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幼兒園教師一日活動行為規范
一、幼兒入園
1.主動、熱情、禮貌地迎候幼兒和家長。主動與家長問好,指導幼兒使用禮貌用語;
2.有計劃地有目的地引導幼兒進行晨間活動;
3.觀察幼兒身體、觀察幼兒儀表、情緒和精神面貌。
4.查看幼兒的晨檢牌,是否攜帶不安全物品,是否按要求帶齊當日所需用品。
5.配合保健員做好晨檢:一摸(摸頭部、耳后、頜下),二看(看表情、眼神、皮膚、咽部),三問(問飲食、睡眠、大便),四查(查有無攜帶不安全物品),五溝通(有目的的與家長做個別溝通)。
6.有針對性地向家長了解幼兒情況。
7.清點幼兒出勤情況,并做好記錄。及時與未到園幼兒的家長取得聯系,了解原因。
8.組織幼兒開展晨間活動(閱讀、觀察、勞動、值日、自選活動等)。
二、組織盥洗
1.組織幼兒有序地盥洗,準備用餐。
2.提醒幼兒按正確的盥洗方法洗手、遵守洗手規則,
3.觀察、指導、檢查幼兒盥洗情況(指導中、大班值日生檢查盥洗結果。)
4.培養幼兒自覺排隊洗手、不玩水、不浪費水、自覺洗手的愛清潔、節約用水等好習慣。
三、組織進餐
1.按時組織好進餐,不在進餐時訓斥幼兒。
2.營造愉快、安靜的進餐環境,介紹當餐食品,有計劃進行餐前微型課程,做好餐前引導。
3.鼓勵幼兒獨立進餐,提醒幼兒進餐速度及食量適當。
4.指導正確使用餐具,觀察進食量,對特殊幼兒給予個別照顧,及時處理異常情況。
5糾正不良進餐習慣,培養不挑食、不撒飯菜、安靜進餐的好習慣,保證幼兒吃好、吃足營養量。
6.餐前餐后半個小時不做劇烈運動,堅持餐后10——15分鐘的散步。
四、組織餐后活動
組織幼兒餐后活動,按機構要求指導幼兒進行閱讀活動(看書、兒歌朗誦講故事等)
五、組織早操活動
1.提醒并檢查幼兒是否做好早操前準備。
2.提醒、幫助幼兒整理衣褲鞋帶;
3.精神飽滿地組織形式多樣的早操活動
4.精神飽滿地組織早操活動,口令規范、響亮,示范正確;面向全體幼兒。
5.糾正幼兒不正確姿勢,不斷提高動作質量。
6.定期變化帶操的站位,可指導中、大班幼兒輪流帶操。
7.隨時觀察幼兒早操情況,做到三看(情緒、動作力度、準確度);三提示(動作、增減衣物、運動衛生及安全)
8.指導幼兒選擇和按規定收拾器械。
9.服飾符合早操活動要求(不穿高跟鞋、不穿裙子、衣服長短適中、不披發)。
六、組織幼兒盥洗飲水(吃早點)
1.組織幼兒集體飲水,指導幼兒安全有序地取水,引導幼兒自主喝水(吃早點)。
2.根據幼兒活動情況及氣溫變化提供飲水;提醒并允許幼兒隨時喝水。
3.觀察幼兒飲水量,保證幼兒日飲水量達400-600毫升以上。
4.培養幼兒飲水的良好衛生習慣:正確取水,不浪費水,不喝生水,喝水時不說笑,不邊走邊喝水。劇烈運動后稍休息再喝水;飯前、飯后半小時少飲水。用個人專用口杯喝水,口杯用后放回固定的地方,杯口朝上)
七、入廁
1.指導幼兒正確使用便紙,整理衣褲,便后洗手,不隨便制止幼兒入廁。
2.觀察幼兒大便情況,發現異常,及時與家長聯系并作好記錄。
3.不限制幼兒入廁次數,提醒易遺尿的幼兒解便。
4.隨機進行衛生常識及愛護環境衛生的教育。
八、組織主題教學活動
1.根據本班幼兒發展需要和已有經驗,選擇適宜的活動內容,制訂切實可行的活動計劃
2.認真執行教育計劃,很據活動類型設置便于幼兒活動與交流的桌椅位置。創設幼兒主動觀察、操作的教育環境。
3.教具準備充分,活動前準備必需的教具及每個幼兒活動需要的操作材料,并于日前與保育員共同做好分發材料準備,講明配合事項。
4.教學過程中,重難點突出。環節清楚,教法靈活、生動,啟發性強,集體、分組與區角個別活動有效結合,師生有效互動。
5.面向全體,注重個別差異,關注活動中個別幼兒,有針對性地啟發、引導、幫助,滿足幼兒的不同需要。促進幼兒在原有水平上有所發展。
6.注重幼兒學習興趣、習慣及能力的培養;活動中注重培養幼兒的良好的學習習慣。
7.耐心傾聽,理解幼兒的想法和感受,察覺幼兒的需要,根據幼兒活動中的表現與反應,及時應答。
8.注重活動實效,活動后教師收集幼兒活動作品,記錄幼兒活動典型情況,分析幼兒發展狀況。
9.教態親切,語言規范,知識正確;。
九、組織區角活動(游戲)
1.制定目標明確、有指導和觀察要點的游戲活動計劃。
2.按照規定開展各類游戲,平衡安排創造性游戲(建構游戲、角色游戲、表演游戲)與規則性游戲(娛樂游戲、智力游戲、音樂游戲)。
3.保證時間,玩具游戲材料投放數量充足,種類豐富。
4.尊重幼兒意愿,鼓勵想象,引導交往觀察幼兒的表現和需要,適時參與、指導、啟發、評價游戲。
5.教育提醒幼兒遵守規則,友好玩耍,愛護、整理玩具和用具。
6.根據游戲活動的要求和幼兒游戲活動的需要,家園共同收集自然物、廢舊材料、半成品等作為游戲活動的材料。
7.用“掃描觀察法”、“定點觀察法”、“追蹤觀察法”等觀察幼兒材料使用、游戲水平和狀態,并有目的地做好記錄。
8.在幼兒游戲過程中采用直接、間接指導等適宜的方式。
十、組織戶外體育活動.。
1.開展各種體育活動:體育游戲、器械活動、大型玩具、散步等多種類型體育活動,保證每天體育活動及戶外活動時間
2.合理利用戶外體育活動場地,提供安全的器材,充分利用自然條件(水、空氣、陽光)開展鍛煉;
3.訓練幼兒的基本動作,開展走、跑、跳、鉆、爬、投擲、平衡等各種發展幼兒基本動作的活動。掌握活動的密度和運動量;
4.根據氣溫、活動量及幼兒體質,提醒幼兒增減衣服,注意幼兒活動中的身體反映;
5.建立適宜的運動活動常規,督促幼兒遵守活動規則,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避免運動傷害。
6.保證幼兒有足夠的、安全的活動空間。
7.觀察幼兒的興趣、動作發展、習慣、安全意識、意志品質等實際情況,作出積極的應對和作出積極的應對和調整。
8.注意動靜交替,逐漸增加活動量和活動強度,防止突然運動或劇烈運動造成的拉傷、扭傷或身體不適等。
十一、餐后自由活動
1.組織已吃完飯幼兒進行安靜活動。
2.保證時間,提供條件,尊重選擇。
3.觀察幼兒行為,情緒表現,隨機給予指導,教育、培養幼兒的自主性、創造性,促進個性的發展。
4.讓每個幼兒在教師的視野范圍內活動。保證幼兒安全。
十二、準備午睡
1.組織幼兒睡前盥洗、入廁解便,安靜進入寢室
2.檢查臥具,幼兒準備午睡。
十三、組織午睡
1.幼兒上床、下床之前教師必須講要求,確保幼兒安全。
2.指導或幫助幼兒正確有序地穿脫折疊衣服、鞋襪放指定位置。
3.營造良好的睡眠環境,遮擋過強的光線,放音樂(講故事)等,讓幼兒快速安靜入睡。
4.巡視觀察,幫助幼兒蓋好被褥;糾正不正確睡姿;照顧入睡困難、有特殊需要的幼兒。
5.整理幼兒脫下的衣物,擺放整齊。
6.巡回觀察,入睡以前
5分鐘巡視一次,幼兒入睡后10分鐘巡視一次,發現異常及時處理,并做好記錄;
7.不隨意延長或縮短睡眠時間
8.教師值午睡時不聊天,不做與值午睡無關的其他事情,走路動作輕,不得脫崗、睡覺。
9.幼兒起床時要與保育員一起幫助孩子快速穿衣褲,整理床鋪。
十四、交接班工作
1.與下午班教師及保育員進行交接認真做好交接班記錄(早班老師每天值午睡時記錄,晚班老師每天放學后記錄)。
2.按要求填寫交接班記錄:當日幼兒人數;幼兒健康狀況;家長反映的有關狀況;當日的幼兒安全狀況及教室安全情況;保教工作及突發事件處理等,并簽字。
十五、離園前準備
1.穩定幼兒情緒,組織開展安靜的自選活動。
2.進行安全教育,做離園整理檢查幼兒儀表;檢查幼兒服裝穿戴是否整齊:幼兒的臉、手是否清潔衛生;
3.幼兒收拾需帶回家的物品,整理好自己的書包,做好物品清理及第二天各項活動的準備;
十六、離園
1.熱情親切地與家長交流,及時將當天幼兒的情況告訴家長(組織未離園孩子)。
2.嚴格確認接幼兒的家長,有重點地與個別家長溝通,做好生病、情緒異常等特殊幼兒的交接。
3.提醒幼兒有禮貌地向教師和小朋友告別。
4.送乘車幼兒乘坐車。
【幼兒園教師一日活動行為規范】相關文章:
幼兒園教師行為規范08-28
幼兒園教師行為規范09-08
幼兒園教師行為規范07-01
幼兒園教師行為規范9篇06-29
幼兒園教師行為規范(9篇)07-01
幼兒園教師行為規范6篇09-18
教師行為規范07-25
幼兒園教師行為規范(通用13篇)12-17
幼兒園教師行為規范匯編6篇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