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冬和冬至是什么意思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冬至和立冬是什么意思
冬至和立冬是什么意思
立冬和冬至的區別在于:
立冬——表示冬季的開始,“立”即開始的意思;此時天氣開始由涼轉冷。公歷上一般在每年的11月7日左右。
冬至——表示冬天到了,“至”即到的意思;此時天氣變得寒冷。冬至一般在每年公歷的12月22日前后。
立冬是我國24節氣里的一個節氣,每年的11月7日或者是8日就是立冬。在我國古代這是一個相當重要的日子,立春、立夏、立秋和立冬,合稱為四立,皇帝在這一天都會舉辦祭祀活動,來期待好的收成,五谷豐登,國泰民安。當然現在立冬是沒有什么活動了,但是有的地方也會舉辦一些慶祝之類的活動。立冬剛好是二十四節氣里的第十九節氣。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立,建始也,冬,終也,萬物收藏也。"意思是說秋季作物全部收曬完畢,收藏入庫,動物也已藏起來準備冬眠。因此,立冬不僅僅代表著冬天的來臨。確切地說,立冬是表示冬季開始,萬物收藏,規避寒冷的意思。
立冬是反映季節變化的二十四節氣之一我國古代將立冬分為三侯:初候,水始凍;二候,地始凍;三侯,雉入大水為蜃。蜃,蚌屬。意思為立冬之后,北半球獲得的太陽輻射量越來越少,由于此時地表夏半年貯存的熱量還有一定的剩余,所以一般還不算太冷。
立冬節氣是冬季的第一個節氣,剛好是秋冬季的接力階段,此時的冷空氣帶給我們的天氣感受,在正常年份,已不再是秋風送爽,而是帶有冬天意義上的大風降溫了。但如果氣候偏暖,這種季節的轉換,冷空氣的強勁程度,也有可能來得不是那么明顯,那么劇烈。
立冬是表示冬天開始嗎
立冬節氣到來,依中國傳統來講,從這一天開始一年已經正式進入冬天了。
很多人把立冬和冬至混在一起了,下面我們就對比下立冬和冬至有什么區別。
根據周朝的記載,民間有利用冬至日至郊外祭祀天的活動,又因為周歷的正月為夏歷的十一月,因此,在周代的正月等于我們現在的十一月,所以拜歲和賀冬并沒有分別,一直到漢武帝采用夏歷后,才把正月和冬至分開,因此,也可以說:過“冬節”是自漢代以后才有,盛于唐宋,相沿至今。
唐、宋時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的日子,皇帝在這天要到郊外舉行祭天大典,百姓在這一天要向父母尊長祭拜,現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這天過節慶賀。
就因歷法的不同,使得民間一直傳承著周歷歷法,認為冬至過后就是另一年的開始(才有吃圓仔后就 多了一歲的說法)這也是冬至為何在民間會那么受重視,但是這樣的錯誤傳承,使得民間的觀念與目前擇日學上,所用的夏歷歷法有了很大的出入,這樣的錯誤觀念 應該矯正,把正確的歷法傳承才對。
立冬的基本信息
中文名:立冬
外文名:Beginning of Winter
代表寓意:表示冬季開始
氣候特點:偏北風加大,氣溫下降
季 節:冬季
時間點:公歷每年11月7日或8日
太陽位置:太陽位于黃經225°
前一節氣:霜降
后一節氣:小雪
風俗活動:冬泳、賀冬
風俗食物:餃子、羊肉湯
農事活動:耕肥水管理、做好防凍措施
養 生:滋陰潛陽、少食生冷
三 候:水始冰;地始凍;雉入大水為蜃
屬 性:農歷二十四節氣之十月節令
冬至的基本信息
中文名:冬至
英文名:Winter Solstice
別 稱:冬節、長至節、亞歲
節日時間:時間在每年的公歷12月21日至23日之間。
節日類型:傳統節日
流行地區:全中國
節日起源:節氣
節日活動:更易新衣,備辦飲食,享祀先祖,官放關撲,慶祝往來,祭天
節日飲食:吃水餃、湯圓、喝羊肉湯
節日意義:祭祀祖先,迎接新年。陽氣生發,冬日臨至。萬物守藏生氣
設定時間:漢代以后逐漸形成節日風俗
【冬至和立冬是什么意思】相關文章:
立冬和冬至是什么意思11-09
立冬是什么意思07-05
冬至的意思是什么03-07
立冬和冬至區別07-06
立冬和冬至的區別07-04
冬至和立冬的區別08-01
立冬和冬至的區別04-04
冬至是什么意思?01-21
冬至是什么意思09-28
冬至是什么意思?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