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班藝術教案小手爬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小班藝術教案:小手爬3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時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小班藝術教案:小手爬,歡迎閱讀與收藏。
小班藝術教案:小手爬1
目標:
1.樂意參加音樂活動,能根據歌詞內容做相應的動作。
2.在學唱歌曲的基礎上,引發幼兒仿編歌詞的愿望。
3.激發幼兒嘗試用小手做游戲的興趣。
過程:
一.導入活動:
“昨天小朋友和自己的小手做了朋友,你的小手在哪里呀?請你的小手來跳個舞吧。”(教師放錄音,帶領幼兒用小手跳舞。)
二.進行部分:
1.“我們的手寶寶朋友會幫助我們做哪些事情呢?”(幼兒自由回答)
2.“今天,我的手朋友還會和我做游戲呢,瞧,老師的手朋友在做什么?”(教師一邊念歌詞前半段一邊做動作)
提問:“老師的手朋友爬到哪里去了?”(頭頂上)“我們再來看一看,手朋友又爬到哪里去了?”(教師一邊念歌詞的后半段一邊做動作)
3.“我們一起來學學小手做的游戲。”教師帶領幼兒邊念歌詞邊做小手“爬”的.動作。
4.“今天,我的手朋友還會一邊唱歌一邊做游戲呢。我們一起來聽聽小手‘爬’的歌。”教師范唱歌曲。
5.教師帶領幼兒一邊唱歌一邊做動作。
6.鼓勵幼兒在不同節奏的音樂伴奏下和老師一起演唱歌曲。
7.仿編歌曲。“小手除了可以爬到頭頂上小腳上還能爬到我們身體的哪些地方呀?”(鼓勵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8.“小手除了可以在我們身體上爬還能在哪些地方爬呀?”(讓幼兒唱自己仿編的歌詞并做出相應的動作)
三.結束部分:
“今天手寶寶和我們做了好玩的游戲,回家以后和你們的爸爸媽媽也來做這個好玩的游戲,好嗎?”
小班藝術教案:小手爬2
活動目標:
1、跟隨歌曲有節奏地雙手交替做相應的動作。
2、嘗試自編歌詞并創編出各種上行、下行的動作,感受表演、創造與游戲的快樂。
3、愿意參加對唱活動,體驗與老師和同伴對唱的樂趣。
4、對音樂活動感興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樂。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事先引導幼兒觀察貓、猴子、壁虎、松鼠、烏龜等動物的爬行動作。
2、物質準備:貓、猴子、壁虎、松鼠、烏龜等動物的圖片各一張;音樂《小手爬》,播放器。
活動過程:
1、律動激趣,引入課題。
2、介紹游戲的'玩法。
(1)玩法:①~⑧小節,雙手手指并攏,按節拍從腹部經胸前,均勻地交替向上爬,直至頭頂。⑨~16小節,雙手手指并攏,雙手從頭頂均勻地交替向下爬,直至膝蓋。
(2)引導幼兒隨音樂雙手交替有節奏地爬,爬到指定位置。
(3)注重幼兒節奏的培養,如何引導幼兒聽音樂一拍一拍地做拍手、拍腿動作。
(4)引導幼兒感受與表現旋律上行、下行的趨勢。
3、鼓勵幼兒創編其他動作表現音樂的上行、下行,如走、跑、跳、滾等,并想出其他用手表現走、跑、跳、滾等動作,隨著音樂節奏一拍一下地進行游戲。
4、引導幼兒學習創編歌詞并嘗試表演。
(1)引導幼兒想象自己是一只猴子、壁虎、松鼠、烏龜等,想想:會在哪里爬?向上,爬到什么地方?
(2)活動延伸:
請家長利用親子手冊和幼兒一起唱、一起玩。
三、戶外活動:
1、體育游戲:火車過山洞見領域活動指導P21。
2、分組活動:(見周計劃表)
課后反思:
我根據音樂的特色及歌詞內容,結合幼兒的年齡及對事物的好奇心設計了這節課。制定了兩條活動目標:第一條是感受小手在身體上爬上爬下的樂趣,第二條是能隨音樂旋律的上行與下行.合拍的做由下而上,由上而下的動作。我把我活動的第一個目標做為了我活動的重點,第二個目標就是本次活動的難點。我的活動準備是幼兒每人一個小手寶寶,課前學會小手爬這首歌。我的活動設計是始終以小手寶寶為客人的方式貫穿其中,以小手寶寶要表演節目為鋪墊,引發起幼兒的表演欲望,從而體驗到小手爬的樂趣,來完成我活動的第一條目標。
通過提問及文字描述,感知上行與下行,來完成我活動的第二條目標。互動部分來完成了我活動的重點。最后的互動環節,由于我的引導不到位,個別幼兒沒有體驗到相互爬的樂趣,這是我在今后的學習中需要加強和努力的。
小班藝術教案:小手爬3
教材分析:
《小手爬》是小班上學期主題活動三《我自己》次主題二《小手和小腳》中的一節活動。歌曲活潑、富有兒童情趣,旋律簡單優美、內容生動有趣,速度為中速,非常適合小班幼兒邊唱邊做動作的學習特點。簡短的的兩句歌詞描述了小手爬上爬下的動作。通過游戲的方式讓幼兒在音樂中感知手的動作變化,進一步了解身體的不同部位。并借助小手的上下爬動,感受音樂的上行和下行,進一步發展其精細動作,進而產生愉快的情緒。在活動中還滲透了語言、健康的有關內容。
幼兒分析:
幼兒從出生幾個月開始,就對小手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從最初的吃手、玩手到用小手做游戲,小手都給幼兒帶來了無盡的樂趣。小班幼兒通過本主題前面幾個活動的實施對自己的五官有了初步的了解,但用動作來表現音樂還具有一定的挑戰性。同時他們對游戲非常感興趣,通過本活動,可以讓幼兒知道小手能跳舞、做游戲,用處非常大,從而也能加深幼兒對音樂的感受力和表現力,并發展其精細動作。
活動目標:
1、能根據歌詞內容做小手在身體上爬上爬下的動作,感受小手在身體上爬上爬下的樂趣,進一步了解身體不同的部位。
2、借助小手的上下爬動,感受和表現音樂旋律的上行、下行,發展精細動作。
活動準備:
歌曲磁帶、錄音機、實物若干。
活動重點:
能根據歌詞內容做小手在身體上爬上爬下的動作,感受小手在身體上爬上爬下的樂趣,進一步了解身體不同的部位。
活動難點:
借助小手的上下爬動,感受和表現音樂旋律的上行、下行,發展精細動作。
教法:
整體教學法、完整示范法
學法:
游戲法、體驗法、表演法
活動流程:
玩手指游戲“爬山”——學習律動,感受和表現旋律的上行、下行——替換歌詞和動作——情感教育。
活動過程:
一、教師和幼兒一起玩手指游戲“爬山”.(4分鐘)
大拇哥,二拇弟,中鼓樓,四兄弟,小妞妞,來爬山,爬呀爬呀爬上山。(感受小手爬動的樂趣。)
1、能干的小手還能爬到哪里?
2、小朋友用小手互相爬一爬。
分析: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可以吸引幼兒去參加各種活動,積極學習各種知識,從而發展各種能力。小班孩子在活動前情緒容易不穩定,運用做手指游戲的方式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引發他們的興趣,為以下的學習提供良好的基礎。
二、學習律動,感受和表現旋律的上行、下行。(13分鐘)
1、教師以較慢的速度邊唱邊示范。“爬呀爬呀爬呀爬,一爬爬到頭頂上;爬呀爬呀爬呀爬,一爬爬到小腳上”。讓幼兒說說小手先爬到哪里?后來又爬到哪里?
2、教師完整示范表演,突出在每句結束時小手爬到頭頂上或小腳上,關注動作與音樂的關系。
3、教師與幼兒共同聽音樂做上行、下行的動作。
4、這首歌里的小手真可愛,爬來爬去到處走,在小手向上爬和向下爬的時候,音樂有什么不一樣呢?
小結:小手爬到頭頂上的時候音樂慢慢高起來,小手向爬到腳背上的時候音樂是慢慢低下來的!
5、聽音樂師幼共同做律動,進一步感受和表現旋律的上行和下行。
6、替換歌詞和動作。
小手除了可以爬到頭頂上和小腳上,還想爬到哪里?
(教師幫助幼兒整理、替換歌詞,引導幼兒一起唱唱、做做。)
7、鼓勵幼兒改變小手爬的動作,如:跳呀跳呀……一跳跳到……滑呀滑呀,……一滑滑到……
活動延伸:(3分鐘)
教育幼兒要勤剪指甲、勤洗手,保護好我們的小手,做個講衛生的好孩子。
【小班藝術教案:小手爬】相關文章:
小班藝術教案小手爬01-08
小班音樂教案小手爬01-09
小班藝術教案03-16
小班藝術教案(經典)09-18
小班藝術教案【經典】09-18
(精華)小班藝術教案08-21
小班藝術教案【推薦】09-15
小班藝術教案[集合]07-18
小班藝術領域教案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