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兒園冬至主題活動簡報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精]幼兒園冬至主題活動簡報
在充滿活力,日益開放的今天,我們可以接觸到簡報的地方越來越多,簡報的種類盡管很多,但其結構卻不無共同之處,一般都包括報頭、標題、正文和報尾四個部分。那么你有了解過簡報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冬至主題活動簡報,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幼兒園冬至主題活動簡報1
12月21日是傳統節日冬至,冬至到,吃水餃是中國傳統習俗,為了讓孩子傳承中華民族的傳統習俗,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增進親子互動,宜川縣行知幼兒園師幼與家長們一起開展冬至包餃子活動,共同歡度這個特色的節日。
活動開始前,各班老師先給孩子們講述了冬至的習俗由來,并教授了冬至的`兒歌。廚房師傅用蔬菜榨汁,制作成菠菜綠、胡蘿卜黃、火龍果紫的面團,調好肉餡,恭候家長們的到來 。
幼兒園冬至主題活動簡報2
冬至是農歷二十四節氣中的一個重要節氣,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冬至為“冬節”,所以被視為冬季的大節日,在古代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講法。
為了讓幼兒親身感受到祖國的傳統文化,了解冬至的風俗習慣,2021年12月21日,徐涇第三幼兒園組織開展了冬至主題活動。
小班:
冬至到,氣溫越來越低,天氣越來越冷,冬至要做些什么呢?孩子們對冬至充滿好奇,聽一聽老師的介紹吧。
古有繪制九九消寒圖的習俗,孩子們運用吹畫、手指點畫的形式制作“九九消寒圖”,九朵梅花在小手指的點點中充滿意境。
“冬至到、冬至到,南湯圓,北方餃。暖暖和和吃一碗,保你耳朵凍不掉”。看寶貝們一個個把湯圓搓的圓圓的,餃子做的像個小耳朵。
中班:
冬至吃湯圓,是我國江南地區的傳統習俗。湯圓也稱湯團,是一種用糯米粉制成的圓型甜品,“圓”意味著“團圓”“圓滿”,所以冬至吃湯圓又叫“冬至團”。古人有詩云:“家家搗米做湯圓,知是明朝冬至天。”中1班的小朋友們搓了一碗碗可愛的湯圓,香香甜甜,邀請大家來品嘗。
而在北方,每年農歷冬至日,都有吃餃子的習俗。諺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這亦是為了紀念“醫圣”張仲景冬至舍藥之事。中2班的寶寶們捏了五顏六色的餃子,在這個寒冷的天氣,暖融融餃子給我們帶來溫暖。
數九歌:聽一聽中3班寶寶們為我們帶來的“數九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和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開,八九燕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期待著寒冷的冬天過去以后迎來溫暖的春天!
手指謠:冬至到、冬至到,我們一起包水餃。暖暖和和吃一碗,保你耳朵凍不掉。中4班的.小朋友們為我們帶來手指謠《冬至到》,一起來動動手跳一跳,我們冬天不怕冷,暖暖和和的過冬至啦!
大班:
大1班的小朋友在白紙上繪制九只寒梅,每只寒梅九朵。一只對應一九,一朵對應一天,每天根據天氣實況用特定的顏色填充一朵梅花。九盡春深,也有不用顏色染而直接在花瓣上用文字和符號注明陰晴雪雨的。
大2班的小朋友為大家送上了一幅幅“美味”的餃子作品啦~~
大3班的小朋友一起去認識冬至,了解冬至習俗。
大4班的小朋友們圍坐在一起親手制作了五彩的湯圓。
通過這次迎冬至的活動,孩子們既了解了冬至的知識,又鍛煉了動手能力,更體驗到了傳統民俗節氣的獨特魅力,愿中國的傳統文化和傳統美德在孩子們身上不斷的傳承下去。
幼兒園冬至主題活動簡報3
冬至,時于每年公歷12月22日左右。據傳,冬至在歷史上的周代是新年元旦,曾經是個很熱鬧的日子。在中國北方有冬至吃餃子的風俗。俗話說:“冬至到,吃水餃。”而南方則是吃湯圓,當然也有例外,如在山東滕州等地冬至習慣叫做數九,流行過數九當天喝羊肉湯的`習俗,寓意驅除寒冷之意。
立冬為什么吃餃子?因我國以農立國,很重視二十四節氣,“節”者,草木新的生長點也。秋收冬藏,這一天,改善一下生活,就選擇了“好吃不過餃子”。
民間在這一期間同樣有祭祖、家庭聚餐等習俗。故而冬至才被稱為“小年”。冬至,古稱“日短”或“日短至”;古人認為,冬至節氣是計算我國二十四節氣的起點;因為冬至一到,新年就在眼前;所以,古人認為冬至的重要程度,并不亞于新年;在民間廣泛流傳著“冬至大如年”的說法。
幼兒園冬至主題活動簡報4
冬至是農歷二十四節氣中的重要節氣之一,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各地人民在冬至這天都會烹制特殊的飲食,以表示對冬至的重視。為了讓幼兒深刻了解冬至,弘揚民俗文化,12月20日,利津縣鹽窩鎮中心幼兒園虎灘分園開展了“快樂冬至,暖意融融”主題活動。
活動中,大班老師通過組織孩子觀看視頻先給孩子們講解冬至節的來歷,讓孩子們了解冬至吃餃子的緣由,接著通過生動的圖片向孩子們展示餃子的顏色、形狀,并示范了包餃子的步驟。孩子們睜大眼睛仔細看著,追隨著老師的動作,默默尋思著自己將要做的餃子的樣子。隨后教師指導幼兒用太空泥包餃子,既讓幼兒感受到了節日氛圍,也提高了幼兒的動手能力。
中班老師利用繪本把幼兒帶進一個美麗的.胡童話世界,讓幼兒更好的了解、理解冬至這個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感受冬至豐富的文化內容,萌發幼兒喜歡并熱愛中國傳統文化的思想,積極傳承中國傳統文化情感。小班教師通過生動有趣的故事《冬至》,告訴孩子們有關冬至的風俗習慣和科學小知識,感受節日的濃濃氛圍。
通過冬至活動的開展,孩子們知道了冬至的來歷和習俗,加深了孩子對中國傳統節氣的認識,讓中國傳統文化和傳統美德,在孩子們身上不斷傳承下去。
幼兒園冬至主題活動簡報5
冬至,是我國農歷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一個傳統節日。冬至是我們這里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過了冬至,白天就會一天天變長。在我國古代對冬至很重視,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面且有慶賀冬至的習俗。人們認為過了冬至,白天一天比天長,陽氣回升,是一個節氣循環的開始,也是一個吉日,應該慶賀。中國傳統的冬至文化包含感恩、祈福、平安、喜樂以及新的.開始。冬至陽生春又來,一年之中黑夜最長的一天,讓我們帶領孩子們穿越千年,感受傳統文化的滋養和祖先們用智慧傳遞的生機與希望,感受因季節變化帶給我們的心靈悸動,讓我們的生命在時間的流逝里日漸充實。
冬至,畫素梅一枝,為瓣八十有一,日染一瓣,瓣盡而九九出,則春深矣。”圖中一枝寒梅,枝頭綻出素白梅花數朵,共八十一瓣。自冬至之日起,每日著色一片花瓣,待滿枝花瓣盡顯緋紅暖意時,窗外的春意也恰時回歸。
此次的冬至活動讓孩子們了解到了冬至節的意義、習俗,及其祖先們用九九消寒圖來記錄數九天的雅致情懷。孩子們參與勞動中,體驗勞動價值,尊重勞動成果;參與買賣,讓幼兒實踐認識錢幣、體驗錢幣買賣的意義和價值。在集市的交易中,提高了孩子們的自信心、良好的交往態度、溝通能力、與不同人的社會交往能力、掌握與人交際的技巧。買賣過程中,培養了孩子們的誠信品質,遵循物品交易的交換原則,初步建立經濟價值觀,發現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創造性思維與社會實踐綜合能力。
【幼兒園冬至主題活動簡報】相關文章:
幼兒園冬至主題活動簡報05-15
幼兒園冬至活動簡報05-16
冬至幼兒園活動簡報10-12
冬至活動簡報06-08
冬至活動簡報(精選)07-22
幼兒園冬至活動簡報(優)05-28
[優秀]幼兒園冬至活動簡報05-28
幼兒園冬至活動簡報[優選]05-25
(優)幼兒園冬至活動簡報05-18
幼兒園冬至活動簡報【必備】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