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草船借箭的故事簡介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經常接觸到成語吧,成語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結構形式和固定的說法,你還記得哪些成語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草船借箭的故事簡介,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草船借箭的故事簡介
【釋義】
運用智謀,憑借他人的人力或財力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成語故事】
三國時期,曹操率大軍想要征服東吳,孫權、劉備聯合抗曹。孫權手下有位大將叫周瑜,智勇雙全,可是心胸狹窄,很妒忌諸葛亮(字孔明)的才干。因水中交戰需要箭,周瑜要諸葛亮在十天內負責趕造十萬支箭,哪知諸葛亮只要三天,還愿立下軍令狀,完不成任務甘受處罰。周瑜想,三天不可能造出十萬支箭,正好利用這個機會來除掉諸葛亮。于是他一面叫軍匠們不要把造箭的材料準備齊全,另一方面叫大臣魯肅去探聽諸葛亮的虛實。
魯肅見了諸葛亮。諸葛亮說:“這件事要請你幫我的忙。希望你能借給我20只船,每只船上30個軍士,船要用青布慢子遮起來,還要一千多個草把子,排在船兩邊。不過,這事千萬不能讓周瑜知道。”
魯肅答應了,并按諸葛亮的要求把東西準備齊全。兩天過去了,不見一點動靜,到第三天四更時候,諸葛亮秘密地請魯肅一起到船上去,說是一起去取箭。魯肅很納悶。
諸葛亮吩咐把船用繩索連起來向對岸開去。那天江上大霧迷漫,對面都看不見人。當船靠近曹軍水寨時,諸葛亮命船一字兒擺開,叫士兵擂鼓吶喊。曹操以為對方來進攻,又因霧大怕中埋伏,就派六千名弓箭手朝江中放箭,雨點般的箭紛紛射在草把子上。過了一會,諸葛亮又命船掉過頭來,讓另一面受箭。
太陽出來了,霧要散了,諸葛亮令船趕緊往回開。這時船的兩邊草把子上密密麻麻地插滿了箭,每只船上至少五、六千支,總共超過了十萬支。魯肅把借箭的經過告訴周瑜時,周瑜感嘆地說:“諸葛亮神機妙算,我不如他。”
草船借箭故事的原型
草船借箭現在是一個成語,比喻通過運用謀略,利用別人的力量來達到自己的目的,成語來源大家也耳熟能詳,是《三國演義》中最著名的橋段之一。就是在赤壁之戰前夕,周瑜為了為難諸葛亮,讓諸葛亮用十天的時間造十萬之箭,結果諸葛亮信心滿滿地說只需要三天。結果諸葛亮第三天時,在大霧的掩護下,又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與魯肅帶了二十艘草船向曹軍借下了這十萬支箭。故事的最后,諸葛亮還與魯肅說:“我的性命系之于天,周公謹豈能害我。”
這段故事可謂是精彩之極,被各種形式地演繹。我最早是在評書上聽到的這個故事,我當時就在想,曹操的軍隊當時如果射的是火箭(因為諸葛亮已經用過兩次火攻了,所以老能想到火攻),別說是全部用火箭,就算是偶爾射個幾支過來,那會是什么后果啊,諸葛亮乘的可是草船哪。諸葛亮就算能算到有大霧、也能料到曹操多疑不敢冒然出兵,那他能料到曹操不會發兩支火箭嗎?想到這里還真為諸葛亮捏把冷汗,同時也為曹操的愚蠢感到懊惱。
后來長大了知道了原來這些故事不是真實的都是羅貫中編撰的,不過草船借箭這么高明的手段應該也不是羅貫中自己就能想象的出來的吧。于是搜索資料,找到了兩個跟草原借箭比較像的故事。
第一個故事的主人公是孫權,《三國志》上說,建安18年,曹操攻打濡須口,孫權相拒了一個多月,曹操見孫權的軍容整肅,就退兵了。在該處的注釋上說道,孫權有一次乘大船視察曹營,曹操就命令弓箭手放箭,一時間弓弩齊發,使得孫權所乘的大船都重心不穩了,孫權就命令將士掉頭,讓船另一面也受箭,大船才又平衡,安全地返回去了。這個故事里已經有了草船借箭的影子,不過孫權在這里可不是為了借箭,而是為了“箭勻船平”。
羅貫中是明朝人,他看的歷史當然不會只局限在三國,于是以下這則故事他應該也是看到過的。那就是在唐朝安史之亂期間,安祿山派唐朝降將令狐潮帶領著四萬叛軍去攻打雍丘城,雍丘守將張巡指揮著幾千將士英勇作戰,打退了敵軍的多次進攻。可是時間一長,城里的弓箭快要用完了,將士們很焦急。后來張巡想出了一個主意,他命令士兵們扎了成千的草人,還給草人穿上黑衣服,在一天深夜,張巡讓士兵們用繩子系上草人,順著城墻往外吊了下去。令狐潮的兵士發現雍丘城頭有許多人爬了下來,趕快報告給了主將。令狐潮斷定張巡進行偷襲,就命令兵士一齊向草人射箭。等放到天色發白,才看清了城墻上掛的全是草人。張巡讓士兵們把如同刺猬的草人拉上城來把箭拔下來一數竟有幾十萬支之多,解決了城內弓箭的問題。
這兩個故事放在一起看,草船借箭的模型應該就很清晰了吧。
【出處】
《三國演義》。
三國時,最強的曹操率大軍攻打東吳,東吳君主孫權被迫與劉備聯合起來,共同抗曹。劉備的軍師諸葛亮被派往東吳,共商大計。周瑜非常嫉妒諸葛亮的才華和名聲,想借這次機會置他于死地。周瑜借口水上交戰需要用箭,命令諸葛亮在十天之內造出十萬支箭,否則要受處罰。不料諸葛亮說他只需要三天即可,并當場立下軍令狀,完不成任務甘愿受罰。周瑜暗暗高興諸葛亮自投羅網,同時又不免感到懷疑,不知道諸葛亮葫蘆里賣的什么藥。他一面吩咐工匠們不要把造箭的材料準備好,一面派大臣魯肅前去探聽諸葛亮的消息。
魯肅和諸葛亮頗有交情,他看出了周瑜的險惡用心,不禁暗暗為諸葛亮捏了一把汗。魯肅怪諸葛亮不該上了周瑜的當,把自己推上了絕路。不料諸葛亮胸有成竹地說:“無妨。”他請魯肅借給他二十只船和一千多支草把子,每只船上三十個士兵,船要用青色的布幔遮蓋住,草把子排在船的兩邊。末了,諸葛亮一再叮囑魯肅,借船的事千萬不要讓周瑜知道。魯肅覺得十分疑惑,但仍按諸葛亮的吩咐把東西都準備好了。兩天過去了,不見什么動靜。第三天的四更時分,諸葛亮派人把魯肅請到船上,說要去取箭。江上大霧彌漫,對面都看不見人。諸葛亮命人用繩索把船連起來,朝對岸的曹軍水寨開去。船在靠近曹軍水寨的地方一字擺開,諸葛亮又令士兵們擂鼓吶喊。魯肅十分驚慌,諸葛亮卻毫不在意,只勸他放心飲酒。曹操以為是東吳的軍隊來進攻,因為霧大怕中埋伏,他命令六千名弓箭手朝江中放箭。箭如雨點般射到船上的草把子上。一會兒功夫,一邊的草把子上插滿了,諸葛亮又下令把船調過頭來,讓另一邊受箭。
船兩邊的草把子上密密麻麻地插滿了箭,每只船上至少有五六千支,總數超過了十萬支。這時,太陽出來了,霧也要散了,諸葛亮下令趕快往回開船。
諸葛亮按時完成了任務,周瑜又驚又氣。魯肅向周瑜講述了借箭的經過,周瑜不由地感嘆道:“諸葛亮神機妙算,我不如他。”
釋義
草船借箭這則成語的意思是運用智謀,憑借他人的人力或財力達到自己的目的。
【草船借箭的故事簡介】相關文章:
關于駱駝祥子故事簡介02-10
除夕的由來和傳說故事簡介05-02
除夕的來歷和傳說故事簡介03-31
臘八節的由來故事簡介03-31
木偶奇遇記故事簡介(精選11篇)08-24
關于元旦節的起源故事簡介03-31
酒店簡介08-10
社保簡介08-14
洪戰輝事跡簡介08-06
安徒生簡介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