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什么是設計地震分組
設計地震分組是新規范新提出的概念,用以代替舊規范設計近震、設計遠震的概念。根據《抗規》第3.2.3條條文及第3.2.2條條文說明,設計地震分組實際上是用來表征地震震級及震中距影響的一個參量,實際上就是用來代替原來老規范“設計近震和遠震”,它是一個與場地特征周期與峰值加速度有關的參量。
簡介
一般而言,可能可以這樣理解,第一、第二分組大概相當老規范的“設計近震”,它僅與特征周期有關,且周期越長,分組越大;而第三分組大概相當于老規范的“設計遠震”,在峰值加速度區劃圖(A1圖)中,它僅與峰值加速度衰減區段有關,而在特征周期區劃圖(B1圖)中,它不僅與峰值加速度衰減區段有關,還與特征周期有關。具體的對應關系如下:
1 區劃圖B1中0.35s和0.40s的區域作為設計地震第一組;
2 區劃圖B1中0.45s的區域,多數作為設計地震第二組;其中,借用89規范按烈度衰減等震線確定“設計遠震”的規定,取加速度衰減影響的下列區域作為設計地震第三組:
1)區劃圖A1中峰值加速度0.2g減至0.05g的影響區域和0.3g減至0.1g的影響區域;
2)區劃圖B1中0.45s且區劃圖A1中≥0.4g的峰值加速度減至0.2g及以下的影響區域。
根據《抗規》第3.2.3條:
對Ⅱ類場地,第一組、第二組和第三組的設計特征周期,應分別按0.35s、0.40s和0.45s采用。
地震烈度區劃圖或地震動參數區劃圖的適用范圍:①國家經濟建設和國土利用規劃的基礎資料;②一般工業與民用建筑的抗震設防要求;③制定減輕和防御地震災害對策的依據。
兩圖一表
“中國地震參數區劃圖”中的“兩圖一表”,其中兩圖是“中國地震動峰值加速度區劃圖”和“中國地震反應譜特征周期區劃圖”
兩張區劃圖的設防水準為50年超越概率10%,即相當于GB 50011-2001 規范所定的設防烈度(或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對應烈度)的概率水準。
“兩圖”的場地條件為平坦穩定的一般(中硬)場地。“兩圖”定義地震動峰值加速度為地震動加速度反應譜最大之相應的水平加速度;定義地震反應譜特征周期為地震動反應譜開始下降點的周期。
“一表”為“地震反應譜特征周期調整表”,它采用四類場地劃分。
“兩表”提供了特征周期分區:1區(近震區),2區(中遠震區),3(遠震區),設計地震分組是將特征周期的各區調整為設計地震的第一,二,三組,并按場地內給出設計特征周期值。
【什么是設計地震分組】相關文章:
什么是地震余震08-08
微信聯系人分組中#代表的是什么?07-10
地震父與子教學設計06-22
微信怎么分組07-02
分組互動的教學方式07-03
地震三要素是什么07-06
《地震中的父與子》教學設計08-10
iPad QQ 怎么創建分組07-13
地震父與子教學設計(15篇)05-11
地震父與子教學設計15篇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