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端午節怎么放假的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2018年端午節怎么放假
2018年端午節怎么放假
2018年端午節放假時間:6月16日、6月17日、6月18日放假調休,共3天。
端午,“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而按照歷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漸漸演變成了“端午”。《燕京歲時記》記載:“初五為五月單五,蓋端字之轉音也。”
端午節簡介:
端午節是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節日之一。端午也稱端五,端陽。此外,端午節還有許多別稱,如:午日節、重五節,五月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地臘、詩人節、龍日等等。雖然名稱不同,但總體上說,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還是同多于異的。
過端午節,是中國人二千多年來的傳統習慣,由于地域廣大,民族眾多,加上許多故事傳說,于是不僅產生了眾多相異的節名,而且各地也有著不盡相同的習俗。其內容主要有:女兒回娘家,掛鐘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葉符,懸掛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備牲醴,賽龍舟,比武,擊球,蕩秋千,給小孩涂雄黃,飲用雄黃酒、菖蒲酒,吃五毒餅、咸蛋、粽子和時令鮮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動漸已消失外,其余至今流傳中國各地及鄰近諸國。有些活動,如賽龍舟等,已得到新的發展,突破了時間、地域界線,成為了國際性的體育賽事。
關于端午節的由來,說法甚多,諸如:紀念屈原說;紀念伍子胥說 ;紀念曹娥說;起于三代夏至節說;惡月惡日驅避說,吳月民族圖騰祭說等等。以上各說,各本其源。據學者聞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歷史教育》列舉的百余條古籍記載及專家考古考證,端午的起源,是中國古代南方吳越民族舉行圖騰祭的節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辭,已廣泛深入人心,故人們“惜而哀之,世論其辭,以相傳焉”,因此,紀念屈原之說,影響最廣最深,占據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領域,中國民眾把端午節的龍舟競渡和吃粽子等,都與紀念屈原聯系在一起。
時至今日,端午節仍是中國人民中一個十分盛行的隆重節日。
端午節經典祝福語:
1.端午節,想送你個粽子,還沒包呢;送你個饅頭,染色了;送你瓶酒,醉駕入刑了;送你個西瓜,爆炸了;為了你的安全還是發短信祝福你吧;端午快樂!
2.禮儀之邦名盛傳,傳統節日繼相環,三十正月過大年,十五月亮元宵團,清明祭奠雨霧煙,端午粽子口口甜,八月十五月餅圓,悠久美節世代傳!
3.今天是端午,送你快樂無數:粽葉代表數錢“總也”數不完,富足包圍你;糯米象征煩惱全部都“挪移”,心情亮晶晶;大棗預示健康將起個“大早”。短信祝你端午祥和一片,幸福相連!
4.今年端午又來到,家家戶戶好熱鬧,又佩香囊又帶荷包,又采艾葉又懸菖蒲,又吃粽子又喝雄黃酒,五色的絲線迎風飛舞,一起祝福國強民富。
5.端午粽子甜又甜,短信祝福送心間;端午粽子黏又黏,幸福生活沒有完;端午粽子滿又滿,愿你精彩生活每一天。祝端午快樂!
6.綠楊帶雨垂垂重,五色新絲纏角粽;棕葉包著親友情,友善關愛粽是情;門邊插上艾葉香,平安健康永一生。祝爸媽端午節快樂!
7.艾蒿高高門前舞,驅邪氣,防五毒,高高興興過端午。 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這兒端陽,那兒端陽,處處都端陽。祝您端陽節快樂!:)
8.包裹著盛世陽光,纏繞著華年彩虹。這個囊括天地鴻福的粽子,正被你的`拇指點開。點開,財富即滾滾來,吉祥定天天在;喜事也頻頻撞滿懷!
9.將所有的思念,擰成一根繩,困住所有的牽掛;將所有的美好,一網打盡,用月亮拖著全部帶回家。將所有的祝福,包成一碗粽,帶著陣陣的芳香,提前祝你端午快樂。
10.不許動!看短信的人聽著:你已被端午節的祝福包圍了!伸出雙手!接過棕子!節日快樂!
11.吃粽子,賽龍舟,同飲雄黃酒,除病除災除憂愁;戴香包,扦菖莆,共把屈原叩,祈運祈祈長壽,端午節快樂!
12.代表著快樂的糯米,藏著代表甜蜜的棗餡,用歡欣的粽子葉緊緊包在一起,系上幸福的紅絲帶,捎去我美好的祝福,提前祝您端午節快樂!
13.端午到了,別忘了掛艾葉懸鐘馗飲黃酒佩香囊,當然最重要的,是要多吃點棕子,呵呵! 端午節,家家戶戶都懸起了鐘馗像,掛上了艾葉菖蒲,賽龍舟,吃粽子,飲雄黃酒,游百病,佩香囊,備牲醴。熱熱鬧鬧真好玩。
14.端午節,賽龍舟,爭先恐后,好熱鬧!一齊來過個開心的端午節吧! 葫蘆收五毒,平安過端午!
【端午節怎么放假】相關文章:
端午節怎么放假的07-01
放假通告怎么寫01-27
中秋國慶怎么放假09-28
端午節放假范文07-01
端午節放假高速07-01
2016.6.9端午節放假07-01
端午節放假通告07-04
端午節放假通知06-22
端午節放假的通知07-10
端午節放假通知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