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腦膜炎有什么癥狀-健康知識
腦膜炎(meningitis)系指軟腦膜的彌漫性炎癥性改變。由細菌、病毒、真菌、螺旋體、原蟲、立克次體、腫瘤與白血病等各種生物性致病因子侵犯軟腦膜和脊髓膜引起。以下是PINCAI小編整理的關于腦膜炎的相關內容,歡迎閱讀和參考!
腦膜炎有什么癥狀_健康知識
1.結核性腦膜炎
早期表現為患兒精神狀態改變,如煩躁好哭;精神呆滯;不喜歡游戲;還可有低熱、食欲減退、嘔吐、睡眠不安、消瘦表現。
年長兒可自訴頭痛。如果病情嚴重,頭痛呈持續性并加重,嘔吐加重并可變為噴射性,逐漸出現嗜睡,還可出現抽搐,病情進一步加重則出現昏迷,頻繁抽搐,四肢肌肉松弛、癱瘓。還可出現呼吸不規則,部分患兒死亡。
2.化膿性腦膜炎
是小兒及老年人常見的,由各種化膿性細菌引起的腦膜炎癥。以發熱、頭痛、嘔吐、煩躁等癥狀為主要表現。神經系統檢查和腦脊液檢查異常。由于小兒抵抗力較弱,血腦屏障發育未完善,細菌易進入大腦神經系統。一般為身體其他部位感染引起敗血癥,細菌進入大腦所致。部分由于中耳炎、頭部外傷后感染,細菌直接進入腦膜所致。
兒童時期起病急,高熱可達39℃以上,小兒常訴劇烈頭痛,精神差,乏力,食欲減退,嘔吐頻繁。起病時小兒神志清醒,病情進展可發生嗜睡,神志模糊,言語雜亂,不能正確辨別方向,抽搐,昏迷。病情嚴重者在發病后24小時內就出現抽搐及昏迷。如果未及時治療,病情進展,頸部僵硬,頭向后仰,背部僵硬,整個身體向背后彎曲似“弓”樣,醫學上稱角弓反張。還可出現呼吸不規則,甚至出現呼吸衰竭,部分患兒皮膚有出血點。
由于病變可引起腦膜粘連和腦實質的損害,因此可以出現顱神經麻痹、失明、聽力障礙、肢體癱瘓、癲癇及智力減退等后遺癥。
拓展閱讀:腦膜炎其他相關知識
檢查
1.實驗室檢查
(1)血象 急性期周圍血象白細胞計數明顯增高,以中性粒細胞為主可出現不成熟細胞。
(2)腦脊液 壓力增高,外觀渾濁、膿樣,白細胞計數在1000~10000/mm,少數病例更高,以中性粒細胞為主,可占白細胞總數的90%以上。有時膿細胞集積呈塊狀物此時涂片及致病菌培養多呈陽性。偶有首次腰穿正常,數小時后復查變為膿性。蛋白升高,可達1.0g/L以上,糖含量降低,通常低于2.2mmol/L,氯化物含量亦降低,免疫球蛋白IgM和IgG明顯增高。
(3)細菌抗原測定 常用的`方法有聚合酶鏈反應、對流免疫電泳法、乳膠凝集試驗、酶聯免疫吸附試驗、放射免疫法等。
(4)其他選擇性的檢查 包括:血尿常規、血電解質、血糖、肝腎功能。
2.其他輔助檢查
(1)X線攝片檢查 化膿性腦膜炎患者胸片特別重要,可發現肺炎病灶或膿腫。顱腦和鼻竇平片可發現顱骨骨髓炎,鼻竇炎、乳突炎,但以上病變的CT檢查更清楚。
(2)CT、MRI檢查 病變早期CT或顱腦MRI檢查可正常。有神經系統并發癥時可見腦室擴大、腦溝變窄、腦腫脹、腦移位等異常表現。并可發現室管膜炎、硬膜下積液及局限性腦膿腫。增強MRI掃描對診斷腦膜炎比增強CT掃描敏感增強。MRI掃描時能顯示腦膜滲出和皮質反應。采取合適的技術條件,能顯示靜脈閉塞和相應部位的梗死。
診斷
除了根據臨床表現、檢查外。確診腦膜炎應做腰穿術。
并發癥
如治療不當,病變可由急性轉為慢性,并可發生以下后遺癥:
1.腦積水
由于腦膜粘連,腦脊液循環障礙所致;
2.顱神經受損麻痹
如耳聾,視力障礙,斜視、面神經癱瘓等;
3.腦底血管炎致管腔阻塞
引起相應部位腦缺血和梗死。
治療
細菌性腦膜炎是有生命危險的疾病,應立即治療。癥狀出現就應馬上去急診。
細菌性腦膜炎的治療主要是根據腦脊液涂片和培養找到細菌,根據藥物敏感試驗選擇有效的抗生素,及時治療,爭取減少后遺癥的發生。還要對癥處理高熱,控制抽搐,減低顱內壓,減輕腦水腫,還要使用激素減少顱內炎癥粘連。
抗生素對病毒性腦膜炎不起作用,應該加用抗病毒的藥物。
預防
1.早期發現,就地隔離治療。
2.流行期間做好衛生宣傳,應盡量避免大型集會及集體活動,不要攜帶兒童到公共場所,外出應戴口罩。
3.在流腦流行時,凡具有發熱伴頭痛;精神萎靡;急性咽炎;皮膚、口腔黏膜出血等四項中二項者,可對癥用藥物預防性治療,能有效地降低發病率、防止流行。
4.疫苗注射。
【腦膜炎有什么癥狀-健康知識】相關文章:
胃痛的癥狀有什么06-28
風寒感冒有什么癥狀06-27
流行感冒癥狀有什么06-27
嬰兒熱感冒有什么癥狀06-24
一般的胃痛有什么癥狀06-22
戒煙綜合癥有什么癥狀08-04
心理健康知識的有哪些06-25
運動與健康小知識有哪些06-26
白領階層頸肩腰腿痛有什么癥狀07-12
心理健康是什么及有什么誤區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