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二年級上冊秋天的圖畫 教學反思
二年級上冊秋天的圖畫教學反思怎么寫?以下是聘才小編精心整理的相關文章,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二年級上冊秋天的圖畫 教學反思 篇一
《秋天的圖畫》是第一單元中的一篇課文,本組課文以“秋天”為主題。本文篇幅短小,圖文并茂,優美的語句,寥寥數筆就為讀者呈現出了豐收的景象和人們的喜悅心情,這是一篇朗讀訓練的好文章。
在本課教學中,我從學生的興趣入手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主動學習,達到預期的效果。
一、以圖引入,為體會“美”作鋪墊
雖說進入秋季,但我們的周圍景物依舊,天氣炎熱,絲毫感受不到秋天的到來。為了讓學生對秋天有直觀的感受,體會到秋天的美,課前,我準備了一些秋天的圖片:秋天的山林疊翠流金,滿山的楓葉紅似火,秋天的田野瓜果飄香,稻田似金色的海洋……學生在一片“嘩”的贊美聲中,感受到了秋天的美。此時,我隨機出示識字一學過的四字詞,對這些詞進行了鞏固。
二、以多種的形式,激發學生識字興趣
識字教學是低年級閱讀教學的重點。本課要求一節課認識8個字,生字不多。我先讓學生集中識字,再朗讀課文,“隨文識字”。我通過領讀、齊讀、賽讀、開火車、摘蘋果游戲等富有趣味性的活動,讓學生反復認讀。并引導學生通過加一加、換一換、編字謎、組詞等形式記住字形,了解字義,做到了寓教于樂。識字的鞏固和檢測要放在語言環境中進行,把記生字與讀詞語、讀句子、讀課文結合起來。因此,我把生字編進句子中,讓學生認讀。并讓學生把生字在文中圈出,加深印象,反復讀文,以鞏固認字的效果。
三、以“美”為切入,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
朗讀訓練要從低年級開始抓起,在朗讀中培養學生的語感,在朗讀中理解課文,感悟課文。本節課我抓住秋天的美,引導學生朗讀體會。如:這是一幅怎樣的圖畫?你從哪些句子中體會到它的美?請你找出來讀一讀。學生根據自己的感受,找到不同的句子,我重點抓住了第二句訓練學生美讀。在這句的教學中,我適當地對學生進行了閱讀能力的訓練,如,找出“金黃的”“火紅的”“金色的”“紅紅的”等表示顏色的詞語,標出句子中表示動詞,讓學生體會到這些景物美在顏色,美在形態。句子美在比喻、擬人的形式,它使句子更加的生動,具體。體會了句子的美,我過多種形式對這句子進行了朗讀訓練,有指名讀,自由速讀,范讀,齊讀等多種形式朗讀,還有通過看圖讀、看板書讀等方式,讓學生熟讀成誦,積累了美句。學生在反復讀中,而體會對秋天的美麗的景象和對勤勞的人們的喜愛,贊美之情。
二年級上冊秋天的圖畫 教學反思 篇二
在本課教學中,我完全從學生的興趣入手,遵從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這一原則每個環節都注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如:聽音樂欣賞圖片,游戲識字等使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主動學習,達到預期的效果。
一、多種形式,激發學生識字興趣
識字教學是低年級閱讀教學的重點,本課要求一節課認識8個字。領讀、開火車、摘蘋果游戲等趣味性很強的活動,使學生輕松愉快地認識了漢字,真正做到了寓教自樂。
二、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識字
在本課的教學中不搞孤立,枯燥的識字環節。采取“隨文識字”的方法,堅持“生字從文中來,再到文中去”的識字順序。課堂上首先激發學生的讀書興趣,用多種形式讓學生讀遍課文,把文中生字圈出來,體現了生字從文中來。先學字再學詞,學生在文中能認識繩子后,引導學生把文中的繩子提出來,強化生字的讀音,然后通過“開火車”的形式,把繩子又放回文中。同時有創設了新的語境,使學生加深了生字的印象,鞏固了生字。
三、識字和語言思維訓練結合
在識字教學中,指導學生把識字個語言訓練思維結合起來。如:在學生認識“梨”時,學生說:“我喜歡吃梨。”就記住了“梨”字。隨即教師提出你們都喜歡吃什么梨?這樣學生說說出了各種梨。即認字,說詞與生活密切聯系起來。再如說“勤”字時,學生說“勤勞”,教師就啟發學生用“勤勞”說一句話。這樣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拓展了識字。
四、注重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
課文朗讀從低年級開始就要加強練習,指導朗讀培養學生的語感。在朗讀中理解課文。從讀中感知、感悟。本節課處處都能聽到朗朗的讀書聲。開始時是自由讀課文,同桌對讀。大聲讀文來初步感知課文,待生字學完后,又回到文中。喜歡哪句就讀哪句,想怎樣朗讀就怎樣朗讀。同時分句進行朗讀指導。有指名讀,自由速讀,范讀,齊讀等多種形式朗讀,培養了學生的朗讀能力。進而體會對秋天的景象和勤勞的人們的喜愛,贊美之情。
【二年級上冊秋天的圖畫 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秋天的圖畫課后反思02-02
秋天的圖畫教學設計08-06
《秋天的圖畫》教學設計01-29
《秋天的圖畫》課后反思4篇05-12
《秋天的圖畫》課后反思(4篇)01-27
秋天的圖畫小學作文02-05
秋天的圖畫作文02-04
秋天的圖畫優秀作文02-06
秋天的雨教學反思《秋天的雨》課后反思05-25
秋天課后教學反思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