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高中生物綠色食品的生產知識點
1、綠色食品:是遵循可持續發展原則,按照特定生產方式生產,經專門機構認定,許可使用綠色食品標志,無污染的安全、優質、營養類食品。
2、為保證綠色食品的優質特性,我國對綠色食品的產地的環境質量、生產資料的使用、生產操作、產品質量、包裝、儲藏和運輸等,制定了一系列標準和規程,對綠色食品的生產,實行從“原料到餐桌”的全程質量控制。
(1)強調產品出自良好的生態環境。
(2)對產品實行全程質量控制。
。3)對產品依法實行標志管理。
3、綠色食品分為AA級和A級兩類。
(1)AA級綠色食品的產地環境質量必須符合有關標準,生產過程中不使用化學合成物質和其他有害于環境和健康的物質,并按特定的生產操作規程生產、加工,產品質量及包裝,經檢測、檢查,符合綠色食品產品標準。AA級綠色食品標志與標準字體綠色,底色為白色,其防偽標簽的底色為藍色,標志編號以雙數結尾。
(2)A級綠色食品與AA級綠色食品的主要區別是允許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學合成生產資料。A級綠色食品標志與標準字體為白色,底色為綠色,其防偽標簽的底色為綠色,標志編號以單數結尾。
4、發展綠色食品的意義:增進人體健康;推動農產品對外貿易;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知識拓展:
生產綠色食品的基本要求:綠色食品的種植、養殖、加工等各個環節構成了一個綠色食品生產的完整體系,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不能生產出合格的綠色食品。
1、生產環境要求:綠色食品必須出自良好的生態環境,生產地域內不存在直接污染和污染威脅,大氣、土壤和水質(包括農田灌溉用水、畜禽養殖用水、食品加工用水)等均應符合生產綠色食品的相應質量標準。并且要有一套保證措施,確保生產地域內的環境質量能夠不斷改善和提高。
2、品種和原料要求:用于綠色食品生產的種子、種苗、種畜禽必須無毒、無病,并且應來自經認證符合有關標準的產地和生產系統;種畜禽不能來自疫區。盡量選擇適合當地條件、抗病能力強的品種。如果沒有充分證據證明基因工程技術對環境和人體無害,就不能使用基因工程技術獲得的品種。食品加工的原料應新鮮,有明確的原產地、生產企業和經銷商。主要原料必須來源于綠色食品產地,特殊情況下,允許限量使用普通原料,但不能對人體有任何危害,并且所有普通原料成分必須在產品包裝上清楚的加以說明;輔料成分要有固定供應來源,并應按照綠色食品標準進行檢驗。禁止用輻射、微波等方式將不適于使用的原料轉化為可使用的原料。
3、生產技術要求:綠色食品的生產技術要求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生產資料使用準則,二是生產操作規程。
生產資料包括農藥、肥料、獸藥和水產養殖用藥、飼料添加劑、食品添加劑等。各種生產資料及其使用過程應不產生污染隱患,不造成資源耗竭,在農畜產品內不產生有毒或有害物質的積累,不影響人體健康。
生產綠色食品還應最大限度地保留食品的自然屬性、營養成分和固有風味,避免因生產過程造成營養物質的破壞,并使食品具有最好的感官性狀和最高的消化吸收率。
【高中生物綠色食品的生產知識點】相關文章:
高中生物知識點02-11
高中生物重要知識點02-07
高中生物知識點解析02-19
高中生物復習知識點10-14
高中生物知識點內容08-15
高中生物知識點總結12-25
高中生物知識點總結[薦]07-03
高中生物知識點總結[熱門]07-03
高中生物知識點總結[合集]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