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2016世界博物館日主題活動
5月15日,由湖北省文物局、武漢市文化局主辦的2016年“518”國際博物館日系列主題活動在武漢長江文明館舉行,300多名來自文博系統的專家、學者、學校師生和群眾代表參與。
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5月11日,國家文物局博物館司司長段勇公布了2016年國際博物館日主會場活動的主要安排,今年的主會場活動設在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內蒙古博物院。
段勇介紹說,2016年國際博物館日主題是“博物館與文化景觀”(Museums and Cultural Landscapes)。“博物館與文化景觀”這一主題促使博物館對它們的文化景觀承擔起責任,要求博物館為其文化景觀的管理和維護貢獻知識和專業技能,扮演積極的角色。
2016年度博物館日主會場活動設在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內蒙古博物院,主要內容有:公布我國博物館2015年度備案和發展情況統計信息;公布第十三屆(2015年度)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項目單位并頒發證書;頒布2016年度全國最具創新力博物館;頒發2015年度全國博物館文化創意產品示范單位證書;頒布第一屆全國博物館學優秀學術成果獎。此外,活動還會配套舉辦全國第一次可移動文物普查工作成果展覽,《夢幻契丹》數字文物展覽,數字化流動博物館展車巡展啟動,全區博物館聯盟簽約活動等。
段勇表示,今年國際博物館日主會場活動最大的亮點體現在今年的主題反映了國際博協理念的回歸。據了解,上世紀60年代中期,當時國際博協內部發生理念沖突導致分裂,分出一個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因為有很多專家認為,博物館管可移動文物,主要功能是傳播利用,而文物古跡的主要理念應該是保護研究,因此不屬于博物館,所幸當時對我國沒太大影響,我國的遺址類博物館走在國際前列。后來國際博協內部思想回歸,逐漸認可文物古跡也屬于博物館范疇。段勇略顯激動地說,“今年博物館的主題是博物館與文化景觀,就是說博物館在文化遺產及其環境方面也要承擔起更多責任,這代表國際博物館界的重大理念回歸,即博物館也要關注文化遺產和環境。”
今年主會場活動的另一個“新亮點”是有著鮮明的內蒙古特色。此外,今年主會場活動有三大新內容:第一次進行全國博物館文化產品示范單位的評選推介;第一次公布博物館優秀學術研究成果;今年正值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結束之年,舉辦了一個普查成果展。
國際博物館日由國際博物館協會發起,旨在促進全球博物館事業的健康發展,吸引全社會公眾對博物館事業的了解、參與和關注,時間定在每年的5月18日。中國于1983年正式加入國際博物館協會,隨后每年均組織紀念國際博物館日的相關活動。2009年以來,我國采用主會場活動的方式開展博物館日宣傳活動,相繼在重慶、廣州、沈陽、南寧、濟南、南京、石家莊舉辦了主會場活動。
【世界博物館日主題活動】相關文章:
世界環境日主題活動07-01
世界讀書日主題活動總結08-06
世界環境日主題活動總結04-06
世界糧食日主題活動總結10-06
世界地球日主題活動總結04-11
世界糧食日主題教育活動簡報09-21
2016世界急救日主題活動07-03
2016世界郵政日主題活動07-04
精選“世界糧食宣傳日”活動主題方案07-03
2016世界急救日活動主題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