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會計職業道德的特征
會計道德建設是一個與會計人員息息相關的永恒話題。會計職業道德問題的產生原因是多方面的,而會計環境又是影響會計職業道德的一個重要因素。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會計職業道德的特征,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1、職業性。職業道德的內容與職業實踐活動緊密相連,反映著特定職業活動對從業人員行為的道德要求。每一種職業道德都只能規范本行業從業人員的職業行為,在特定的職業范圍內發揮作用。
2、實踐性。職業行為過程,就是職業實踐過程,只有在實踐過程中,才能體現出職業道德的水準。職業道德的作用是調整職業關系,對從業人員職業活動的具體行為進行規范,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具體道德沖突。
3、繼承性。在長期實踐過程中形成的,會被作為經驗和傳統繼承下來。即使在不同的社會經濟發展階段,同樣一種職業因服務對象、服務手段、職業利益、職業責任和義務相對穩定,職業行為的道德要求的核心內容將被繼承和發揚,從而形成了被不同社會發展階段普遍認同的職業道德規范。
4、具有多樣性。不同的行業和不同的職業,有不同的職業道德標準。
會計職業道德是指在會計職業活動中應遵循的、體現會計職業特征的、調整會計職業關系的職業行為準則和規范。
其含義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會計職業道德是調整會計職業活動中各種利益關系的手段。
(2)會計職業道德具有相對穩定性。
(3)會計職業道德具有廣泛的社會性。
拓展:
一、什么是會計職業道德
會計職業道德是會計人員在從業活動中應該具備的道德品質和行為準則。它既是會計工作中要遵守得準則規范,也是衡量會計行為好壞的標準。
恪守會計職業道德,要求會計人員要做到:第一,愛崗敬業。要熱愛本職工作,積極鉆研業務工作,掌握專業技能并熟練運用,滿足會計工作的要求。第二,誠實守信。要求會計人員言行一致,如實反映和披露單位經濟業務事項,不弄虛作假。第三,熟悉法規。會計從業人員要提高法制觀念,了解財經法律、法規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使自己能夠在處理各項經濟業務時知章循章,知法依法。第四,依法辦事。依法辦事是會計人員的基本準則,是樹立會計從業人員的職業形象和人格尊嚴,敢于抵制歪風邪氣,同一切違法亂紀的行為作斗爭。另外依法辦事也要求會計人員應當按照法律、法規的要求,保證所提供的會計信息合法、真實、準確、及時、完整。第五,客觀公正。做好會計工作,也需要實事求是的精神和客觀公正的態度。會計信息的正確與否,不僅關系到微觀決策,而且關系到宏觀決策。否則,很可能把知識和技能用錯了地方,假公濟私,甚至參與弄虛作假或者通同作弊,后果不堪設想。第六,保守秘密。任何從事會計工作的人員都會了解某單位內部的財務和生產經營等保密信息,甚至有可能接觸到單位的重要商業機密。作為會計人員,要嚴守秘密,不得為一已私利而以任何形式泄露機密,做一個有職業操守的正直會計人。
二、目前我國會計職業道德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一)業務能力低,缺乏持續學習的能力
現實中有些會計人員缺乏基本的業務素質,專業技術匱乏,知識老化,對會計準則、會計制度理解不透徹,專業技術能力較差。對不斷變化中的會計法律、法規及統一的會計制度缺乏學習熱情,拒絕接受新事物,與現實脫節,職業勝任能力明顯不夠。這些都大大降低了會計工作效率和會計工作質量,造成事實上的錯賬、壞賬,嚴重背離了會計職業道德的要求。
(二)綜合素質低下,法律、道德意識淡薄
在我國人口眾多的情況下,就業機會不足,會計人員數量的擴大與質量的提高不相匹配,總體素質偏低,經過正規系統培訓的會計人員很少,中、低層次人才占多數。從而導致會計從業人員自律意識不強,法律觀念淡薄,在物質利益的誘惑下,參與會計資料和信息等的造假,對一些賬目進行虛報、謊報,甚至是隨意篡改。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政府以及相關部門的政策決定,擾亂了社會的正常經濟秩序。
(三)社會大環境的負面影響嚴重存在
隨著經濟體制的巨大變革,人際關系、社會關系更加復雜化,許多人在對物質生活的追逐中迷失了方向。有些會計人員經不起金錢、利益的引誘,導致濫用職權、貪污受賄、弄虛作假、違背準則等不法行為時有發生。
(四)會計職業道德規范制定不到位
目前我國尚未制定全國統一的會計職業道德規范,只有規范注冊會計師行為的《職業道德守則》和《職業道德準則》,僅在有關的會計管理條例中包含了會計職業道德的相關內容。
(五)組織管理者的不良道德影響
新《會計法》規定了對違法行為主要追究單位負責人的責任的同時,也決定了會計人員在單位對負責人地位上的從屬性,職業道德發揮作用的程度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缺乏獨立性。加之法律責任的追究具有滯后性,漏網之魚也讓某些組織管理者抱有僥幸心理,對會計從業人員的影響不可謂小。
會計職業道德是一種特殊的行為規范和道德準則,是由會計職業的具體業務、利益和具體活動內容等決定的。它是保證和促進會計活動達到預期目標的一種約束力量,對于遏制當前的會計造假,優化資源配置有很重要的意義;對于樹立會計行業的良好形象和建立社會公信力亦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三、提高會計職業道德的途徑
在經濟建設發展的重要階段,如果對會計職業道德的缺失現象不給予高度重視,必將導致對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的嚴重破壞,危及我國經濟改革目標的實現。因此,必須提高會計職業道德并使其能夠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中國現代化目標相適應。
(一)健全會計職業道德的相關法律法規
建立健全完善的相關的會計職業道德規范是提高會計職業道德的前提和基礎。無論是對公共權力的授予、行使和監督、制約,還是國家公職人員的行為準則和道德規范,以及對腐敗行為的懲治和預防腐敗的各種措施,都要以國家法律為最終保證。我國的法規、制度建設與整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步伐和要求相比,還有不少差距,必須在實踐中不斷地加以健全和完善。使廉政建設的各個方面都做到有法可依。保證權力的授予和運行受到必要的監督與制約。
(二)加強會計職業道德的思想教育建設
會計職業道德建設中,會計職業道德教育是重中之重。而在實施教育的過程中,不僅應該重視在崗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教育,還應當對在校會計專業學生進行系統的職業道德教育。與此同時,必須認識到,任何事物都要依賴一定的環境生存,職業道德教育依賴的是良好的輿論宣傳環境,只有形成揚正氣、去邪惡;尊實際、棄浮夸的社會輿論環境,會計職業道德教育才能收到成效。
(三)營造會計職業道德的良好社會氛圍
社會各界要齊抓共管,營造良好的會計職業道德氛圍。建立健全內部控制制度,各單位要按《內部會計控制規范》建立健全內部控制制度,同時還需嚴格執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依法治企。在整個社會中認真開展保先教育,共建和諧會計職業道德環境,加強社會輿論監督,形成良好的社會氛圍。
(四)引進競爭機制
不斷深入的經濟改革,促使我國的經濟制度進一步向國際經濟一體化靠攏。有競爭才有進步,新形勢下對于會計人員來說充滿了機遇,同時也充滿了挑戰。這就要求會計人員加強理論與實踐學習,掌握更高的會計技能,具有較強的社會適應性。在優勝劣汰市場競爭規律下,才不會被社會淘汰,才能在市場經濟的浪潮中大顯身手。
(五)建立健全會計從業人員選拔和激勵約束機制
我國持有會計從業資格證書的人員近千萬,會計從業人員整體素質的不斷提高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我國目前已構成了較為完善的會計人才選拔機制,也給組織選拔和任用會計人員提供了權威的參考。使更多的優秀會計人才在考核中提升,在提升中得以重用與發展,從而形成良好的企業氛圍,也使我國會計事業向著更好更快更規范的方向發展。
【會計職業道德的特征】相關文章:
會計職業道德心得08-21
會計職業道德的調查報告07-03
會計職業道德心得8篇08-23
會計職業道德心得(8篇)09-01
會計職業道德調查報告02-14
會計職業道德心得體會11-25
會計職業道德心得體會(經典)07-17
會計職業道德心得(通用8篇)06-30
最新會計職業道德學習心得范文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