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防雷電安全教育教案(通用10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防雷電安全教育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防雷電安全教育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 知道雷電形成的原理過程,明確雷雨天氣的危害,樹立防雷電的安全意識。
2、 通過調查和收集資料,了解好掌握預防雷擊的方法好技能。
3、 初步掌握遭遇雷擊之后的緊急治療方法和應急措施。
教材分析:
引言部分指出了雷電的危害,同時揭示了本課要了解的內容和重點的教學任務。主體部分共設不友好的來訪者和避開雷電防雷擊兩個主題。
教學重點:
雷電形成的原理過程,明確雷雨天氣的危害,樹立防雷電的安全意識。
教學難點:
遭遇雷擊之后的緊急治療方法和應急措施。
教學過程:
一、認識雷電
1、教師為學生播放一段雷雨季節電閃雷鳴的視頻資料,提問:‘這是什么現象?經歷過這種天氣嗎?當時有什么感受?”
2、學生根據生活體驗交流對雷電的'認識。
3、教師引導:“雷電是生活中常見的自然現象,在我們生活中就經常會遇到雷雨天氣。你知道雷電是怎樣形成的嗎?”
4、 學生先就自己了解的相關知識介紹,然后教師結合教材介紹進行補充。可以利用
電發生器等科學試驗器材為學生演示一下雷電產生的原理。
二、正確認識雷電的危害
1、 教師引言:“雷電發生時的溫度高達2000℃,大家想象一下,這樣的溫度會產生怎
的危險?
2、 學生根據自己的認識交流雷電的危害。
3、 教師小結:“云層能積聚大量正電荷,而地球是導體,本身積聚負電荷,從而使得云層與云層之間、云層與地面之間形成很高的電勢差,幾百萬伏到幾億伏,因而產生的電流就十分強大,達到幾萬安至十幾萬安,形成高熱和強光,會造成巨大破壞,能使人立即死亡。
如果通過樹木、建筑物,巨大的熱量和空氣的振動都會使它們受到嚴重的破壞。”
4、根據真實案例體會雷電的危害。
(1) 了解教材“真實再現”的案例,教師提問:“這樣的嚴重后果你想到過嗎?當
我們遇到雷雨天氣的時候,你想到會有這樣的危險發生嗎?”
(2) 學生交流對這一事件的認識,并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歷談談對雷電災害的了解
和認識。
(3) 教師為學生提供更多雷擊事件案例,幫助學生更全面、明確地認識雷電,重
視雷電的危害。
三、整理資料
1、 教師指導學生將收集的資料和通過學習了解的雷電危害進行整理。
2、 學生交流收獲。
四、野外預防雷擊
1、 教師引言:‘當我們上學、放學的時候,外出游玩的時候遇到雷雨天氣是常有的
事情,那么如果在外遇到雷雨我們應該怎么辦呢?
2、 學生根據生活經驗和了解的相關知識進行交流,教師結合教材相關資料進行補充。
(l)避雷、避雨時應該注意的問題。
(2)使用雨具時應該注意的事項。
(3)留意自己的衣著有沒有容易導致危險的物品。
(4)避免使用電子產品。
(5)不進行危險活動。
五、家庭防雷電措施
1、 教師出示一組居家生活中的防雷電圖片,讓學生判斷其正確與否,并說明理
由教師給予分析和補充。
2、 教師啟發:“我們在雷雨天氣應該注意防雷擊,那么在平時沒有出現雷電天氣的
時候,又該怎樣預防雷電呢?”
3、 學生交流日常生活中的防雷電措施,教師補充,如安裝避雷針等。
六、雷擊后的救護
1、師:“雷電的危害是巨大的,我們平時一定要加倍小心。不過如果有人不幸遭遇雷電傷害,我們千萬不要慌張,也不要猶豫不決耽誤救治的時間,學習正確的施救方式可以讓我們及時幫助遭遇雷擊的患者擺脫生命危險。”
教師播放對遭遇雷擊者的緊急救護視頻,并結合視頻進行救護方法的講解。
2、學生分組進行救護技能的訓練。
防雷電安全教育教案 篇2
知識目標
1、理解、積累“睥睨、污穢、犀利、馳騁、鞭撻”等詞語。
2、了解戲劇文學的特點。
3、理解文中使用的修辭手法和象征手法,體會表達效果。
能力目標
1、誦讀,體味文章熾烈的語言以及雷霆萬鈞的氣勢,感受情感律動。
2、體會課文抓住事物的特征展開的豐富想象,感悟作品的思想內容和藝術特點,培養欣賞戲劇文學的能力。
3、品味語言的.抒情效果,理解作品內涵的深刻的思想內涵。
德育目標 理解屈原深切的愛國愛民思想和英勇無畏的斗爭精神。
教學重點 誦讀并背誦課文前六段。體會作品第雄偉氣氛和深厚的抒情意味。
教學難點 聯系背景資料,深刻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
教學方法 誦讀法 研討探究法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語設計
今天,我們一起走進郭沫若歷史劇《屈原》中的靈魂和高潮——《雷電頌》,去傾聽詩人的抒情獨白。(板書課題、作者)
二、資料助讀
1、戲曲知識簡介
2、屈原簡介
3、歷史劇《屈原》的寫作背景及意圖
三、朗讀,整體感知
1、學生默讀全文,初步感知文意。標示段序并疏解字詞。
睥睨(p
ìnì):眼睛斜著看,形容高傲的樣子。
佇(zhù)立:長時間地站著。
犀利:(武器、言語等)鋒利;銳利。
迸(pèng)射 眩(xuàn)目 稽(qí)首
擺弄:擺布。
馳騁(chíchěng):(騎馬)奔馳。
虐(nüè)待:用殘暴狠毒的手段待人。
鞭撻(tà):鞭打。比喻抨擊。
2、學生聽讀,理解劇情
3、學生自由讀課文,體察屈原的內心世界。
4、學生以精煉概括的語句,談出自己的誦讀感受。
5、合作研討課文思想內容。
思考:屈原的內心獨白表達了哪兩個方面的思想內容?體會在課文的結構層次方面是怎樣的?
學生小組討論后回答,教師明確
6、教師范讀,學生跟讀,深入體會文意。
四、布置作業
反復朗讀課文,嘗試背誦前六語段。
第二課時
一、檢查作業
抽查背誦
二、研讀賞析文意
1、小組展開朗誦課文“歌頌風雷電”片斷比賽。
2、研討:
(1)文中的風雷電,洞庭湖、東海、長江,有形、無形的長劍,沒有陰謀、沒有污穢、沒有自私自利的沒有人的小島等物象象征了什么?運用象征手法的表達作用是什么?
(2)抒情主人公通過呼喚風、雷、電表達了一種怎樣的思想感情?
小組討論交流,教師明確
3、師生共同評點屈原形象。
4、學生通讀全文,結合具體語句品析文中運用的修辭手法及其表達效果。
三、對比引申,把握抒情方式
思考:與以前我們學過的郭沫若詩歌《天上街市》《靜夜》相比,《雷電
頌》的抒情方式有什么特點?
學生研討后回答,教師明確
四、課堂小結
五、布置作業
閱讀歷史劇《屈原》,全貌性感受作品的思想內容,寫出自己的心得體會。
板書設計
雷電頌
郭沫若
屈原:光明與正義的化身 愛國愛民 英勇無畏
歌頌風雷 浪 象
風、雷、電:象征人世間追求 漫 征 怒斥神祇
正義、光明的變革力量 主 擬 “東皇太一”等眾神:象征人世
洞庭湖、東海、長江:象征 義 人 間昏庸腐朽的當權者和官僚
人民群眾 詩 呼 統治集團
風 告
手
法
防雷電安全教育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默讀課文,養成邊讀邊思的習慣,并學會圍繞課題、課文內容提問,嘗試自主學習。
3.了解美國科學家富蘭克林冒著生命危險揭開雷電之謎的故事,感受科學家獻身科學的偉大精神。
教學重點、難點:
學會圍繞課題、課文內容提問,能聯系上下文,品讀出富蘭克林的精神。
學生準備:
搜集關于富蘭克林的資料 預習課文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課題。
1、媒體播放:雷電
用一個詞語來形容此時的景象?(雷電交加、電閃雷鳴、雷電大作……)
2、為什么下雨時會有雷電現象?今天,讓我們隨著美國科學家富蘭克林一起來——(板書課題:揭開雷電之謎) 齊讀課題
3、讀了課題,你們有什么問題?
預設:雷電之謎是什么?
為什么要揭開雷電之謎?
怎樣揭開雷電之謎?
揭開雷電之謎的結果怎樣?
……
二、初步釋疑,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試著在文中找到問題的答案,做好標記。
2、交流:
雷電之謎是什么? 板書:放電現象
富蘭克林為什么要揭開雷電之謎? 板書:大膽提出
怎樣揭開雷電之謎? 板書:風箏實驗
結果怎樣? 轟動世界
3、歸納課文主要內容
結合板書概括地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三、深入研讀,感悟富蘭克林為科學勇于探索、獻身的精神。
1、出示第一節:
美國科學家富蘭克林,是1 8世紀電學史上的一位勇士。他曾經冒著生命危險,從天空攝取閃電,揭開了雷電之謎。
(1)齊讀第一節
(2)理解:攝取
(3)“勇士”是什么意思?(有氣魄有膽量的人)
2、默讀課文,邊讀邊思,劃出能說明“富蘭克林是一位勇士”的句子。
3、學生交流
(1)學習第二節
從前人們一直認為,天空中出現電閃雷鳴,這是大自然在顯示神威。可是,富蘭克林卻大膽地提出,那是大自然的一種“放電現象”。1 752年7月的一天,他親自做了一個吸引雷電的風箏實驗。
①指名讀
②說說你從哪些地方看出富蘭克林是一位勇士?
師引導理解:“人們、一直、顯示神威’’與“富蘭克林卻大膽地提出”作比較。
大自然在顯示神威——從前人們一致認為雷暴是天公的怒火,對大自然充滿了敬畏,而富蘭克林卻大膽地向大自然挑戰,勇氣可嘉。
人們——說明大多數人都是這樣認為的,而富蘭克林卻有著自己與眾不同的看法,敢于向大多數人挑戰。
一直——說明這種看法已經存在了很長時間了,富蘭克林敢于向傳統觀念挑戰。
親自做了試驗——說明富蘭克林敢于大膽實踐,用事實來證明自己的觀點。
(板書: 敢于挑戰 敢于實踐)
過渡:富蘭克林敢于——,敢于——,真不愧于“勇士”這一稱號。但是在他冒著生命危險來進行風箏實驗中,我們更能感受到他身上無比的勇氣和膽量。
(2)學習三、四節
①仔細讀讀課文第三、四節,圍繞“風箏實驗”又有什么問題?
②質疑
預設:為什么選擇這樣一個天氣做實驗?
做實驗的風箏與普通風箏有什么不同?
在這種電閃雷鳴的天氣中,富蘭克林不怕嗎,他為什么愿意冒險做這個實驗?
……
③這是一個怎樣的天氣?抓文中的詞語來說說(烏云密布、雷電交加、大雨傾盆而下……)
為什么要選擇這樣的天氣?(7月雷雨多,適合實驗)
④做實驗的風箏和普通風箏有什么不同?
指名學生復述制作實驗用的風箏的過程
抓住麻繩、鐵棒、銅鑰匙來思考設計的不同
(風箏上安一個尖細的鐵棒是為了攝取閃電中的電流。麻繩本來是不導電的,可因為閃電中的電流太強了,所以使得麻繩上也帶上了一些電。銅是導電的金屬,能讓他切實感受到電流的存在,這給了富蘭克林最好的證明。)
⑤這樣的設計的確能讓富蘭克林切身感受到雷電中的電流,但同時也給他帶來了巨大的危險,再讀讀第四節說說哪些地方讓你感受到富蘭克林的勇氣和膽量?
交流并出示句子:富蘭克林覺得手有點麻,當他的手指靠近那只銅鑰匙時,一朵藍色的電火花立刻向手指射過來。他感到手臂一陣麻木,差一點兒被擊倒。
難道富蘭克林不怕危險嗎?不,面臨危險,富蘭克林沒有退卻,他心里一定在想——
指導朗讀句子
⑥富蘭克林對科學如此執著和癡迷,實驗成功了,他興奮地叫了起來——(生讀:)“這就是電,和實驗室里的電火花完全一樣!”
⑦這就是富蘭克林,一位勇于獻身的科學家,一位為了科學將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的科學家,這就是真正的勇士。(板書:勇于獻身科學)
⑧小結:正因為富蘭克林有著為了科學堅持到底勇于獻身的精神,才會做這樣的.實驗,多么讓人佩服啊!
有感情地朗讀3、4小節
四、概括升華,總結全文。
1富蘭克林的風箏試驗在世界上引起了轟動,為什么會引起轟動?你想對他說什么?
出示:風箏實驗轟動了世界,這是因為______ ,我想對他說:“________________”。
小組討論交流
2師:雷電之謎終于被解開,它其實就是大規模的“放電現象”,這是個轟動世界的發現,但富蘭克林并沒有沉醉于自己的成功之中,而是繼續不懈地努力,根據放電的原理,發明了避雷針,造福于人類。
3說說學習了課文之后,你對“勇士”這個詞語有了什么新的認識?
師:“勇士”是指那些有力量、有膽量的人;是敢于向大自然挑戰、勇于用實踐證明自己的觀點的人;是為人類做出貢獻的人!
五、課后作業
1課外閱讀《富蘭克林傳》。
2搜集一些勇士的小故事,和同學交流。
板書設計:
11揭開雷電之謎
富蘭克林
大膽提出→放電現象←風箏實驗
敢于挑戰 敢于實踐 勇于獻身科
教學效果反饋:
通過釋疑感知課文,再利用板書幫助學生理清脈絡,概括課文內容,取得很好的效果。教學時,我以“勇士”作為學習的突破口,引導學生自主學習,通過對重點詞句的理解,來感悟人物品質,收效也不錯。
不足之處:教學內容多,時間緊,朗讀訓練不夠。
防雷電安全教育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自主學習生字,通過查字典、近義詞等方法理解詞語“攝取、勇士、揭開”等詞語的意思。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圍繞課文內容,進行提問。通過聯系上下文理解、解釋關鍵詞理解句子等方法解決問題。
3、根據文中的描述,能介紹富蘭克林的制作的風箏及簡單原理。
4、通過閱讀,感受科學家勇于為科學獻身的偉大精神。
[教學重點和難點]
圍繞課文內容,進行提問。通過聯系上下文理解、解釋關鍵詞理解句子等方法解決問題。
[教學準備]
1、媒體。
2、預習課文:
(1)讀通課文,讀準生字的字音。
(2)圈畫自己不理解的詞語,用自己認為合適的方法去理解。
[教學時間]
1.5課時—2課時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板書:雷電
師:這是一種自然現象,你見過嗎?談談你所知道的。
學生談。
2、師:同學們通過書籍、電視等多種渠道,了解了雷電之謎。(板書:之謎)有一位美國科學家富蘭克林,他曾冒著生命危險,從天空攝取閃電,揭開了雷電之謎。
板書:揭開
做動作理解:揭開
聯系生活經驗初步了解“揭開”的不易。
齊讀課題
3、出示第一小節:美國科學家富蘭克林,是18世紀電學史上的一位勇士。他曾冒著生命危險,從天空攝取閃電,揭開了雷電之謎。
指名讀,(及時用多種方法理解:攝取)師引讀體會兩句的因果關系,男女生合作讀體會。
質疑:
雷電之謎是什么?為什么要揭開雷電之謎?怎樣揭開的?結果怎樣?有什么生命危險呢?……
說明:
質疑問難是整個單元學習的重點,雖然在上個學期學生已經有所涉及,但是提問的能力上還有待提高,在教學時,教師要做適當的點撥,讓學生學會從字、詞、句、標點幾方面去試著提問。
二、深入研讀:
1、學習第2小節:雷電之謎是什么?為什么要揭開雷電之謎?
(1)出示句子:從前,人們一直認為,天空中出現電閃雷鳴,這是大自然在顯示神威。
指名讀
引導理解:人們——大多數人;一直——說明存在很久了;大自然在顯示神威——認為是天公在發火,對大自然充滿了敬畏。
再指名讀。
(2)出示:可是,富蘭克林卻大膽提出,那是大自然的一種“放電現象”。
指名讀
師:他敢于向當時的傳統觀念挑戰,提出自己與眾不同的觀點,向大自然挑戰,真是勇氣可嘉。
板書:敢于挑戰
2、學習第3、4節:怎樣揭開雷電之謎的?結果怎樣?
(1)師:為了揭開雷電之謎,1753年7月的一天,富蘭克林親自做了一個吸引雷電的風箏實驗。他在做實驗前做了精心的準備,讀讀第3節,找找描寫他做準備的句子。
交流,出示句子:他事先精心制作了一只白色絲綢風箏,風箏上安了一個尖細的鐵棒。風箏用麻繩系住,麻繩末端分成兩支,分別接上一片銅鑰匙和一小段絲線。
指名讀,及時正音:絲綢、系住、末端
自己輕聲讀,針對內容提出問題。
交流。(預設:為什么用白色絲綢制作風箏?風箏上為什么要安尖細的鐵棒?為什么在麻繩末端分別接上一片銅鑰匙和一小段絲線?……)
(2)自己輕聲讀第4節,解決問題。
(有的立即請學生回答,有的內容可以在課后請學生查找資料回答)
聯系下文解決:風箏上為什么要安尖細的鐵棒?為什么在麻繩末端分別接上一片銅鑰匙和一小段絲線?
結合“覺得手有點麻,當他的手指靠近那片銅鑰匙時,一朵藍色的電火花立刻向手指射過來。”回答“安尖細的鐵棒”、“在麻繩末端分別接上一片銅鑰匙和一小段絲線”的原因和冒“生命危險”的原因。
板書:勇于獻身科學
說明:
在這個環節中,教師對學生提問能力的訓練有明確的指向,讓學生從內容上來提問。不可避免,學生會提出很多涉及科學技術的內容。教師要善于歸納、總結,對學習語文有用的知識加以指導。如“風箏上為什么要安尖細的鐵棒?為什么在麻繩末端分別接上一片銅鑰匙和一小段絲線?”這兩個問題,老師指導學生聯系下文學習,教會學生自我學習的方法。另外的問題,可以放在課后去探究。
(3)復述:請你來為富蘭克林的風箏寫一份簡單的說明書,并說說為什么要這樣設計。
(4)師:為了實驗能取得成功,富蘭克林還精心實驗的時間 ,是?(選擇了7月的一天來做實驗)因為那天?(引讀:天空烏云密布,雷電交加。)過了沒多久?這樣的天正適合做實驗。
他還精心選擇了實驗的地點,在?(費城的郊外)因為?(比較空曠,容易收集)
(5)師:他做了這樣精心的準備,實驗成功了嗎?他興奮地叫起來?(指名讀、齊讀)
師:他勇于實踐,知道了雷電之謎就是?(放電現象)板書:放電現象
(6)師:當他實驗成功后, (誰)會說:“ 。”(提示:看他做實驗的兒子、曾經嘲笑過他的人、別的科學家)
(7)師:富蘭克林有著為了科學堅持到底的`精神,才會做成實驗,讓我們在來讀讀課文,感受他揭開雷電之謎的不易。
讀課文3、4小節。
3、理解“勇士”
(1)師:富蘭克林就是這樣揭開雷電之謎的。人們稱富蘭克林是18世紀電學史上的一位勇士,是因為?(媒體出示第一節,引讀)
(2)你還能從文章中找到,表明他是“勇士”的句子嗎?
句式:人們稱富蘭克林是18世紀電學史上的一位勇士。 。(指導不加上“因為”說)
說明:
學生對“勇士”的理解,從字面上看似容易,但要真正讀懂在文章中的含義,需要老師的點撥。在此處讓學生來說說稱富蘭克林為“勇士”的原因,不僅能讓學生再一次研讀文本,是對前面學習的小結,還能讓學生對“勇士”這一詞有更深的了解。
4、學習最后一節:
后來,他還發明了——(讀最后一節)
三、小結:
真正的勇士,是像富蘭克林這樣,敢于(引讀板書)敢于——,敢于——的人,讓我們也像富蘭克林這樣敢于——,成為生活、學習、工作的勇者吧。讓我們記住這位偉大的科學家——富蘭克林。
板書設計:
大膽提出 敢于挑戰
11、揭開雷電之謎
放電現象
富蘭克林 風箏實驗 敢于獻身科學
敢于實踐
防雷電安全教育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教育幼兒學會如何防雷電。
2、鍛煉幼兒對事情的判斷能力和想像力,增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3、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判斷能力。
4、初步培養觀察、比較和反應能力。
5、培養幼兒自我保護能力。
活動準備:
課件《如何防雷電》;躲雷雨閃電的情景場地布置(即游戲場地):大樹一棵、電線桿一條,房子一座,雨的形成:用銀色的包裝紙剪成一條條細小的長帶,掛在場地的房頂上面飄落下來;情景演習的準備:電燙斗一個,一件破了一個洞的衣服;小兔子頭飾、木籃子各40個;音樂《下雨了》。
活動過程:
一、活動的導入:今天,黃可芳小朋友邀請我們到她家去做客,現在,我們出發吧。
二、躲雷雨閃電的情景:
1、剛走到半路上,突然傳來一陣雷雨閃電的聲音(用錄音機播放音樂),"孩子們,下雨了,打雷啦,趕快躲"。仔細觀察孩子們躲在哪里。
2、雨停了,繼續走,來到了黃可芳的家里坐下,她媽媽熱情招待我們。
三、圍繞剛才躲雷雨閃電的情景進行提問:
1、剛才我們在半路上遇到什么事情啦?
2、你們是怎樣避雷雨閃電的?躲在哪里?
3、今天小可愛也遇到了像我們同樣的事情,現在,我們一起來看看她是怎樣做的?
四、觀看課件《如何防雷電》。
五、圍繞課件內容與幼兒展開討論:
1、故事里的小可愛她是躲在哪里避雷雨閃電的?
2、小帥哥又是躲在哪里避雷雨閃電的?
3、小可愛、小帥哥誰做得對呢?請幼兒自由討論,鍛煉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對事情的判斷能力。
4、老師小結應該怎樣防雷電。
(1)不可以跑到大樹下躲雷雨閃電。
(2)不可以躲在電線桿下。
(3)不可以躲在高危的地方。
(4)不可以躲在潮濕的地方。
六、情景演習:突然在黃可芳家里的一個角落里冒出一陣陣煙和聞到一股燒焦的味道。
七、與幼兒一起討論應該如何安全用電。
1、尋找出冒煙的苗頭,找出原因。
2、與幼兒一起討論在家該如何安全用電?請幼兒各抒已見,這時候,要運用靈巧的引導語言來開發幼兒的想象力和對事情的判斷力。
3、老師小結該如何安全用電:
(1)、不玩弄電器的插頭,需要時請大家幫忙插和拔。
(2)、不用濕手觸摸電源開關。
(3)、在沒有學會操作前不能隨便按動電器上的旋鈕及各種鍵,有的家電只有大人才能操作,不能隨便亂動。
(4)、注意節約用電,要隨手關燈,沒人時不開燈,電視看完要及時關掉。
八、表演游戲:《下雨啦》。
情景設計:
播放音樂《下雨了》,兔媽媽和兔子們隨著輕快的音樂采蘑菇,突然下雨了,打雷啦,兔媽媽和兔子們趕快躲雨,雨停了,兔媽媽表揚躲得好、躲得對的小兔。
活動反思:
1、幼兒對安全用電的知識掌握得很好,大部分幼兒都有這方面的經驗,這說明,家長們在家都有教育幼兒如何安全用電。
2、幼兒對參與表演性質的游戲非常感興趣,幼兒在玩中學得更好、更快。這個活動環節如此吸引幼兒,應該讓幼兒多玩幾次游戲,在以后的戶外活動中,要安排插入這個游戲讓孩子們玩。
3、幼兒的想像力比以前有所進步,并且對事情的判斷能力也提高了不少,這真是可喜可賀,我發覺孩子們在玩中、在動態中更有積極性,更能發揮他們自己潛在的能力,思維都變得活躍而富有前進性。
防雷電安全教育教案 篇6
【學習目標】
1、朗讀課文,在朗讀中把握人物的情感及人物的性格。
2、理解作品的思想內容,了解作品的藝術特點。
3、培養初步閱讀和欣賞戲劇文學的能力。
【教學步驟】
一、民俗導入
每年農歷端午,我們都會劃龍舟、吃粽子,同學們知道為什么會有這一風俗習慣嗎?為了紀念我國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今天,就讓我們走進郭沫若的戲劇作品《屈原》,走進這位偉大詩人的內心世界。
二、偉人掠影
同學們以小組合作的方式查找有關屈原和郭沫若的資料,并制作成課件進行展示,了解屈原和郭沫若。
屈原(約前340~約前277)名平,又名正則,字靈均,戰國時楚人。傳為湖北秭歸人。出身貴族,曾做左徒、三閭大夫,懷王時,主張聯齊抗秦,選用賢能,但受貴族排擠不見用,遭靳尚等人毀謗,被放逐于北,于是作《離騷》表明忠貞之心;頃襄王時被召回,又遭上官大夫讒言而流放至江南,終因不忍見國家淪亡,懷石自沉汩羅江而死。其忌日成為后人紀念他的傳統節日──“端午節”。重要作品有《離騷》、《九章》、《天問》等,對后代文學影響極大。
《離騷》是屈原的代表作,是我國古代最長的一首抒情詩,全詩共二千四百多字。是一首浪漫主義作品。比喻生動,語言瑰麗,夸張大膽,詩中融入大量的神話傳說及歷史人物故事,使詩篇波瀾起伏,千變萬化,雄偉奇觀。屈原創造了騷體,即“楚辭”,為后世詩人的創作開辟了無限的空間。
郭沫若,現代著名作家,詩人,劇作家,歷史學家,他從抗戰的現實斗爭中深切感受到人民的呼聲和時代的責任,又從往昔的歷史回顧中汲取著斗爭的力量與澎湃的詩情。
三、朗讀感悟
1、根據課后“參考資料”了解戲劇基本劇情。
2、播放《雷電頌》朗讀,要求學生注意:
不同句子、不同語段所使用的語氣、語調、語速,并根據自己的理解加以點評論。
3、你覺得本文在語言上有何特點?跟以往課文相比,這篇課文在形式上有什么特點?
參考:激情澎湃,氣勢雄渾。全文都是屈原的內心獨白。
4、根據剛剛聽到的錄音,仔細揣摩語氣、語調、語速,假設自己就是屈原,自由朗讀全文。
5、結合課文背景,根據你的理解,談談文章的主要內容和思想情感:
參考:
第一部分:(從“風!”……“燒毀了吧!”)詩人呼喚與歌頌風雷電這些偉大的自然力,表達了對黑暗的憤激和對光明的禮贊和向往。
第二部分:(從“把你這”到文末)借指斥神鬼偶像來抨擊昏庸腐朽的當權者。
四、語言品味
1、跳讀精思:
本文既然是屈原的內心獨白,那么我們就能夠從這些話中讀出屈原的內心世界。請找出你最感興趣的句子或段落,朗讀給大家聽,并說說這里寫出了屈原怎樣的內心情感。
2、通過前邊的朗讀及對屈原內心情感的分析,你認為屈原是一個怎樣的人?
3、課文中作者將很多事物都賦予了其他的含義。歸納一下,作者究竟賦予了這些事物什么特殊的含義?這又是一種什么手法?聯系寫作背景談談戲劇的創作主旨。
參考:風雷電:象征變革現實的偉大力量。
洞庭湖、東海、長江:象征人民群眾。
無形的長劍:象征堅定的信念。
“土偶木梗”的群像:象征無德無能、欺民惑眾的官僚統治集團。
象征手法。
4、《雷電頌》這段獨白激情澎湃,氣勢雄渾,作者是怎樣做到這一點的?
參考:運用擬人兼呼告,最直接有力地表達了愛憎;運用排比和反復,使句式整齊;多用短句,表達激烈的情感,急促的語氣。
五、拓展閱讀:
1、《醉》──讀《雷電頌》有感:
一雙戴著鐐銬的伸向長空的手
是在尋求光明
同時也奉獻自己一生的精力
在別人眼中
也許是一種癡狂
獨自叫嚷著要燒毀,燒毀
嘶啞的`怒吼著要炸裂,炸裂
胸中涌動的是怎樣的一種激情
卻被鐵的桎梏鎖在黑暗的牢籠
你的火
把那鐵鐐燒紅
黑暗中血一樣的暗紅在不停地閃動
日復一日地對光明的渴望和尋求
卻被扼住在這黑暗的年代
心中縱有鐵馬金戈卻脫不去身體的悲哀
終究是個凡人
一個人的力量怎么能達碎千年的禁錮
雷鳴,電閃,風的狂吼
咆哮,炸毀,力的崩裂
地洞山搖的偉力穿透云層
天上的神靈也不敢吭聲
其實你也是神靈,卻化成肉體凡胎
全部的血和肉奉獻給無邊的信仰
黑暗中只有你才能見到遠方的光明
從不喝酒卻在一間孤獨的大殿中如醉如癡
仰望穹隆在《九歌》諸神面前似癲似狂
你心中的無形的長劍正劃破天宇
黑暗中那是唯一的電光
還有雷
炸裂滾動著驚天的巨響和風一同在云中
咆哮
也許有銅和鐵的顏色
兵戈的交鋒并非都在視野之中
當世上的人都喝了酒
沒喝酒的你胸中象鐵一樣沉重
醉在神堂
跌跌撞撞地在大堂中奔走
鐐銬的沉重又給你搏斗的力量
當你的音樂和詩在風中流淌
雷電都化成利劍
可悲痛卻刺穿你的胸膛
你不能感受到肉體的疼痛
以為你醉了
醉得辨不清方向和黑白
你醉得只知道追求光明
哪怕遙遠得不可捉摸
你連性命也不顧及
滾滾的汨羅江水沸騰著
那水中涌動著暗紅的血色的死亡
你,真的醉了
談談你讀了《雷電頌》后是否和本詩的作者有類似的感受?嘗試著也將其寫下來。
2、閱讀郭沫若《鳳凰涅槃》,進一步了解郭沫若的寫作風格。
防雷電安全教育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了解電給我們日常生活帶來的好處,體會電的重要性。
2、知道節約用電、安全用電的方法。
活動準備:
1、PPT課件。
2、電視機、點燈等電器;紙張、畫筆。
活動過程:
1、了解電給我們生活帶來的種種好處。
(1)教師創設問題情境,逐一打開電視機、空調、電燈等,都沒有反應,“這是怎么回事呢?難道這些東西都壞了嗎?”
(2)幼兒討論尋找原因,當確定沒有接上電源的時候,教師組織幼兒討論:“生活中,還有哪些東西需要用到電呢?”
2、進一步體會我們的生活離不開電。
教師引導幼兒展開豐富想象,進行討論:請你假設一下,如果世界上沒有電,將會怎樣?
3、了解電從哪里來。
(1)幼兒觀看PPT課件,了解人們發電的方式。
(2)教師出示圖片,讓幼兒回憶發電的方法。
5、出示PPT課件,引導幼兒了解電的傳輸過程。
發電廠→高壓電塔→變電站→電線桿→千家萬戶
6、知道安全用電、節約用電的.方法。
(1)幼兒分組討論:在我們的生活中,怎樣做到安全用電?
(2)幼兒自主設計繪畫安全用電、節約用電的標志。
防雷電安全教育教案 篇8
活動目的
1、認識“有電危險”標識。
2、知道電插座里藏著會“咬人”的電,不能用手觸摸。
3、培養幼兒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快速應答能力。
4、初步培養幼兒的安全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活動準備
1、“有電危險”標識圖一張,電插線板一個,“有電危險”粘貼紙若干。
2、《會“咬人”的電》教師教學資源。
活動過程
1、播放教師教學資源,并根據故事進行簡單提問:
(1)故事里有誰?
(2)(出示電插線板)電插線板里藏著什么?
(3)小朋友可以自己插插線板嗎?
(4)蹦蹦是怎么做的?
2、認識“有電危險”的標識。
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認一認、說一說在哪里見到過這樣的'標識。
3、尋找并討論如何保證安全用電。
(1)提問:我們的幼兒園那里有電插線板?怎樣才能讓所有的小朋友都知道碰電插線板有危險呢?
(2)請幼兒分別找出活動室、盥洗室、寢室、戶外活動區等場地的插線板所在位置。通過討論,找到提示幼兒注意安全的方法,如:在插線板旁邊張貼“有電危險”的標識圖等。
(3)教師和幼兒一起閱讀幼兒學習資源,將“有電危險”的標識貼在插座旁邊,以示提醒。
4、總結談話:教育幼兒不碰電插線板,不把手指或小金屬片插到插座的小嘴巴里,電器的插頭要請爸爸媽媽插,學會安全用電。
活動延伸
請幼兒回家尋找家中的電插座,并提醒爸爸媽媽注意用電安全。
教學反思:
幼兒的興趣非常濃,能積極回答老師的問題,但在幼兒討論的這個階段,我應該創設情景,讓幼兒體驗。我會多看看多學學,讓以后的教學活動能夠更好。
防雷電安全教育教案 篇9
知識目標:
1.知道電流的熱效應;
2.理解焦耳定律的內容、公式、單位及其運用。
過程方法:
知道科學研究中常用的等效替代法和控制變量法在本節實驗中的運用。
情感目標:
通過對焦耳生平的介紹,培養學生熱愛科學,勇于克服困難的決心和信心。
學習重點
電流的熱效應跟電阻大小的關系
學習難點
實驗操作
教學方式
演示法、觀察法、討論法。
教具與媒體
電流的熱效應演示器一臺,220V電源、火柴、電阻絲、泡沫塑料塊等及多媒體。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老師出示一些電器的圖片,讓學生觀察。
〖提出問題〗:
①比較它們有何不同?
②燈泡發光一段時間后,用手觸摸燈泡,有什么感覺?為什么?
③電風扇使用一段時間后,用手觸摸電動機部分有什么感覺?為什么?
④電能在轉化為其他形式能的時候,為什么都要發熱?影響它們發熱的因素是什么?
⑤它們發熱時有什么規律?
二、進入新課,科學探究
(一)電流的熱效應
電流通過導體時,電能要轉化成熱,我們把這種現象叫做電流的熱效應。
(二)探究:電流產生的熱跟哪些因素有關呢
【猜想】
1.可能與電壓有關,因為電壓越大,電爐中產生的熱越多;
2.可能與電阻有關,因為電爐絲發熱,而跟電爐絲相連的銅導線卻不太熱;
3.可能跟電流有關,因為常聽說,電流大容易引發火災。
電流、電壓和電阻三個量之間是有聯系的,明確了二個量就可以再確定另外一個量,故我們研究電流、電阻與導體產生熱量的關系就可以了。
學生觀察
學生回答
學生嘗試回答
學生回答
師生討論
注意從眾多的用電器工作時的特點中把電與熱抽出來發動學生猜想越充分越好
【設計實驗】應采用控制變量的方法
1.如何控制電流一定時電阻的變化?
2.如何控制電阻一定時電流的.變化?
3.如何比較電流產生熱的多少?(轉換的思想)
〖方案〗
第一次實驗:把兩個電阻放在煤油中或密閉的空氣盒中,使之它們產生的熱對煤油或空氣加熱。使兩電阻絲串聯,以保證它們的電流相等;讓甲瓶的電阻相對乙瓶中的較大,觀察兩瓶中煤油或空氣的膨脹程度,如圖1所示。
第二次實驗:欲使其電阻一樣,電流不等,可以在兩個相等的電阻上再并聯一個等值的'電阻絲,則干路和支路上的電流不相等,如圖2所示。
【進行實驗】
1.被加熱的物質是煤油。
介紹課本上實驗。
2.被加熱的物質是空氣。
老師使用電熱效應演示器一臺進行演示,學生觀察。
3.〖視頻播放〗:用凡士林將火柴粘在串聯的電阻絲上,接通電源,過一會兒發現,電阻大的火柴先掉下。
4.用兩段不同材料電阻絲和一根長竹片制成的弓型的電熱鋸,串聯后接入電壓為4~6 V的蓄電池組上.切割泡沫塑料。感覺電阻絲細的部分切割快,而粗的部分切割遲鈍。
【分析論證】
1.在通電電流一定的條件下,電阻越大,電流產生熱的功率就越大,精確的實驗表明:電流產生熱的功率與電阻成正比。
2.在電阻一定的條件下,電流越大,電流產生熱的功率也越大,大量的精確實驗表明:電流產生熱的功率與電流的平方成正比。
【結論】
上述關系式用公式表示為:P=I2R。
(三)理論上對該表達式的推導
由P=UI與歐姆定律的變形式U=IR綜合得出P=I2R。
(四)焦耳定律
英國物理學家焦耳通過大量的實驗于1840年最先精確地確定電流通過導體產生的熱量跟電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導體的電阻成正比,跟通電時間成正比的結論,這與我們剛才得出的發熱功率與電流、電阻的關系是一致的,于是人們為了記住他,把這個規律叫做焦耳定律。其公式為:Q=I2Rt。
公式中的電流I的單位要用安培(A),電阻R的單位要用歐姆(Ω),通過的時間t的單位要用秒(s)這樣,熱量Q的單位就是焦耳(J)。
介紹焦耳的生平,對學生進行愛科學的教育,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五)電熱的利用和防止
1.任何用電器工作時都是產生電熱。因為用電器都是由一定阻值的導體組成的,導體中或多或少在都有電阻,所以電流通過這些電阻時都會發熱。
2.電熱的利用
凡是加熱的裝置都利用了電熱。請大家舉一些實子說明。
3.電熱的防止
不是想把電能轉化為熱能,而是想轉化為機械能、化學等裝置的用電器都需要防止電熱的產生。
如電視機的散熱窗、電動機的散熱風扇等。
三、思考與練習(略)
學生回答
師生討論得出
防雷電安全教育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通過故事知道電插座里藏著會咬人的電,不能用手觸摸。
2.認識"有電危險"的標志。
3.知道危險來臨時如何保護自己,如何逃生。
4.培養幼兒大膽發言,說完整話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1."有電危險"的標志
2.電插座一個
3.多媒體教學資源
活動過程:
一、分段欣賞故事,并根據故事內容提問:
1.講述故事第一段
師:昨晚,美羊羊家里來了一個小偷,你們想知道小偷來偷了什么嗎?讓我們一起來聽故事。
附故事:有一只小老鼠趁美羊羊出門去溜進屋里偷東西,發現了一個寶貝。這個寶貝是白色的,身上長著許多的小嘴巴,后面還拖著一根長長的線。只要把電視機插頭往小嘴巴里一插,電視機就會說話了,只要把電風扇插頭往小嘴巴里里一插,電風扇就轉了。
師:這個寶貝是什么呢?小老鼠為什么說它是個寶貝呢?
2.講述故事第二段
附故事:這個寶貝比小老鼠還大,怎么搬走呢?他想了想,就請來了自己的朋友--狐貍,
于是,老鼠就請來了狐貍一起去美羊羊家去偷寶貝了,一進去,狐貍就著急的問:寶貝、寶貝在哪兒呢?老鼠說別急別急,你瞧它就在那兒呢!狐貍一聽眼睛馬上睜大了,一把抓住了那個寶貝,它的手指頭伸進了寶貝的小嘴巴里,"啊!"狐貍大叫一聲,感到全身發麻,身上的毛都豎了起來。小老鼠嚇得大叫:"狐貍,危險!快扔掉!"可是狐貍怎么甩也甩不掉,尾巴也著火了,冒起了黑煙。"好疼啊!"狐貍大叫一聲就昏過去了,小老鼠嚇得趕緊逃走了。
師:小老鼠有找誰來幫助他呢?
你知道這個寶貝是什么嗎?
3.教師小結:原來那個寶貝是電插座啊,電插座里藏著會咬人的電,一旦手伸到電插座的小嘴巴里去了就會被電到,不僅如此,有電插孔的地方,我們也不能把手伸進去哦!不然我們就會被電到,全身發麻,還會有生命危險呢。
二、出示電線,向幼兒介紹有關知識。
1.師提問:這是什么?你在哪里見過?仔細看看里面和外面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
(這是電線,里面是銅線,會導電。外面是塑料,包裹著銅線,是保護層,我們抓在手里沒有電。但是塑料壞了,我們就會碰到電,發生危險。)
2.教師小結:如果小朋友看到電線外面有破損,也是不可以用手觸碰的哦!
三、認識"有電危險"的標志:
師:美羊羊還給我們帶來了一些圖片,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認一認,說一說在哪里見到過這樣的標志。
教師小結:讓幼兒認識,并知道看見"電"的標志就要提高警惕,注意安全。
四、誰對誰不對
師:這是美羊羊給我們每個小朋友的幾張圖片,他要考考我們,這幾張圖片上的小朋友誰對誰不對。
1、幼兒自由交流并請個別幼兒說一說)
2、圖片內容:濕手插插頭,用濕毛巾擦電器,用手指伸進插頭里等等
五、總結(自救知識)
教育幼兒不碰電線以及電插座,電器的插頭要請爸爸媽媽插,學會安全用電。
(師生一起齊唱安全用電歌)
活動前言:
最近家中的小淘氣似乎對插座很感興趣,自己一不留神就看到小寶寶拿起了插座,看著小眼睛似乎對那插孔很感興趣,為了孩子們的安全,家中平時的插座都是不開電的,給他們講一些小道理又因為年齡小很難理解。而通過以上的小活動就可以合理的幫助孩子認識到觸摸插座的危險性!
活動目標:
1、認識"有電危險"的標志。
2、通過故事知道電插座里藏著會咬人的電,不能用手觸摸。
3、初步培養幼兒安全用電和安全意識。
活動準備:
1、"有電危險"的標志圖片一張、電插線板一塊
2、指偶:灰太狼、小老鼠
3、幼兒操作用圖片人手一套;笑臉、哭臉圖片各一張。
活動過程:
1、欣賞故事,并根據故事進行簡單提問:
(1)故事里有誰?
(2)他們偷的寶貝是什么?(教師根據幼兒提問并出示電插線板)
(3)電插線板里藏著什么?電插線板可以碰嗎?
(4)我們教室里哪里有電插線板?你家哪里有電插線板?
2、認識"有電危險"的標志:
師:喜羊羊還給我們帶來了許多圖片,我一起來看一看,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認一認,說一說在哪里見到過這樣的標志。
3、誰對誰不對
(1)師:這是喜羊羊給我們每個小朋友的兩張圖片,他要考考我們,這兩張圖片上的小朋友最對誰不對。(幼兒自由交流并請個別幼兒說一說)
(2)出示哭臉和笑臉,請幼兒根據自己的判斷將對的送到笑臉處,錯的送到哭臉處。
4、總結談話:教育幼兒不碰電插線板,不把手指和小金屬片捅插電插線板和插座的小嘴巴,電器的'插頭要請爸爸媽媽插,學會安全用電。
附故事:會咬人的電
一只小老鼠趁喜羊羊出門去,溜進家里偷東西,發現了一個寶貝。這個寶貝是白色的,身上長著許多小嘴巴,后面還拖著一根長長的細尾巴,小老鼠只要把電視機插頭往小嘴巴里一插,電視機就會說話了,把臺燈插頭往小嘴巴里一插,臺燈就亮了,把電風扇插頭往小嘴巴里一插,電風扇就轉了。小老鼠想:這可是個好寶貝,我要把它偷走。可是,寶貝比小老鼠還大,怎么搬走呢?小老鼠說:"我去請朋友來幫忙。"它剛出門正好碰到了灰太狼,小老鼠趕緊說:"灰太狼,喜羊羊家有個寶貝,你敢不敢去偷?"灰太狼馬上說:"我什么都不怕,快帶我去吧!"
來到喜羊羊家,灰太狼看著那個寶貝搖搖頭說:"那是什么寶貝嗎?又不能吃,也不好玩,我不偷了。"小老鼠很著急地說:"那個寶貝很神奇,它能讓電視機說話,能讓臺燈亮起來,能讓電風扇轉起來。"灰太狼一聽眼睛馬上睜大了,一把抓住了那個寶貝,它的手指頭伸進了寶貝的小嘴巴里,"啊!"灰太狼大叫一聲,感到全身發麻,身上的毛都豎了起來。小老鼠嚇得大叫:"灰太狼,危險!快扔掉!"可是灰太狼怎么甩也甩不掉,尾巴也著火了,冒起了黑煙。"好疼啊!"灰太狼大叫一聲就昏過去了,小老鼠嚇得趕緊逃走了。
喜羊羊回到家看到了昏倒在地的灰太狼,說:"灰太狼一定是到我家來偷東西的,我得趕緊報警。"包包大人把灰太狼抓走了并關了起來,等灰太狼醒過了,包包大人問:"灰太狼,你是怎么昏倒的?"灰太狼低著頭說:"喜羊羊家有一個寶貝,我一摸就昏倒了。"包包大人聽了哈哈大笑說:"那是電插線板,電插線板里藏著會咬人的電,你的手一定伸到電插線板的小嘴巴里去了,你被電到了,能醒過了就算不錯了。"灰太狼嚇得直吐舌頭,以后再也不敢碰電插線板了。
總結:自從老師給我們開展了這一活動之后,我充分的認識到了電插座是不可以隨便碰的,尤其是手濕的時候更不要去撫摸插座,現在我已經長大了,媽媽教會了我正確的使用插座的方法,我還要告訴其他的小朋友他的正確用法呢!
教學反思:
作為一名小班的教師,班上的孩子年齡幼小,缺乏保護自己的能力,老師就要將工作做到最細微處。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多學習,積累,調整。我想,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我們一定會有越來越多的好方法,那時,幼兒的安全問題不會再成為困擾我們的一個難題。
【防雷電安全教育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小班安全教育教案《防雷電》04-05
安全教育防溺水教案02-16
防溺水安全教育教案01-17
防踩踏安全教育教案09-22
幼兒園中班大班安全教育教案:預防雷電04-05
小學防溺水安全教育教案11-29
小班安全教育《防拐騙》教案11-23
防溺水安全教育教案模板10-30
防溺水安全教育教案范文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