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教學反思(4篇)
【第1篇】老舍《貓》教學反思
《貓》是老舍先生的一篇文章,文章簡短,寫了大貓的性格古怪和小貓的淘氣可愛兩部分,字里行間流露出對貓的喜愛之情,表達了作者愛貓愛生活的情感,在教學中我注重對以下方面進行訓練:
1、抓詞語理解句子進而理解課文內容。在學習大貓性格古怪一段時,我抓住了“屏息凝視”這個詞,先讓學生說說這個詞是什么意思, “凝視”是專注的盯著一個地方看,讓學生把這兩個詞連起來理解就是“有意識的抑制呼吸,眼睛專注的盯著一個地方看”,讓學生明白,貓為了等老鼠的出現,怕自己的呼吸聲嚇跑了老鼠,所以有意識的抑住自己的呼吸,眼睛專注的看著老鼠洞,生怕老鼠跑了,讓學生說,從這個詞里你看出了什么?學生說,在這個詞里看出了貓的盡職。理解了詞語意思后,我讓學生也屏息凝視盯著一個地方看幾分鐘,問學生有什么感覺,學生說,眼睛很累,覺得心里憋得慌,我繼而啟發道:“你們看幾分鐘就覺得很累了,那貓盯著老鼠洞一連就是幾個小時,它累不累?它累了也不休息,還是依然閉息凝視盯著老鼠洞,從中你看出了什么?”經過理解和自身體驗,學生明白了從“屏息凝視一連就是幾個鐘頭”這句話里看出,貓真的是非常盡職,難怪老舍那么喜愛它。
2、體會擬人句的作用,體會作者愛貓的感情。作者在寫貓時,采用了擬人的寫法,把貓當作人來寫,突出了作者的喜愛之情。在理解“在稿紙上踩印幾朵小梅花”時,我是這樣處理的,先介紹老舍的生平:“老舍是個熱愛生活的人,他酷愛寫作,視寫作為自己的生命;他也酷愛養花,他家里有幾百盆花,每天除了寫作就是擺弄花草,家里的花死了,他要難過好幾天!比缓笞寣W生看書理解,他這么愛寫作,當貓把他的稿紙踩臟后,他不但不生氣,反而當作梅花來欣賞;他那么愛花,當小貓在花盆里摔跤,抱著花枝打秋千,所過之處枝折花落時,他也不生氣,反而覺得它們生機勃勃十分可愛。從這些語句里,看出作者把貓當作自己的孩子似的,看它干什么都覺得可愛。都舍不得責備,由此可以看出作者特別喜愛它們。
3、注重寫法的滲透,讀寫結合。在學習小貓一段時時,先讓學生找出作者從幾方面來寫小貓的淘氣可愛的,然后說出作者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最后說說你喜歡哪句話。在此基礎上,讓學生也仿照課文的寫法,寫一種自己喜歡的小動物,可以借鑒書中的語言,因為滲透了寫法,學生很順利的寫出了片斷,達到了預期的效果。
【第2篇】老舍《貓》教學反思
《貓》是老舍先生寫的一篇狀物抒情散文。課文細致、生動地描述了貓的古怪性格和它滿月時的淘氣可愛,尤其是在寫貓的性格時,是將看似矛盾的事情一一列出,使貓的性格古怪鮮明生動。通過平實的語言描繪出貓的形象,全文字里行間表達了老舍先生濃厚的愛貓之情。無論是古怪還是淘氣,在老舍先生眼里都是十足的可愛。
《課標》中明確指出:“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剛上課,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時,就提到大貓的性格古怪,于是我就請學生說他們理解的“古怪”一詞時什么意思,創設了自主、和諧、寬松的學習氛圍,使這節課有一個良好的開端。整節課中我能尊重學生個體差異,能有意識地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文學習的習慣和自信心。當學生理解到“小梅花”能體現老舍先生愛貓之情時,我引導學生理解老舍先生愛看這小梅花,越看越覺得美,自然而然地體會了老舍先生的愛貓之情。我在處理第四自然段“滿月的小貓更可愛”時使用以讀代講的方式,給學生留下充足的讀書時間、自由的理解空間。這節課上學生利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進行小組學習,小組學習時學生暢所欲言,各抒己見,取長補短,學生在小組學習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充分的發揮和鍛煉。
在這堂課上,我忽視了感情朗讀。感情朗讀,能使得書面語言不僅能形成立體形象,而且能轉化為表情達意的有聲語,使文章的內在情趣和學生的自身情趣相得益彰。課堂上我雖然讓學生采用不同形式來朗讀課文的重點句段,但是讀的形式和時間還是不夠,學生們沒法通過朗讀揣摩,從老舍優美生動的語言文字中體會到了作者對貓的喜愛之情。另外,我把理解貓的特點和體會作者對貓的喜愛之情剝離開來進行閱讀,更是犯了大忌。在聽評課時,劉大鳳老師告訴我:尊重學生的閱讀體驗是十分重要,學生們如果能夠充分地細心品味,便會自然而然地理解文中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感悟出作者語言的魅力了。
另外,課堂教學要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師要為學生提供充分參與學習活動的時間與空間,引導學生構建一中主動探求知識、自主解決問題的積極的學習方式,這就是最有效的學習活動。但是我在這方面存在很多不足,例如講讀到貓的什么都怕時,非要學生概括出我預設的“膽小”一詞,處理課堂生成的靈活性不足。這節課讓我感受最深的就是要想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就要相信他們的潛能、挖掘他們的潛能,搭設舞臺讓他們展示才華。
通過上這件課,我收獲很多,尤其向劉老師及高年級組的老師學到很多教學的經驗,相信這些經驗必將成為我今后教學中的財富。當然這樣一個反思的過程也是一種進步的過程,在不斷反思中進步,在進步中時常反思。
【第3篇】老舍《貓》教學反思
今天,我執教了老舍先生的《貓》這一課。這篇文章非常簡短,描寫了大貓的性格古怪和小貓的淘氣可愛兩部分,字里行間流露出作者對貓的喜愛之情。在學習本課時,我注重對以下方面進行了訓練:
1.抓住重點詞語理解句子進而理解課文內容。在學習貓的性格古怪時,我抓住貓的老實,貪玩,盡職這三個特點,先讓學生找出哪些句子描寫了貓的這些特點,并反復朗讀。
2.體會擬人句的作用,體會作者愛貓的感情。如在理解“在稿紙上踩印幾朵小梅花”,當貓把老舍先生的稿紙踩印后,他不但不生氣,反而當作梅花來欣賞,可見他對貓的喜愛。作者在寫剛滿月的小貓時,不像在寫一只貓,倒像寫一個可愛的孩子,由此,可以看出作者對貓的喜愛。
3.注重寫法的滲透,如在描寫貓的老實,作者就抓住貓愛睡覺這一事例來寫的。因此,我布置的課后作業是一個小練筆,選擇一個你喜歡的小動物,仔細觀察,然后寫一寫。
不足之處:
1.對課文的深度和廣度挖掘的不夠,我引導孩子們從貓的老實,貪玩,盡職去體會貓的性格古怪,但只是蜻蜓點水,沒有深入講解,最后因為時間倉促,也沒有進行總結。
2.學生齊讀的次數過多,用的時間長,以至于后面的內容一帶而過。以后需要掌控好時間。
3.講解第一自然段時用的時間太多,后面貓的溫柔可親,勇猛,都沒有進行深入講解。而滿月小貓的淘氣,可愛之處也沒有體現出來來。
通過這節課,我認識到,課前備課很重要,但是課后反思也很重要,通過反思,可以不斷完善自己,使我們認識到自己教學中的不足,可以總結經驗教訓,可以使自己今后的教學過程更充實,更完善。使自己的教學經驗更豐富。
【第4篇】老舍《貓》教學反思
《貓》是一篇狀物抒情散文,文章雖然短小,但內容具體,描寫生動,要讓孩子不僅體會到貓的性格古怪,體會作者對這只貓的喜愛之情,還要讓學生感受一代語言大師的語言魅力。
教學第一自然段時,我采用先扶后教的方法,先引領學生通過“老實”“貪玩”這兩個詞來體會貓的古怪性格,然后讓學生自己在文中找出其他表現貓性格的詞語,并看看作者是怎么把這些矛盾詞語連起來的?從而讓學生有機會自己閱讀,自己發現問題,自己解決問題。
教學第二自然段時,我讓學生劃出作者喜歡貓的語句仔細品讀。學生們通過朗讀揣摩,從老舍優美生動的語言文字中體會到了作者對貓的喜愛之情。在理解“在稿紙上踩印幾朵小梅花”時,我是這樣處理的,先介紹老舍的生平:“老舍是個熱愛生活的人,他酷愛寫作,視寫作為自己的生命;他也酷愛養花,他家里有幾百盆花,每天除了寫作就是擺弄花草,家里的花死了,他要難過好幾天!比缓笞寣W生看書理解,他這么愛寫作,當貓把他的稿紙踩臟后,他不但不生氣,反而當作梅花來欣賞;他那么愛花,當小貓在花盆里摔跤,抱著花枝打秋千,所過之處枝折花落時,他也不生氣,反而覺得它們生機勃勃十分可愛。從這些語句里,看出作者把貓當作自己的孩子似的,看它干什么都覺得可愛,都舍不得責備,由此可以看出作者特別喜愛它們。
整堂課的教學我主要采用了以讀為主的方式進行教學。讀是為了寫,為了表達。因此,課堂上我鼓勵學生展開想象,用自己的語言將文章的空白點表達,如貓追老鼠,貓玩線團等情景。但是有些學生讀還只能停留通順上面,對文章的悟及積累還有所不夠。另外,學生還不能很好地進行讀寫結合,也就是怎么樣將一個事物寫具體形象的。我感覺這堂課的這個訓練點抓的很不到位,總之,在以后的教學中,我要多注意這方面的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