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海嘯前兆
大自然的力量是十分的強大的。數百萬年,人類受到自然災害甚至可以消滅整個文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海嘯前兆,歡迎閱讀!
海嘯前兆解釋:
海嘯前兆指海嘯發生或登陸前的的預兆。地震引發的海嘯登陸之前,會有一些非常明顯的宏觀前兆現象,在海邊生活、工作、旅游的人們只要稍加注意,就可以發現。
海嘯前兆:
海嘯這種自然災害是無法預測和預防的,但是我們可以及時的發現一些征兆,為我們和我們的周圍的人爭取更多的逃生時間。
如果淺海區的船舶突然劇烈得上下顛簸。如果你聽到遠處有轟隆隆的巨響。如果你看到海水里或海灘上冒很多白色的水泡。如果你發現海水突然漲上來或者突然退下去。如果你看到遠方海面有一條明亮的白線在移動。那么,海嘯很有可能正向你襲來。
海嘯發生前,是有征兆的,比如,海底的突然下沉,會引起水流向下沉的方向流動,從而出現快速的退潮。由于海嘯的能量的傳播要作用于水,一個波與另一個波之間有一個距離,這個距離,就為那些有知識的人留下了逃生的時間。
另外隕石墜落是發生海嘯前兆,海嘯發生前會有深海魚類浮上海灘等異常征兆。
它們大多生活在2000米以下的水中,骨骼和肌肉都不發達,腹部一般薄如蠟紙卻富有彈性,視覺退化后一般有長長的觸須或者發光器。由于深海環境和水面有巨大差別,深海魚絕不會自己游到海面,只可能被海嘯等異常海洋活動的巨大暗流卷上淺海。一旦突然到了淺海或海灘,深海魚會出現內部血管破裂、胃翻出、眼睛突出眼眶外等明顯特征,并很快死亡。因此,深海魚出現在海面上,是海嘯等海洋異常活動的預報,這可以幫助人們避開災難。
延伸閱讀:
海嘯自救
地震是海嘯最明顯的前兆。如果感到地面強烈震動或聽到大地不停發出類似于噴氣式飛機或列車行駛的巨大響聲,就要做好海嘯的防御準備。還有,海水突然撤退到離沙灘很遠的地方,裸露大面積的沙灘,這常常是海嘯來臨的前兆。此外,海上出現泡沫,海水突然變熱也是海嘯前兆。
海嘯逃生時要注意的事項有:遠離海岸,離海岸線越遠越好;如果已被困,就尋找粗壯、高大的樹并盡可能往高處爬;如果被卷進水中,抓住一些漂浮物:如救生圈、樹干等;如果海嘯預警時人正在船上,一定不要將船只開回港灣,要盡量將船只開到開闊的海面上。
許多人在海嘯后被退潮的洪水卷入大海,幸運者會抓住漂浮物躲過溺死的危險。這時,需要自己進行基本自救,例如:維持身體溫度,脫掉濕衣服,盡可能讓自己暖和起來;防止中暑,如果出現體溫升高、惡心等癥狀,要盡量利用衣服搭建陰涼,并扇風降溫;海中的魚都可以生吃;收集雨水,必要時喝一點海水,不過不能多喝,因為海水中的鹽分會導致身體脫水更嚴重;時刻注意過往船只,發送求救信號。
產生原因
前兆現象
海底發生地震,如果造成海底地殼大范圍大幅度沉降,就會引起大范圍海水大幅度下沉,距離震中較近的沿海就會看到海水異常的暴退現象;如果地震造成海底地殼大范圍大幅度隆起,就會引起大范圍海水大量聚集,距離震中較近的沿海就會看到海水異常暴漲現象。
特征
海水異常的暴退或暴漲,有幾個異常的特征:海水退、漲的時間與平常的退潮、漲潮時間不一致;海水退、漲速度比平常的速度快得多;海水退、漲的幅度大,常能退到最低潮線以下,或漲到最高潮線以上。
范圍
海水異常的暴退或暴漲現象,距離震中數百公里以內的沿海都能看到,遠離震中數公里的沿海,則不易看到。海水暴退或暴漲現象在震后出現的時間,因各地距震中的遠近不同而有所差異,有的緊隨主震之后,有的主震后10-20分鐘。從海水暴退或暴漲現象出現到海嘯登陸,間隔的時間也有長有短,短的僅有幾分鐘,長的可達到幾十分鐘。
現象
海嘯波是重力長波,波長可達100公里以上;它的傳播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9.8米/秒)與海水深度乘積的平方根,所以,海水越深,海嘯波速度越快,海水越淺,海嘯波速度越慢。當海嘯波由遠離海岸的深海區,進入海岸附近的淺海區后,波速便急劇降下來,后面的波速依然很快,后波就追上了前波,前后波相疊加,便使波浪的高度倍增,形成幾米、甚至幾十米高的巨浪。
因此,在離海岸不遠的淺海區深藍色海面就會突然變成白色,并在其前方出現一道長長的明亮的水墻;位于淺海區的船只就會突然劇烈地上下顛簸起來;海面上也會響起巨大的、驚人的、可怕的咆哮聲。四種前兆現象,是海嘯臨近的標志,是災難預警信號,它警示人們:海嘯即將登陸,要生存,趕快向高處逃跑,否則,長則幾分鐘,甚至只有幾十秒,就會被巨浪吞沒。
【海嘯前兆】相關文章:
地震的前兆現象08-12
《海嘯奇跡》觀后感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