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作文(優選10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為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么寫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端午節作文10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端午節作文 篇1
五月五,是端午,江河上響起龍舟鼓。咚咚咚,咚咚咚,鼓點穿越歷史震千古。尋找屈原的詩魂,抖擻華廈的精神。!龍舟鼓聲震山河,萬眾鼓舞!這首詩歌是用來贊美屈原的,其實,端午節早在屈原投江之前就有了,端午節真正起源于 龍祭 ,屈原只是恰好在此這天投江,民間以祛病除瘟、躲避兵鬼、驅除災難的方式把端午節給傳承了下來,賽龍舟,用五彩絲纏手繞足,用竹葉包米粽、采摘艾葉、菖蒲、取蟾蜍,涂飲雄黃酒。
端午節還俗稱端陽節、粽子節,龍舟節、重午節等等,另外,屈原是中國歷史上一個偉大的政治家和愛國詩人,他常用錢財來救濟窮人,他還關心國家的興亡,人民的疾苦。很受老百姓的擁護和愛戴。由于朝廷的,遭奸臣陷害,他悲憤難忍,憤而投汩羅江自盡。相傳人們在尋找他的遺體時,一路敲鑼打鼓,喊著號子,還沿江灑粽子,不讓魚蝦吃他的'尸體,這就是每年的五月初五端午節的來歷,屈原一生寫了好多流傳千古著名的詩歌,他的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上將下而求索 千百年來受到廣泛的傳送與引用。
唐代詩人劉長卿曾寫過一首詩贊美過屈原呢!你知道嗎?每到端午節那天,家家戶戶都在自家窗戶上貼上 五毒 (指得是毒蛇、蝎子、蛤蟆、蜈蚣等)的窗花,目的是驅趕 五毒 保平安,還有,人們往往會在家門口插 艾虎 (艾葉)驅趕蛀蟲。到了端午節,大部分地區都會舉行劃龍舟比賽來紀念屈原。看來屈原的名氣還挺大的呢!瞧!瞧!有的敲鑼打鼓,有的劃龍舟,還有的喊號子,多壯觀呀!他們每個人頭上都綁著一個英雄節,你見過沒有?
端午節,這是個有意義的節日五年級作文-端午節,同時,也紀念了偉大的屈原,我好想對著汩羅河大喊一聲 屈原伯伯,你好偉大!
端午節作文 篇2
我愛端午節
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又稱為端陽節。讓我來為大家介紹介紹端午節吧!端午節有許多種說法,人們最相信屈原跳跳江自殺的說法。古人屈原眼看著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對當時的社會不滿,心如刀割,所以他在農歷五月初五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后,抱石投汨羅江身亡。人們為了紀念屈原,就有了每年農歷五月初五龍舟競賽,包粽子,喝黃酒的風俗習慣。
每當端午節前個星期,我的爺爺奶奶就會把買回來的'粽葉浸泡在碩大的水盆里,接著就準備好糯米,用臘肉,鮮肉,豆沙作餡,包成粽子。奶奶包出來的粽子非常誘人,讓人 垂涎三尺,四個角翹著,可愛極了。鍋里躺著的粽子,就像小寶寶一樣新鮮細嫩,惹人喜愛。剛出鍋的粽子,那濃濃的香氣迎面撲來。那沾滿水的粽子熱氣騰騰,輕輕撥開粽葉,白色的糯米已經泛黃,輕輕咬上一口,滿嘴充滿米香。再咬上一口,便看到暗紅的餡,吃起來甜而不膩,讓人回味無窮。
我還記得每年端午節,奶奶就會用艾葉泡水給我洗澡,還會將菖蒲掛在門楣上,說有驅魔祛鬼之效。爺爺還告訴我,他曾在岳陽看到賽龍舟。那場面人山人海,真是壯觀。
端午節不但讓我吃到香噴噴的粽子,還讓我知道了豐富的歷史文化,我愛端午節!
端午節作文 篇3
今天是我在作文班最難忘的一節課——別樣端午節。我很喜歡這個作文輔導班,我要感謝陳老師對我們的特別的關心和愛護。
星期六,媽媽讓我自己去作文輔導班,而時間沒有到,所以我自己在家等。終于,到點啦,我拿著東西就去上作文班的分享課啦!
我們一到哪,老師就給我們放電視,我們高興極了,可放的是屈原跳進汨羅江的`故事。老師讓我們認認真真地看,然后問我們屈大夫是怎么死的?為什么死呢?因為楚國眼看要滅亡,屈原又被陷害,救不了國家,所以跳進江里”“老百姓為了保護屈原的尸體不被魚蝦啃食,所以包粽子、煮雞蛋、炸油條等喂魚蝦!倍宋绻澥菫榱思o念屈原的,那我們不也成了魚蝦了嗎?”哈哈……
然后,老師讓我們把自己帶的零食分享給別人,老師又給我們每人發了一個大白桃和兩個她親手包的粽子。我們把零食放到桌子上,真是豐盛:巧克力、香蕉、蘋果、芒果、辣條、餅干、小饅頭、山楂片……應有盡有,五花八門,令人垂涎欲滴……
我們吃著喝著,老師給我們介紹端午節的各地習俗及艾草的作用。大約一個半小時后,老師把剩下的時間留給我們自由活動。玩著玩著,我媽媽來接我了,我只好戀戀不舍地回家了。
今天是我在作文班最難忘的一節課——別樣端午節。我很喜歡這個作文輔導班,我要感謝陳老師對我們的特別的關心和愛護。
端午節作文 篇4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每到端午節,我們就歡歡快快地唱起這首兒歌。
每年農歷五月初五為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又稱端陽節,重五節。端午節有很多習俗。用紅、黃、藍、白、黑五色線系在兒童的`脖勁上、手上或腳上,稱為長命縷。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南方過端午節要吃“五黃”:黃魚、黃瓜、咸鴨蛋黃、黃豆瓣包的粽子、雄黃酒。這一天,最主要的活動就是賽龍舟、吃粽子。今天是端午節,爸爸和媽媽起得很早,爸爸一大早就去買菜,媽媽一大早就開始包粽子。粽子全都包好了,可以煮了。過了兩三個小時,粽子終于熟了,可以吃了,爸爸也回來了。媽媽叫我去拿紅塘。我迫不及待地奔著去拿紅塘來。吃粽子了,我問爸爸:“爸爸,為什么我們這里不賽龍舟呢?”爸爸說:“因為自然條件不允許,連大一點的湖都沒有。如果有就可以賽龍舟了。”我說:“爸爸,粽子是不是可以和雞蛋一起煮?”爸爸說:“是啊。”我說:“現在怎么還不熟呢?”爸爸說:“哎呀,糟糕,忘了煮了,我趕緊叫你媽媽煮去。”
雖然我們這里的端午節沒有賽龍舟,不系“長命縷”,也不吃“五黃”,但能和爸爸媽媽一起過端午節比什么都幸福。不知不覺,爸爸媽媽也隨我哼起了那首兒歌“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
端午節作文 篇5
前年的端午節,我一想起來就忍俊不禁。
那天早晨,我來到陽臺,看見大門兩旁各插著一束草,散發著淡淡的香味,感到很奇怪。正好奶奶端著盤子上樓來了,我連忙說道:“奶奶,您快看,門上長草了,真有意思!”奶奶笑著說:“這叫艾草,可以辟邪。來,吃東西了!闭f完,奶奶就拉著我進屋去了。品嘗完可口好吃的春卷,我又剝開粽葉,咀嚼著香甜的'粽子,心里想:要是天天都能吃上這些美味佳肴,那該多好。
到了中午十二點整,奶奶又拿著一個杯子上樓來了,我以為又有美味可以享受了,還沒等我開口,奶奶自己先喝上了,可奇怪的是,她只是含在嘴里,走到角落里,猛地張開嘴,噴出橙色的東西,還帶有酒的味道。噴了客廳,又噴臥室……噴完后,也往我身上噴了幾口,把我的衣服弄臟了,我哇哇大哭。媽媽聞聲趕來,她問明情況后,讓奶奶也往她身上噴一噴,還打趣道:“你看這雄黃酒正為我們驅蟲呢!边@時我才破涕為笑,原來是這樣,以后蟲子可不敢爬到我身上了。我又纏著奶奶多噴一些,逗得全家人哈哈大笑。
這個端午節真有意思。門上艾草香飄飄,春卷粽子好味道,雄黃酒味能驅蟲,添歡樂來長見識。
端午節作文 篇6
時間一分一秒地流逝著,轉眼間,五年的風雨匆匆溜走。光陰如一支離弦箭,轉瞬即逝。
端午前夕,老師為我們精心準備了一個“端午茶話會”。這一天,同學們都開心的忙碌著,精心布置著我們的教室。收到請柬的老師已經來了,氣氛一下活躍起來。每個老師都說出了自己的心里話,社會老師語重心長的演講,耐人尋味;數學老師的話,鼓勵學生努力學習。學校領導的話包含著對我們的關心和希望。這些話會一直陪伴著我們,會讓我們在中學生活中充滿信心,會一路激勵著我們。
端午節必不可少的就是品粽子。這粽子是我們幾個女生和老師一起完成的。而粽子就是中的意思,也就是考好的,充滿了老師對我們的期望。香味迷人的粽子、可口的西瓜是我們度過了一個難忘的端午節。
端午濃情,別樣精彩,誰都珍惜這依依惜別的.“茶話會”。我們小學時代的最后一個“茶話會”使我們終身難忘。五年的風雨從我們腦海靜靜閃過,不會忘記母校對我們的期望,不會忘記老師對我們的關懷,不會忘記老師鼓勵我們的話。
陽光會走,花兒會謝,唯有我和母校、老師的友誼,才是永恒!我們畢業了,花兒會代替我們繼續成長、學習;我們走了,鳥兒會代替我們繼續歌唱;我們離開了,風姑娘會代替我們繼續奔跑!
端午節作文 篇7
端午節是我們的傳統節日。相傳戰國時期,楚國三閭大夫屈原因為愛國理想不能實現而投江自殺。人們為了紀念他,就把他的投江日——農歷五月初五定為端午節。賽龍舟、吃粽子是端午節的主要活動。
在端午節的這天,早上媽媽叫我早早的起床了,說讓我和媽媽一起包粽子,我很高興的答應了。我在廚房里看到了菠蘿,就問媽媽,媽媽我可以把菠蘿包在粽子里嗎?媽媽回答說當然可以了。
我學著媽媽的樣子,把竹葉卷成圓圓的`筒形狀,放上糯米、紅棗、菠蘿,然后用竹葉包起來,用線纏上去。一個可愛又好吃的粽子就完全包好了,媽媽開始煮粽子。
開飯了,我們一家人吃著自己包的粽子,高興極了!
中午,二姑媽來到我家,請我和姐姐一起去吃了肯德基、冰激凌、還有薯條可樂等等。這個端午節過得真高興。
我喜歡這個端午節,我希望每天都過這個端午節。
端午節作文 篇8
端午節早上,我奶奶給我一個粽子,粽子是用粽葉、糯米、蛋黃、冬菇、豬肉做成。吃起來美滋滋的。于是,我邊吃邊想粽子的.由來。
奶奶告訴我說,粽子是跟我們古代一位詩人有關。奶奶說,在古代春秋時期,有一位叫屈原的詩人,原來在朝廷里做大官,后來,被奸人陷害,他被逐放在民間不能當官。他感到很難過,認為懷才不遇,后來,他很絕望,不久他跳到江里死了。有人認為屈原沒有,是變成為一條大魚了,人們認為紀念他,把每年5月28日定為端午節,那天人們做了很多美味可口的粽子,拋到江里去喂魚。漸漸的,人們還在江里賽龍舟,希望風調雨順。
吃完粽子后,我跟媽媽去珠江看賽龍舟,那里有恨人條龍船在江里比賽。端午節那天,我過的真快樂。
端午節作文 篇9
端午節有許多的習俗,如吃粽子、賽龍舟等。在我媽媽的故鄉——三明就有一種“插茱萸”的習俗。
茱萸是一種草,它細細長長的,又是綠油油的。每到端午節,當地的.老人們就會在自家的每一個門的兩旁都插上一?茱萸,以求神靈保佑平安。
有次端午節,我們一家人回到了三明。那天,我第一次看到外公、外婆插茱萸。只見外公搬來一節長梯,在門的旁邊(門框前)架好,然后小心翼翼地拿出一?茱萸草,拜了拜天,口里念念有詞,然后慢慢地爬上梯子。最后,外公仔細找這門邊的裂縫,等到找到了裂縫之后,再把那一把茱萸草插上去,然后下來。
我們和外公在遠處得意洋洋望著大大小小的門上被我們用心插上的茱萸。微風徐徐吹過,門旁的茱萸在微風中輕輕搖擺著身體,好像笑這對我們說“放心吧!我一定回保佑大家平安的!”
這就是我的故鄉的端午節習俗之一—插茱萸。但是,隨這時代的進步,越來越少人會要想要插茱了。
所以,我向大家提議:大家要保持這種習俗把古老又悠久的習俗一代又一代地傳下去。
端午節作文 篇10
中國的農歷五月初五為端午節,又名端陽節、重午節。端午節是中國二千多年的舊習俗,中國人為什么要過端午節呢?這里有著不少的傳說,最著名的的就是為了紀念中國歷史上偉大的民族詩人屈原。屈原是中國古代偉大詩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兩千多年來,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就成為了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史料記載,公元前278年農歷五月初五,楚國大夫、愛國詩人屈原聽到秦軍攻破楚國都城的消息后,悲憤交加,心如刀割,毅然寫下絕筆作《懷沙》,抱石投入汨羅江,以身殉國。沿江百姓紛紛引舟競渡前去打撈,沿水招魂,并將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魚蝦蠶食他的身體。這一習俗綿延至今,已有兩千多年。
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辭,深入人心。人們“惜而哀之,世論其辭,以相傳焉”。在民俗文化領域,中國民眾從此把端午節的.龍舟競渡和吃粽子等,與紀念屈原緊密聯系在一起。隨著屈原影響的不斷增大,始于春秋戰國的端午節也逐步傳播開來,成為中華民族的節日。
過端午節,中國各地有很多習俗。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懸鐘馗像,掛艾葉菖蒲,賽龍舟,吃粽子,飲雄黃酒,游百病,佩香囊。
【端午節作文】相關文章:
端午節過端午節的作文04-20
悠悠端午節_端午節作文03-25
端午節過端午節的作文(推薦)10-25
端午節的作文06-16
端午節作文06-17
端午節的作文06-17
端午節的作文06-17
端午節作文06-18
端午節的作文03-24
端午節作文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