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師醫德自我評價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醫師醫德自我評價(合集4篇)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我們最熟悉的就是自我評價了,自我評價是自我意識的一種體現形式。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自我評價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醫師醫德自我評價,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醫師醫德自我評價1
本人在行醫過程中,我始終牢記為人民服務是關健。其核心就是要尊重、關心患者,營造出文明、和諧的就醫環境,形成平等,相互理解的醫患關系,作為一名醫務人員,敬業精神至關重要,敬業精神就是要忠于職守,熱愛本職工作,以病人為中心,全心為病人解除痛苦。對工作精益求精,對患者極端負責。淡泊名利,關愛病人,甘于奉獻。
不論時代怎么變化,醫學如何進步,救死扶傷,實行人道主義仍將是我們醫務人員終身奉行的最高準則,也是我們要時刻銘記于心的行為的標桿!
1、在學習過程中,片面地自己滿足,自認為工作好、表現好,既無以醫謀私,也無違法亂紀,沒有什么問題需要自查自糾。同時覺得自己雖有缺點,但問題不大,都是小毛病,在聽取了先進人物的事跡報告后,發現自己離他們還差得太遠,對醫德醫風的認識存有偏差,態度不夠端正。
2、開拓創新的精神不強。雖然,過去在自己的本職工作中做得也不錯,但基本上屬于被動類型的,只是把醫務工作當作一個職業,而沒有把它當成一個事業去努力,缺乏積極主動性。遇到問題沒有針對實際情況,主動地去尋出路,想辦法,解難題,只是單純依賴上級,因此,工作上還沒有大的起色。
3、業務知識不夠鉆研。表現在:對待工作有時不夠主動、積極,只滿足于完成本職工作和上級領導交給的任務,在新技術和新知識的學習方面有所欠缺,沒有做到學以致用。在工作中遇到繁瑣、復雜的'事情,有時會采取逃避的方法,認為“船到橋頭自然直”,不是自己力求尋找對策,而是等待辦法自己出現,缺乏一種刻苦鉆研的精神。
4、在醫療服務的過程中,有時不夠耐心細致,沒有做到視病人如家人,態度有時比較粗暴,或在病人面前表現出不耐煩的情緒。與患者的溝通交流也比較生硬。
醫師醫德自我評價2
“除人類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是我們醫療行業的終極目標,正是因為有了這盞明燈我們的努力才持之以恒,正是有了這份社會對衛生行業肅然起敬。雖然醫患關系愈來愈緊張,但是在臨床工作中我始終把病人放在第一位救死扶傷,全心全意為病人服務。以人為本,病人首先是作為人存在的,文明禮貌、優質服務是最基本的要求,尊重病人的人格與權利,像對待朋友一樣為患者保守醫療秘密,贏得病人的好感與信任,同時遵紀守法,廉潔行醫,婉拒紅包、禮物。
醫生與護士本來就是同一個戰壕里的戰友,唇齒相依,構建和諧的'醫護關系是整個醫療活動安全有效進行的基礎。因此在臨床工作中我顧全大局,團結協作,一切由臨床出發,一切為了病人,做到醫生護士同心協力。優質的服務不僅僅是態度,更需要過硬專業素質作為堅強的后盾。
在過去的一年中,我本著醫生的天職,救死扶傷,為病人負責的態度,將一件件困難的事情解決,沒有引起一件醫藥糾紛。
醫師醫德自我評價3
我認為醫療機構是衛生系統的主要窗口,也是社會的重要窗口。醫德、醫風的好壞是社會風氣好壞的反映,也是全民族整體道德素質的重要表現。因為醫療行為關系到人的健康與生命,所以,醫德、醫風一直受到社會各界、輿論的經常關注和很高的要求,常常形成一時的熱點。由醫德、醫風惡劣造成的.事故盡管不多,但是影響大,格外遭人痛恨和譴責。因此,醫德、醫風建設是社會道德建設的重點之一。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條件的不斷提高,傳統醫德發生了變化,受利益驅動,部分醫務人員的是非觀、利弊觀、尊卑觀也隨之發生了變化。本來,醫院的服務宗旨是減少疾病、救死扶傷,不能單純以營利為目的,但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醫院是以自主經營的醫療衛生服務為主體,既求社會效益,又要講求經濟效益,二者處理不當,就導致了有些單位和醫務人員見利忘義,醫德失衡現象的發生。具體為亂檢查、亂收費、亂用藥、收紅包、從事第二職業搞“創收”等,由此擾亂醫療秩序,敗壞了醫德醫風。
自己應認真履行護士職責,做好本職工作,嚴格要求自己,關心病人,不遲到,不早退,努力做到護理工作規范化,技能服務優質化,基礎護理靈活化,愛心活動經常化,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并做到理論學習有計劃,有重點,護理工作有措施,始終以“愛心、細心、耐心”為基本,努力做到“眼勤、手勤、腳勤、嘴勤”,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全心全意為患都提供優質服務,樹立了良好的醫德醫風。
還記得,一百多年前提著馬燈的南丁格爾留下的那段誓言:“余謹以至誠,于上帝及會眾面前宣誓:終身純潔,忠貞職守,盡力提高護理之標準;勿為有損之事,勿取服或故用有害之藥;慎守病人家務及秘密,竭誠協助醫生之診治,務謀病者之福利。謹誓。”不論時代怎么變化,醫學如何進步,救死扶傷,實行人道主義仍將是醫務人員終身奉行的最高準則,也是我們要時刻銘記于心的行為的標桿!
醫師醫德自我評價4
我是一位遵紀守法,德才兼備,具有良好的心身狀態的科技工作者,具有優良的素質,忠誠于醫療事業,忠誠于病人的利益,具有扎實的理論基礎,豐富的臨床經驗,熟練的技術操作,還具有高尚的思想境界和醫德修養,以高度的同情心對待病人,熱情而耐心的滿足病人的需要,敏銳的觀察病人的心身變化。
解除病人的心里壓力,嚴守工作崗位,嚴格履行崗位責任制,嚴格執行各種操作技術,工作認真。一絲不茍。服裝整潔。儀表端莊。舉止穩重。尊重病人的人格,為病人保守有關秘密,以樂觀的開朗的愉快的情緒對待病人,不因個人的情緒或不愉快的事影響對病人的態度,善于諒解別人,不斤斤計較個人的得失,對病人一視同仁,秉公辦事,實事求是,對損害病人的事勇于抵制。
醫師加強責任意識是做好本質工作必不可少的,但僅僅有責任意識還不夠,應該在責任意識的基礎上,并緊緊圍繞責任意識創造性地拓展工作。這個“拓展”就是由護士單方面努力,一廂情愿的工作,變成護士與病人之間的相互配合和相互協調。而護士與病人之間的密切協作的.主動權、選擇權在于護士這方。護士工作如何才能適應、迎合并受到病人的支持,確立平等意識是其關鍵,即護士對待病人采用平等的觀念,不僅對待所有病人一碗水端平,而且時時處處與病人平等相處,護士不能有居高臨下之感。在病房里護士是相對固定的,病人是流動的,選擇住院的權力在病人手里,若把護士比作主人,那么病人就可比作客人。護士與病人彼此之間的關系就應該是“主便客勤”。主人怎樣接待客人,方便客人呢?首先要尊重病人,重視對方的存在,象招待客人一樣熱情地招待每一位病人,力爭使病人感覺到主人待客熱情、隨和,服務周到。做到這些,主要體現在醫師的服務態度上,醫師應該做到“說話輕,走路輕,操作輕”,醫師的工作對象是一個活生生的生命,平等意識也應包含對生命的尊重。病人在生理上與健康人有區別,但在人格上與健康人是一樣的、平等的。如果護士在思想上確立了這種意識,那么在對待病人的態度上就不會有居高臨下的表現,代之的是說話和藹可親,做事輕巧靈敏。但有時也會有這樣情形的發生,當護士好聲好氣地對病人說話,回報的卻是惡言惡語或是不理不睬,從現象上來講就是用平等沒有換來平等,這是什么原因呢?很顯然這是因為病人的心理狀態發生了改變。當人受到疾病侵擾時,機體的正常組織細胞受到損傷,影響人的正常活動,打亂了多年的生活規律,從而產生煩躁情緒,這時病人也許正沉浸在痛苦和煩惱之中,所以也就不會對護士的好聲好語給予應有的重視和回報。如果我們能夠想到,當我們護士自己遇到不愉快的事時,也會有這種表現,也許比他表現還差呢,那么我們也就能夠理解他們了。這就要求護士有了平等意識,還要有同情心和寬容心。現在病人到新聞媒介投訴我們護士的主要理由是態度問題,占85%以上。從中說明病人對護士的態度是非常在乎的,也說明護士的態度對病人病情的發展和轉歸起著重要的影響。
【醫師醫德自我評價】相關文章:
醫師醫德自我評價01-06
醫德自我評價09-13
醫德醫風自我評價07-16
醫德醫風的自我評價06-10
醫生醫德自我評價09-04
醫德檔案自我評價04-26
醫德醫風檢驗的自我評價11-04
關于醫德醫風自我評價08-06
醫德醫風考評自我評價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