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作文:端午節匯編15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范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作文:端午節,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學作文:端午節1
今天是端午節,我一大早就和爸爸爬到山上去趟露水。在山上,我看見老人們用花草上的露水珠洗眼睛,原來,傳說端午節早上晶瑩的的露水珠能夠把眼睛洗得又明又亮。了解了這一秘密,我馬上學著老人的樣子,也認認真真的捧起貓眼睛一樣明亮的露珠洗了自己的眼睛。
在山上,我還聽說,過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原來屈原是楚國的大夫,還是個忠臣,但是他受到奸臣的陷害,不能夠保衛自己的`國家。為了表明自己的忠心,為了喚起楚國百姓的愛國之心,屈原就跳進大江里以死來抗爭。
楚國的老百姓害怕江里的大魚吃屈原,就包了好多大大的粽子,想讓大魚一吃把大魚的嘴粘住,這樣它就吃不成屈原了。以后,人們就把這一天定為端午節,以吃粽子的形式來紀念屈原。今天,我們一家四口人坐在一起吃粽子,也是為了紀念屈原,因為屈原是個好人,是個忠臣,是個偉大的愛國詩人。
我要年年過端午節,牢牢記住屈原這個人,好像他那樣熱愛我們偉大的祖國。
小學作文:端午節2
“何浩軒,起床了,來包粽子,等下包完,吃粽子!”
媽媽說:“快點,快點起床,不然早餐都吃完了!”
爸爸又吆喝我。隨即,我也起床了,洗好臉,漱好口,一切準備就緒,我開始包粽子了,我先看著媽媽熟練的包粽子,心里也癢癢了,于是也開始包了。先把粽子放在粽葉里(粽子是媽媽事先做好的'),然后一層一層地包到粽子上面,最后再打個結,一個“浩軒”牌小粽子出世了,帶著勝利的心情去媽媽面前展示,媽媽看了后,表揚我說:“還不錯,知道包粽子了,獎勵你去玩一會電腦吧!”
于是,我去玩了。
到了午飯時間,我吃著自己親手包的粽子,心里不覺感受到一種成功的感覺。是的,人因為有了成功的感覺,勝利的感覺,才會不斷地嘗試,不斷地創新,不斷地去勞動,才會有新的事物誕生。
我愛端午,更愛親手勞動獲得成功的端午。
小學作文:端午節3
農歷五月初五的端午節,人們在這天賽龍舟和吃粽子。是為了紀念死在汨羅江的愛國詩人屈原。把粽子扔到河里,讓魚膠餃子、蝦蟹吃飽了就不吃屈原的尸體。
在端午節,有一首美麗的.歌,“五月五日”,這是端陽,與艾草,香包,粽子,三個白糖和一艘龍舟下水。
端午節時,人們用紅、黃、藍、白、黑的絲線來系孩子的脖子、手腕或腳踝,稱為長命呂。各家要插“五尾”:菖蒲、艾草、石榴花、大蒜、龍舟花。
南方人在端午節吃“黃武”:黃魚、黃瓜、咸鴨蛋黃、黃豆包粽子和雄黃酒。每到端午節,人們打掃房子,在廚房里灑雄黃水,以殺滅毒蟲或防止其滋生。
小學作文:端午節4
我今天非常高興,你知道么?今天是農歷五月初五端午節。
端午節是我們中國的一個傳統節日,據說是為了紀念古代楚國大忠臣屈原的。他是投江而死的,當地居民趕來營救,撈了半天也沒撈到,大家就把粽子投下去喂魚。漸漸就成了風俗,端午節也就有了吃粽子、賽龍舟的習俗。聽爸爸說,我們這里的習俗是端午節吃粽子、喝雄黃酒、掛艾草和菖蒲劍。我還和爸爸一起在門口掛了艾草和菖蒲劍,聽說是驅邪的.。
奶奶要做粽子了,我連忙跑去觀看。奶奶做的是蜜棗棕,她先準備好箬葉,然后再把糯米放進裹成錐形的箬葉里,再在糯米中間放顆蜜棗,最后把葉子包起來,緊緊地扎上線就可以了。把裹好的粽子放進鍋里煮,我就開始耐心等待了。
粽子煮好了。我接過粽子就是一口,啊!又甜又軟,真好吃!我吃了好幾個,肚子都快撐破了!
小學作文:端午節5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到了,我又能吃到粽子了。
媽媽用翠綠的葦葉卷成了一個小斗兒。她往小斗兒里放進了雪白的糯米和紅紅的棗兒,然后又把葦葉一折,給小斗兒蓋上蓋兒,再系上紅線。一個小巧的.粽子就出現在我的眼前。
媽媽一邊包著粽子,一邊告訴我端午節的來歷。包粽子是為了紀念戰國時期愛國詩人屈原。他悲憤地投江自殺。所以,每到端午節,人們都會想起他。噢!小小的粽子還有這么動人的故事。
端午節這天,家家戶戶門上還掛著紅紅的紙葫蘆,下面還串著幾片綠色的桃葉,遠遠望去格外耀眼。是呀,這不正是我們社會主義國家改革開放以來,紅紅火火、欣欣向榮、蒸蒸日上的真實寫照嗎?
啊!端午節,我們的生活像你一樣艷麗多姿,美味香甜……
小學作文:端午節6
端午節是每年農歷五月初五,又稱為龍舟節、午節和五月;端午節是中國漢族人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也有吃粽子、賽龍舟、懸掛菖蒲、油菜、艾葉、熏蒸倉木、喝雄黃酒的習俗。端午節是國家法定節日之一,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我們家鄉有這樣的傳統。端午節用艾葉洗干凈,然后掛在房間門口和門口驅蚊。如果把艾葉放在門口,整個夏天都不需要蚊香了。在我老家,農民婆婆可以掛在門口,家家戶戶都有。
還有端午節的時候,我們爺爺奶奶用宗葉一起包紅豆糯米,很濃。把粽子一個個放進鍋里。大概要30分鐘才能得到人香的.味道。
哇!最后煮好了。奶奶用手帕蘸了點水,放在簸箕的兩邊。
同學們,你們有這樣的傳統嗎?如果有,來分享一下。來說說怎么過端午節吧。
這真是一個五彩繽紛的端午節。
小學作文:端午節7
吃粽子、碰雞蛋、劃龍舟是我對端午節最深刻的印象。
一到端午節,包粽子是奶奶最樂意干的事,奶奶買來棕葉,把米和肉、蛋黃、紅棗等配料都包在棕葉里,然后,把包好的粽子放在鍋里煮,那香味饞得我直流口水,煮熟后,我狼吞虎咽地吃了起來,味道真不錯!
碰雞蛋是我最喜歡的一個游戲,我選了一個雞蛋,爸爸也選了一個雞蛋,對碰了一下,我的雞蛋就裂開了,直到把碗里的雞蛋碰光了,爸爸的雞蛋還是完好無損,我一把奪過爸爸手里的雞蛋,用雞蛋袋子裝起來,當做勝利品掛在胸前。
劃龍舟是端午節最熱鬧的一個項目。龍舟上坐著或站著很多人,有的在劃槳,有的.在敲鼓,還有的在搖旗,看得我目不轉睛!
聽爸爸講,端午節是紀念古代愛國詩人屈原的節日,以后,我一定會深入了解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
小學作文:端午節8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每當我聽到這首兒歌,就想起了小時候過端午節時熱鬧的場面。
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投汩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賽龍舟不為了撈救屈原。把粽子投進江里,是為讓魚蛟蝦蟹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經過很長時間的`演變,往江里投粽子漸漸變成了農歷五月初五這天吃粽子。
端午又稱重五,所以許多習俗與“五”這個數字聯系在一起。用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紅系在兒童的脖頸、手腕或足踝上,稱長命縷。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南方過端午節時,要吃“五黃”:黃魚、黃瓜、咸鴨、蛋黃、黃豆瓣包的粽子,喝雄黃酒。
啊,我真喜歡端午節啊!
小學作文:端午節9
你知道有一種人人皆知的傳統節日嗎?沒錯!那就是端午節。端午節到現在都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呢!當年,屈原眼看著自己的國家被侵略,心如刀割,就抱石跳了江,人們為了不讓江里的小魚吃屈原,就往江里扔吃的,所以就有了端午節吃粽子的習俗,接下來就讓我們來說一說粽子吧!
粽子是三角形的`,由一種叫粽葉的葉子包成的,聞起來香噴噴的,里面則是用糯米和各種各樣的餡包成的。
當剝開粽葉的時候,一股沁人心脾的香味撲鼻而來,我就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呀!又香又甜,又軟又韌,真是太好吃了。
到了端午節的時候,許多老人也喜歡自己動手包粽子,大家也都喜歡把粽子送給一些親朋好友,送去情意。就算自己沒有包粽子,也會到大街買一些粽子,嘗嘗味道。
我喜歡吃好吃的粽子,更喜歡端午節的熱鬧。
小學作文:端午節10
我的家鄉是江蘇沭陽。每當端午節,人們都會打包各種各樣的米黃色,令人眼花繚亂。當然好吃,甜,好吃
端午節前的每一天,我的'父母會在河邊摘一些蘆葦葉來做粽子,而我的祖父母會買一些糯米、花生、紅豆等,這些都是做粽子所必需的
我們準備了足夠的材料,整個下午都在包裹棕色的種子
端午節那天早上,爺爺去買雄黃。雄黃可以預防各種瘟疫疾病,所以端午節我們穿雄黃,喝雄黃酒。媽媽和奶奶正在給我妹妹洗澡。端午節洗澡和平時不一樣。
來到頂部的一個大盆里,然后把昨天采摘的草藥放進去,在盆里泡半個小時,然后拿出來洗澡。我們必須在十歲之前做到這一點。
粽子熟了,黃澄澄的雄黃酒也釀好了,大家終于可以吃了。我拿起一個粽子,綠色的粽子一看就很開胃。一剝下來就香了。白褐色鑲嵌著兩顆紅棗。咬一口,味道更加美妙,色香味俱全。這是我家鄉的粽子。
每當端午節,我都特別開心,我愛家鄉的端午節。
小學作文:端午節11
端午節是中華傳統節日之一。到現在已經有兩千年的歷史了。據說,它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中國人為什么要過端午節呢?
盡管中國各地過端午節的習俗不一樣,可是他們都是為了祈求健康、防疫祈病。到了每一年的五月五日,家家戶戶都要懸鐘馗像,掛艾葉菖蒲,賽龍舟,吃粽子,飲雄黃酒,游百病等活動。這種習俗可是經過2千多年的演化而形成的。人們選擇五月初五那天作為端午節的原因是因為屈原是在公元前278年五月五日那天抱著大石頭跳下汩羅江自殺的。
賽龍舟的習俗也是從當時的人們劃著小船去尋救屈原這種形式演化過來的。因為沒有找到屈原的尸體,他們就把竹筒里的米撒在水里。他們認為魚兒吃飽了就不會去吃屈原的.尸體了。后來這種活動變成盛著米飯的竹筒,到現在演化成粽子。這種紀念屈原的活動漸漸變成了一種風俗;這種風俗漸漸地在各地流傳開了。
在流傳的過程中,活動的內容也不斷地增加了。因此,南北方的習俗也有所差別。
小學作文:端午節12
每年農歷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過端午節,是中國人兩千多年來的習慣。關于端午節的由來以紀念屈原的說法最為廣泛。相傳屈原是戰國時期楚國的大夫,因為愛國理想不能實現而抱石投汨羅江自殺。人們為了紀念他,便把他投江的日期定為端午節。
說到端午節,最常見的習俗要數吃粽子。雖然商店里的粽子品種很多,但是,我還是喜歡家里包的粽子。在端午節的前兩天媽媽就會把包粽子的蘆葦葉買回來用清水煮好,然后準備包粽子的原料:糯米、肉、豆沙、紅棗等。接下來和奶奶一起包粽子,每次奶奶都會選取兩三片葉子,左手捏住葉子的一頭,右手用三個手指捏住葉子的'另一頭輕輕地往里一卷,卷成一個圓錐體的形狀,卷好后就往里面放準備好的原料,最后用棉線把粽子捆結實,一個有模有樣的四角粽“寶寶”就誕生了。
在這一天,人們還會插艾葉、賽龍舟。端午節真是個充滿神奇、充滿喜悅、充滿熱鬧的節日。
小學作文:端午節13
北京的全聚德烤鴨、天津的狗不理包子、西安的羊肉泡饃……這些都是名揚四海的美食。不過,跟嘉興的粽子比起來,它們可遜色多了。
拿起粽子,剝開粽葉,一股濃香撲鼻而來,那誘人的香味準會讓你的口水“飛流直下三千尺”。你想學粽子的做法嗎?讓我來教你吧!先把粽葉洗干凈之后折成畚箕狀;然后,把用醬油調好的肉、糯米放進粽葉并裹起來;接著,用繩子把它扎好;最后,放進窩里煮熟,一個香噴噴的粽子就做好了。大家吃著粽子,當然不會忘記大詩人屈原。因為他的治國理想沒有實現,再加上看到自己的'祖國滅亡了,痛苦之下跳江自殺了。據說這里的人們為了使魚兒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尸體,就在每年端午時節把粽子投入江中喂魚,這也是端午節吃粽子的來源。小小的粽子不但美味營養,而且意義深遠,大人小孩都愛吃。
如果你有機會來嘉興,一定要嘗一嘗美味的粽子哦!
小學作文:端午節14
因為天一亮,收集艾葉的人不多。我跟在父親身邊,父親摘了艾蒿,教我認識艾蒿。
艾葉高約30—40厘米。細桿子支撐著一片片艾葉。艾葉不大,沒有了嬌嫩的柳葉,卻有了柳葉的線條,沒有了梧桐的肥葉,卻有了梧桐的脈絡,造型獨特,處處傲然。五月初,花開花落,氣象萬千,艾葉是屈原的心,艾葉是屈原的魂。
晨風吹過,一片片艾葉集體晨練,微微彎腰,輕輕點頭,晶瑩的夜露在樹葉上滾動。我多么想用我的小手掌撿起一些露水啊!但是,我的小手忍不住把艾葉連根拔起。厚厚的艾葉迎面而來,留在我的'小手里,浸透了我幼小的心靈。所以端午節的微風,讓我童年的回憶充滿了艾葉的清香。
小學作文:端午節15
我今天很開心,你知道嗎?今天是農歷五月初五的端午節。
端午節是中國的一個傳統節日,據說是為了紀念古代楚國偉大的.忠臣屈原。他投河身亡。當地居民來救他,但很久都沒抓到。于是大家扔粽子喂魚。漸漸成了習俗,端午節也有吃粽子賽龍舟的習俗。我聽父親說,這里的習俗是端午節吃粽子,喝雄黃酒,掛艾草和菖蒲劍。我也和父親在門口掛了艾草和菖蒲劍。我聽說他們在驅邪。
奶奶要做粽子,我趕緊跑過去看。奶奶把蜜棗做成棕色。她先準備好竹葉,然后把糯米放進圓錐形的竹葉里,再在糯米中間放一顆蜜棗,最后把葉子包好,緊緊綁在絲線上。把包好的粽子放進鍋里煮,我開始耐心等待。
粽子煮熟了。我拿粽子當一口,啊!又甜又軟。很好吃!吃了好幾個,肚子都快撐破了!
【小學作文:端午節】相關文章:
小學端午節作文04-02
端午節的作文小學02-20
端午節小學作文01-02
端午節的小學作文03-04
端午節小學作文02-23
端午節小學作文范文08-20
快樂的端午節小學作文03-13
描寫端午節的小學作文02-26
難忘的端午節小學作文02-20
端午節小學作文(合集)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