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說端午節教案 推薦度:
- 話說端午節教案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話說端午節教案5篇【合集】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教案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話說端午節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話說端午節教案1
一、引出話題。
師:小朋友你們知道端午節嗎?誰能告訴我端午節是什么時候?在這一天,我們會吃什么?(粽子)
今天老師也為小朋友帶來了很多的粽子,請你拿一個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你手里拿的粽子像什么?并用一句完整的話來說一說。
小結:粽子的形狀真有趣!
二、品嘗粽子,并講述。
1、認識粽葉。
t:粽子的形狀真有趣,我們來聞一聞,香嗎?你們知道這陣清香來自哪兒?是從粽子外面的這片葉子上散發出來的,它叫粽葉。
2、幼兒品嘗。
t:你們吃過粽子嗎?你吃過哪些粽子?今天老師也為你們準備了很多的粽子,我們來吃吃看,跟你吃過的一樣嗎?
3、幼兒講述粽子的餡及它的'味道。
小結:原來粽子的品種這么豐富啊!
三、故事欣賞。
1、你們知道端午節這一天為什么吃粽子嗎?我們一起來聽一段故事,聽完你就知道為什么了、
2、幼兒欣賞故事內容。
3、提問。
①吃粽子是為了紀念誰?
②端午節這一天除了吃粽子,還有哪些活動啊?
四、幼兒制作粽子。
t:今天,我們一起來學包粽子好不好?
老師交代要求:
請每個小朋友拿一片粽葉,放入一點米,不管小朋友包什么形狀的粽子,只要里面的米不漏出,你包的粽子就成功了,注意了我們可不能浪費,不要把米弄到地上。
(培養幼兒的創新,教師巡回指導)
五、結束部分。
小朋友粽子包得可真棒!現在我們帶上自己包的粽子請廚房阿姨幫我們煮一煮,好不好?
話說端午節教案2
教學目標:
1、通過朗讀,體會作者詩中優美、樸實的語言,感受太陽美好的愿望。
2、在朗讀中進行審美享受,培養學生的語感,提高審美能力。
3、你們提出了許多有價值的問題,這節課我們帶著問題來學習課文.
1、請學生聽錄音,認真聽,仔細看。
3、學生自讀課文。
三、精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2、深入朗讀重點句,體會感情,練習朗讀。
(1)讀一讀自己理解的句子,想象一下畫面,給大家講一講。
(2)多種形式朗讀重點句,體會情感。
3、結合課文題目,理解文章最后一句的含義。
(1)讀一讀最后一句,談談自己的體會。
“讓我把花束,把香氣,把亮光、溫暖和露水,撒向你們心的空間。”
“心的空間”意思是什么?
(2)老師引導學生體會,并將這種感情通過朗讀表達出來。
4、對于課文,你還有不懂的問題嗎?提出并請小老師解答。
6、如果你就是一個小太陽,你想為我們做點什么?
(1)在小組中說一說。
(2)選代表說一說。
1、把自己的想法以詩歌的`形式寫寫。
2、讀給同桌聽一聽。
3、全班交流。
教學反思:
根據詩歌的特點,在教學中,我采取了以下幾點做法:
一、創設情境,引學生入境。課前,請學生聽錄音,使學生借助聽覺形象進入文章的意境,使學生準確把握詩歌的基調,使學生感到學習詩歌是一種美的享受。
二、以朗讀,背誦作為學習詩歌的主要手段。詩歌的內容理解有時是只可意會,不能言傳的。因此,讀就成為里最好的體會交流方式。在課上,我請學生采用多種方式用心的去讀,去品,去悟。讀中感受語言的美,讀中品味詩歌的情,讀中加深理解,體會詩歌豐富的內涵。
三、讀寫結合,體會文章的主旨。了解了文章的內容,體會了文章的主旨。對于喜歡詩歌的同學來說還意猶未盡,因此,設計了仿寫詩歌的環節。學生可以展開想象的翅膀,進行即興創作。加深對文章的理解,深化主題。
雖然學生的詩歌還很稚嫩,但表達了自己的心聲,課堂效果不錯。
話說端午節教案3
活動目標
1、會說端午節的名稱,知道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
2、樂于參加包粽子、制香包等活動,體驗節日的快樂。
3、知道節日時人們主要的慶祝活動。
4、了解節日的來歷,知道節日的日子及習俗,樂于參與節日的活動。
活動準備
端午節的故事;做香包的材料:香料、布等;包粽子的糯米、葦葉;
活動過程
一、主持人出示圖片,講述端午節和來歷的故事,讓幼兒初步了解故事中的人物、事情和相關物品
1、吃粽子。用黍米(黃米)或糯米加棗用葦葉包成三棱角式的粽子,煮熟食用。據說屈原投江后,人們為不讓魚類吃掉其尸體,故向江內投之以粽子。習俗相沿,變成了人吃粽子,后又帶上了時令色彩。
2、做香布袋。用布做成小布袋,向藥鋪索要或買五味中藥藥面,裝在小布袋里縫嚴。戴在小孩或老年婦女身上,驅邪避瘟。
3、給孩子戴五絲。“五絲”由紅、黃、藍、白、黑五色線配成,古代沒有棉花而用五色絲,所以叫“五絲”。后有了棉花,就以棉線代絲,而名稱未改。早晨,在未出太陽時,給孩子的.手脖上、腳脖上和脖子上都戴上“五絲”。要一直戴到下大雨。下大雨時,解下來扔在水流里,使其順水漂走。傳說這“五絲”能變成蚯蚓。習俗認為戴“五絲”,能去災、辟邪、保護兒童。
二、包粽子、吃粽子,共同分享端午節的食品
三、親子共制香包
1、幼兒與家長一起制作香包
2、幼兒相互贈送香包,大膽向同伴說一句祝福的話。
四、活動結束
在此,僅代表幼兒園的全體教師祝各位家長及小朋友們節日快樂,合家幸福!
話說端午節教案4
一、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端午節的由來。
2、培養孩子們的愛國情感。
二、活動準備:
1、國旗一面、國歌。
2、升旗手綬帶三條。
三、活動過程:
老師、小朋友們早上好!
在這我先念一首兒歌給大家聽,聽完以后,我要問一個小問題。“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撒白糖,賽龍舟,喜洋洋。”小朋友,你們知道兒歌里說的是什么節日嗎?(端午節)端午節是農歷五月初五,也就是這個星期五,那你們知道端午節的來歷嗎?讓我來告訴你們吧!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為了紀念我國古代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他出生在2000多年前戰國時期的楚國。他為人正直,學識淵博,很有才干,在楚國擔任了重要職務,他不愿意看到國破家亡的慘景,就在農歷五月五日這一天,懷抱石塊,跳進了汨羅江,用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小朋友你們知道端午節這一天,我們都喜歡吃什么?
四、介紹升旗手
1、講衛生寶寶:陸周思琪
寶寶很愛干凈,身上每天都是香香的,來園時,能堅持帶好手帕,衣服臟了會及時跟換,指甲也是干干凈凈的,真是一個講衛生的好寶寶。
2、愛學習寶寶:陸郡瑤
上課認真,老師提問后積極舉手發言,愛動腦筋。在親子繪本比賽中獲太倉市一等獎。很了不起吧。
3、講禮貌寶寶:陸浩然
看見老師很有禮貌,能主動和老師、奶奶打招呼,真是一個懂禮貌的寶寶。
4、表演節目,童謠《上山打老虎》
話說端午節教案5
(活動過程的表述不必詳細到將教師、學生的所有對話、活動逐字記錄,但是應該把活動的主要環節很清楚地再現,即開始環節、基本環節、結束環節、延伸環節。注:重點表述基本環節)
到爺爺奶奶家過節。
1、請爺爺給小朋友講屈原的'故事,了解端午節的來歷。
2、小朋友自由和爺爺交流自己收集的有關端午節的資料。
進一步了解端午節時人們進行的一些活動:如賽龍舟、吃粽子、掛艾枝、灑黃酒、掛香囊等。
3、幼兒和爺爺奶奶們一起進行過端午活動。
(1)、我給奶奶學包粽子。
請奶奶向小朋友介紹包粽子的材料及方法,幼兒嘗試包粽子。
(2)、做龍舟、劃龍舟。
和爺爺一起用布和竹棍做成龍舟進行龍舟大賽,請幼兒四五人一組,套上龍舟,進行劃龍舟比賽活動,先取到紅綢一組為勝。旁邊請幾位幼兒為他們搖旗吶喊。
(3)、做香囊活動。
請奶奶示范香囊的做法,把碎布縫成校口袋,放進香料和少許艾草,合上袋子,幼兒學做香囊。
(4)吃粽子,感受節日的氣氛。
(5)和爺爺奶奶再見。
【話說端午節教案】相關文章:
話說端午節教案11-13
[優秀]話說端午節教案01-11
話說端午節04-08
話說端午節作文50011-28
話說端午節作文大全11-28
話說臺風作文02-06
話說端午作文03-13
話說端午作文02-22
還有話說作文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