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職場新人必須具備的有利條件
不同的職業生涯階段,競爭力的側重點不同。那么在每個生涯階段,都應該建立一張競爭力清單。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職場知識,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1、學歷
所謂學歷,包括學校、科系、學位。若本身學歷不好,一個補救方法是出國留學或報考國內碩士班,用最高學歷“勾銷”先前較差的學歷。
尤其現在國內研究院所廣開大門,從“碩士在職班”到“產業碩士班”,想要拿個好學校熱門科系的碩士學位,各種渠道多元暢通。
另一個補救方法是選擇學歷門坎較寬的工作,例如部分服務業、成熟期的科技公司、或西北的地方企業,由于在人才競爭上處于劣勢,對學歷也不敢要求太高,不妨先在這類工作累積一定的資歷,因為“資歷"要比“學歷”更管用。
2、證照
除了法律、會計、醫療等行業要有證照才能執業,目前包括金融業、信息業、房地產業、美容業、餐飲業、健身業這7個行業,以及制造業的環衛部門,也都逐漸走向“證照化"。如果你的學歷條件較差,專業證照可彌補學歷的不足。
專業技能在校期間所培養的專業,只是你踏上專業之路的第一步,許多行業所特有的專業技能,學校無法提供,只能在工作實踐中學習。所以,在最初的“學徒期”,薪水待遇是其次,學習機會才最重要,要把工作當成學校的延伸,把主管和資深同事當成良師,像海綿般虛心學習,專業技術的“馬步”才扎得穩。過去所謂“一技之長”,現在成了“一技之短”,因為單一技能的人才過剩,如果能跨領域培養多重專長,將可拉開你的領先距離。
3、聽說讀寫算
在日本,教導上班族如何培養“作文力”、“語學力”、“算術力”的書籍,這幾年大行其道;而傳授上班族“得體的話術”、以及教你使用敬語和打電話的書籍,也成為暢銷書。甚至搭地鐵時,也可看到上班族埋頭在讀一些類似兒童智力測驗的圖冊,據說有助于大腦活性化,可提升邏輯思考力與數字運算力。
聽說讀寫算,是每個人從小就要培養的基礎能力,從生活到工作都離不開這5種能力,但新生代這方面卻有“退化”的現象。很多主管抱怨新進員工的電子郵件詞不達意、不知所云;行銷主管也發現年輕一代雖然創意十足,但連象樣的文案都寫不出來。此外,做事情“無厘頭"沒有邏輯,談吐應對粗俗無禮,也讓主管為之傻眼。
除了傳統的聽說讀寫算,辦公室文書軟件的運用,也成為新的基礎能力要求。很多企業以為新生代是計算機時代,征才條件通常不會注明要熟悉辦公軟件,等到錄用后才發現不懂Powerpoint、Excel的新人,竟然為數還不少,有人甚至用Word繪制簡單的圖表都不會。
總之,文字表達能力、溝通表達能力、外語能力、數字能力、邏輯思考力、辦公室文書軟件運用能力,是你不可小看的職場基礎能力。
4、Soft Skill
除了專業技能的“Hard Skill”之外,“Soft Skill”也不可或缺。不論你是工程師或業務員,任何工作都需要做報告的能力,要懂得如何進行一場會議,要會做基本的企劃提案,在工作上要能創新思考,遇到問題要有分析解決的能力,對內外部客戶要掌握服務的技巧、具備良好的說服力。
一名外商銀行主管表示,他用人一定用國外留學歸國的MBA,因為即使國內名校出身的商學院研究生,上臺做報告的表現也普遍欠佳,要如何去跟客戶提案?做口頭,在國外教育是家常便飯,但國內學生卻不太習慣,學校教育也不重視,令他感到不可思議。
5、性格特質
“性格決定命運”,這句話用在新人求職上,再貼切不過了。很多企業主領教過“草莓族”的不能吃苦耐勞、抗壓性與挫折忍受度低、缺乏小組合作精神、忠誠度與責任感低、追求卓越的成就動機不足,因此在新人的篩選上,更加重視性格特質,并且采取“3Q Very Much”的準則,也就是說IQ(智商=專業技能)、EQ(情緒商數)、AQ(抗壓性)三者并重。而從性格測驗、社團活動紀錄、面試表現,都不難看出性格的端倪。
雖然科技業用人,基本上是技術掛帥,但在產品研發過程中,經常要不眠不休完成使命,因此工程師的毅力與抗壓性很重要。在服務業,性格特質更決定了服務質量,多數服務業都希望員工具備細膩敏銳的同理心、陽光般的熱情開朗與親和力、以及不耐其煩的溝通協調能力。
6、歷 練
跨國公司栽培高級人才,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輪調",讓你在不同部門與國家之間培養閱歷。歷練的多寡,決定你究竟可成大器,還是一顆小螺絲釘。對社會新人來說,包括社團活動、打工實習、校內外比賽、海外游學、項目研究,都是有用的歷練。
而對職場新手來說,對于上司交辦的高難度陌生任務,不可視為畏途,反而應該積極爭取參與各種項目,以及外派出差的機會,給自己更多職場歷練。
7、人脈
人脈,往往會在你意想不到的時候,提供你意想不到的一臂之力。但是“貴人”不會無端從天掉下來,平時就要勤于耕耘,而且眼光不要“看高不看低”。
人脈是一種相互牽成的“共榮”關系,在你利用別人前,要先創造自己的“可利用價值”,一定先有付出才有回報。 此外,人際關系學的另一門功課,在于建立360度的圓融關系,包括了面對同事、主管、部屬、客戶,就算不是朋友,至少不要樹敵,卷入復雜的辦公室政治中。
8、形象管理
除了研發工程師每天面對機器外,諸如業務銷售、行政、法務、公關、教育訓練……絕大部分的職務都是屬于“人對人”的工作,因此個人形象管理格外重要。
根據“7:38:55”法則,人們對你的印象有55,來自你的外形與舉止,只有7取決于你說了什么;就算專業也要靠形象來包裝,形象攸關專業說服力。即使各行業所要的形象不同,但“品味"是共通的原則。
9、情報信息力
進入知識快速“折舊”的年代,在校期間所學的東西,如果不隨時,很快就跟不上時代。但是,徒有持續學習的上進心還不夠,更要懂得如何快速有效地在浩如煙海的信息中“淘金”,掌握最新的關鍵情報。
現在是速度決定勝敗,誰的情報力比較快,誰就掌握贏的先機。因此,如今都把“情報搜集"列為“絕對必要的工作技能”。
拓展:職場新人注意事項
一、與領導打交道,不能爭著表現自己
相信大家身邊有很多喜歡表現自己的同事,他們為了工作就是喜歡表現自己,要是長時間沒有明確自己的位置,過分的表現自己,會讓領導沒有面子,也會影響領導職位的安全;一般在領導面前喜歡向下屬炫耀,很容易一不小心給領導的風頭蒙上陰影,一旦下屬不盡責配角,肯定會氣得領導不高興;要明白,只有在領導面前甘心綠葉,所有的演出機會才能給領導留下好印象,就要明白這個道理,這可以幫助我們避免排斥領導和同事。因此,我們不應該在領導人面前過分表現自己。
二、與同事打交道,不要處處表現自己的鋒芒
在工作中處處鋒芒畢露,是可以讓自己霸氣一點,也能夠表現出自己的能力,但是這種表現會加劇同事之間的競爭,要是變成惡意的競爭可就不好了,畢竟,激烈的競爭難免吃虧;展現自己的優勢需要用自己的能力和才能如果我們為了實力而競爭,太多的表現會讓我們的同事處處提防。甚至有些人,為了自己的利益,抓住尖銳人的弱點。因此,對于那些熱愛表演的人來說,這無疑是有害和無益的。既然我們在工作中想要的是晉升和加薪,我們可以想其他辦法來實現。只要我們在同事面前保持低調,如果你受到同事的攻擊,我們就做不到,你在工作中的障礙和麻煩就會少一些。
三、與下屬相處,不能爭功勞
喜歡競爭的人除了下屬外,也有些領導喜歡競爭的;領導的競爭是為了自己的面子和權利,但這種表達方式會讓你的下屬缺乏動力。你應該明白,如果你已經是一個領導者,你應該有一個領導模式,特別是當你遇到小利益的時候,不要無恥,如果下屬利用自己的權利去贏得競爭,那么與下屬競爭也是不光彩的。領導的行為一旦被下屬看不起,就很容易被下屬背叛。因此,處于領導地位的人員不應與下屬們爭功勞。
【職場新人必須具備的有利條件】相關文章:
職場新人需具備的素質07-02
職場新人必須了解的職場法則07-10
新人必須要具備這些生存法則07-12
職場新人必須知道的規則07-11
職場新人必須知道的禮儀07-10
職場新人必須掌握的飲酒禮儀07-04
職場的新人必須會看3點07-02
職場新人必須需要知道的倒茶職場禮儀07-04
女強人馳騁職場必須具備的6個技巧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