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黨建工作總結基層黨建工作責
一年來,我始終嚴格要求自己,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強烈的事業心和飽滿的工作熱情,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堅持以打造“經濟發展強鎮、生態文明建設示范鎮、社會管理創新示范鎮”為抓手,圍繞“黨建促發展,發展強黨建”的黨建工作思路,抓班子、帶隊伍,強素質、樹形象,切實履行基層黨建第一責任人職責,為全鎮經濟和社會事業跨越發展提供良好的組織保障。
一、三項滿意工作
(一)突出重點,推進干部隊伍建設
1. 建立“黨建促發展”運行機制。深入開展“雙聯雙解雙促”和機關干部履職盡責“回頭看”等活動,進一步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提高基層黨員干部履職盡責能力。同時,制定切實可行、操作性較強的規章制度,加強干部管理,實現以制度管人。健全鎮村兩級干部績效考核機制,加強了農村基層組織建設。
2. 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認真履行黨風廉政建設第一責任人的職責,帶頭嚴格執行廉政建設的各項規定,認真組織開展“正風氣、守清廉、樹形象”活動,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形成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部門各負其責的工作機制。
3. 狠抓村級班子建設。抓好支部班子建設,將政治素質高、能力強、群眾威信高的黨員選進支部班子;抓好村級后備干部的培養,建立后備干部人才庫,建檔案,壓擔子;選派優秀干部擔任村務助理,幫助村謀發展、上項目、采民意、解民事;通過外出學習、專題培訓、談心交流等多種形式,加強對村支書和其他兩委干部的教育管理,增強其發展意識。
(二)把握關鍵,推進基層組織建設
1. 抓好后進村的轉化工作。以開展“雙聯雙解雙促”活動為契機,加強村級黨組織建設,嚴格黨務、村務、財務“三公開”和學習制度,調整班子,增強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
2. 抓好非公有制企業黨建。組建了故鄉茶葉有限公司黨支部,加強非公企業黨建,促進經濟發展。
3. 抓好村級活動場所建設。積極為基層黨組織建設穿針引線,爭取各部門的支持,建成了670平方米的馬圣村公共服務中心,并投入使用;對裕益、江口、上楠村部辦公樓進行了裝修;城南社區遷入新址辦公;打造了上岸村黨代表工作室,推進了基層組織規范化建設。
(三)打牢基礎,推進基層黨建發展
1. 加快產業建設,實現富民強村。全鎮創辦淡水養魚、生豬養殖、桑蠶、養蜂、茶葉種植等農業產業基地60多個,成立專業合作社8個,興建茶葉加工、農產品加工等企業10多家,全鎮“一村一品,一鎮多品”的特色產業發展模式初具規模。
2. 強基礎重服務,改善民計民生。完成“一事一議”項目建設28個;發放農機購機補貼 83戶17.09萬元;發放生態補助資金175萬元;發放農村危房補助資金653萬元;新農合參保率97.8%;發放新農保養老待遇5720人411.93萬元,發放城居保待遇899人68.12萬元;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761人,幫助35戶零就業家庭實現再就業。
3. 實行三化互動,強化黨員管理。一是黨員管理規范化。嚴把黨員入口關,全年發展預備黨員54名,41名預備黨員轉為正式黨員;二是黨員教育經常化。以“六學”模式,組織黨員開展集中培訓22次,送科技進村入屯20余次,收看致富節目70余場;三是黨員服務多元化。深入開展“幫扶關愛”活動,建立機關干部直接聯系服務群眾制度,定期走訪。
4. 積極探索長效機制,深入開展“清潔城鎮鄉村”活動。一是擴大宣傳,提高群眾的環衛意識;二是完善基礎設施,形成“戶清掃、村(屯)收集、鎮運輸、縣處理”垃圾處理模式;三是堅持示范帶動,打造了上岸大嶺、龍坪大洲、馬圣如華、龍潭六伏四個示范點;四是制定村規民約,落實保潔員制度,形成長效機制。
二、兩個突出問題
一是全鎮基層組織建設發展還不平衡,部分村集體經濟薄弱,組織建設投入不足。二是干部隊伍素質有待提高,應對新形勢和新問題要求的能力有待加強。
三、下步工作措施
今后,我們繼續圍繞“黨建促發展,發展強黨建”這一思路,切實抓好黨建工作:一是學習貫徹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提升基層黨建工作水平。二是打好“三張牌”,持續推進“服務型組織”建設。三是實施“四大工程”,全力推進黨建文化建設。四是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繼續加強廉政工作力度。
【黨建工作總結基層黨建工作責】相關文章:
黨建幫扶半年工作總結07-02
黨建帶群團工作總結07-02
黨建指導員工作總結07-03
黨建工作匯報04-19
黨建指導員工作總結范文07-03
企業兩新黨建工作總結07-05
兩新組織黨建工作總結07-03
黨建工作創新意識07-02
黨建提升工程工作匯報07-02
黨建工作信息簡報「最新」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