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科技大學就業前景
武漢科技學院位于九省通衢、風景秀麗的武漢南湖之濱,是一所特色和優勢明顯,哲、經、法、教、文、理、工、管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學校占地面積2100余畝,建筑面積55萬平方米,校園風景優美,滿園翠竹,岸芷汀蘭,郁郁青青。
武漢科技學院原名武漢紡織工學院,是原紡織部八所部屬本科院校之一,1998年更名為武漢科技學院。學校是國務院首批學士學位授予權單位,具有碩士學位授予權,已和國內外多所著名大學聯合培養博士多年。學校現有15個二級教學院(系、部),42個本科專業,2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6個二級學科碩士點。具有省部級重點學科9個,省級重點研究基地(重點實驗、工程中心、研發中心等)8個,2005年在中國高校科技創新競爭力排行榜中名列包括部屬高校在內的湖北高校第8位,居湖北省屬高校第2位,并連續七年居中國時裝院校積分排名第一位。近年來本科畢業生就業率均在90%以上,已為國家培養了各級各類優秀人才5萬余人。
學校現有在職教職工1200余人,其中教學科研人員800余人,教授、副教授400余人,博士、碩士500余人,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紡織材料專家、紡織教育家姚穆受聘為我校教授,俄羅斯自然科學院通訊院士維克多?耶夫根耶維齊?庫茨米切夫博士、東華大學博導于偉東被聘為我校“湖北省楚天學者計劃”特聘教授。目前在校研究生和普通本科學生12000余人。
學校辦學條件優良,教學、科研儀器設備達9000多萬元。圖書館現有各類藏書190萬冊,長期訂購的中外期刊1000余種、電子期刊10000余種,建有先進的電子閱覽室和功能齊全的校園網,出版有《武漢科技學院學報》、《對外經貿實務》等學術刊物。
學校高度重視科學研究工作。近幾年先后承擔國家“863”重大科技專項、“863”青年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國家“支撐計劃”等國家級和省部級重大科研課題百余項,獲國家級、省部級科技成果獎勵40多項,尤其在紡織新型纖維材料、功能性面料、服裝數字化、廢水處理技術、紡織裝備數字化等研究領域,在國際國內具有重大影響,產生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近幾年出版學術著作102多部,200多篇論文被三大檢索、新華文摘等收錄,發明專利50多項。
學校十分重視國際合作交流,積極拓展國際合作空間。與俄羅斯伊萬諾沃紡織大學聯合培養博士,與英國利茲大學、加拿大蒙克頓大學、澳大利亞霍姆格蘭商學院、澳大利亞南昆士蘭大學等聯合辦學,設有中國-歐盟國際職業教育培訓中心,并聘請多名國外知名學者為學校的名譽教授。
充滿生機與活力的武漢科技學院正在加快發展步伐,近年來,學校在教學質量、科學研究、管理水平等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受到社會廣泛好評。
【武漢科技大學就業前景】相關文章:
武漢科技大學藥學院藥學專業就業前景07-14
武漢大學的測繪就業前景如何?07-14
武漢大學測繪工程專業就業前景07-01
武漢大學哪個專業的就業前景好07-14
武漢大學電氣工程就業前景07-14
武漢科技大學助推學子好就業、就業好07-03
武漢大學法學專業就業前景07-14
武漢科技大學多向聯動助推學子就業07-05
武漢大學的工程力學如何,就業前景如何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