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學生會工作總結2000字
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大學學生會工作總結2000字,可以借鑒的哈。歡迎閱讀。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范文一:
憑心而論,進入大學我學到了很多的東西,有幸加入學生會,更使我有機會接觸更多的人和事,令我受益匪淺!
回過頭來看看自己走過的路,苦澀和歡欣并存,得意與失意同在。也許是時間過得太快了,而自己想做而又來不及做的事情真的太多太多,于是心中便多了幾分遺憾,以致于每一次想提筆給自己這一年在學生會這塊令人矚目的平臺上所做的工作好好來個細致的總結終歸無言,心中隱匿的話語遲遲不能化為筆下的文字。
然而,不管自己如何沒有勇氣面對,過去的不能改變,總結終究還是要寫的,因為只有總結了過去,才能更好的提高自己,才能以此為鏡認識自己完善自我,并指導以后的工作。
“用心做事才能把事做對,認真做事才能把事做好”,我一直都記得剛剛入學生會時學長在部門會議上說的這句話。
的確如此,經過一年的'工作實踐我更深諳這話中的韻味。秘書處工作需好付出有時還需要作出些小小的犧牲,也許在別人安心午睡的時候我們還要在外奔跑購物,也許在別人回去吃晚飯的時候我們還得留守辦公室,但也因為我們比別人多一份付出就多了一份收獲。
學生會工作無小事,事事都不能懈怠,秘書處的工作多且雜,我們需要處處小心,時時留意,因為秘書處是整個學生會的核心,工作中的細微差錯或拖延都有可能影響到整個學生會的正常運作。
因此作為秘書處的一員更要提高自身的素質才能把所安排的工作做得少錯更好,當自己全身心的投入每一次學生會工作中,看著自己的工作有益于整個學生會時我便深深感覺到自己生命的意義,不論工作的哪一方面都要考慮到學院、學生會以及廣大同學的利益,自己的責任感也更強了。
秘書處工作需要激情,激情有如穿越寒冬綻放在枝頭的那抹新綠,是人生蘊藏的寶藏,是讓生命蓬勃的動力,如果工作沒有激情,那么便會出現被動工作的局面,工作只為完成任務,也就無心工作,這樣于人于己都不好,激情工作才能把工作做好并享受工作過程所帶來的快樂。除了有激情還要有耐心和毅力,合之可稱為積極心,只要我們用積極的心態作沃土,用來斷的努力作養分料,用痛苦的磨練作陽光,用辛勤的汗水作雨露,將激情揮灑,不止在學生會,不論做何事成功的喜悅都將伴隨左右。學生會是個大家庭,而每個部門都是這個大家庭下的一個小家庭,我不僅是個體還是群體,工作中講究合作,只有具有積極心做事出有富有激情人別人才樂意與之合作,做起事來也自然而然的更為順利,效率也會更高!
在學生會工作一年,我個人的組織協調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不得不承認自己在工作中還有很多不足之處,還有很多有待完善的地方。秘書處工作其實也還有很多急待完善的地方,我心中雖有些想法,卻又都被自己一種固有的思惟禁固,總感覺(害怕)自己的想法不成熟,也就不敢大膽提出,工作中也沒有很積極的去思考每件事有沒有更好的途徑去更好的完成…… 在接下來的工作中,我會做好2014年個人工作計劃,爭取將各項工作開展得更好。
范文二:
余人無知,感想淺顯粗疏,如可去粗存精之用,善莫大焉。
第一:學習與工作之間,謹慎抉擇好關系
很明顯把這點提前的原因純粹是因為自己的親身經歷和對別人觀察的感悟。首先對于自己這段時間的整體情況我只能表示較為一般,并沒有發揮到自己所預想到的水平。
既沒有成為所謂的“學霸”,也沒有成為所謂的“工作狂人”。
這就導致了無重點突出,雖然很明顯的兩方面都有相對的提高和明顯特色方面,但是對于未來的發展以及當前整體目標來說,甚至對于整個學校、整個學院風氣的平均水平來說都不是滿意的(是不是得改成很不滿意?)。
所以,在接下來的學習與工作兩方面,必要以重點抓知識索取為主。這里,工作也是一種知識索取,或者說是經驗索取。
因而對于這兩方面的關系,要靈活把握。
其次說一個同學的例子,班里有個同學是校學生會宣傳部媒設組的,對于他每日熬到兩點上午課上補覺(除非上午有C語言否則必睡)的行為,我是認為有點“顛倒黑白”了,不僅僅是白天與黑夜的顛倒。但是,個人有個人的方向和未來,我對其未來沒有評論的權利(不過他的技術真的.還好,未來不掛畢業就業沒問題應該),于是僅僅舉例,不做無謂的費言。
第二:
做精做細,否則請重新開始或放棄
媒體設計部,個人認為我部門有兩個意義:
“媒體”與“設計”!懊襟w”之意規定了我們部門的涉事范圍,而“設計”之理對于我們的工作方向做出了要求。按理說這個部門不僅僅是非線視頻編輯和Photoshop(當然現在也在往多元化這個方向發展),而是包括這兩個在內的美工設計、文案排版、文化策劃等之類的多方位媒體部門。當然這里只是我對這個部門的期望,對于這個部門實際應該怎樣,是需要根據學生會實際情況來決定的。上述僅吐槽。
接下來進入節標題內容:
其實這是我一直奉行的原則,個人認為對于自己設計的作品(或大或小),我都覺得這個原則非常適用。
雖然如此,使用它時仍有幾條注意:
1)量力而行
這條原則很明顯,你做的最好或許連其他人最基礎的水平都達不到,但是,你已經竭盡所能(排除有能力詢問他人或者查資料就可以解決但是就是懶而造成的竭盡水平),這就是極好的。誠然你的作品極有可能被斃,然只要達到自己的能力上限就是完美的。
例如,第一學期部里設計徽標,我先后想出兩套方案在Photoshop實現都不理想,雖已提議一兩周出稿但是一直沒出,就有這條的原因:如果作品不滿意且自己能力沒達到上限,那就繼續去改吧。
當然,部里徽標設計是最主要的還有下面這條原因:征求意見后被我直接斃掉。
2)征求意見
這里的征求意見不是單純的問上級或者部里成員的意見,更重要的是,對于外界受眾群眾的反應有所調查。
很簡單,未來你的作品是要拿到外頭溜溜的,你的上級再同意達不到外界審美普遍贊同的情況你的作品也是一般。
正如上文的徽標以及下文我要提到的元旦晚會節目單系列設計。
節目單的設計是我這個學期接到的最大的活(相比其他人而言這活還真不大)。在此期間我在初稿、成稿兩次詢問包括我室友、院里同學,乃至初高中同學。他們的細微之處的意見提的很多,當然不能一一對其采納,但很有必要的是,你需要去宏觀把握這個東西,弄懂“為誰/哪里設計?”、“什么場合使用這個設計?”、“提議者修改理由是什么?”這幾個問題,然后對意見擇優進行優化作品。當然這次設計有些不可抗力因素讓我覺得有些力不從心:
第一是整個節目單的主色調,這里我得說明,我給任何一個提議者(注意:沒有例外!)樣本圖時首先提到的意見都是“能否把主色調改成正常紅色嗎”,這讓我很無奈,但是又能說什么呢?呵呵;第二是節目單背景由馬換成一個手工設計的圖案,這個也是學生會上層在看到初稿之后提出的意見,元旦晚會結束之后那天晚上我就請同學出來吃飯順便讓她再給我評價一下成稿的節目單設計,在我做好被狠批的準備下還是出乎意料的讓我接受到人間不拆的言語:
“假如沒去掉馬的背景還有點元旦的味道,一去讓我不得不看到它接著扔到垃圾桶里”。
3)創新適度
我們提倡創新,但是創新要適度,創新是在精、細兩方面的基礎上來進行的,假如我們的創新得不到外界的認可,得不到自己的認可;蛘哒f創新的方向不對使得自己的設計出現了一系列問題都會讓創新功虧一簣。所以對待創新照樣需要精細之心,這點因人而異,需要自己經驗積累才可得到精髓。
當然我所說的僅僅是我感悟里的鳳毛麟角,但卻是我認為最重要的跟大家需要分享的。最后分享《HowtoSolveIt,ModernHeuristics》中第一章引言部分的名言吧:
【大學學生會工作總結】相關文章:
大學學生會工作總結05-17
大學學生會工作總結范文03-04
大學學生會干事工作總結10-07
大學學生會期末工作總結07-10
大學生學生會工作總結08-29
大學院系學生會工作總結05-19
大學學生會部門工作總結05-25
大學學生會個人工作總結06-25
大學學生會文藝部工作總結09-28
大學學生會秘書工作總結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