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重陽節周記400字
【第一篇:重陽節周記400字】
今天是九月初九重陽節,又稱為老人節。我準備幫奶奶洗一次腳,因為從小到大都是奶奶給我洗腳的。我記得每一次都是奶奶把腳盆拿到我面前,輕輕地揉著我的腳,那感覺真是太舒服了。
晚飯剛吃過,我早就把洗腳盆和毛巾準備好了,準備給奶奶一個驚喜。這時奶奶走進來了,我立即把洗腳盆和毛巾端到奶奶面前說:“奶奶,我想為你洗腳。”奶奶笑得合不攏嘴,開心地說:“好孩子,真是奶奶的乖孫女!”
我先讓奶奶坐在凳子上,放上滿滿一盆熱水,用手試試,水溫差不多了。然后蹲下來輕輕地把奶奶的鞋子、襪子脫下來放在一邊。“奶奶把腳放進來吧!我會好好伺候你的。”我開心地朝奶奶一笑。當我的手摸到奶奶的腳時,不禁心里一顫,原來奶奶的腳是那么粗糙。是啊,奶奶辛辛苦苦勞累了一輩子,到現在還要天天給我洗腳,我心里真是慚愧啊!我慢慢地把奶奶的腳洗了一遍,然后輕輕地按摩了一遍。我很認真地對奶奶說:“奶奶,我以后天天給您洗腳。”奶奶開心地笑了。
【第二篇:重陽節周記400字】
重陽節,亦稱登高節、重九節、九月九、茱萸節、菊花節等。是農歷九月九日。習俗有登高、賞菊、飲菊花酒、佩茱萸、吃重陽糕等。現時我國將九月初九日定為敬老節。
重陽由來已久,《易經》載:“以陽爻為九。”
曹丕《九日與鐘繇書》:“歲往月來,忽復九月九。九為陽數,而日月并應,俗嘉其名,以為宜于長久,故以享宴高會。”
傳說重陽節吃重陽糕可消災除病,佩茱萸登高,可避邪惡。
《齊人月令》:“重陽之是日,以糕酒登高眺遠,為時宴之游賞,以暢秋志。酒必采茱萸甘菊以泛之,既醉而遠。”
唐代王維《九月九憶山東兄弟》:“獨為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晉代陶淵明詩:“菊花如我心,九月九開,客人知我意,重陽一同來。”
清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京師謂重陽九月九日。每屆九月九日,則都人士提壺攜磕,出郭登高……賦詩飲酒,烤肉分糕,洵一時之快事也。”
【第三篇:重陽節周記400字】
九月初九重陽節,又稱為“老人節”,正值中秋之 節,金秋送爽,丹桂飄香,是登高遠眺,舒暢胸懷的最佳時機。詩人楊衡贊道:“黃花紫菊傍籬落,摘菊泛酒愛芳斯。不堪今日望鄉意,強插茱萸隨眾人。”詩題為《重陽》的詩中也有這么九句:“菊并猶阻雨,蝶意切于人。亦應如暮節,不比惜殘春”是的,重陽節很美好。
那我又能在這大好時光做些什么呢?賞菊、品茶、放風箏、蕩秋千……思來想去,我鄭重其事決定為年過七旬的爺爺洗一次腳——過一個重陽節。
放學回到家,我把書包放到一邊,一蹦一跳地來到爺爺的房間。“爺爺!”望著爺爺那瘦骨如柴的身體,又聯想起爸爸口中年輕時身強力壯的大漢爺爺,一個鮮明的對比啊!我張口結舌,感到一股淚涌又在眼眶里打轉兒了,心里也酸溜溜,難過極了,也許女孩子就是這樣多愁善感一些吧。“什么事啊?”耳邊又傳來了爺爺聲如洪鐘又堅定有力的話語。“暫時保密。”我調皮的一笑。“小滑頭!”爺爺溫和地摸了摸我的頭 。我跑出房間,拿了一個洗腳盆,放了點水,試了試溫度,笨手笨腳地端起來,也許是因為水太重,我走起來簡直像個搖搖擺擺的企鵝,還潑一地的水,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回到爺爺的房間,爺爺拍了拍我這只“落湯雞”不禁哈哈大“又有什么鬼注意啦?咳,咳”我知道爺爺的氣管炎又犯了,喉嚨里像個風箱,呼哧呼哧地響,便輕輕地拍了拍爺爺那像弓似的背,有禮貌的說:“請。”爺爺瞪大了眼睛,愣了愣,我呢,將計就計,幫爺爺脫了那舊了的布鞋,把他早已干燥的腳挪到盆里,搓了搓,又為爺爺敲了敲腿。這時,我偷偷地看了看爺爺,爺爺臉上笑開了花,意味深長地說:“長大啦!懂事啦!小寶貝親一個!”我沒有像往常一樣推辭,而是輕輕地吻了吻爺爺的臉頰,爺爺也吻了吻我額頭,頓時我心里像吃了蜜一般甜,一股溫暖從心底發出,“我愛您,爺爺,我這輩子一定要對爺爺好!”我閉上眼睛許了個愿。
在我們身邊有許多老人,我們應該去關心他們,尊重他們。在這重陽節里,我要祝他們身體健康,天天開心,晚年幸福!愿我祝福他們一生。
【第四篇:重陽節周記400字】
秋風乍起,今天是重陽佳節。詩人王維已經很久沒和家人在一起了。中秋之夜,他的家人在家高高興興地吃月餅,而他只能在他鄉思念親人。
詩人已經有一個節日是在他鄉度過的,今天又是一個佳節,他就更加思念親人了。這時,他的兄弟們都在向離家不遠的一座高山上進發。他的哥哥已經采了足夠的茱萸,正準備給大家戴上。他忽然發現王維不在,而王維的那份也采好了。他忘了王維還遠在他鄉,心里想:“王維他今天會不會生病啊,現在天氣變涼了,他能不能自己照顧自己啊……”而王維此時卻佩戴茱萸去登高了。但他看見別人都是一家人在一起登高,又想起了故鄉的兄弟們。兄弟們一定會看到別人一家人全部都來了,自家缺少了一個兄弟,兄弟們一定會思念他。王維又回到客棧,想起自己以前在家時和兄弟們登高的情景,他詩興大發,作下了《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這首詩: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他念完之后,心里便覺得好受了些。后來,這首詩也成了人們思念親人的傳世佳句。
【第五篇:重陽節周記400字】
九月九日是我國的傳統節日—重陽節,九九的諧音是“久久”,象征著長壽和永久,所以我國把這一天定為老人節,成為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節日,所以,在重陽節,我和媽媽回到姥姥家過節。
現在的老人吃喝不愁,他們更需要的是兒女的陪伴。我的太姥今年八十多了,和姥姥姥爺生活在一起。她最疼的人就是我,經常獨自坐在窗邊眺望,盼望我的到來;也會經常給我打電話,翻來覆去的只是重復一些“天冷了要多穿衣服”之類的話,聽得我耳朵都快起繭子了,我小時候不懂事,常常還沒等她把話說完,就不耐煩地跑開了,現在想想,真是不應該。
今天我決定好好陪太姥聊天,讓她和我說個夠。我和太姥坐在沙發上,像小時候那樣依偎在一起,我拉起太姥的手仔細端詳,這雙布滿老年斑的枯瘦的手,上面的青筋像蚯蚓一樣突起,我突然有些鼻酸,這雙手,曾經撫養了我的姥姥,帶大了媽媽,又在我小的時候拍著我睡覺,牽著我的小手到公園玩。如今,我長得比太姥都高了,我把太姥這雙布滿歲月痕跡的手,緊緊地握在手心,聽太姥講述我小時候的故事,盡管內容太姥已經重復了無數遍,我還是像第一次聽那樣哄太姥開心,太姥很高興,臉上的皺紋仿佛都舒展開了。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其實,孝敬老人有時就這么簡單,不需要太多物質的東西,不需要多么甜蜜的話語,就像現在這樣靜靜地陪著她,陪她聊聊天,聽她講述重復了千百次的話語……
【重陽節周記400字】相關文章:
重陽節周記04-12
重陽節的周記11-12
重陽節的禮物周記07-05
重陽節登高周記07-05
重陽節的周記范文10-30
重陽節周記250字09-04
重陽節周記15篇01-20
重陽節周記(15篇)01-20
重陽節周記(精選15篇)01-20
重陽節周記200字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