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選)地理教師心得體會2篇
某些事情讓我們心里有了一些心得后,常?梢詫⑺鼈儗懗梢黄牡皿w會,這樣我們就可以提高對思維的訓練。那么心得體會怎么寫才能感染讀者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地理教師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分享。
地理教師心得體會1
春暖花開的明媚三月,我有幸來到了省城西安,在陜西省學前師范學院參加為期九天的省級地理骨干教師的研修學習。
第一天來到學前師范學院報道,學院的接待老師服務熱情周到,很快的就辦好入住的手續,到房間里休息,學院還細心的給每位來培訓的教師發了這九天的培訓的課程安排表。九天的培訓內容很豐富,形式多樣,有地理理論學習,有CAI技能培訓,有拓寬一線地理教師視野的世界地理課程,也有教育技術、西工大附中等名校的教學觀摩。感謝學院的各位老師們精心設置課程,作為師大畢業多年的學生,這次培訓的第一課我就再次領略了陳瑛教授的學者風采。幾年來我一直埋頭于自己的教學工作中,很多時候局限于傳授學生書本知識,對時事地理關注的很少,這次聆聽陳瑛教師的“新形勢下的.世界地理”,更新了我的知識儲備,開闊了眼界,也給今后我的教學工作有很大的啟發。還有陳教授本人授課方式平等、輕松、優雅,很值得我去學習。
陳教授講到世界地理對于地理學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地理學的任何理論成果和規律,只有通過世界性的地理研究和類型區的比較分析才能得以證實。地理學的普遍規律和特殊規律,只有放在全球的尺度上,方能理清脈絡、分清層次。忽視世界地理的研究,就會只見樹木、不見森林。這也是世界地理學科雖幾經沉浮,但始終能夠屹立不倒的原因。進入新世紀以來,隨著中國經濟的迅速發展和全球化程度的日益提高,復興世界地理的呼聲日益高漲。中國的和平崛起,既是其自身經濟和政治實力不斷增長的過程,也是其不斷走向世界、融入全球的過程。從近代西方國家的發展歷史看,地理學在大國崛起的過程中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中國崛起的這一偉大的歷史時期,中國的地理學應當積極調整研究方向,大力加強對世界地理的研究,以服務于國家的全球戰略。
我想,中國復興國家戰略大形勢下,我們的中學地理教育也會隨之發生比較大的變化,要引領學生放眼世界,更好的認識世界。給學生一瓢水,老師自己得儲備一桶水,現代教師要有奔流不息的知識儲備意識,這就意味著我們教師要盡快多學習多充電,以更好提升我們的教學能力,服務我們的教育工作,為國家發展做一份自己的努力。邢蘭芹博士的《“自然地理”部分》課標與教材解讀報告,做的細致,深刻,也使我受益良多。雖然之前我自己也看過很多遍課標、課標解讀相關書籍,但這節課我聽的還是津津有味,因為邢老師不是大量的理論東西堆砌,而是理論聯系實際,有新意的用她自己的教學實踐和她生活實例給廣大培訓老師講了堂生動的課標解析課。邢老師還專門講到了地理素養問題。地理素養是指學習者經過地理學習后所養成的比較穩定的心理品格,包括地理知識、地理觀點、地理方法、地理能力、地理態度、地理情感等構成要素。其中,地理科學品質包括地理科學精神、地理科學態度以及對地理科學的興趣、情感和動機等。其中地理科學精神是地理科學素養的重要表現形式,它對學生從事地理科學認識活動起著指導和制約的作用,力圖讓學生領悟與感受地理學家在科學探索和科學研究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思想品質和崇高精神。地理科學精神是指在地理科學研究和交流過程中逐漸地、自然地形成的約束科學家行為的價值規范或準則,即實事求是,崇尚理性,尊重實踐,不固守傳統,不迷信權威,勇于探索,勇于創新,敢于堅持真理,謙虛、謹慎,不怕困難和挫折,善于團結合作,樂于思想交流,遵守科學的職業道德等。歸納起來,地理科學精神包括地理科學研究中的理性精神、求實精神、合作精神、批判精神、奉獻精神和創新精神。地理科學態度是指個體對地理科學現象和本質作出的反應,它具有理智、情感和行為傾向三種成分。這些知識的了解,能更好的指導地理教師的實際教學,關注學生健康全面的發展。我相信,九天的培訓,不僅開闊視野,啟發了思路,更能激發我的工作熱情。展望未來的工作、學習之路,將是永無止境而又艱難曲折的,而我卻更有信心在這快樂而無止境的追求中去實現自己的夢想!
地理教師心得體會2
新課改的核心是讓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做人,教師作為課堂教學設計的策劃者,必須尊重學生,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做課堂的主人。新課程標準給教師提出了新的問題,面臨著新的挑戰,那么教師就要用新的思想新的理念充實自己,切切實實的做好學生的指導,我有以下三個方面的體會:
一、創設學生熟悉的教學情境--樂學
新的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地理課堂教學不僅要考慮地理自身的科學性、準確性和應用的實效性等特點,更應遵循學生學習地理的心理規律,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地理問題模型,并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币虼,在教學中教師應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設計生動有趣的地理教學活動,注重學生的親身體驗,可以巧妙地創設“問題”情境,提高學生參與意識;可以創設“操作”情境,提供參與條件;可以創設“討論”情境,營造參與氛圍,促進學生主動參與,讓學生在生動有趣具體的情境中理解和認識地理知識。例如,在教學中國的行政和區劃時,創設一個猜行政中心或行政區名稱的游戲活動,引導學生開展猜想、交流等活動,使學生通過地理活動,掌握基本的行政區分布的知識和技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初步感受到一種解決問題的有效策略。
二、強化學生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善學
有效的地理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地理的重要方式。在教學中,教師首先應轉變角色,從“知識權威”的神壇上走下來,由傳授者轉化為促進者;由管理者轉化為引導者;
由居高臨下轉向“平等中的首席”,做學生地理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其次,改變原有單一,被動的學習方式,建立和形成發揮學生主體性的多樣化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開展研究性學習、探究性學習、體驗性學習和實踐性學習,促進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的學習。讓學生獨立思考,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意見,選擇學生中有價值的問題或意見引導學生通過實踐、思考、探索和與同伴的交流找尋解決問題的方案。
三、習題多樣化生活化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真學
由于學生的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的內容和方式上更要注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有效實施有差異的教學。教師要具備整合教材的能力,選擇那些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教學內容,以滿足學生多樣化的學習需求。同時,內容的呈現也應采用不同的表達方式,鼓勵學生獨立思考,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和勇于創新的精神,讓不同的學生在地理的學習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總之,健康及富有活力的課堂地理學習活動,具有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教學內容,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自信以及相互尊重的學習氛圍,非常有利于學生非智力因素的發展和健康人格的形成。因此,教師應當為學生創設一個寬松的地理學習環境,使得學生能夠在其中積極自主地、充滿自信地學習地理,平等地交流各自對地理知識的理解,以改變學生認知方式的單一性,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讓每一位學生都能獲得必需的地理知識。
【地理教師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地理教師心得體會07-28
地理教師培訓心得體會12-15
地理教師培訓心得體會02-01
初中地理教師心得體會09-19
地理教師聽課心得體會10-31
地理教師心得體會(15篇)02-01
地理教師培訓心得體會15篇(精選)01-09
地理教師培訓心得體會(15篇)07-02
地理教師心得體會(合集15篇)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