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臘八節應該吃什么
臘八節應該吃什么1
臘八節的名稱是建立在“臘月”這個稱謂的基礎上的,那么,農歷的十二月為什么要叫臘月呢?臘是一種古老的歲末祭祀儀式,也叫蠟,而實際上,臘與蠟還是有所區別的。臘就是“獵”,獵取百獸來祀先,而蠟則是“索”,是聚集萬物來敬神。“臘祀先祖,蠟報百神,同日而異祭也。”
古時臘日的習俗除祀神祭祖之外,還有“儺”。儺是一種驅逐疫鬼的儀式,我曾經在江西婺源看過民間儺舞表演,十分震撼。史料中記載,表演者一般頭戴面具裝成金剛、力士、方相等,持刀執鉞,眾人擊鼓呼噪,以逐除厲鬼、疫病,這也叫做臘鼓驅疫,傳說能保小孩平安健康。后來在民間轉換了形式,變成吃炒豆、炒麥等,無論豆、麥,要炒熟炒爆,然后讓小孩吃一些,叫“咬鬼”。
現在知道這些習俗的人已經很少了,對于臘八節,大多數人知道的就是要吃臘八粥。民間傳說,臘八粥也叫“防風粥”,喝了這粥可以御寒。至于臘八粥的起源,一般認為源自佛教,所以也叫“佛粥”。關于臘八粥的配料、制作、食法的談論很多,而最詳盡的是清人富察敦崇的《燕京歲時記》中的描述:臘八粥者用黃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紅江豆、去皮棗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紅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棒穰、松子及白糖、紅糖等以作點染。切不可用蓮子、扁豆、薏米、桂圓,用則傷味。每至臘月初七,則剝果滌器,終夜經營,至天明時則粥熟矣。除祀先供佛外,分饋親友,不得過午。
臘八節的美食有哪些
臘八粥
國人鐘情臘八粥,食俗之外,也確有些科學道理。清代營養學家曹燕山撰《粥譜》,對臘八粥的健身營養功能講得詳盡、清楚,調理營養,易于吸收,是“食療”佳品,有和胃、補脾、養心、清肺、益腎、利肝、消渴、明目、通便、安神的作用。這些已都被現代醫學所證實。對于老年人說來,臘八粥同樣也是有益的美食,但也應注意不宜多喝。其實,何止是臘八,平素喝粥,對老年人也是大有裨益的。粥的'品種也相當多,可因人而異,按需選擇,酌情食用。
臘八豆腐
“臘八豆腐”是安徽黔縣民間風味特產,在春節前夕的臘八,即農歷十二月初八前后,黔縣家家戶戶都要曬制豆腐,民間將這種自然曬制的豆腐稱作“臘八豆腐”。
翡翠碧玉臘八蒜
泡臘八蒜是北方、尤其是華北地區的一個習俗。顧名思義,就是在陰歷臘月初八的這天來泡制蒜。其實材料非常簡單,就是醋和大蒜瓣兒。做法也是極其簡單,將剝了皮的蒜瓣兒放到一個可以密封的罐子、瓶子之類的容器里面,然后倒入醋,封上口放到一個冷的地方。慢慢地,泡在醋中的蒜就會變綠,最后會變得通體碧綠的,如同翡翠碧玉。
煮“五豆”
有些地方過臘八煮粥,不稱“臘八粥”,而叫做煮“五豆”,有的在臘八當天煮,有的在臘月初五就煮了,還要用面捏些“雀兒頭”,和米、豆(五種豆子)同煮。據說,臘八人們吃了“雀兒頭”,麻雀頭痛,來年不危害莊稼。煮的這種“五豆”,除了自食,也贈親鄰。每天吃飯時弄熱搭配食用,一直吃到臘月二十三,象征連年有余。
臘八面
我國北方一些不產或少產大米的地方,人們不吃臘八粥,而是吃臘八面。隔天用各種果、蔬做成臊子,把面條搟好,到臘月初八早晨全家吃臘八面。
臘八粥的故事是什么
傳說一:來自“赤豆打鬼”的風俗
傳說上古五帝之一的顓頊氏,三個兒子死后變成惡鬼,專門出來驚嚇孩子。古代人們普遍相信迷信,害怕鬼神,大人認為小孩中風得病、身體不好都是臘八節由于疫鬼作祟。這些惡鬼天不怕地不怕,單怕赤(紅)豆,故有“赤豆打鬼”的說法。所以,在臘月初八這一天以紅小豆、赤小豆熬粥,以祛疫迎祥。
傳說二:為悼念餓死在長城工地的民工
秦始皇修建長城,天下民工奉命而來,長年不能回家,吃糧靠家里人送。有些民工,家隔千山萬水,糧食送不到,致使不少民工餓死于長城工地。有一年臘月初八,無糧吃的民工們合伙積了幾把五谷雜糧,放在鍋里熬成稀粥,每人喝了一碗,最后還是餓死在長城下。為了悼念餓死在長城工地的民工,人們每年臘月初八吃“臘八粥”,以資紀念。
傳說三:教育后輩要勤儉持家
西晉時有個極懶的青年人,平素游手好閑,坐吃山空,他的新婚娘子屢勸無效,然而到了年末的十二月初八,家里斷炊了,那小伙子饑腸難熬,遍搜米缸、面袋和家里的壇壇罐罐,將剩粒遺粉連同可食的殘碎物,過洗入鍋,煮了一碗糊狀粥喝下,從此,苦思悔恨,狠下決心痛改前非。當地人們便借此教育子女,每逢臘八都煮粥喝,既表示臘祭日不忘祖先勤儉之美德,又盼神靈帶來豐衣足食的好年景。
傳說四:出于人們對忠臣岳飛的懷念
當年,岳飛率部抗金于朱仙鎮,正值數九嚴冬,岳家軍衣食不濟、挨餓受凍,眾百姓相繼送粥,岳家軍飽餐了一頓百姓送的“大家飯”,結果大勝而歸。這天正是十二月初八。岳飛死后,人民為了紀念他,每到臘月初八,便以雜糧豆果煮粥,終于成俗。
傳說五:臘八粥救了朱元璋的命
據說,明太祖朱元璋小時候家里很窮,便給一家財主放牛。有一天放牛歸來時過一獨木橋,牛一滑跌下了橋,將腿跌斷。老財主氣急敗壞,便把他關進一間房子里不給飯吃。朱元璋餓得夠嗆,忽然發現屋里有一鼠洞,扒開一看,原來是老鼠的一個糧倉,里面有米、有豆,還有紅棗。他把這些東西合在一起煮了一鍋粥,吃起來十分香甜可口。后來朱元璋當了皇帝,又想起了這件事兒,便叫御廚熬了一鍋各種糧豆混在一起的粥。吃的這一天正好是臘月初八,因此就叫臘八粥。
臘八節應該吃什么2
泡臘八蒜是北京臘八節的節日習俗,在陰歷臘月初八的這天泡制的大蒜,叫臘八蒜。臘八蒜呈翠綠色,味道酸辣香脆,風味獨特。
挑好當年個大飽滿完好的蒜頭,紫皮蒜最好,瓣兒小泡得透,還硬崩瓷實,泡出的蒜又脆又香。把蒜剝皮、洗凈、晾干。找一個干凈的玻璃瓶,一定要洗凈、晾干,如果沾上油、水,蒜就容易長毛、變質。將一顆顆白白的蒜瓣兒放進去,倒入醋,直沒過蒜瓣兒。根據自己的口味和喜好選用醋:米醋色淡,泡過蒜色澤橙黃嫩綠,口感酸辣適度,香濃而微甜。老陳醋泡過的蒜瓣兒色澤更深,湛青翠綠,更為酸爽。也有人喜歡用熏醋,泡出的蒜略帶糊味,也另具特色。有的想吃酸甜味的,還加一些白糖。
封上瓶口,將臘八蒜放在陰涼的地方。一天天,透過玻璃瓶就能看到蒜瓣兒開始慢慢變綠。若想蒜能綠得更快,那就加大溫差,白天曬太陽,夜晚放冰箱冷藏,大概三四天,蒜就開始綠了,最后變得如翠玉一般通體碧綠。
“臘八蒜”的綠色素實際上是由一種先生成的藍色素和一種后生成的黃色素組成。一般在腌漬3天左右蒜瓣就慢慢的變成藍色,但這時候蒜瓣還有辛辣的味道,等10天左右顏色變綠以后蒜瓣就沒有辛辣的味道了,這時候的.蒜瓣是酸甜清香的味道。
腌漬臘八蒜是需要時間的,要等醋的滋味慢慢的浸入蒜瓣的內部,并等蒜瓣由白變藍,在時間的作用下轉而變成內部翠綠,這時候的臘八蒜才算是功德圓滿,充滿誘惑。
臘八節應該吃什么3
為什么臘八吃蒜
過年期間,民間一般較重視肉類食品的食用,加之冬季本來蔬菜就少,適當地吃一點蒜,對于血液循環、改善胃腸道的吸收、消除身體疲勞、增強體質、預防大腸癌等都有明顯的效果。白蒜比較辣,平時人們一般不會直接食用,而經過腌制的臘八蒜不是那么辣,加之有醋的香味,人們就會喜歡吃。
“臘八粥,臘八蒜,放賬的送信兒,欠債的還錢”,到了年關,商家開始算大賬,各家各戶也開始算自己家的小賬,還欠別人多少錢,別人還欠自己多少錢都有數。但人們礙于情面多不好意思直接跟人要債,這時拿著事先腌制好的臘八蒜送給對方,什么話也不用說,就都明白是什么意思了。臘八蒜這時又成了“臘八算”,多么聰明的老百姓!
臘八蒜的做法
泡臘八蒜是北方,尤其是華北地區的一個習俗。顧名思義,就是在陰歷臘月初八的這天來腌制大蒜。
材料:蒜頭、醋、密封容器
做法:
1、把大蒜剝皮放置于常溫,挑出有傷痕的不要,放陰涼處晾干待用。
2、晾干蒜表面的.水分后,放進干凈的容器里面,不要太滿,要留出一些空隙。
3、倒進食醋,剛好浸滿蒜的表面即可。
4、將容器密封、儲存,也可冷藏。
5、大概20天后,臘八蒜即做成了。
提示:蒜裝進容器前一定要把表面的水分晾干,不然容易滋生細菌;容器不要裝太滿,要留出3/4的空間;密封后,中途不要打開,否則味道不佳。
臘八節的節日美食
臘八粥
臘月初八這天喝“臘八粥”。每逢臘八,全國很多地方的家家戶戶,都事先選米挑豆,剝果備糧,作為煮粥的原料;臘八這天的五更前就將粥煮好,天不亮全家就圍坐在一起喝粥;親友鄰居之間還互相贈送;有的地方吃前不光先敬神、供祖,還給貓兒、狗兒嘗嘗;有的地方還有在山石和樹上抹點粥的習俗,抹時還叨念著:“大樹小樹吃臘八,來年多結大疙瘩”,意思是祝愿來年豐收。民間也有諺語說:“臘八粥,香又稠,吃了臘八就豐收。”
腌白菜
是鹽腌的白菜,十月鹽菜到十二月便可拿出食用。臘八這一天,煮好臘八粥,除全家人食用之外,鄰里間必要互相贈送,凡送粥之家,一定要以腌白菜為菜,一同送之。腌白菜是北方的,南方則送雪里燕,腌大菜等。民間還非常重視腌菜的質量,因為人們認為菜腌之美與否,可卜其家境之盛衰。
臘八糕
吃臘八粥的同時,還食糕。因為粥容易消化,不熬飽,與糕同食不僅熬飽,還增加趣味。
臘八糕一般為家庭自制的糖糕,講究一點的人家,是到糕講店選買各種甜咸小糕點。這些小糕點制作非常精細,包裝也極精關,還有吉祥之意,如:如意糕、玉帶酥、盤香餅等。
制臘八豆腐
安徽黔縣民間習俗,是當地的風味特產,將自制豆腐曬干可留日后吃。
吃臘八面
陜西地區不產大米,所用沒有臘八粥,而是吃喇叭面,用各種果品、蔬菜做成臊子,把面條搟好。
臘八節應該吃什么4
臘八節吃臘八粥
做法一:
材料:圓糯米150克、綠豆25克、紅豆25克、腰果25克、花生25克、桂圓25克、紅棗25克、陳皮1小片。
調料:冰糖75克。
做法:
1、先將所有材料用水泡軟,洗凈。
2、粥鍋內注入水,加入所有材料煮開后,轉中火煮約三十分鐘。
3、放入冰糖調味即可食用。
特點:甜爽可口,營養豐富。
廚師一點通:此粥涼食、熱食均可。
做法二:
原料:大米50克、黃小米50克、粘黃米50克、糯米50克、秫米(粘高粱米)50克、紅小豆100克、蓮子100克、桂圓100克、花生米100克、栗子100克、小紅棗100克、白糖適量。
制作方法:
1、先將蓮子去衣去心放入碗中加水浸沒,再放入蒸籠,用旺火蒸約1小時,蒸熟取出備用。
2、將桂圓去掉皮、核,只要肉;將栗子剝掉殼及衣。
3、鍋內放入適量的水,然后把秫米、紅小豆、花生米、小紅棗洗干凈倒入鍋內煮,待煮成半熟時,再將大米、黃小米、粘黃米、糯米洗干凈倒入鍋內一起煮,待鍋開后,再用微火煮。將粥煮熬到七八成熟時,把蒸熟的蓮子倒入粥內攪拌均勻,開鍋后再煮一會移下火來,盛入清潔消毒的鍋內,撒上白糖。如今超市里有配好了的.臘八粥原料,但您也可根據自己的飲食習慣以及身體狀況選擇臘八粥的配料,熬出的臘八粥會獨具特色。
做法三:
原料:紅棗、核桃、黑米、香米、玉米、葡萄干、紅豆、小米(根據自家人口配比即可)。
制作方法:
1、紅豆,玉米提前泡3-4小時。
2、其他材料混合洗凈。
3、所有材料混合放入鍋內,加足量水,燒開小火熬成粥即可。
用紫砂煲或其他煲粥工具,煮三小時后最好!臘八粥簡單又營養,喜歡甜的就放些冰糖一起熬,也可就菜吃。
做法四:
咸法中有豆制品、肉丁或臘腸。
材料:小米、玉米、黃豆、綠豆、紅豆各2湯匙。
配料:碎豬肉約100克,蓮子、栗子數粒、鹽少許。
做法:
先把各種豆類在冷水里浸30分鐘,濾干;蓮子去心,栗子去皮;水燒滾,先將豆類放入煮約15分鐘,再放入其他材料,水再滾后用慢火煮約45分鐘即成。
做法五:
主料:黑米、糯米、紅豆、綠豆、花生、葡萄干、薏米適量。
調料:桂圓、蓮子、紅棗、冰糖適量。
1、紅豆、花生、蓮子多淘洗幾遍,用水隔夜泡上。
2、黑米洗凈隔夜泡上。
3、電飯鍋中加適量冷水,加入泡好的紅豆、花生、蓮子。
4、再加入隔夜泡好的黑米(連泡米水一起倒入鍋中),接通電源,按至“煮飯”鍵,蓋蓋。
5、綠豆和薏米洗凈,用水稍泡一小會。
6、桂圓剝去外皮,跟葡萄干、糯米一起淘洗干凈。
7、鍋中的水煮沸后加入綠豆和薏米。
8、再加上桂圓、葡萄干和糯米,攪動一下,加鍋蓋,繼續煮。
9、再次煮沸后約十分鐘,加入洗凈的紅棗。
10、繼續煮約半個多小時后加入適量冰糖。
11、繼續煮至米和豆開花、粥粘稠即可,拔掉電源,燜約十分鐘即可出鍋。
臘八節應該吃什么5
中午的時候,媽媽說今天是臘月初八,按習俗要燒臘八粥吃。我叉嘴了:“那好,晚上我們就是吃八寶粥(概念模糊)。”媽媽后來告訴我這兩者是不同的。于是大家商量決定:媽媽晚上下班回來燒。
“吃晚飯了”媽媽在廚房里喊。我趕緊走到桌子旁準備就餐,哇,粥里面東西真多:黃豆、蠶豆、胡蘿卜、山芋、白蘿卜絲、咸肉再加上米和菜正好八樣。媽媽又告訴我:“臘八粥不一定就是說放八樣東西,正好八樣那完全是巧合。”沒想到我理解又出錯了。
媽媽燒得粥可真好吃:粉粉的蠶豆,甜甜的'胡蘿卜,山芋吃起來比胡蘿卜還要甜,還有我最喜歡的吃的肉類食品-----咸肉。結果我吃了一碗還想添,可是媽媽只給我添了一點點,她怕我吃撐著。后來媽媽說:“鍋里面多呢,明天早飯還吃這個。”
聽了這話我才舍得丟碗不吃,連忙點頭:“好好好,耶!”
【臘八節應該吃什么】相關文章:
各地臘八節吃什么01-19
上海臘八節吃什么01-20
清明節應該吃什么傳統食物10-12
傳統臘八節要吃什么介紹12-01
清明節應該吃什么傳統食物4篇02-09
關于臘八節的作文:臘八節的氣氛06-14
臘八節臘八粥的做法01-18
臘八粥臘八節作文10-22
臘八節的習俗作文臘八節的和風俗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