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迎中秋的發言稿2篇
隨著社會不斷地進步,發言稿的使用頻率越來越高,通過對發言稿語言的推究可以提高語言的表現力,增強語言的感染力。那么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好一份發言稿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迎中秋的發言稿,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迎中秋的發言稿1
教師和學生:
我喜歡中秋節,因為我可以在中秋節的晚上吃很多好東西。最重要的是一放假就放假。我會一直從事一些娛樂活動,我可以玩得很開心;也許兩者都有。總之,假期忙的是成年人。但是大人忙的時候,我們小孩子玩,假期里我們也有輕松的心情。當然,我們無憂無慮的孩子還是幸福的。
春節期間,雖然恰逢農閑季節,但每年總感覺很忙。只有中秋節給了人們一種特別的快樂,一種心靈的寧靜,一種特別的渴望。后來想起來,好像心情不一樣了。
我喜歡中秋節的心情。那不僅是收獲的積蓄,也是收獲的開始。說她是積蓄,是由于夏收的時間不多。據說她是開始,因為秋天帶著她豐碩的腳步來了,充滿了人們即將收獲的喜悅。我想只有經歷過鄉村生活經歷的人才會有這種情感、心情和內心深處的感受。
圓圓的月光下,圓圓的月餅又香又甜,蘋果熟了又甜,梨子、葡萄等水果也上市了。月光下,人們品嘗節日佳肴,談論收獲。賞月聊天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有一次我想到一首詩:“每逢佳節思親”。
媽媽每年都要去超市買月餅吃。有一些的月餅外觀像大餅,很厚實,聞起來香噴噴的,吃起來酥酥的。不管是蒸出來的,還是烙出來的,上面都有各種各樣的圖案,其中我最喜歡的是桂花雕印出的花瓣月餅,這種月餅吃起來散發著淡淡的桂花清香味。多少年過去了,雖然現在市場上的月餅琳瑯滿目,各種瓜果一應俱全,而我還是喜歡吃媽媽做的月餅。不僅月餅的花紋雖然沒有太多變化,而且花紋總是那么的清晰,那么均勻,那么好看。但是一趕上中秋過節回家,我總想要吃上兩大塊兒“桂花月餅”,覺得好香、好甜……
你看,農家餐桌上,除家禽肉類,傳統的蔬菜等食品外,越來越多的餐桌上,出現了越來越多的肉類、蔬菜、海鮮。
“無酒不成筵席”,喜慶的日子,人們總要飲一點酒。這樣的中秋節才有意思。
中秋能給我帶來新的感受,新的體驗,新的收獲。我愿意在這種意境中感受親人的關愛,品味生活的哲理,體會家鄉日新月異的變化!
迎中秋的發言稿2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佳節,在農歷八月十五日,是我國僅次于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間,所以稱中秋節。根據史籍的記載,“中秋”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一書中。到魏晉時,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中秋節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
中秋之這一天,天上的圓月分外明亮,特別的`大特別的圓,所以這一天被看作是團圓的大好日子,也被人們喻為最有人情味、最詩情畫意的一個節日。有人說,每逢佳節倍思親。中秋節這一份思念當然會更深切,尤其是一輪明月高高掛的時刻,不要忘了,讓真情賀卡給遠方的親人朋友一個問候祝福。團圓之夜,明月高懸。因此,又稱八月十五為“團圓節”。
古往今來,人們常用“月圓”、“月缺”來形容“悲歡離合”。客居他鄉的游子,更是以月寄托深情。唐代詩人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杜甫的“露從夜今白,月是故鄉明”,宋代詩人王安石的“春風有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等詩句,都是千古絕唱。
現在中秋節這一天,全國人民還可以享受一天的假期,合家團圓呢!
謝謝大家!
【迎中秋的發言稿】相關文章:
迎中秋致詞10-22
迎中秋標語12-28
迎中秋作文06-10
迎中秋活動標語01-23
服裝迎中秋標語11-16
迎中秋晚會策劃03-03
迎中秋活動策劃08-31
學校迎中秋活動方案10-30
中學迎中秋活動方案06-13
迎中秋燈謎活動方案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