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網購假貨如何索賠維權
“雙11”剛剛過去,您網購的商品是否遭遇假貨?如何最大限度避免侵權行為發生?權利被侵害后,怎樣才能更好地維護自身利益?法律專家教您幾招“秘訣”。以下是pincai小編精心整理的相關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網購假貨如何索賠維權
【秘訣一】網上買到假貨,起訴誰更方便?
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民四庭法官邵普: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定,消費者通過網絡交易平臺購買商品遭遇假貨,既可以向銷售者索賠,也可以向網絡交易平臺索賠,還可以要求兩者承擔連帶賠償責任。實踐中,為維權方便,消費者一般選擇起訴網絡交易平臺。
值得注意的是,網絡銷售平臺做被告是有條件的,在以下3種情形下消費者可起訴網絡交易平臺:
一是網絡交易平臺不能提供銷售者;
二是雖能提供信息,但網絡交易平臺對消費者作出更有利的承諾;
三是明知或者應知銷售者利用平臺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且未采取必要措施,則消費者可要求二者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除上述3種情形之外,消費者只能要求銷售者承擔賠償責任。
【秘訣二】網購遇到假貨,去哪兒起訴更方便?
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法官蘇航:民事訴訟法有“原告就被告”原則,即如果買到假貨,消費者要在被告住所地的法院起訴。然而根據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網購產品遇到假貨,消費者一般可以在住所地法院起訴。也就是說,消費者可以“不出家門”就讓違法者遭到制裁。
【秘訣三】“一經售出,概不退貨”規定是否有效?
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民四庭副庭長杜衛紅:在網絡購物中,格式條款比較常見。比如“一經售出,非質量問題不得退換”“一經拍得,不退不換”等。此類格式條款,一般應為無效,因為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明確規定,消費者享有7天無理由退貨的權利,上述條款違反了法律的強制性規定。
【秘訣四】遭遇“買家已付款,賣家不發貨”怎么辦?
邵普:消費者下單購買商品,并已支付貨款,商家卻稱未對消費者訂單進行確認,合同尚未成立,消費者無權要求發貨。遇到這種情況,法院要根據個案詳情綜合判定。比如,消費者在下單時,商家提供的選項里對產品的型號、顏色、大小、數量、性能等細節均有明確規定。在這種情況下,消費者下單請求和支付貨款的`行為經過系統確認有效,則合同確立,賣家需履行提供商品義務。
【秘訣五】網購商品與商家宣傳不一致怎么辦?
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民四庭法官范術偉:網購中,商家是否存在虛假宣傳,總的判斷原則是,若商家故意告知虛假情況或者故意隱瞞真實情況,誘使買方作出錯誤意思表示的,可以認定為欺詐行為。
若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則消費者有權要求退貨退款和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3倍;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500元的,按500元賠償。
【秘訣六】怎樣維權才能耗時少、成本低?
北京盈科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王軍:由于消費者通過網絡購買的多是食品、服裝、日用品等價值不是太高的商品,發生爭議時,如何維權才能耗時較少、成本較低?成為困擾消費者的一大難題。當前,國內一些大型網購平臺正在逐步建立第三方爭議調解機制,即邀請知名法律專家、電子商務專家擔任調解員,協調買賣雙方通過解決爭端,消費者可以根據自身情況,申請該項服務。
【網購假貨如何索賠維權】相關文章:
該如何維權?07-12
請問如何維權?07-12
在京東商城網購時如何申請價格保護07-11
評論:企業“欠薪”,如何維權?07-11
京東網購流程07-11
網購調研報告02-07
如何將拍拍商品復制到QQ網購07-13
媽媽的網購生活作文03-03
關于網購的主題作文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