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語言藝術讀后感(實用)
讀完一本書以后,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于自己的讀書感悟,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后感了。但是讀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教師語言藝術讀后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最近讀了《教師語言藝術》一書。讀后感觸頗深,受益匪淺。
教師這個職業,相對其他職業而言,對語言的運用,特別是口語表達應有更高的要求。在課堂教學中,如何巧妙地運用語言,使之成為打開知識寶庫的鑰匙?如何使孩子感受到上課是一種藝術享受?在育人工作中,如何巧妙地運用語言,使之成為溝通師生心靈的橋梁?使孩子感受到老師的可親可敬?這是擺在每一位教師面前永遠也研究不完的課題。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人們對語言好壞的衡量標準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怎樣運用語言才能適應這一變化?怎樣運用語言才能充分調動孩子學習的積極性,使之動口、動腦,使教學方法適應培養21世紀所需人才的需要?怎樣才能把話說到孩子的心坎里,收到較好的教育、教學效果?
《教師語言藝術》這本書結合大量真實的案例,啟發廣大教師如何修煉自己的語言藝術,實現自己的教育夢想。它有深入淺出的論述,也有實踐案例的生動映襯,特別是總結了很多優秀教師成功修煉語言藝術的寶貴經驗和可貴素材,非常具有啟發性。
語言,這是教師在教育活動中使用的最主要的手段。教師的語言要規范,態度要和藹,內容要得體,方式要適宜,要善于運用語言的力量啟動孩子求知的欲望,撥動孩子上進的心弦,把知識真理和美好的感情送進孩子的心田。教師的語言還要情理結合。要讓孩子知曉做人的基本道理,讓孩子在思想上認同以后再加以行為上的引導,使他們在思想、行為上不斷積累加強自己的人格素質。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師的語言修養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孩子在課堂上腦力勞動的效應。“教師講的話帶有審美色彩,就是一把最精致的鑰匙,它不僅開發情緒記憶,而且深人到大腦最隱蔽的角落。”作為教師,一定要充分發揮教學語言
的藝術性,使自己的教學語言適應課堂和孩子的年齡,心理的特點,賦予語言以情感色彩,達到更好的教育、教學效果。
【教師語言藝術讀后感】相關文章:
教師語言藝術08-05
教師語言藝術【熱門】08-06
(推薦)教師語言藝術08-06
教師語言藝術【集合】08-06
(精品)教師語言藝術08-06
教師語言藝術【熱】08-06
教師語言藝術[薦]08-05
教師語言藝術(推薦)08-05
教師語言藝術【精選15篇】08-06
教師語言藝術集合15篇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