩,是那樣牽掛我的心,讓我今天仍難以忘懷!那似乎就是家鄉春天的開始!
我看到別家疊的葫蘆是那樣的漂亮,羨慕極了,無奈就齷瘥一回,在早上把別人家掛好的葫蘆偷走掛在自己家的屋檐下,來滿足自己的`平衡心。
我和我的幾個小玩伴,在端午節的前夕就商量好,在節日的這一天凌晨1點多就起身一同來到河邊的大橋上,雖然早,可是這里的人已經不少了 ,我們家鄉的習慣,節日這一天是必須在這個河邊洗臉的,年輕的人跳起歡快的舞蹈,在那個年代,真是時興迪斯科的時候,我們不懂就看熱鬧!順便折幾根柳枝,回家掛葫蘆去,由于我當時10歲左右,記得回家的路由于天早的過,好象特別的遠。到家后,家里把雞蛋都煮好了,我們這些孩子紛紛拿出雞蛋開始磕,看誰的雞蛋最硬,誰就是最厲害的,這樣的推薦到學校進行戰斗,通常學校里最厲害的雞蛋由于舍不的吃,都以放壞為結局。
在外面多年,我始終有個心愿,那就是回老家去過個端午節,去河邊洗一下我這好多年沒洗過的臉啊,去喝一口家鄉河的水!去起一回大早去看看家鄉的河家鄉的景!去看看家鄉的葫蘆,順便偷幾枝帶回來~!現在長大了,過節的氣氛也沒有以前濃郁了,好懷念以前的日子~!
端午節的作文 篇4
在這一年一度的端午節,我們開心的,在這一天早上吃了很多的粽子,粽子的食物分為很多,有紅豆,有肉餡兒,對了,最重要的就是蜜棗餡兒,我們最愛吃的就是蜜棗餡兒的粽子。
我們最喜歡的就是端午節,因為端午節,不僅可以放假三天,而且還可以吃到許多的粽子。端午節那一日,我們可以去旅游玩耍,端午節可以吃到很多的東西,包括有粽子,因為一年一度的時候,我們都要吃粽子,因為吃粽子是祭奠屈原,我為什么要祭奠屈原呢?屈原生活在戰國中期的楚國,當時七國爭雄,其中最強盛的是秦楚齊三國,秦余楚兩國恩關,氣恩遠男術一言難盡剪不斷理不亂屈原曾在楚國內政外交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后來遭讒,氣質劉芳,但依然關心趙正熱愛祖國,當楚國都城郢被秦國攻破自沉淚羅,之所以我們才要祭奠屈原屈原熱愛祖國,到了端午節這一天,我們不僅要祭奠屈原還要吃粽子,賽龍舟等等各種各樣的,好玩的東西,等到端午節這一天非常熱鬧,有的.去旅游,有的去旅游,有的去湖邊看,風景。端午節這天非常熱鬧,有賽龍舟,吃粽子,最重要的是,我們還有祭奠屈原,他熱愛祖國,我最喜歡的就是端午節!
端午節的作文 篇5
今天是端午節,清晨三點多就醒了,怎麼也睡不著。每逢佳節倍思親,這話一點兒也不假,冥冥中覺得老姜就在身邊,記憶猶新的幾個端午浮現在眼前。
其實,過去那些年,不管生活清貧還是富足,端午節的時候,我倆清晨都要出去走走。因為是在農場,總能采點兒艾蒿野花什麼的。呼吸艾蒿那特有的香味,享受夫唱婦隨的溫馨,真的很幸福。
記得那是我們退休后的第一個端午節,正好趕上女兒也在家,頭天晚上,我在廚房煮粽子的時候,女兒進來提議說:“明天起早,我們開車去新豐的山上踏青吧!”“行啊,這個主意不錯!”我連忙答應。那時,我家剛買了一臺松花江面包車不久,所以坐專車去踏青還是第一次。
第二天凌晨四點多,老姜就起來發動車,然后把車的里里外外檫得干干凈凈。我和女兒上車后,老姜開車出發了。
五月的春天,滿眼都是綠色,青青的草叢里點綴著黃色、白色或粉色的小花。空氣中彌漫著春的清新與生機。一路上,看到三三倆倆的行人,都是出來踏青的。
從家出來到山上,不足十里路,一會兒功夫就來到山腳下,找個合適的地方停下車,我們三人步行上山了。
一路上,踩著露珠,呼吸著芳草的氣息,聽著林中呼喚應答的聲音,我們談笑風聲,心里甜甜的。山上不乏水靈的艾蒿,別致的野花,還有剛剛做胎的野果。女兒高興極了,哪個也舍不得放過,都想采下來。林中的蒿子種類很多,長得也相似,只有老姜能辨別真正的艾蒿,所以,我們每采下一棵都讓他看看。不知不覺,我們走到了山林的盡頭,站在山頂往下一望,下面是一片玉米地,田壟順著山勢的走向,彎彎曲曲的。青苗長出地面不足半尺,但很茁壯,隨著微風向人們頻頻招手。再抬頭看看,東邊的地平線上鑲上了一道金邊,真美呀!
當林間透出一縷縷晨曦時,我們順著原路下山了,雖然濕了鞋子,弄臟了手,但滿載而歸,也收獲了沉甸甸的親情感受。
搬到城里后,遠離了田野,端午不可少的艾蒿,也只能去買了。
那是前年的端午節,老姜說:“明天咱們去早市逛逛,看看城里人怎麼過節。”說真的,要講過端午,城里真趕不上鄉下,雖然賣艾蒿,賣葫蘆的比比皆是,五彩繽紛;出來踏青的人也如潮涌動,熱鬧非凡,但讓人感到喧囂,少了一份寧靜,忙叨叨的。我們倆在涌動的人流中逛著,也買了艾蒿和葫蘆,然后,一路溜達,說著話,回家煮雞蛋,吃粽子,過了城里人的端午節。
如今的.五月初五,物是人非了,“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人去了遠方,以往同去同歸的平淡端午已成奢望。我從凌晨三點多醒來,翻來覆去,心里很苦,眼淚流了很多,心卻平靜不下來。于是,我決定起床,出去一個人走走。
外面踏青的人一如既往,買賣的吆喝聲不絕于耳。我眼里看著這些,心里想著另外。從早市這邊走到那邊,本想重溫與老姜并肩而行的感受,但形單影只的我,總覺得絲絲涼意讓自己從里往外的冷。“回去吧,”我對自己說,“過去的真的過去了!”
孩子們都來了,可同是端午,一樣的粽子,卻是不一樣的滋味!
端午節的作文 篇6
世界上還有幾個節日要吃香噴噴的粽子呢?世界上還有幾個節日要比熱鬧的龍舟賽呢?
沒錯,只有端午節,一個偉大的節日,一個神圣的節日。說起端午節,還得從屈原的故事說起。
傳說,屈原是春秋時代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舉賢薦能,富國強兵,力主聯秦抗齊,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反對,使屈原被讒免去職位,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屈原報國無望,便含恨投江自盡。屈原死后,出國的百姓異常悲痛,紛紛涌到汨羅江邊憑吊屈原。有些漁夫則駕起船只,把事先準備好的粽子、雞蛋撲通撲通地往江里丟,說是讓魚吃了,就不會咬屈原的尸身。流傳至今,便有了吃粽子的習慣。所以過端午節的這天,滿街都是賣粽子的小販,我們家家戶戶都要包粽子。你知道粽子是怎樣包的嗎?哈,不知道吧?那就讓我來告訴你吧!
先用一些新鮮的粽葉包住糯米,在里面放各種配料,然后用線捆扎好。包好的粽子放在鍋上蒸,等滿屋飄著粽子香的時候就可以吃了。吃粽子的時候,要先把線解開,剝開粽子葉,里面藏著紅紅的粽肉,升騰著熱氣,散發著一種特有的粽香,兩個粽子用盤子裝著,活像兩顆亮晶晶的紅白寶石。糯米在燈光照耀下晶瑩剔透,散發著濃郁的糯米香。我不禁抓起一個粽子,狼吞虎咽地吃起來,味道真是棒極了。
吃完粽子,便來到河堤上觀看龍舟賽。在這一天,每個村子都會組織一支隊伍,而后拉到漣水河進行比賽。只見碧波蕩漾的河面上,五顏六色的龍舟整裝待發,隊員們個個摩拳擦掌,仿佛勝券在握。而站在岸邊的觀眾比隊員們還要緊張,個個屏息凝視著河面。裁判一聲令下,一艘艘龍舟像離弦的箭一樣,飛一般地向前沖去。頓時,河面上鼓聲震耳欲聾。一千米的水道上,隊員們憋紅了臉,咬緊了牙,拼命地劃。太好了,我們村的'龍舟領先了,因為我們村的隊員配合默契,所以龍舟就特別聽他們的指令,行動自如。龍舟的身后留下了一條條波紋,原來平靜的水面,如布滿硝煙一般。尾隨在后的龍舟,不緊不慢地跟著,鼓手們也使出了吃奶的勁,使勁地敲,這鑼聲一聲接著一聲,清脆而有力。別的龍舟也不甘落后,一邊劃船,一邊跟著鼓聲,“一二一二”地喊著口令往前沖,那口令里充滿了對勝利的渴望。河面上熱鬧極了,口令聲、鑼鼓聲、劃槳聲,匯成了一首激昂雄渾的樂曲,樂曲里有著濃重的端午節的氣氛。
故鄉的端午節啊,你給了我多少喜悅跟歡樂啊!端午粽飄香,龍舟響當當,好事成雙雙!端午節流露出的是地道的故鄉情,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是對詩人屈原愛國精神的一種欽佩。吃著正宗的家鄉粽子,看著精彩的家鄉龍舟賽,心里別有一番滋味。
端午節的作文 篇7
每年農歷五月初五,就是我們中國最大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端午節有很多習俗:如吃粽子、賽龍舟、戴香苞等。端午節最重要的活動就是賽龍舟,雖然我沒有親眼看到過賽龍舟,但是我還是很喜歡賽龍舟那爭先恐后、你追我趕、奮勇向前的場面的。端午節最大的'習俗是包粽子,北方大多用棗和果脯為餡心,南方卻用紅棗、板栗、咸肉和花生為餡心。把粽子投進汨羅江,是讓魚蛟蝦蟹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每逢端午節,人們還要把房子打掃得干干凈凈,在廚房里灑上雄黃水,用來殺死毒蟲或防止毒蟲孳生。
我愛吃粽子,我喜歡過端午節,我喜歡端午節這熱鬧非凡的氣氛。
【端午節的作文】相關文章:
悠悠端午節_端午節作文03-25
端午節過端午節的作文04-20
端午節過端午節的作文(推薦)10-25
端午節作文03-02
端午節作文03-03
端午節作文03-05
端午節的作文【精選】10-28
(經典)端午節的作文11-10
端午節的作文(精選)10-31
端午節作文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