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周莊水韻》教案設計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編寫教案,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周莊水韻》教案設計,歡迎閱讀與收藏。
《周莊水韻》教案設計1
[教學目標]
1、體會江山的美麗多嬌,愛我中華,愛我世界。
2、體味欣賞散文清新優美、抒情性強的語言,體會課文表達的真情實感。
3、了解課文隨“時(令)”換景,景色各異、多角度寫景,融情于景的寫景方法。
4、背誦精彩語段,增強語言的感悟及運用能力。
5、學生學會貼切地描述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
[教學重點及難點]
1、體味欣賞散文清新優美、抒情性強的語言,體會課文表達的真情實感"
2、了解課文隨“時(令)”換景、景色各異、多角度寫景,融情于景的寫景方法。
3、背誦精彩語段,增強語言的感悟及運用能力。
4、學會貼切地描述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
[教學設想]
1、本文是寫景抒情式游記類散文,旨在認學生了解游記的特點,引導學生學習游記的寫作方法,學習課文中寫景時運用的多種修辭方法及生動形象的語言,并能在寫作中運用。
2、引導學生體會作者滲透在游記中的感情,并品味散文的語言風格。
3、本文與《巴東三峽》都是寫祖國山水的美麗,意在讓學生了解祖國山川壯麗可愛,更加熱愛祖國大好河山;如果能讓學生從自身的變化,從自己家鄉的變化中去感受,相信能更好的理解改革的重要性。
[教學過程及內容]
一、出示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在這節課里,我們要整體把握課文的結構內容,背誦作者“第二次游歷周莊”的語段。]
二、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1、播放周莊的旅游宣傳片。
2、播放威尼斯、麗江體現“水鄉,水城”特色的有代表性的'對比畫面。
3、教師同步講解:
圖一:這是意大利著名水城“威尼斯”。
圖二:這是云南古鎮麗江
我們現在把它們和周莊相比較的話,你覺得他們三者之間有著怎樣的關系?
三、整體把握課文的結構內容。
1、朗讀課文。
2、配樂朗讀。
*展示播放周莊的動畫畫面。
*以“高山流水”為背景音樂。
3、檢查生字新詞。
4、提問:大家喜歡這篇課文嗎?你覺得課文中什么地方、哪些語句或語段寫得最精彩?說說你的理由?
四、合作探究題:那么,作者間我們描述了周莊的哪兒幅圖畫呢?
共兩個部分四幅“水韻圖畫”。即:
整體水韻圖畫(1-3)——小橋流水人家
三次游歷周莊時的不同水韻圖畫(4-6)
第一次——煙雨迷蒙的水墨畫
第二次——色彩對比強烈的版畫
第三次——水天一色的七彩夢幻圖
五、綜合性實踐活動
做一份梅州旅游資源的調查報告。
《周莊水韻》教案設計2
一、教材分析
《周莊水韻》是一篇語言優美,結構合理,詳略得當的游記散文。作者從不同的時間、季節入手,分三次描寫了周莊水鄉給人的印象,充分表現了周莊水鄉的多姿多彩,動人心弦。
周莊位于蘇州城東南,昆山的西南處,是江南典型的“小橋、流水、人家”,雖歷經900多年的滄桑,仍完整地保存著水鄉古鎮的風貌和格局,宛如一顆鑲嵌在淀山湖畔的明珠。
二、學情分析
本課的授課對象是八年級學生,他們具有較強的思維能力,并具有強烈的好奇心。但是,由于周莊離我們遙遠,我們又地處山區,學習起來還不太容易;再者,本校學生都是來自農村,主動意識不強,在分析和表達方面也還是有待訓練的,考慮到這一點,在教學內容及練習方面做了適當的調整,積極引導,盡量讓學生在課堂中得到訓練。
三、教學目標
根據《語文課程標準》,學習游記,主要是讓學生了解游記的特點這個要求,特制訂了以下目標:
知識目標
1、積累文中精彩的詞語。
2、背誦精彩語段,增強語言的感悟及運用能力。
能力目標
1、了解課文隨“時(令)”換景,景色各異、多角度寫景,融情于景的寫景方法。
2、學生學會貼切地描述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
3、體味欣賞散文清新優美、抒情性強的語言,體會課文表達的真情實感。
情感目標
體會江山的美麗多嬌,培養學生愛我中華,愛我世界。
四、教學重點和難點
1、體味欣賞散文清新優美、抒情性強的語言,體會課文表達的真情實感。
2、了解課文隨“時(令)”換景、景色各異、多角度寫景,融情于景的寫景方法。
3、背誦精彩語段,增強語言的感悟及運用能力。
4、學會貼切地描述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
五、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預設
學生活動預設
設計意圖
(一)導入
新課
由學生預習的“水韻”入手,教師補充。
結合預習,說說對課題中的“韻”的理解。
從題目入手,直接切入文章的題眼,更有利于學生對文章的把握。
(二)品味“水韻”
1、快速閱讀三次游周莊,說說作者抓住了周莊什么特點來表現“水韻”的。
2、作者在文中寫道第一次是春雨朦朧的水墨畫,第二次是雪后初霽的版畫,那么根據作者的描寫你認為第三次是什么畫呢?
3、除了三次游讓我們感受到了周莊獨特的韻味以外,文中還有哪些描可以寫體現周莊的水韻。
4、教師小結:
正如作者所說,前來古鎮的人印象最深莫過于這里的水,以及一切和水連起來的事物。那是一種如詩如畫,富有詩情畫意的情趣。水成全了周莊,周莊因水而久遠,周莊因水而聞名。
1、自由閱讀:圈劃并交流自己感受到的文中三次游周莊體現“水韻”的文字。
2、同桌間交流,得出結論:第三次游是濃墨重彩的'油畫(色彩艷麗的水彩畫)
3、學生自由讀課文前三小節,圈劃、交流,體味周莊帶來的圖畫美之外的詩意的美。
4、學生總結,周莊的韻不僅在于風景的優美,更在于周莊古老的建筑、淳樸的民風。
引導學生,沉浸文本,抓住景物的特點,從不同角度,由淺入深的感受文章所展現的“水韻”。
(三)拓展
延伸
根據我們學過的對聯特點和你對文章的理解,補寫對聯。
“走雙橋,感陳逸飛傳周莊畫意。 ”
例:(系蘭舟,思馬致遠品水韻詩情)
結合綜合學習中對聯的內容,根據自己對文章的理解,小組合作完成對聯的補寫。
讓學生在合作學習中把語文教學與綜合學習整合,從而提高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
(四)布置
作業
1、“蒙眬”是什么意思,文中出現過兩次,是否用得準確?
2、以《校園一景》為題,借鑒本文多角度描寫景物的方法寫一個300字的片段。
在積累詞語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質疑精神,并通過寫作借鑒,把語文的學習與學生的生活實際聯系,加強課內學習與課外生活的整合,使學生在學習中提高生活的感受能力和語言的運用能力。
六、板書設計
雨 水 版畫
雪 水 水墨畫 韻
河 水 油畫
七、學生學習活動評價設計
1、 這節課你積累了哪些詞語?
2、這節課你學會了運用不同時間不同空間描寫景物的方法嗎?
3、你在這節課里的收獲是什么?
八、教學反思
趙麗宏的《周莊水韻》重點寫了作者三次游周莊的所見所聞所感,“水韻”是本文的線索,作者緊緊抓住周莊最突出的特點——“水韻”,多角度地表現了江南水鄉的多姿多彩,體現出了一種柔美。“水韻”并非只在重點三次游中才有,文中的前半部分也是水韻的體現,作者也正是抓住了不同角度來表現景物的特點,所以一定要讓學生深入的沉浸文本,在文本中體味作者所表現的“水韻”。
《周莊水韻》教案設計3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體味欣賞散文清新優美、
抒情性強的語言,體會課文表達的真情實感。
指導學生在朗讀中感知周莊水鄉動人的情韻之美。培養學生依據文本,由淺入深的品析文章關鍵詞句。
2、方法與過程:創設情境探究拓展
指導朗讀實現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
3、情感與價值觀:
領略全文的境界和感知周莊水鄉動人的情韻之美,能引發對周莊歷史人文的當代價值的思考,提高審美情趣和文化品位。
【教學重點】
指導學生在朗讀中感知周莊水鄉動人的情韻之美,體會作者抓住水鄉特征來體現周莊的優美和韻致的寫法。
【教學難點】
準確理解文中的關鍵詞語、句子。
走出文本,聯系歷史與現實,對周莊歷史人文的當代價值做出正確的評價。引發學生關于文化遺產保護方面的初步思考。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方法】情境設置法、提問引導法、點撥拓展法
【教學用具】PPT多媒體
【課前準備】師:1準備播放的音樂和教學課件2采用多媒體輔助教學。
生:課前預習,朗讀課文,完成學案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課文導入:(約3分鐘)
師:讓學生以游客或者導游的身份對周莊簡介(每人不超過100字)。
幾位同學已經非常出色地給我們簡介了周莊。下面就讓我們隨同作家趙麗宏,一起去感悟他筆下的“三分水,二分橋,一半是舊城。”《周莊水韻》之美。(板書)。
我們這節課的任務是:有感情的誦讀中,品析文章關鍵詞句,感知周莊水鄉動人的情韻之美。老師呢,只提一個小小的要求:專注投入,用情讀文,大膽感言。同學們能做到么?
二、整體感知——走進文本,親近周莊:(約10分鐘)
師:要想走進文本,體味作者的情感,必須要抓住課題。大家看課題《周莊水韻》,字典義有四種解釋,你認為哪一種最適合本文?從題目入手,請從1-3段中找一句話來闡釋:體現作者對周莊飽含感情,又印證了本文課題的恰當?
學生思考后,舉手回答,答案不必唯一,能從文本中找出依據,言之有理即可。教師小結:
周莊的水給古老的舊鎮帶來了生命,帶來了活力,增添了神采,平添了韻味。充滿詩情畫意,如一曲悠長的樂曲,如一幅寫意的畫卷,如一杯醇香的美酒這里的情趣,不僅僅體現在它是水鄉,水多。還包括:一幅幅美麗的畫面,——水中倒影如畫,水面波動如綢。一聲聲好聽的聲音,和面臨水人們的美好感受等多方面的元素。因此,情趣一詞能更能全面的概括文章內容。用文章1——3段的一句話概括——周莊水的情趣包含:周莊的水和一切與水有關的事物。
三:局部品味——對話文本,欣賞周莊。(15分鐘)
師:好,下面就讓我們以一個外鄉人的身份去泛舟周莊的小河,領略它富有詩意的水鄉情趣。看前三段,你認為哪一段最富有詩意,通過你精彩的朗讀和品評,帶領大家初游周莊,領略它的情趣?
學生朗讀后,按照:寫了什么——怎樣寫的.——為什么這么寫的思路來點評
學生活動:朗讀、評點自己喜歡的段句(比喻句、描寫句、關鍵詞),教師點評,引領同學補充。
教師小結:這幾位同學的朗讀舒緩悠揚,并且能關注重點詞句去賞析給我們描繪了一副倒影如畫,波動如綢的勝景,一下子把我們帶入了美麗的周莊中去,恍惚我自己,忍不住放慢腳步,放松心情,悠閑自在地細細品味這水鄉的韻味。在這樣美麗的小河里泛舟,怎能不更富于詩意呢?因而也深深地吸引了作者不止一次流連忘返于周莊的小河中,從不同季節感悟它的水韻之美。
學生活動:學生可選擇不同形式的朗讀,理解第4自然段,體會作者前兩次游覽周莊的情景和感受。
第一次游覽,作者把的周莊比作?(板書)
教師:哪一位同學愿意帶領我們欣賞春雨霧中的周莊水韻?
學生活動:朗讀、評點自己喜歡的段句(修辭句、描寫句、關鍵詞),教師點評,引領同學補充。
教師小結:也許,因為雨阻住了游客們的腳步罷,這一天的小鎮一下子恢復了昔日的寧靜。近看,雨霧飄動,視線逐漸遠行,石橋屋脊也失去往日的明艷線條,隨著雨霧忽隱忽現變得飄忽起來。煙霧迷離中的周莊,靜穆在清新的春雨中,恬靜、安詳。一切是那么的素雅,朦朧,把我們帶回一座古樸的有著悠遠歷史古鎮中。此時泛舟周莊怎能不更富有詩意呢?
請同學們再次體味,自己朗讀一遍,注意朗讀的時候語速舒緩,語氣輕柔,讀出朦朧、神秘、水墨周莊的特征。
第二次游覽,作者把的周莊比作?(板書)
江南的雪天是十分可貴而短促的,她的美猶如曇花一現。一層薄薄的雪,根本經不住陽光的照射,陽光下,積雪消融了。
請大家細細品味,作者給我們描繪的這兩幅畫的確很美。可是,這僅僅停留在視覺欣賞的角度,讓我們覺得這只是這兩幅平面畫,像是?夢境,這樣的畫似乎缺少點什么。很好,作者筆鋒一轉,從視覺引入到聽覺的美。
作者覺得周莊冬天的積雪融化聲和流水聲好聽嗎?
學生活動:輕聲朗讀積雪融化的句子,點評、體會文章的語言之美。
教師預測學生評點的難點:“如訴如泣”,形容水聲的柔細,并非悲涼。用“神秘幽遠的江南絲竹”比喻水聲。又說“人類樂曲無法模仿”這兩種說法看似矛盾,實則不然,這個比喻,形象生動地描繪出雪水初融化時的優美動聽,后面的句子強調這種聲音是自然造就的,難以人為模仿,突出各種水聲的悅耳動聽賞心。
教師小結:這部分,作者用兩個完整的比喻句分別先從視覺角度寫出色彩對比強烈的街景,后從聽覺角度寫出水聲的悅耳動聽,多角度描繪周莊之美。富有韻味的疊詞,形象生動的擬人比喻,描繪出了雪后初晴的水聲輕婉、柔媚、悠揚,如同人們賞畫時的背景音樂,令游覽者的心情隨樂聲的變化而變化,增添了游覽的情趣。大家在讀的時候,要抓住輕柔和綿長不絕的水的韻味
配樂,朗讀接龍,邀請兩位同學。
前面同學讀得那么好,也感染了老師,激發了老師的讀的信心,我想邀請咱班朗讀水平最好的兩位同學和我一起朗讀這一部分,請大家閉了眼仔細聆聽,并用一句話概括你聽讀后的感受。
學生活動:暢所欲言,教師加以肯定、指導。
四、合作探究,拓展發散(約10分鐘)
1、雖然我們不能親臨周莊,但是通過作者優美的文筆,在大家繪聲繪色的朗讀中,為我們展現了一幅幅寫意的畫卷,下面我們以小組合作的形式把你讀文后感悟周莊水韻之美的句子拿出來與大家分享。
形式:周莊的水韻在于:
教師示范:周莊水韻在于:清明時節的杏花雨,撐一支油紙傘,獨自彷徨在悠長,寂
寥的青石板雨巷。遠看飄忽的雨霧籠罩古鎮,近賞靜淌緩流的小河擁抱拱橋。
周莊的水韻在于:踏一葉扁舟,悠然穿行于碧水藍天中,仰首是橋,座座別致;俯首是水,閃爍迷離。
2、展示兩張未來周莊圖片,讓同學們觀察:一張古樸典雅、小橋流水、青瓦白墻、木櫓輕搖;一張高樓林立、馬路寬闊、水星點點。對比討論,哪一幅更適合未來周莊?
學生小組合作探究,討論之后,推選代表回答,教師依據學生回答情況給予評定。設計意圖:
三:課堂總結(約2分鐘)
周莊的情趣在于它多變的水,閱讀的樂趣在于深入探究之后的驚喜發現。只有投入的朗讀課文,細細品味,才能讀懂作者,才能與文本對話。也才能走出文本,引發你的獨特思考。
緊張,快節奏的城市生活常多浮躁,也讓我們的心蒙塵埃,希望這節課,能帶給大家一些啟示,靜下心去讀書,品味文字帶給我們的視覺享受,放牧心靈于美文中。回歸古樸的寧靜,凈化靈魂,陶冶性情。
四、課后作業:
1、自學賞析課文5、6段,圈點批注,選擇你最喜歡的1、2個句子,深入感知周莊水鄉童話世界絢麗之美。
2、課文為我們描繪不同風格的三個周莊,你更喜歡哪一個,為什么?
3、隨筆:推薦課外閱讀:本文與《感悟周莊》《絕版的周莊》,聯系歷史與現實,引發你怎樣的思考。
五、板書設計
周莊水韻
雨霧中水墨畫灰蒙蒙、朦朧、清新、寫意
情雪后初晴版畫黑白分明、色彩對比強烈
水聲如音樂
趣溫暖春夜童話變幻多姿、流光溢彩
《周莊水韻》教案設計4
【教學目標】
1、 體會江山的美麗多嬌,愛我中華,愛我世界。
2、 體味欣賞散文清新優美、抒情性強的語言,體會課文表達的真情實感。
3、 了解課文隨“時(令)”換景、景色各異、多角度寫景,融情于景的寫景方法。
4、 背誦精彩語段,增強語言的感悟及運用能力。
5、 學會生動貼切地描述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
【教學重點及難點】
1、 味欣賞散文清新優美、抒情性強的語言,體會課文表達的真情實感。
2、 解課文隨“時(令)”換景、景色各異、多角度寫景,融情于景的寫景方法。
3、 誦精彩語段,增強語言的感悟及運用能力。
4、 會描述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
【教學設想】
1、根據本單元的四篇游記課文的教學內容,前面三篇課文寫祖國山水的美麗,后一篇是寫世界現代化的城市之美,意在讓學生了解祖國山川壯麗可愛,更加熱愛祖國大好河山;同時引導學生擴大視野,了解發達國家現代化狀況,增強對外開放意識,理解改革的重要性。立足祖國,放眼世界。
2、本篇課文屬于寫景抒情式游記類散文,旨在讓學生了解游記的特點,引導學生學習游記的寫作方法,學習課文中寫景時運用的多種修辭手法及生動形象的語言,并能在寫作中運用。
3、引導學生體會作者滲透在游記中的感情,并品味散文的語言風格。
【教學安排】
安排兩課時。
第一課時:引導學生對課文的整體感知;背誦“第二次游周莊”的語段。
第二課時:引導學生重點學習“第三次游周莊”的語段,掌握景物描寫的順序、特點;體味作者的感情及寫景抒情式游記類散文的語言,引導學生理解可從不同角度描寫景物,并學會運用。
【教學過程及內容】
第一課時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1、教師播放有關周莊、麗江、威尼斯體現“水鄉、水城”特色的有代表性的幾幅對比畫面。以“高山流水”或“泉水叮當”作為背景音樂。
2、教師同時解說:
圖一:對比的“威尼斯”與“周莊”——如果說威尼斯體現了“水城”的富麗堂皇,是“水中的皇宮”;那么 ,周莊則體現了“水鄉”的樸素清純,是“水上的碧玉”。
圖二:對比的“麗江”與“周莊”——馬致遠的名句“小橋流水人家”表現了江南水鄉特有的特色;并引用李健吾作品中的一句話:“山沒有水,如同人沒有眼睛,似乎少了靈性”,(導入解說:)那么,作為古色古香的古城遺址的旅游勝地,如果沒有水,也是一種美中不足,似乎缺少一點韻味。如果說中國云南的麗江充分展示了“江南水鄉“小橋流水人家”的特色,那么,江蘇蘇州的周莊被譽為“中國第一水鄉”則展示了“江南水鄉”“小橋流水人家”的韻味,——“三分水,二分橋,一半是舊城”,難怪著名畫家吳冠中曾贊嘆:“黃山集中國山川之美,周莊集中國水鄉之美。”今天,我們跟隨著名作家趙麗宏走進周莊,走進《周莊水韻》,一起體味周莊的水情與水韻。
(二)、整體把握課文的結構內容。
1、配樂朗讀,感性感知:
※展示播放周莊的四幅畫面:
第一幅——“碧波蕩漾、小河泛舟、小橋流水人家”的周莊整體圖
(直接利用教科書上的插圖)。
第二幅——仲春煙雨籠罩的周莊迷蒙水墨畫
第三幅——冬天冰雪融化的周莊動感版畫
第四幅——春夜張燈結彩的周莊七彩夢幻圖
※配樂:
以“高山流水”或“表現節日熱鬧氣氛的音樂”作為背景音樂。
2、“聽”讀感知內容結構:
學生“聽讀”課文時,教師同時布置“聽讀”任務:要求學生結合教師播放的“圖畫”及“聽讀”到的課文內容,在聽完朗讀后,完成下列初步感知的任務。
※提問:“聽”完朗讀后,周莊在我們的“腦海”中是一個什么印象呢?
參考提示:充滿詩情畫意,如一曲悠長的樂曲,如一幅寫意的畫卷,如一杯醇香的美酒……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小橋流水人家”……
水給古老的舊鎮帶來了生命,帶來了活力,增添了神采,增添了韻味……
※提問:那么作者向我們描述了舊鎮周莊的哪幾幅“水韻圖畫”?請找出其起止段落并用最美最簡潔的語言來概括周莊的“水韻”畫面。
采用“文字配畫面,畫面配文字”的方法。
參考提示:由總寫到分寫,共兩個部分四幅“水韻圖畫”。即
※整體水韻圖畫(1段——3段)。
“小橋流水人家”的周莊整體圖
※三次游歷周莊時的不同水韻圖畫(4段——6段)
第一次——仲春煙雨籠罩的周莊迷蒙水墨畫
第二次——冬天冰雪融化的周莊動感版畫
第三次——春夜張燈結彩、五彩繽紛、星火輝映、水天一色的周莊七彩夢幻圖
3、細讀加深印象,熟悉內容,學會描述。
要求學生找出文中作者游歷周莊時對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進行描述的句子,然后點名學生簡要敘述前兩次游周莊留下的印象,突出“水韻水情”。并思考作者是從什么角度描寫“周莊水韻”。采用競賽的形式。
教師歸納總結:
(1)、概括性描述的語句
“這樣的景象,大概只有在威尼斯才能見到。一個外鄉人,來到周莊,印象最深的莫過于這里的水,以及一切和水連在一起的事物。”
“……天下著小雨,古鎮被飄動的雨霧籠罩著,石橋和屋脊都音樂出沒在雨霧中,打著傘坐船游覽,看到的是一幅畫在宣紙上的水墨畫。”
“……在耀眼的陽光下,古鎮上到處可以看到斑斑積雪,在路邊,在屋脊,在樹梢,在河邊的石街上,一灘灘積雪反射著陽光,一片晶瑩,令人目眩。古老的磚石和清新的白雪參差交織,黑白分明,像是一幅色彩對比強烈的版畫。在陽光下,積雪正在融化,到處可以聽見滴水和流水的聲音,小街的屋檐下在滴水,石拱橋的的欄桿和橋洞在淌水,小河的石河沿上,往下流淌的雪水仿佛正從石縫中滲出來。細細諦聽,水聲重重疊疊,如訴如泣,仿佛神秘悠遠的江南絲竹,裹著萬般柔情,從地下裊裊回旋上升。……”
(2)、歸納小結:
文中寫了三次游周莊的情景及感受。從不同的季節、時間,選擇不同的景物,多角度描寫,充分表現了周莊水鄉的多姿多彩,動人心弦。寫前兩次到周莊,較簡略,第三次到周莊為詳寫。三次游周莊留下的`印象不盡相同。第一次時值“仲春”,“天下著小雨”,春雨蒙蒙,給作者留下的印象“是一幅畫在宣紙上的水墨畫”。第二次游周莊是冬天,寫小雪后的景色。古老的磚石與清新的白雪,黑白分明,鮮明對照,“像是一幅色彩對比強烈的版畫”。“水墨畫”與“版畫”,雖同為畫,但韻味不同。寫第二次到周莊,不僅寫了“令人目眩”的色彩,而且還寫了積雪融化時滴水和流水的聲音。將水聲描寫得柔情綿綿,使周莊景物不僅有“色”,而且有“聲”,更為動人。
(三)誦讀精彩語段,增強感悟能力。
教師組織引導學生誦讀作者“第二次游周莊的情景”——“第二次到周莊是冬天,……用人類的樂器永遠也無法模仿。”采用教師示范誦讀,幫助學生理清背誦的層次和邏輯順序,學生同桌(前后)兩人一組相互從“試背”到“熟背”。
背誦層次示例:(以句號為單位)
A.第一層:第一二三句,交代第二次游歷的時間、情景及描述陽光照耀下,斑斑積雪之時周莊古鎮的“水”(雪)之“色”(雪之白與古鎮之古“黑”)
B.第二層:第四五句,描述“陽光下,積雪融化之時周莊古鎮的“水”之“聲”(滴水之聲與流水之聲的重疊)
(四)、作業布置:
摘錄課文中你最喜歡的精彩語句或語段。
【板書設計】
整體水韻圖畫(1段——3段)。
“小橋流水人家”的周莊整體印象圖
三次游歷周莊時的不同水韻圖畫(4段——6段)
第一次——煙雨迷蒙的周莊水墨畫
第二次——冰雪消融的周莊動感版畫
“水”(雪)之“色”——黑白分明對比強烈的版畫
“水”之“聲”——如訴如泣神秘悠遠的江南絲竹
第三次——水天一色的周莊七彩夢幻圖
第二課時
(一)、檢查背誦情況。
抽查后一起背誦。
(二)、精讀局部重點語段(第5段)。
1、學生默讀第5段“第三次游歷周莊”的文段。
2、采用學生提出問題進行討論,教師有選擇地點撥歸納小結的方法:
(1)、描寫景物方法多樣。
提問:前面春冬兩次游周莊,作者差不多已經寫完了周莊的(“橋”)和“水”,那么第三次游歷周莊時,作者又抓住了哪些景物來描寫?有什么作用?
釋疑參考:
移步換景法。第三次游歷周莊,雖也是春天,卻是晚上,而且正是旅游節,精神和請調與上兩次不同,充滿了節日的歡樂氣氛。作者采用移步換景法——“夜游節日夢境般的周莊”,除了寫石橋、流水,更重要的還是抓住“水景”著墨,特別重點描寫了在古鎮盡頭看到的節日夜景,花了不少筆墨描寫了彩燈、花船及禮花。表現了古鎮水鄉在改革開放之后充滿生機,反映了周莊人民的幸福歡樂生活且具有對外開放的意識。
烘托渲染寫景。文中還寫了小船劃到古鎮的盡頭時幽靜暗淡的環境。——襯托出鎮上節日的禮花及倒映在水中七彩斑斕、搖曳生輝的光帶,將節日周莊的夜景,描繪得淋漓盡致;作者寫聽到從古鎮四面八方傳來驚喜的歡呼聲——渲染了周莊水鄉節日歡樂的氣氛。作者巧妙地將古鎮水鄉悠久的歷史和歡呼、五彩繽紛的現實有機地聯系了起來。
虛實結合,前后照應。第二次,第三次都寫了“江南絲竹”聲,但一個為虛寫,一個為實寫。
(2)、寫作順序有條有理。
提問:作者寫第三次游歷周莊時,重點描寫了在古鎮盡頭看到的節日夜景,他是按怎樣的時間和空間順序來寫的?
參考提示:作者寫第三次夜游周莊水鄉,以時間先后為序。空間順序由岸上,寫到水上,坐船夜游,描繪水中朦朧景色。再寫小船經過拱橋,而至古鎮盡頭。然后寫古鎮節日夜空的禮花及河中的倒影,最后寫古鎮的歡呼,由“天上”寫至“地上”。
要求學生按照作者寫作的時間和空間順序,找畫出最能表現周莊“水韻”的語句,與第四段比較,說一說作者是從什么角度來描寫周莊水韻的。(完成“思考與練習二”)
A.張燈結彩盛大旅游節日的周莊總的印象:
“古老的樓房和曲折的小街綴滿了閃爍的彩燈,燈光倒映在河中,使小河變成一條多姿多彩的光帶。”
B.坐船夜游,移步換景,進入周莊“夢境”:
“……小船在平靜的訶面慢慢滑行,我們的身后,船的軌跡和櫓的劃痕留在水面上,變成一片漾動的光斑,水中倒影變得模糊朦朧,難以捉摸。”
“小船經過一座拱橋時,前方傳來一陣音樂,水面也突然變得清澈剔透,仿佛是有晃蕩的熒光從水下射出。”
“船搖過橋洞,……一條張燈結彩的花船,……只留下絲竹管弦聲在被木船攪得起伏不平的訶面上飄繞不絕……”
“我們的船劃到了古鎮的盡頭,燈光暗淡了,小河也恢復了它本來的面目,平靜的水面上閃爍著點點星光。……屋脊參差,深藍色的天幕上勾勒出它們曲折多變的黑色剪影。……已經隱匿在夜色中的古鎮,在七彩的焰火照耀下面目一新,瞬息萬變,原本墨一般漆黑的屋脊,此時如同被彩霞拂照的群山,凝重的墨線變成了活潑流動的彩光。最奇妙的,當然是我身畔的河水,天上的輝煌和璀璨,全都落到了水里,平靜幽深的河水,頓時變成了一條搖曳生輝、光華四射的彩帶。隨焰火忽明忽暗的河畔樓屋倒映在水里,像從河底泛起的一張張仰望天空的臉,……”
小結:如果說“第二次游歷周莊”,寫冬日白天的雪景,著重從滴水聲、流水的聲音
方面來表現周莊之水聲充滿柔情,那么,“第三次游歷周莊”,重點描寫了在古鎮盡頭看到的節日夜景,寫春夜河上所見到的七彩斑斕的禮花,著重從色彩方面來描寫周莊水鄉絢麗多姿。
(三)、品讀散文語言。
1、分小組競賽找出文中的“比喻句”并體會其作用及妙處。
“倒映在水中的石鞘、樓屋、樹影,還有天上的云彩和飛鳥,都被這不慌不忙的木櫓攪碎,碎成斑斕的光點,迷離閃爍,猶如在風中漾動的一匹長長的彩綢,沒有人能描繪它朦朧眩目的花紋……”
“……天下著小雨,古鎮被飄動的雨霧籠罩著,石橋和屋脊都音樂出沒在雨霧中,打著傘坐船游覽,看到的是一幅畫在宣紙上的水墨畫。”
“古老的磚石和清新的白雪參差交織,黑白分明,像是一幅色彩對比強烈的版畫。”
“在陽光下,積雪正在融化,到處可以聽見滴水和流水的聲音,小街的屋檐下在滴水,石拱橋的的欄桿和橋洞在淌水,小河的石河沿上,往下流淌的雪水仿佛正從石縫中滲出來。細細諦聽,水聲重重疊疊,如訴如泣,仿佛神秘悠遠的江南絲竹,裹著萬般柔情,從地下裊裊回旋上升。……”
“古老的樓房和曲折的小街綴滿了閃爍的彩燈,燈光倒映在河中,使小河變成一條多姿多彩的光帶。”
“最奇妙的,當然是我身畔的河水,天上的輝煌和璀璨,全都落到了水里,平靜幽深的河水,頓時變成了一條搖曳生輝、光華四射的彩帶。隨焰火忽明忽暗的河畔樓屋倒映在水里,像從河底泛起的一張張仰望天空的臉,……”
“我很難忘這個奇妙的夜晚,這是一個夢幻般的夜晚,周莊在寧靜的夜色中變得像神奇的童話,古鎮悠遠的歷史和繽紛的現實,都蕩漾在被竹篙和木櫓攪動的水波之中。”
2、小結:文中運用了不少生動而貼切的比喻,使所狀之物活靈活現,如在眼前。
文中語言清新優美,如周莊之水,柔情萬般,韻味十足,與所描寫的水鄉景物十分融洽。
(四)、作業布置:
1、課后完成“思考練習四”:朗讀附文《江南》,想想詩中描寫的江南與課文描寫的江南有什么不同。
2、仿照課文“第三次游周莊、第二次游周莊”的內容及所用“移步換景”或“定點寫景”法,以“逛(游)……”或“雨中行”“烈日下的……”……為標題,寫作一篇描寫自己“所見所聞所感”的寫景小短文(200——500字),要求用五個以上的比喻句。
【《周莊水韻》教案設計】相關文章:
《周莊水韻》教學設計優秀11-18
《周莊水韻》教學設計13篇07-21
《水是生命之源》教案設計01-26
《三月桃花水》教案設計02-16
周莊古鎮作文11-08
周莊之旅作文11-11
游周莊作文09-20
學問藏在周莊里02-18
荷韻的作文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