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頗具人文情懷的儒家文化》閱讀答案
在日常學習和工作生活中,我們最不陌生的就是閱讀答案了,借助閱讀答案我們可以分析自己學習過程中的得與失。你所見過的閱讀答案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頗具人文情懷的儒家文化》閱讀答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頗具人文情懷的儒家文化
以“人”為中心,是儒家文化的特點,因為儒家文化在中國文化傳統中居于主導地位,所以也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顯著特點。可以這樣說,儒家文化不是西方的人道主義,卻有非常深厚的人道關懷思想;不是西方的人文主義,卻有非常濃郁的中國文化特色的人文氣質或人文情懷。
儒家文化的人文情懷重點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肯定人的地位,彰顯人的價值。儒家認為,人是萬物中的一員,但又不是與萬物平起平坐的一員,而是高于和優于萬物的特殊存在。《孝經》引述孔子的話說:“天地之性人為貴。”荀子說:“人有氣、有生、有知,亦且有義,故最為天下貴也。”這些論述表達的一個共同的意思是人“為萬物之靈”,集天地之精華,五行之秀氣。人的存在有如此之高的地位和價值,那么他的生命就應該被尊重。正是在這樣的思路下,中國傳統哲學是“人學”,具有濃郁的人文氣質。
重視人倫關系,倡導人倫義務。儒家文化非常重視人的社會關系網絡———人倫關系。儒家認為,人來到這個世界上就落入到一張已經織好的人倫網絡當中。沒有人倫網絡,人是空洞的,甚至是不存在的。所以,儒家講“五倫”:父子、君臣、夫婦、長幼、朋友。不但有這五種關系,而且對應每種人倫關系,還規定了相應的人倫義務:“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儒家認為這些關系是基本的社會關系,不可更改,不容置疑,甚至有些是與生俱來的、無可選擇的“天倫”。
推崇人的主體性,強調獨立人格。每個人都有其獨立意志、獨立人格。這是儒家思想中最值得注意的一點。從中國哲學傳統上看,儒家文化特別強調主體內在道德意志自律、道德踐行上的主體性。子曰:“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一切道德的行為都是出自內心的自然要求,強調個人的正心誠意、修齊治平,乃至殺身成仁。孔子提出“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人,有殺身以成仁”,孟子提出“舍生取義”,都是堅持自己的獨立人格。儒家文化培養出來的人有大人格,有使命感和責任感,就是緣于這種道德精神的主體性和人格的獨立性。
飽含憂患意識,擔當歷史責任。儒家從憂患意識出發,探討的是個人與整體之間的關系,強調的是個人之與整體的義務和責任,強調的是入世與擔當,“茍利社稷,生死以之”,“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千古文人家國夢,修齊治平濟世心。中國傳統哲學以及傳統知識分子的人文情懷寓于他們的政治關懷和社會關懷中。
探索社會理想,追求人生大道。儒家倡導“德治”,孔子強調仁愛,“仁者愛人”;孟子說要施行仁政,“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這是儒家思想中最進步的內容,最有利于和諧社會建設的觀念。儒家文化的最高理念,就是建設大同社會。這是中華文化的精神家園,也是中華民族的安身立命之地,表現出對社會理想的人性渴求。
儒家文化重視并倡導人際、人與社會、人的身心、人與自然諸方面的協調發展,在中國歷代典籍的思想脈絡里,不斷地闡述和豐富“以人為本”的儒家價值理念。對于我們今天來說,這是我們新的傳統、活的文化中最核心的價值觀念部分,是中國傳統文化向現代文化創造性轉化的寶貴的思想資源。
1.關于文中儒家文化“人文情懷”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儒家認為,人是萬物之靈,人的地位和價值高于其它事物,人的生命理應得到尊重,這是儒家文化具有濃郁人文氣質的一種體現。
B.儒家認為,人都存在于人倫網絡中,它規定了各種人倫關系,也規定了相應的人倫義務。這些關系不可更改,是不能選擇的“天倫”。
C.儒家文化強調人的道德精神的主體性和人格的獨立性,一切道德行為都是出自內心的自然要求,由此培養出的人具有使命感和責任感。
D.儒家文化肯定人的地位和價值,同時也強調人的義務和責任,“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就是這種責任的體現。
2.下列觀點與論據對應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肯定人的地位,彰顯人的價值———天地之精所有生物者,莫貴于人。(漢 董仲舒)
B.推崇人的主體性,強調獨立人格———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論語 里仁》)
C.飽含憂患意識,擔當歷史責任———鐵肩擔道義,辣手著文章。(明 楊繼盛)
D.探索社會理想,追求人生大道———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禮記 禮運》)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中華傳統文化中居于主導地位的是儒家文化,儒家文化的特點也就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特點。以“人”為中心的特點也就成了中華文化的特點。
B.中國傳統哲學從某種意義上說是“人學”,具有濃郁的人文氣質。所以,中國知識分子的人文情懷最能體現在他們對社會和國家的責任和擔當上。
C.儒家文化強調“愛人”,主張實行“仁政”,這有利于建設和諧社會,建設大同社會。這是中華文化的精神家園,也是中華民族安身立命的所在。
D.儒家文化重視并倡導人的身心、人與他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諸方面的協調發展,這種“以人為本”的價值理念,是現代中國文化最核心的價值觀念。
參考答案
1 B(擴大范圍,原文第四段末尾為“有些是與生俱來的、無可選擇的‘天倫’”)
2.B(這一句是強調少說多做,并非強調獨立人格)
3.C(A.曲解文意,儒家文化只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B.強加因果,于文無據;D.無中生有,“是現代中國文化最核心的價值觀念”不當)
【《頗具人文情懷的儒家文化》閱讀答案】相關文章:
《除夕情懷》閱讀答案10-31
《儒家文化與生態文明》閱讀答案02-24
科技與人文相伴,創新與情懷并存作文03-25
《建筑的閱讀》閱讀及答案02-02
建筑的閱讀閱讀答案01-02
《職業》閱讀答案12-20
《考試》的閱讀答案02-27
《散步》的閱讀答案07-25
關于儒家文化的作文08-25
建筑的閱讀 閱讀答案宜昌中考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