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附屬醫院職業安全監測制度
隨著社會一步步向前發展,人們運用到制度的場合不斷增多,制度一般指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辦事規程或行動準則,也指在一定歷史條件下形成的法令、禮俗等規范或一定的規格。一般制度是怎么制定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附屬醫院職業安全監測制度,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為做好醫院衛生檢測工作,使作業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的強度或濃度符合國家職業衛生標準,有效預防職業危害,切實保障員工健康,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制定本制度。
一、目的
為了預防、控制和消除職業危害,保護員工身體健康制訂本辦法。
本辦法適用于醫院各臨床醫技部門。
二、術語和定義
職業病----是指勞動者在工作及其他職業活動中,因接觸職業危害因素而引起的,并列入國家公布的職業病范圍的疾病。
職業危害----是指存在于工作場所或者接觸特定職業相伴隨,對從事該職業活動的勞動者可能造成健康損害或者影響的各種危害。
職業禁忌癥----是指從事特定職業或者接觸特定職業危害因素時,比一般職業人群更易遭受職業危害和易患職業病,或者可能導致原有自身疾病病情加重。或者在從事作業過程中,可能導致對他人健康構成危險的特殊生理或病理狀態。
有害作業----是指在施工生產環境和過程中存在的可能影響身體健康的因素(包括化學因素、物理因素和生物因素等)。
三、職責
(一) 相關職能部門負責對職業危害因素的辨識、評價,制定職業危害防治措施,開展職業病防治的宣傳、教育,負責職業病的統計、報告和檔案管理工作。
(二)人事科負責對職業病患者調換工作崗位,安排休養。
(三)各臨床醫技部門負責職業病防治措施的實施,對職業病防治設備進行經常檢查、維護和定期檢測,保持正常運轉,并按規定發給員工符合質量要求的個人衛生防護用品和保健食品。
(四)醫護人員在臨床診療過程中,應嚴格遵守職業病防治管理制度和職業安全衛生操作規程,并享有獲得職業病預防、保健、治療和康復的權利。
四、一般規定
(一)職能部門應對勞動者進行上崗前和經常性的職業安全衛生和職業病防治的宣傳教育和培訓。
(二)各臨床醫技部門應按國家有關規定,組織對從事有害作業的醫護人員進行上崗前和每年一次的職業健康檢查,并及時將檢查結果告知本人,對合同制、合同工應當在解除合同前進行職業病健康檢查。
(三)各臨床醫技部門不得安排有職業禁忌的員工從事與禁忌相關的有害作業。
(四) 各臨床醫技部門應在可能發生急性職業中毒和職業病的有害作業場所,配備醫療急救藥品和急救設施。
(五)嚴格管理有毒物品、放射源或其他對人體有害的化學物品,并在醒目位置設置安全標志。
(六)各級安全部門應配備必要的檢測設備,定期對有毒氣體、粉塵、噪聲等有害因素進行檢測,并送檢測結果。
(七) 各臨床醫技部門必須采取綜合的防治措施,采用先進技術、先進工藝、先進設備和無毒材料,控制、消除職業危害和生產單位的生產成本。
【附屬醫院職業安全監測制度】相關文章:
醫院職業安全管理制度08-22
監測報告制度10-14
職業安全健康規章制度10-18
職業安全管理制度06-16
職業健康安全管理制度10-18
職業衛生安全管理制度01-13
職業安全健康管理制度05-22
職業安全管理制度【優選】07-24
護士職業安全管理制度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