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地形圖測量實習報告范文
一個月的實習生活,讓我初步懂得了人生道路上的哲理。其一要有頑強的意志力。其二,要有強烈的成功欲。其三,要有堅定的自信心。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幾篇地形圖測量實習報告范文,希望能夠幫你解決煩惱。
地圖是按照嚴密的數學法則,用特定的符號系統,將地球或其它星球的空間事象,以二維或多維、靜態或動態可視形式,抽象概括、縮小模擬等手段表示在平面或球面上,科學地分析認知與交流傳輸著事象的時空分布、數質量特征及相互關系等多方面信息的一種圖形或圖像①。地形圖就是載負著某區域的空間信息的地圖,作為土地資源管理專業的學生,必須熟練掌握并運用地形圖。此次實習的目的就是為了把地形圖的信息與實地相結合,主要通過定向、定點、對應地物以及手持gps對地形圖的正確閱讀。
一、定向
此次實習的地點是蔡家關下寨至阿哈湖地段,在逸夫樓廣場我們拿到一張1:1萬和一張1:5萬的地形圖、羅盤儀和一個手持gps。
(1)羅盤儀定向:首先對1:1萬進行定向,把該地形圖平整的放在地上,將羅盤儀放在地形圖上,羅盤刻度盤上的北字指向地形圖北圖廓,使羅盤儀的指針與坐標縱線重合,然后轉動地形圖是指針北段指向相應的分劃,就完成了地形圖的定向。
遇到問題:由于是第一次實地使用地形圖和羅盤儀,對地形圖的讀圖方法運用還不熟練,再加上羅盤儀的故障問題,指針的南北方向相反,導致第一次定向錯誤。解決問題:讀圖時指針指向北時讀著南,指向南時讀著北。
(2)利用明顯地物定向:實習時是早上,利用太陽來判斷東西方向,然后轉動地形圖,就完成了地形圖的定向遇到問題:當天霧很大,只能大概判斷東西方向。解決問題:在地形圖上確定逸夫樓所在位置及阿哈湖的位置,結合太陽的大概方向,可得逸夫樓到阿哈湖的方向
二、定點
在定向之后,接著就可以確定自己站立點在地形圖所在的位置。
第一點:逸夫樓的后面有一座山,叫做畫眉山,前面是右前方是足球場,正前方有一條通向市里的公路,根據這三個明顯的地物點,就可以在地形圖上找到逸夫樓所在點
第二點:此點為實地的一個小山頭,此山頭大概有25米,兩邊為比較明顯的平地,而且在山頭的前上方是高壓線。根據這些明顯的特征在地形圖上找到有4條等高線的且有高壓線的小山頭。
第三點:此點實地在一山的半腰的一條小路上,右前方為阿哈湖的一角,并且在此點下方有一條用于灌溉導水管。在地形圖上確定阿哈湖后,找到此點所處的山,找出小路所在位置,并在圖上找出突出的導水管,小路與導水管相交的位置就為該點。
遇到問題:由于天氣問題,霧很大,視野不遠,實地看不見高壓線,并且在圖上有兩個小山頭,而實地卻只有一個,第二點很難確定。
解決問題:根據圖上兩個山頭所在點與右邊山的距離。與實地距離比較便可以確定第二點在圖上的位置。
三、手持gps的設置與使用方法
由于同樣的一個地物點,在中央經線不同的情況下所得出來的通用坐標不一樣,而我們所用的地形圖所有圖幅都是有確定的中央經線,也就是說每一個圖上點對應一個地物點。所以,如果想確定所站立點在圖上的準確位置,就要確定和地形圖一致的中央經線。在使用gps之前必須重新設置中央經線。中央經線的設置:打開gps后首先收索衛星,能為我國所使用并且gps里有的為wgs-84橢球體。因為我們所拿的是1:1萬的地形圖,所以用的是3°分帶,根據我們所處的位置為36帶,所以gps設置中央經線應為108°.
gps的使用:
(1) gps定點:設置好中央經線后,就可以用gps對實地進行打點定位了,在實地拾取某點用gps讀出并記下該點的坐標,根據坐標就可找出該點所在地形圖的位置然后移動到另一個地方讀出并記下該點的坐標,就可得到第二點的坐標,根據坐標就可找出該點在地形圖的位置。
(2) gps計算速度:將gps水平持于手,在走動的過程中注視gps,可以看到其速度值在不斷變化,這些變化的數字就是步行的速度變化。
(3) gps計算距離:根據兩點的坐標,利用數學方法就可以計算出兩地的距離
四、總結
理論跟實踐還使用很多不同之處,在以后的學習之中要更牢固的掌握好
地圖閱讀的方法,并且在掌握理論知識的同時,還應該多實踐,做到能熟練運用,尤其是現狀圖和gps的運用。
參考文獻:①張榮群、袁勘省、王英杰 現代地圖學基礎.中國農業大學
地形圖測量實習報告范文篇二
一、 的目的與要求
1. 鞏固和加深課堂所學知識內容;
2. 進一步鍛煉實際操作儀器的方法和技能;
3. 培養科學素質和實事求是的精神,培養良好的職業道德;
4. 加強同學自身及同學之間的組織協調能力;
5. 掌握主要儀器(水準儀,全站儀,棱鏡,標尺等)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
6. 掌握導線測量和四等水準測量的觀測方法和數據處理的方法;
7. 了解測繪成圖的基本要求和成圖方法;
8. 培養自我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9. 培養責任心,確保儀器與人員安全。
二、 實習任務
1. 導線測量
二級導線測量的觀測和計算工作
2. 四等水準測量
1) 各小組對所用水準儀進行i角檢驗,并寫出檢驗報告。
2) 各小組施測一條約5km的閉合水準路線。
3. 為了保證每個學生在實習中得到訓練,規定每個學生必須完成如下任務:
1) 正確掌握全站儀的使用方法。按技術要求,完成不少于5km的水準測量
2) 對所用水準儀進行i角檢驗,并寫出檢驗報告。完成不少于10個測站水準測量的往返觀測和記錄,以及5km水準路線的高差配賦計算工作。
4. 碎部測量
各小組測繪1幅1:500比例尺的地形圖實習儀器、工具及準備資料
1. 控制測量
2. 碎部測量
1) 除控制測量實習部分使用的儀器外,還需要皮尺
2) 自備4H或3H鉛筆、橡皮、三角板、具函數計算功能的計算器。
3) 控制點成果表、導線測量手簿、導線計算表、水準(或三角高程)測量手簿、高程計算表、碎部點測量手簿。
4) 圖紙。
實習內容
一、 實習項目
控制測量實習,碎部測量實習
二、 測區概況
四號區域 ,大圖,天宮一角,北院宿舍及宿舍旁的小湖
三、 技術要求
1.導線測量
1) 選點
選擇一控制點作為起始點的閉合導線。導線點應該選在道
路路邊或其它相對安全(不得將點選在道路中間或滑坡上)而又便于儀器觀測的地點。點位確定后要做好標記并同意
編號,然后畫出導線略圖。
2)主要技術要求
導線的主要技術要求如下表:
測距的技術要求如下表:
3)導線計算
外業觀測結束后,應對手簿進行全面檢查,保證觀測成果滿足要求。然后利用導線計算表計算各點坐標。
2.水準測量
1)i角檢驗
測量前首先對水準儀進行i角檢驗,i角不得大于20″,并寫出檢驗報告,內容包括:采用的檢驗辦法,觀測數據,檢驗結果及結論。
2)選點
原則上導線點與水準點選擇相同,也可以適當調整水準點的位置和個數。選擇一水準點作為起始點(可自行假定其高程或由指導教師指定),布設一條約20.3cm的閉合水準路線。
水準點應該在基礎穩定的點位上,盡可能選用已埋設的導線點。點位確定后要做好標記并編號,選用了導線點的,要和導線點編號一致。
3)觀測
四等水準測量測站觀測限差見下表:
四等水準測量采用中絲讀數法,進行往返觀測,每站觀測順序為后前前后,黑黑紅紅。由往測轉向反測時,兩根標尺應互換位置,并應重新安置儀器。
4)計算各點高程
外業觀測結束后,應對手簿進行全面檢查。合格后,利用高差配賦表進行平差計算求得各點高程。
3.碎部測量
1)一般規定
a) 測圖比例尺為1:500
b) 圖上地物相對鄰近圖根點的點位中誤差不超過圖上±0.5mm;鄰近地物點距離中誤差應不超過圖上±0.4cm c) 高程注記點相對于鄰近圖根點的高程中誤差不得大于±0.15m
2)圖根控制測量
a) 平面控制測量
在測區內進行踏勘,設計,選點,宜在高級點間布設附合導線或閉合導線。
圖根控制點應該選在土質堅實,便于保存的.地方。要方便安置儀器,通視良好,便于測角和測距,視野開闊便于施測碎部的地方,要避免選在路中間。
圖根點選定后,應立即打樁,并在樁頂釘一小釘或劃“+”作為標志并編號。
圖根導線測量的技術要求符合下表規定:
*n為測站數。測距:單程觀測1測回,讀數較差≤10mm。 測角:DJ2時,半測回互差限差為12秒;DJ6時,半測回互差限差為30秒。
因地形限制圖根導線無法附合時可布設成支導線。支導線不多于四條邊,長度不超過450mm,最大邊長不超過160mm。邊長可單程觀測1測回。水平角觀測首站應連接兩個已知方向,觀測一測回,其固定角不符值不應超過±40″;其它站水平角觀測一測回。
圖根導線計算時角度取至秒,邊長和坐標取至厘米。 b)高程控制測量
圖根點高程可用圖根水準或圖根光電測距三角高程測量方法測定,實習采用圖根光電測距三角高程測量方法。圖根三角高程導線應起閉于高等級高程控制點上,可沿圖根點布設為附合導線或閉合導線。
儀器高和棱鏡中心高應準確至毫米。
計算三角高程時,角度應取至秒,高差取至厘米。 c) 碎部測量
1.準備工作
檢測碎部測量將要使用的測量儀器。將控制點、圖根點平面坐標和高程值抄錄在成果表上,同時展繪在圖紙上備用。
為了準備展繪控制點,要在圖紙上繪制直角坐標格網。控制點展繪要根據其坐標確定所在的方格,再于方格內計算點距方格坐下角的圖上距離,并分別以方格兩端同步量取應有之距離,作交線得控制點。最后再取各相鄰控制點間的距離作為檢查,其距離與相應的實地距離的誤差不應超過圖上0.3mm。圖紙上的控制點要注記點名和高程,一般在控制點的右側以分數形式注明,以分子為點名,分母為高程(注記到mm)。
用全站儀施測時,應對輸入的控制點成果數據進行顯示檢查。
2.數據采集和成圖過程
實習采用兩種測圖方式:a)傳統經緯儀加小平板白紙測圖,和b)全站儀加成圖軟件的數字測圖。(此次實習采用全站儀加小平板白紙測圖的方式)。
白紙測圖的圖紙展繪與外業碎部點測量同時進行,邊測邊繪,當天測,當天成圖。最終成圖完畢后的地 3.實習成果及評價
1:500地形圖導線把坐標計算電子
i角檢驗報告
實習總結
2011年9月1日,測量實習正式拉開了帷幕,作為專業課的實踐課,我們本著加深課堂所學內容,熟練掌握操作方法和技能,培養科學的素質,實事求是的精神與良好的職業道德的主要目標,開展了本次的實習。
在九月的這個酷暑季節,太陽溫度無疑是我們實習所面臨的最大的敵人,但是作為測繪專業的學生,與太陽打交道勢必會是我們一生的工作。
在測量工作開始后,為了避免太陽的暴曬和防止大家中暑,遵循老師的教誨,早上早出工,中午早點收工,下午遲一些出工,晚上晚點收工。這樣便可以避開下午太陽的曝曬。我們特意在天蒙蒙亮的時候就起床工作。呼吸著新鮮的空氣,感受著拿清晨拿絲絲涼意,欣賞著日出的美景讓我們享受著戶外測繪給我們帶來的些微樂趣。
第一天使用儀器,整平工作耗費了我們太多的時間和精力,致使我們的進度比較緩慢,白白忙活了一天。此后,在我們白天測繪工作進行時,我們必須時刻保持高度的注意力才能保證數據的精確性和工作的可靠性。這也是一名測繪工作者應有的基本職業道德。
在測繪實習的前幾天,我們每天都可以按時起來參加實習工作。抱著剛開始的熱情與新鮮。但畢竟是為期四個星期的工作,讓我們不少同學紛紛曬傷,但同學們還是秉著隊自己工作負責的態度和精神,將實習進行到了最后。
在實習中,讓我們感受最深的是,就是團隊精神。由于我們組分工明確,大家各司其職,再加上我們對所學知識的熟練掌握,使我們組的效率在后半段的時間進行的變得很快。在組員有不同的看法的時候,需要每個人的互相體諒,大家都需要學會承擔自己的工作。
實習進行了一半的時候,我突然感到身心疲憊,每天沒有足夠的睡眠和充足的體力面對酷熱的天氣,讓我們暈暈沉沉。工作效率低下。積極無存。但是再苦再累,我們的組員都堅持了下來,在度過了最艱難的時刻之后,我們能感覺到我們可以駕馭這份工作
了,每天游刃有余,而且還對工作有了渴望和激情。甚至對數據有了更高的精確度要求!
在實習接近尾聲的今天,我們突然發現已經習慣了這樣的生活,雖然很辛苦熬人,但是在看到自己的工作成果后,我們的欣喜和滿足感遠遠超過了它曾經帶給我們的痛苦。
經過了為期四周的實習,大家個個變得矯健黝黑。每一份同學對測繪外業工作有了重新認識。并對自己的人生有了重新的規劃。
本次活動最大的意義在于讓大家在專業了的知識上有了更深層次的了解和進步,對于自己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測量學的要求精度很高,是一門嚴謹的科學,面對這樣一門與海量數據打交道的的工作,我們必須有這嚴謹的工作精神。
希望自己可以真正的學會測繪這門功課。我為我們可以獨立完成這次實習而感到驕傲
地形圖測量實習報告范文篇三
一、目的
1、通過實驗了解全站儀的構造和主要功能,初步掌握其使用方法。
2、了解地形圖的內容,學會判讀地貌和地物,并掌握地形圖的應用。
二、要求
1、了解全站儀的構造和主要功能,熟悉全站儀主要部件名稱和操作,練習使用全站儀測定角度、距離、高差等。
2、理解等高線的概念,等高線形態與地勢高低、坡度陡緩的關系;區別各種基本地形的特點,學會在地形圖上識別各種地形;初步掌握地形圖地物的判讀、確定點的高程、兩點之間的距離和方位角。
三、儀器工具
1、全站儀、反射棱鏡、小鋼尺、溫度計,氣壓計、記錄板。
2、1:1000或1:2014地形圖一幅,直尺、量角器等。
四、實驗時間
2學時,全站儀的認識與使用、地形圖認讀各1學時。
五、方法與步驟
(一)全站儀的認識與使用
1、安置儀器:在指定點位上安置全站儀(對中、整平),量取儀器高、棱鏡高。
2、認識儀器:指出全站儀各部件的名稱和作用,并熟悉其使用方法
3、角度測量:先將全站儀設置成角度測量狀態,盤左瞄準起始目標,將起始讀數置零(或所需數值),然后順時針轉動照準部瞄準終了目標讀出并記下顯示屏上的數據,終了讀數減去起始讀數即得半測回角值。倒轉望遠鏡用盤右位置瞄準終了目標,讀出并記下顯示屏上的讀數,然后逆時針轉動照準部瞄準起始目標,讀出并記下顯示屏上的讀數,盤右的終了讀數減去起始讀數得下半測回角值,兩個半測回角值的平均值即得一測回角值。
4、距離和高差測量:先將全站儀設置成距離測量狀態,輸入儀器高,棱鏡高,棱鏡常數、氣象要素,然后瞄準棱鏡中心按測距鍵,約4秒后顯示所測距離(按斜距鍵,得二點間斜距;按平距鍵,得二點間平距;按高差鍵,得二點間高差。)
(二)地形圖認讀
地形圖上的地物地貌是用各種符號表示的,國家頒布的地形圖圖式是地形圖 1
符號的.統一規定,要讀圖必需認識圖上符號,地形圖使用者應當備有一本圖式。讀圖應從廓外開始。以圖為例,逐一敘述。
1、圖廓線外的注記
(1)圖名、圖號和接圖表
圖名:每幅圖可以圖幅內的村鎮、山頭、湖泊或該地區的習慣名等命名,每幅圖的圖名注記在上圖廓線的上方中央,按規定編碼的圖號在圖名的下方。
接圖表:在圖名的左邊,由九個矩形格組成,中央填繪斜線的格代表本圖幅,四周的格表示上下左右相鄰的圖幅,每個格中都注有相應圖幅的圖名。當追索需要相鄰圖幅時,由接圖表可輕易地檢索到它們。
(2)地形圖的比例尺
下圖廓線的下方中央是地形圖的數字比例尺。
(3)其它廓外注記
在比例尺的左邊,注記了測圖年月、測圖方法、地形圖采用的平面高程系統及圖式的版本。
比例尺的右邊一般注記了測圖、繪圖者的姓名。
左圖廓外下部有測繪單位的名稱。
除從這些注記可以明確地形圖平面、高程系統外,通過測圖年月可以推測地形變化的程度及地形圖的可靠程度。測圖單位為收集資料提供了可靠的線索。此外內外圖廓線間空白處除注記坐標格網線的坐標數值外,也注記道路、水系的延伸去處,相鄰區域的行政區名等。
2、地形圖的閱讀
用圖目的不同,閱讀地形圖的側重點亦不相同。讀圖也須遵循先整體后局部的原則,例如先了解整幅圖內地形起伏趨勢與特點,然后才判讀某部分的地形。
3、閱讀地形圖應注意的問題
雖然不要求使用地形圖的人一定會測繪地形圖,但了解地形圖的測繪方法和過程,對閱讀和使用地形圖是十分有益的。同時希望閱讀地形圖時注意下述兩點。
(1)必需了解地形圖成圖時,對于不同比例尺地形圖,地物、地貌的綜合取舍原則和在圖上表示的方法。
(2)要用發展的眼光讀圖。因為地形圖成圖之后,實地的地物地貌仍在不斷地變化,雖然測繪部門不斷地修測或者重新測繪,但地形圖總是趕不上實際的變化。因此用圖時應當適應并接受這種變化,用發展的眼光讀圖、用圖,只有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從地形圖上獲取所需的資料。
六、注意事項
全站儀的認識與使用應在教師演示后進行;嚴禁將望遠鏡對向太陽或其它強光。
七、實驗報告
(一)全站儀的認識與使用
描述全站儀的構造和主要功能,寫出自己使用全站儀測定的水平角、豎直角、斜距、水平距離、高差等。
(二)地形圖認讀
對閱讀地形圖的認識,描述出該地形圖上的主要的地物、地貌。
[地形圖測量實習報告范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