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學習隨筆(集合15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中,大家對隨筆應該都不陌生吧?隨筆是一種很靈活隨便的筆記或文體。為了讓大家在寫隨筆的時候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教師學習隨筆,歡迎大家分享。
幼兒教師學習隨筆1
這學期我帶的是中班的小朋友,小家伙們仿佛有無窮的精力。每個星期一的午睡時間,晨晨都個性興奮,就是不愿意睡覺。由于晚上沒睡好覺,我忍不住打了個大大的哈欠,隨即,淚水充滿了眼眶。
晨晨看見了,好奇的'看著我,問:“老師,你怎樣哭了?”“我沒哭。”“沒哭怎樣眼里都是眼淚啊?”我笑了:“那你猜猜,我的眼里怎樣會有淚呢?”晨晨撓撓頭:“是因為我不愿意午睡嗎……對了,你剛才打了個哈欠,所以你流淚了。”“對!晨晨真棒!觀察的可真仔細。那你知不明白老師打哈欠流眼淚是開心還是不開心呢?”晨晨低下頭想了一會,說:“老師,你是不是困了呀,困了打哈欠可難受了,我們睡覺吧。”
幼兒教師學習隨筆2
教師節這天,我一進教室,就發現老師的桌子上放著幾張好看的賀卡,我看著那么優美的畫面,讀著那溫馨的話語,我陶醉在完美的祝福中。
孩子們也紛紛圍攏過來,你一言我一語地嚷開了:“老師,這張漂亮吧,這張是我送給你的教師節禮物,我讓媽媽去給我買的。”田慶文說:“這張是我送給你的,還帶著音樂呢。”其他小朋友也之后說:“回家后,我也讓媽媽買張更好看的送給你。”聽著聽著,我心中逐漸沉重起來,這天,送祝福卡開了個頭,明天、后天會更多,一張比一張精致,一張比一張昂貴,這樣比下去,會給孩子們的心靈留下什么呢?這小小的祝福卡,學問還真不小呢,有必要認真地對待。
我正想著教育對策,隨手觸摸到一個用紙粘的小信封,里面的卡片上畫著一個穿花裙子的小女孩在跳舞,紅彤彤的太陽照著她,周圍開滿了鮮花,賀卡的右下腳歪歪斜斜地寫著:“佳琦祝老師節日快樂。”
這張卡是佳琦自我親手制作的,雖然卡片薄薄的、軟軟的`,我卻深深感到這張賀卡的份量。這個文靜內向的小女孩,此刻卻能用自制的賀卡表達自己的情緒,把心中最好的祝福送給老師。我想何不趁此機會給孩子們上一堂教育課呢。
“孩子們,老師十分感謝你們的爸爸媽媽,但是老師更喜歡佳琦的賀卡,因為這是她自己制作的,用自我完美的心來表達對老師的愛,這才是給老師最好的教師節禮物呢。”孩子們聽我這么一說,都用羨慕的眼光看著佳琦,我環視了一下,之后說:“這天的手工課老師教你們制作賀卡,把你們心中的完美祝愿都畫出來好嗎?”
孩子們高興地說:“好,我們也來自我制作。”于是,我把區角中準備的所需材料拿出來,讓孩子們自己去設計賀卡,看到孩子們個個都那么專心致志,用五彩的油畫棒和各種材料盡情地描繪著自己的愿望和祝福……
一會兒,孩子們的杰作都完成了,每個人都顯得那么滿足和喜悅,我再也聽不到誰的賀卡最貴最精美的話了。
幼兒教師學習隨筆3
吃過下午點后,有個孩子們來對我說:“垃圾桶里有一塊餅干,不明白是誰偷偷扔掉的。”“多可惜。”“這是誰扔的?”我大聲問孩子們,孩子們瞪著眼睛看著我,教室里頓時鴉雀無聲。孩子們害怕的眼神使我一下子感覺到自己的行為太粗暴了,我立刻語氣緩和的說:“誰扔的這塊餅干?”孩子們還是沒有作聲的,誰也不敢承認。放學的時間到了,孩子們陸續被家長接走了,但扔餅干的事卻使我放心不下。我想,既然是偷偷扔的,說明孩子有顧慮,這件事應當從正面用心引導,并且要在全體孩子面前解決,因為許多孩子都看見了。
第二天,我準備了一些有關餅干制作的資料,讓孩子們看怎樣制作餅干。通過錄相觀察及圖片了解餅干的制作過程,感知工人們的辛苦。然后我用橡皮泥和孩子們一起制作成餅干樣,孩子們在活動中興奮不已。我表揚了張家蕊和杜青妍,過去連一塊餅干都吃不下,此刻吃得多了,身體壯了,個子高了。孩子們笑著看著他們倆,我又問:“為什么他們此刻比過去吃得多了?”孩子們紛紛說:“他們從前不愛活動,不愛玩球,不愛跳繩,不愛玩呼啦圈,所以不想吃東西。”我說:“對了,人的'飯量會隨著活動不活動,高興或不高興增多或減少,還有就是中午吃得過多或過飽,下午吃點量也會減少,不想吃了。”這時李爭順著我的話自豪的說:“我就是這樣,昨日中午我吃得太多了,覺得有點飽,下午吃點時我就不想吃餅干了。”我說:“對呀,李爭和老師說的一樣,我們要是不想吃或者吃不下時就應怎樣辦?”孩子們都說:“告訴老師少給點,就要一個或半個餅干。”“告訴老師吃不了啦。”我稱贊他們真聰明,說得對,這時李爭反而不出聲了,瞪著一雙大大的眼睛,看看這個,聽聽那個,臉上的表情讓我明白了,垃圾桶里的那塊餅干多半是李爭扔的。我及時說,像昨日下午垃圾桶里就有一塊餅干,不明白是誰不留意掉進去的?李爭說:“老師,是我扔的,我以后再也不扔餅干了。”我在全體小朋友面前表揚了李爭,知錯就改是個好孩子。
通過這件事,我覺得教師遇到任何問題都就應心平氣和地說服教育,而不就應怒氣沖天大聲訓斥,應當多從正面用心引導,讓孩子明白道理,比點名批評會更有效果。
幼兒教師學習隨筆4
這天早上剛上班,中一班傳來一陣喊叫聲,“是什么呀?”“是小青蛙嗎?”。我過去一看,原先他們班來了一位不速之客,一只小小的蟾蜍,他們班的劉老師想把它請出去,這個小東西卻氣的肚子鼓鼓的,肚皮透明的'像是要破了,四條腿伸的直直的。“老師,讓它和我們玩兒一會兒吧?”李嘉怡小聲的說,“好吧,但是別用手去碰它。”劉老師停止驅趕,蹲下來和孩子們一起認真而仔細的打量著這個小家伙,“瞧瞧,這到底是一只小青蛙還是小癩蛤蟆呢?”劉老師也不敢確定了。“就應是一只小蟾蜍吧!”我說“我也不敢確定,干脆上網查查吧。”上網查了查,哈哈,還真是蟾蜍,這小家伙也是一種益蟲,會吃蚊子等害蟲,有利于維持生態系統的平衡及人類的健康,它還會分泌毒液,它的毒液還有腰用呢。哈哈,我和孩子們長見識了,謝謝這只不速之客——蟾蜍。
幼兒教師學習隨筆5
孩子與孩子之間不免會出現抵牾沖突,爭搶皮球、故意挑逗、不慎觸犯等事件屢見不鮮,碰到這種事,我們教師的做法一般是趕快避免、解決抵牾,以免抵牾“進級”,大打出手,而一件小事卻轉變了我的觀念,在重視孩子抵牾沖突的基礎上,不妨靜觀抵牾沖突的成長,看看孩子本身的解決之道。
一天,孩子戶外分離活動時,悅悅與晨晨因爭搶一個跳跳球而爭吵起來,互不相讓,我剛想上前處理時,一個孩子跑過來卻讓我“陷入”了另外一場“官司”,延遲了我的行動。當我“審判”完這一場“官司”,去處理剛才的爭搶事件時,卻發明兩個孩子已興奮的玩了起來,他們用本身的方法解決了這一問題,一個為另外一個數數,每人跳20下,之后互換,不但和平解決了問題,還操練了數數,真乃一箭雙雕之策。
針對這件事情,我思量了很多,我想孩子之間出現了抵牾,不要認識不清的去干涉,而要學會靜觀孩子的`抵牾沖突,看事態成長,賞識孩子本身獨特的解決方法,孩子粒在沒有辦法處理了,教師再從其中指導調治。
其實,每一次抵牾沖突都是對孩子的磨練,鍛煉孩子矯捷的思維,成長他們處理問題、解決問題的潛力,對孩子的成長成長是極其有利的。我們不要只看到抵牾沖突欠好的方面,更要看到它有利于孩子成長、進步的一面,是以要善于利用孩子間孕育發生的抵牾沖突,這是孩子解決問題潛力成長的最好契機,不要讓我們的善意輕易褫奪孩子成長的良機,還這種權力給孩子本身。
幼兒教師學習隨筆6
自主跳繩
一次,教師的跳繩引來了孩子們的圍觀。有的問:“老師,你怎么能跳那么多下?”有的說:“老師,你跳得可好了。”……見孩子們頗有熱情,教師趁機說:“我以前也不會跳,后來我每天跳一跳,很快就學會了,不信你們試試。”果然,會跳幾下的孩子馬上加入跳繩的行列,不會跳的.孩子也躍躍欲試,有些不想跳的孩子也不時停下腳步觀看。
半個月后,孩子們對跳繩的熱情又有所升溫。于是,教師開始細致全面地觀察幼兒的跳繩情況,有了以下發現:(1)參與度。59%的幼兒經常參與跳繩,34%的幼兒偶爾參與,7%的幼兒不參與。(2)跳繩能力。24%的幼兒能連續甩繩跳,63%的幼兒是甩一下繩跳一下,13%的幼兒甩繩與跳同時進行。(3)跳繩姿勢。幼兒的姿勢五花八門,有的手提得高高的,有的一只手搖繩一只手不搖,有的手臂向旁邊伸得直直的,有的甩繩時手臂太靠后,無法連貫甩動,有的靠肩關節帶動手臂和手腕搖繩。參與跳繩的幼兒全都整個腳掌著地跳,有的幼兒跳時經常往后踢,有的幼兒跳時腳抬得很高。另外,還有幼兒蹲著跳,身體前傾著跳,身體后仰著跳,等等。
從觀察統計結果可以看出,大部分幼兒雖然經常跳繩,對跳繩的熱情較高,但跳繩能力有限,跳繩姿勢也不規范。跳繩的規范動作應該是:以眼向前望,腰背伸直,手臂與手肘約呈90度角為基本準備動作。用手腕力量擺繩,跳躍時雙腳并合,腳尖或前腳掌有節奏地踏地跳,著地時膝蓋微曲。因為跳繩姿勢的規范與否直接影響幼兒能否熟練跳繩,所以,教師需要根據幼兒的已有水平在后期的游戲中慢慢滲透跳繩的動作要領。
幼兒教師學習隨筆7
一天,我班舉行創編故事比賽,比賽開始了,小朋友們個個爭先恐后地舉起了手:“老師,我來講,我來講……”
我班的陳天祥首先搶著站到前面講了起來:“一天,烏龜和兔子去拔蘿卜……”剛講到那里,小朋友們就大叫起來:“不對,不對!是烏龜和兔子賽跑,不是拔蘿卜,小兔子才拔蘿卜呢!”小朋友們你一言我一語,把講故事的陳天祥說得面紅耳赤,十分尷尬。我正著急,唐嘉成急中生智之后說:“上次,是龜兔賽跑,烏龜勝了,小兔輸了。烏龜雖然勝了,但它還愿意和小兔結好朋友。所以烏龜就去幫小兔拔蘿卜。”其他小朋友還是不服氣,又嚷嚷道:“烏龜又不吃蘿卜,他們拔蘿卜干什么?這樣編不行!”
這時我請小朋友安靜下來:“大家想一想,烏龜和兔子賽跑這個故事中,烏龜勝利了,但是烏龜還想多學本領,愛勞動,出去拔蘿卜有什么不好?而且很愿意幫忙別人,尊敬他人,請小朋友們一起來編這個故事,看誰編得好。”
過了幾分鐘,我請小朋友自由發言,有的說:“烏龜很愛勞動,拔了蘿卜和伙伴一起分享。”有的.說:“兔媽媽生病了,年紀大了,拔蘿卜給兔媽媽吃。”還有的說:“小兔快過生日了,烏龜想拔蘿卜送給小兔做生日禮物。”
聽了小朋友們的發言,我也跟著孩子們的思路一起編完了故事。
通過這次幼兒創編故事,使我感受到了幼兒豐富的想象力和解決問題的潛力,在教育活動中,我們要為幼兒創設民主寬松的氛圍,激發幼兒主動學習的興趣和愿望,讓幼兒在思考和討論中尋找答案,培養他們主動解決問題的潛力。
幼兒教師學習隨筆8
我是一名剛剛畢業分配的大學生,第一次接觸幼兒事業,感覺任何事情都特別的新鮮和好奇,沒有上班之前腦子里想的全部是美好的事物,感覺幼兒教師不就是哄孩子嘛很輕松的,可是上班接觸后才發現自己真的錯了,幼兒的學習有很多,無論各方面都需要教師的精心培育和引導,人們常說每個孩子都是一本有趣的書,要想讀懂這本書并不容易。只有愛他們的人才能讀懂。每個孩子來自不同的家庭,有著不同的'生活經驗和生活環境,他們性格特點不同,發展水平不同,存在明顯個體差異。作為教師,應善于發現幼兒的差異,捕捉幼兒的閃光點,利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尊重和理解幼兒。
我們班有一位叫趙譽函的小朋友,他是離異家庭的孩子由奶奶帶大,第一天來班上時,他一直拉著奶奶的手不放,戀戀不舍地說:"奶奶,早點接我,早點接我。"在我的勸說下,趙譽函滿眼含淚地松開奶奶的手。趙譽函的奶奶在臨走前,悄悄地對我說:"趙譽函的鼻子不好,要靠嘴來呼吸,吃飯時要用嘴一邊呼吸一邊吃,這樣吃飯的速度就較慢,他害怕老師批評、指責他,所以一直都不愛上幼兒園,聽了這些話,我開始留心注意趙譽函。在活動區游戲時,趙譽函靜靜地坐在椅子上,于是我走過去,輕輕問她:"譽函,你喜歡玩什么?"他說:"我喜歡看書。""老師和你一起看好嗎?"趙譽函高興得點點頭,于是我和他一起看起書來,開始是我講,講著講著,他也不由自主的講起來,我高興地說:"趙譽函,你好棒呀!能自己看書講故事,你愿意把故事講給小朋友聽嗎?""愿意",于是我叫了好些小朋友來聽趙譽函講故事,他很高興,講得也更起勁了。
第二天,趙譽函和奶奶一早就來到幼兒園,奶奶手里還拿著幾本書,他對我說:"吳老師,太謝謝你了,趙譽函以前不愿意上幼兒園,可今天一早說,奶奶,我要上幼兒園,快,咱們別遲到了,我要講故事給小朋友們聽呢!老師還夸我故事講得好呢。"望著趙譽函奶奶高興的樣子,我也會心地笑了。這一切對于一位幼兒教師來說,雖是一件很平常的小事,但對于家長和孩子來說,卻是多么重要。
通過這件事,使我更加的熱愛幼兒教育事業,我深深體會到孩子們都有一顆敏感而細膩的心靈,教師善于發現孩子閃光點,尊重幼兒的興趣,幫助幼兒成功地表現自己,就會使幼兒獲得心理上的滿足與快樂,從而促使幼兒健康發展。
幼兒教師學習隨筆9
有時我們真的不如孩子,他們在游戲中的智慧、看待事物的眼光、做事情的方式都值得我們學習。
教小班孩子跳紅綢舞時,一個孩子把紅綢展開擋在臉的前面,玩起了捉迷藏游戲:小臉一會兒從左邊探出,一會兒從右邊探出,一會兒從上面探出。他探出小臉的那一刻,眼睛異常閃亮,完全沉浸在自己的表演中。旁邊的孩子看到后紛紛模仿,有的自發組合,露出小臉時還對看一下。以往,我會要求孩子立即停止“玩”,回歸老師的教學。可眼前的孩子分明是在用心地學習,在用自己獨特的方式參與活動。他在用紅綢做道具,和著音樂的節拍做自己喜歡的動作,玩得多么有藝術感啊。于是,我邀請他給大家示范,并虛心地跟著他一起玩,最后我還把向四個方向藏臉、露臉的動作編排到了舞蹈中。在向家長開放活動的時候,孩子們表演了這段舞蹈,不少家長都表示孩子們的紅綢舞跳得最好。紅綢舞的成功讓我懂得了成人的舞蹈創作永遠不能替代孩子的舞蹈創作。
大班孩子畫“下雨了”時,大多數孩子畫了穿雨衣、打傘等場景,可有一個孩子畫的傘并不在頭頂上。在講評交流環節,我評價說,這幅畫上女孩的裙子、雨鞋都很漂亮,如果能把傘畫到她的頭頂上,她就淋不到雨了。那個孩子聽了馬上解釋說這是撐傘的'動作,要先撐好傘再舉到頭頂上。真沒想到,她對事物的觀察這么仔細。于是,我一邊欣賞一邊肯定她畫的是她自己見過的、心里想到的事情,和老師畫的不一樣,值得大家學習。那個孩子滿意地笑了。孩子的畫啟發了我,在繪畫活動中,孩子真實的認知表達永遠是第一位的。
一位中班孩子用塑料積木拼搭了一架照相機,他舉著“照相機"熱情地給大家照相。我想,能否讓他在游戲中增加畫照片的情節呢?為了把我的想法轉變為他的想法,我走到他的身邊,請他給我照相。看我擺好了姿勢,他高興地舉著“照相機”為我拍了照,然后說“拍好了"就跑開了。我說你還沒有給我照片呢,他先是愣了一下,然后從“照相機”上拆下一個塑料方塊代替照片交給我。這次輪到我愣住了,我還以為他會畫一張“照片”給我呢。我暗暗佩服孩子的游戲智慧,看來什么困難都無法讓他們停止游戲的腳步。后來,我繼續觀察他,發現每次他都會從“照相機”上煞有介事地拿一張“照片”交給“顧客”。眼看“照相機”上的“照片”越來越少,他會怎么解決這一問題呢?我繼續觀察,只見他回到材料筐那兒,在拿掉“照片”的地方迅速補了一些塑料方塊,然后繼續拍照片去了。在這個游戲中,我試圖用畫照片來促進孩子發展游戲內容,但是孩子的想法與我完全不同。孩子的行動告訴我,他們會自己決定游戲的玩法,更會自主解決問題。我想,這種自由自主的游戲才是孩子的游戲,有時候如果教師硬要介入指導,反而會徒增師幼雙方的煩惱,阻礙孩子游戲。
向孩子學習是教師成長的重要途徑之一,我們不僅要蹲下身子,更要放平心態,真誠地拜孩子為師。只有這樣,我們才能走進孩子的世界,從而擁有一份幫助、支持孩子成長的智慧。
幼兒教師學習隨筆10
今天中午吃過午飯,小雅奶奶來到幼兒園說:“今天正好是趕集,我帶小雅去買雙新鞋子。”因為要有新鞋子穿了,小雅也是滿臉笑容,高興地不得了。接著小雅奶奶又說:“下午我們就不來幼兒園了。”“不來幼兒園?小雅病了嗎,還是有事?”“沒事,再來送我還得再來接,就半天時間不礙事吧?”
其實,自升中班以來,班里有那么幾位小朋友比較自由散漫,幼兒園愿意來就來,不想上了連個假也不請,老師打電話問及原因,家長隨口答一句:什么事沒有,孩子不愿上幼兒園,就讓他在家呆兩天。最后還附上一句客氣話:讓老師您費心了。
在我看來,這種現象是家長對幼兒園工作的不理解,不支持,對孩子也不負責任,他們總以為在幼兒園里什么也學不到。孩子的日常行為規范、各種良好習慣的.養成、以及有些孩子性格的轉變、回家與父母交流的方式等諸方面,難道家長朋友沒有發現您的孩子變了嗎?孩子的變化在一些很小的方面都會體現出來的。
我對小雅奶奶講了一些教育孩子的良好方法,小雅奶奶也很羞愧。
為了我們祖國的下一代,希望家長朋友們能與幼兒園與老師密切配合,共同促進寶寶的成長。
幼兒教師學習隨筆11
用多種方式學習
在區域性體育活動中,教師觀察到小美跳繩姿勢標準,跳得輕松。在與小美媽媽交談中了解到,小美爸爸跳繩跳得好,在家經常指導小美,還通過視頻引導小美學習跳繩的要領。得知這個信息后,教師也利用自由活動時間與幼兒一起欣賞跳繩的錄像。幼兒從錄像中感知跳繩的要領,驚嘆錄像中阿姨精湛的跳繩技藝,產生了強烈的學跳繩愿望。
幼兒會連著跳幾下后,很有成功感與滿足感,急于跟教師分享。常有幼兒對教師說:“老師,你看我跳,我能跳15下。"“我能跳20下了。”“我比你更多。”教師及時給予鼓勵,同時對他們說:“你們跳累了需要休息的`時候,可以去數數別人能跳幾下,看看誰跳得比較輕松。”幼兒觀察同伴跳繩后,教師與幼兒交流,然后請小美和小奇(小美跳繩的動作規范,小奇運動能力很強)比賽跳繩。小美30秒鐘跳了58下,小奇30秒鐘跳了45下。小美跳完呼吸自然,而小奇跳完說“累死了”,馬上想蹲下。教師問:“誰跳得多?”“為什么小美跳了58下還不覺得很累,而小奇跳了45下卻非常累?”孩子們紛紛說,小美用手腕搖繩,腳尖著地跳,而小奇腳抬得很高,落地聲音很響。幼兒從同伴的比賽中吸取經驗,不僅領悟到跳繩姿勢很重要,而且進一步明白了跳繩的要領。
過了一段時間,有一部分幼兒能連續跳50幾下了,而有的幼兒只能跳1O下左右,有4個幼兒還不能連貫地跳。會跳的幼兒看到不會連貫跳的幼兒常常會跟他說:“手不要停下來,要一直甩。”看到有的幼兒落地比較重就會說:“你跳得輕一些。”……教師見狀,組織幼兒交流,問誰想當教練。聽到叮以當教練,幼兒自告奮勇,開始師徒結對。小姚教小蒙,小蒙很努力地跳,小姚在一旁一邊鼓掌一邊說:“就這樣跳,跳得很好,繼續跳,不要停下來,再跳一跳就能連續跳很多多了。我就是這樣學會的”博博已經能連續跳十幾下了,只是落地重,跳得很吃力。軒軒邊看博博跳邊說:“要跳得輕一些,不能讓我聽到你的腳步聲。”博博跳了一會兒,軒軒便示范起來。他們兩個一會兒比賽看誰跳得輕,一會兒比賽看誰跳得多。小西在指導小丁,他很認真地觀察小丁的動作,然后對小丁說:“不要撅屁股,撅起來就跳不好了。”小丁聽從小西的提醒,慢慢地控制自己的身體姿勢,很努力地學習,跳繩姿勢改善了許多……
幼兒教師學習隨筆12
自由玩繩
教師對幼兒說:“今天我們不跳繩,我們來玩繩,愛怎么玩就怎么玩,可以一個人玩,也可以兩個人甚至更多的人一起玩。自己去找伙伴吧!”教師的話音剛落,孩子們便情緒高漲地找玩伴玩了起來。奇奇、暉暉、遠遠、坤坤四人站成“十”字形,各人手拿兩個繩子棒,使勁地揮動繩子,邊揮邊說“大浪、小浪,大浪、小浪”。文文、涵涵、西西、軒軒四人共用一根繩子,其中兩人牽著繩邊甩邊念“漁網、漁網,撈、撈、撈”,念完馬上把繩子放低,另外兩人馬上從繩子上跳過,有時舉繩人念完馬上把繩子分別舉到頭頂、肩膀、腰部,另兩人則根據繩子的高度嘗試跳過或鉆過。瑤瑤、寧寧、萌萌三人共用一根繩子,其中兩人牽著繩上下晃動,另外一人嘗試從晃動的繩上跳過,或從晃動的繩下爬過、側身翻滾過……
孩子們自由地、盡情地玩著,不斷推陳出新,他們還自己制定游戲規則,根據現場情況不斷地調整游戲過程。
幼兒玩繩時的動作有甩繩、晃繩等,他們還用走、跑、跳、爬、鉆、滾等動作嘗試經過晃動的繩子。這些動作鍛煉了幼兒的手臂、手腕力量與靈活性,發展了幼兒對晃動的繩子的判斷能力及躲閃能力,提高了幼兒的.肌肉力量與耐力,為幼兒的跳繩活動作了身體素質和技能方面的鋪墊。同時,在自由玩繩中。幼兒是帶著積極的情感參與游戲的,他們越玩越開心,越玩越有智慧。
幼兒教師學習隨筆13
跳繩比賽
經過師徒結對學習,幼兒跳繩的積極性不‘斷增強。連貫跳繩的能力有所提高。
一天,小蘭和小奇說:“老師,我們想比賽跳繩.看誰贏得多。我們要記錄下來。”他們拿來筆和紙,畫好記錄表開始比賽。他們一個人跳.一個人數、記。第一局,小蘭跳了10下,小奇跳了19下,小蘭輸。第二局還是小奇贏。到了第三局.小蘭說一定要多跳幾下才能贏。雖然小蘭跳時身體有些搖晃,但她咬牙堅持,終于贏了。他們的比賽引來了其他孩子的圍觀。活動結束,小蘭、小奇利用記錄表與大家分享他們的比賽過程與結果,其他幼兒也產生了跟同伴比賽的愿望。于是,教師說:“如果你想跟同伴比賽,你想選什么樣的對手?”小蔡說:“要選實力相當的,要不很快就被對手打敗了。”其他幼兒也表示同意。
第二天,幼兒選擇與自己實力相當的對手開始比賽。為了縮短畫表格的時間,教師按幼兒事先討論好的要求打印好記錄表。比賽開始,每一對幼兒都忙著跳、數、記錄,他們用自己的方式記錄比賽的結果,比如,有的用金牌表示贏局,有的用自己的學號表示贏局,有的.用花來表示贏局,有的用打勾表示贏局……
幼兒學習跳繩持續了兩個月,從最初的興趣盎然,到知難而退,再到積極主動。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沒有訓練幼兒跳繩,而是追隨幼兒的學習興趣與發展需求,時而放手,時而支持,讓幼兒自由玩繩,自主跳繩,從而使幼兒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獲得跳繩的經驗和技能,運動興趣和身體素質也得以全面提高。
幼兒教師學習隨筆14
一粒胚珠的動土而出,需要充足的氧氣,雨露的滋潤,陽光的照耀,不然,它將會慢慢枯萎,永遠埋藏于地下。幼兒就象胚珠,老師的愛和關注就是他們健壯成長的動力。
課堂上,應對孩子的嬉鬧和喧嚷我有點束身無策,情急之下,我扯破喉嚨喊了一聲:“都坐好了!”那氣勢,肯定是出言如山,不可違抗。看到我兇神惡煞的樣貌,孩子們害怕了,趕緊坐好。但是沒過幾分鐘,又亂作一團,我轉念一想:我不能在孩子們心中充當機械的權威者,我應利用我們之間相互融合的情感來解決問題呀。想到這搭,我故作神秘地告訴大家:“我發明了一個奧秘,我喜歡的孩子秋水里還有老師呢!”孩子們立刻好奇起來,紛紛問我:“老師,你喜歡我嗎?”“老師,我的秋水里有無你?”我像放哨似的,從每個孩子身邊走過,孩子們都目不轉睛地看著我,恐怕錯過我的秋水。檢查完后,我說:“喜歡和我學習的'小朋友,老師喜歡你,你的秋水里就會有老師!”之后我列舉了幾個小榜樣,這一招真奏效,孩子們都但愿本身的秋水里有老師,聽得個性當真,回覆問題也很用心,整個教育活動生動搞笑。
“老師,你的秋水里有無我?”很快成了我的一句口頭禪,孩子們也總長短常當真地注視著我,但愿從我的秋水里找到他本身的影子。秋水很快成了我們相互通報信息的通道和表達愛的窗口。看似簡單的一句話卻滲透著我和孩子們之間無盡的愛。我真的但愿我播種的這些胚珠,能夠勇敢的應對風雨,健壯成長。
幼兒教師學習隨筆15
剛開學幾周,幼兒園的雙高課就搞得紅紅火火,3月6日,輪到我做公開活動。常聽老師們說:“有了一份優秀的教案,可以說就是成功了一半,”于是,在一本教育雜志上,找到了一篇優秀教案——“小動物住哪里”,非常適合中班幼兒,而且數學領域的內容也是我喜歡上的。
我認真按著教案準備教具,制定出活動目標的重難點。第一個環節,游戲:小動物坐火車。第二環節,游戲:小動物住哪里。第三環節,圖卡操作。3—4歲的幼兒正處于前運算階段,其直覺運動性思維占主導地位,他們對事物系統化的概念比較模糊,幼兒的生活本身就是以游戲為重點,游戲化與教學情景化是激發幼兒數學興起的有效方法。幼兒對生活中的火車、高層樓房、小動物等都有一定的認識經驗,讓幼兒能按火車的.車廂節數、有幾層樓房進行數數、數字的排序的基礎上,讓幼兒進一步理解小動物排隊可以變化,和操作前聽清楚老師的要求等良好習慣的培養。這些都是本節課基本要求。
這次活動雖然調動幼兒的積極性。但作為數學活動,我也考慮到數學歸納到科學領域中,讓幼兒應多探索,(如在數數火車有幾節車廂時,可以從左邊數還可以從右邊數,最后通過大家討論按數字順序規律,從左邊開始排列等)。這次活動我把“正確”的方法教給幼兒,幼兒按照教師的方法似乎都正確完成操作任務。但思維結構并沒有得到發展,幼兒需要的并不是教給他們某種知識或技能,而是要在充分的操作和嘗試中有所領悟。教師講解——提問——幼兒動手操作練習。操作往往是在講解知識之后出現,作為練習知識的手段,我這次恰恰顛倒了操作法的順序,正確的教學程序應是:幼兒動手發現問題——教師啟發幼兒尋找正確的答案——形成概念。這些在以后數學教學活動中會更加把握好。
觀摩課為我們組織一次教師、觀摩教師、幼兒共同參與的促進幼兒發展的活動,最好的目的是在以后的教育實際中更好地引導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成長與發展。希望領導和姐妹們提出寶貴見意,謝謝大家!
【幼兒教師學習隨筆】相關文章:
幼兒教師學習隨筆12-06
簡短幼兒教師學習隨筆12-05
【精華】幼兒教師學習隨筆15篇12-14
幼兒教師的隨筆09-30
幼兒教師隨筆12-21
幼兒教師的隨筆11-18
幼兒教師隨筆08-16
幼兒教師教育隨筆大班 [關于大班幼兒教師教育隨筆]04-02
幼兒教師小班隨筆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