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端午節用竹筍殼怎么包棕子
端午節到了!端午節到了!小孩子 小伙子們,連老年人們都在呼叫!端午節有這么偉大嗎?怎么變成風俗習慣呢!其實紀念偉大詩人----屈原!
端午節用竹筍殼包棕子,這叫筍殼業。社會上家家戶戶包棕子,還有食品商店也包棕子賣,各城市小區攤販包棕子賣!需要多少筍殼業?
單說溫州市虹橋鎮吧!每年四月半里,三八市日市場,各市鎮的攤販人很多,買賣筍殼業的個人也很多。一條街路里,人群擁積,叫賣復雜,好像買賣不到似的。緊張秩序給攤販們提高了筍殼業價格,每斤三元賣到五元,競爭到十元左右!都是為了端午節包棕子!
四月份到五月初五日前,正是農閑季節。生產隊里有幾個農民朋友,叫我去擔筍殼業賣,我同意他們的想法,就跟去了。
第二天凌晨三點鐘,宏培和顧特來叫我出發。他們比我大,叫我倪小弟。說;早點出門,芙蓉山路遙遠,要趕路的!
我說;馬上出來了,我正在穿草鞋呢!
他說;干糧食帶了嗎?
呃,知道了!
我們三人直奔芙蓉方向走。凌晨三點是一天中陰氣最重的時候,是人類能量最低弱的時刻,天還黑暗,半夜走路,經過河流 山嶺 山岙樹木野草,昆蟲小鳥混亂叫聲,不時覺得毛骨悚然。
我問宏培;你兩怕不怕!有野獸嗎?這樣山嶺你走過嗎?
宏培說;小兄弟,不要怕,我們三人在走早點,晚點走的人很多,這是芙蓉嶺,虹橋的生意人,每天有幾百人往來,他們都挑著擔子走呢!這是必經之路。
我問;芙蓉里面還有山嶺嗎?
他笑著說;小弟,里面都是山路,我們要去找有筍殼業的地方,要經過良圓村 西滕村,到路上村或田下村,才有筍殼業。還有60多里路呢!
我說;近點的地方有嗎?
他說;筍殼業不是每個地方都有,它是蘆葦竹子葉,只有蘆葦竹的山區有。
我問;筍殼業不是毛竹筍殼子嗎?
他說;錯了!錯了!毛竹筍殼生毛的,一圈一圈的,包棕子的業是光滑 清潔 柔嫩 柔軟 清香!一片葉子橢圓形,長25至35公分,直徑3至10公分,稀薄柔軟,有大小 長短。蘆葦竹下面葉大,上面葉小,也是由下至上長大的。竹竿不大而長,好像蘆葦一樣,所以叫蘆葦竹。箬竹、粽葉竹奇怪的就是葉子這么大,竹竿也一節一節生長,圓直徑2 ,3公分,最大的只有4公分,高就有5米至8米。葉子對枝生成,一節兩片,隨著竹子的長大,它會不斷自然脫落,老葉由下至上脫落,不分季節 ,老了干了就脫落!
我又問;這種竹子真未見過,到處都有嗎?
不是的,只有幾個地方有,它生長在松軟黃土坪,有水源的山岙丘地里。芙蓉地區只有西滕 路上村和田下村有,永嘉有幾個地方有,仙居縣有。湖南 江西有很多,其他省市也有不同的棕業。我說清楚點;老北京包粽子的粽子葉一般是葦葉,用在包粽子上就被稱為粽葉。廣州人包粽子多用箬葉,選表面光滑軟韌的較好。汕頭人包粽子多用竹葉,粽子有竹葉的清香味,但要煮軟再用。上海等地采用每年大伏天從安徽黃山采下的箬葉,含有特殊的清香味,俗稱“徽州伏箬”。一般來說,南方包粽子用的最多的葉子就是箬竹葉,也叫棕葉,是植物箬竹的葉子,北方則是用蘆葦的葉子多一些。
我們邊走邊說,已經到了二百多米高的芙蓉嶺頭,天大亮了,站在嶺頭看到周圍的遠方一目了然,東邊清江浪花滾滾,有大船搖擺行駛,前面花江島嶼,漁民忙忙碌碌準備出海,很多帆船已經離岸了。西邊是芙蓉鎮,看的房屋排排,都在山底下。其實芙蓉也是山岙,一邊靠江邊的山谷。是清江的上游。
一會兒,前面擔來幾伙人,是芙蓉山里面的老鄉,到虹橋區賣東西,有的擔芋頭,有的擔筍干,有的擔生姜、紅豆、黃豆、綠豆、花生等等,還有的擔棕絲、桐子、烏桕仔、茶葉各種農產品,到虹橋來換回必需的大米、鹽巴、豬肉、海產品、衣料、用具……芙蓉鎮人也經常到虹橋做生意!往來人真的很多!
我們接著往良圓村 西滕村方向走。
顧特兄說;過了芙蓉鎮,還有四 ,五十里路的山坡野嶺,1958年,我去擔過兩次棕業,現在是第三次啦!里面路也很難走,是山溝 山崗路,臺階土嶺,容易滑倒,小弟沒有走過,要多加小心啰!
知道了,我會小心跟你們走的!我又問顧特兄說;筍殼業包棕子外,還有什么用途?
顧特兄說;包棕子是蘆竹葉,叫棕業,當古代屈原時代就有棕業。人們不知道什么葉,就順口說筍殼業。蘆竹葉只能包棕子,沒有其它用途的。
但是筍殼業的用途可多了!新應用就是一個新創業項目,,竹子大家都知道,竹筍殼是什么東西,相信很多人不知道。其實,在竹子出生時,包在竹筍外面都會有一層殼,起到保護竹子的作用。隨著竹子的長大,它會不斷自然脫落,,現在的農村連拿它燒火都覺得麻煩,也就任它隨著時間而腐爛,化為塵土肥料。
而綜合來說,就讓竹筍殼的廢物地位起了驚天動地的變化,從而也為苦于找尋創業新項目的農村的我們提供了一片新天地。竹筍殼制拖鞋 鞋墊 竹筍殼快餐盒 竹筍殼工藝品 竹殼雕:是以毛竹筍殼為原料,通過繪畫、雕刻、剪貼、上光等工藝制作而成的新穎工藝品,竹筍殼貼畫:竹筍殼制成的工藝美術堆畫,它是模仿景物的外形、色調、花紋,用竹筍殼經人工剪、切造型后,拼粘堆貼在涂有顏色或繪有圖案的背景板上而制成。它選材容易,造型簡單、逼真、成本低、仿古性強、紋路清晰。可以不添加其它顏色,也可以根據需要進行人工著色,竹筍殼提取色素:竹筍是禾本科植物,我國南北方皆有種植,以南方居多。竹筍性味甘寒、有利水益氣、清熱化痰、鎮靜安神的功效。竹筍大多數用于制作罐頭,除少數筍殼被加工成包裝材料外銷以外,其余當作廢料處理。端午節用竹筍殼包棕子,說明竹筍殼無毒。所以從竹筍殼中提取的色素也是安全無毒的。若被提取,則筍罐頭工廠的筍殼可以得到綜合利用,提高經濟效益。
顧特兄說得條條有理。我兩聽得真真有味道。他父親是個教師,成份地主1963年又是知識分子右派。經常戴高帽子游街,下放農村。顧特很苦悶,他是個追求生活品質的人,農村收入微薄,家庭帶來了壓力, 但是,他很滿足他的收入他的生活現狀,事業心很強。他器宇軒昂,萬人景仰,無人能及,,內外兼備,才華橫溢,情操高尚。雖然現在在擔竹筍殼,擔永嘉,做勞苦工,都是為了生活。直到1980年社會開放,父親落實政策評反了,回到教育線上。顧特就像半天里起了個霹靂,赤子之心,高山景行,高情遠致。開始創辦工廠。不到三年,賺錢百萬,功成名遂,功標青史,風云人物,威望素著,聲振寰宇。他很溫柔很善良,經常給社會上捐資贊助,現在成為億萬財翁了!
我們不知不覺已經走到了西滕村,翻山越嶺,累得大家都有點疲倦。宏培和顧特叫我先休息下,自己去打聽下棕業的情況。中午我們到達了路上村,這個村岙不大,三面都是山坡,當中有一條分山岙小溪坑。仰望看像綠色的地毯,微風吹來碧綠柔軟的竹葉子在緩緩輕拂著,碧波粼粼,多么平美的一幅圖畫,綠竹枝葉茂盛,竹陰非常濃密;輕輕飄動,整個村莊里充滿了青香。奇怪的是竹干細小像是金竹子,竹葉子這么長大,簡直不相稱。竹支葉還是聳立直上生長。竹叢株型外觀優美,綠葉婆娑青翠;竹桿青綠,壓彎了竹干子腰。
我們還未進村子,就直往山坡竹林走,看見竹子真不高大,最高也不超過三,五米長,葉子直挺挺的,圍著竹干子。看到滿地都是干葉子。我伸手拿了兩張葉子。剛好林子里出來一個50多歲的農民,他說;你們想買筍殼業嗎?
我們說;是啊!地上這么多棕業,可以撿起來嗎?
他說;我是監護看山的,這里不能撿,拿了要罰款的!你們要賣到村子里去賣,村民每戶都有,價格不一定,你們自己看吧!
他又說;前幾年村民們是隨便撿,別人也可以撿,58年時連要都沒人要,有些人撿去當柴燒!又說;現在不同了,筍殼業價格高了,大家搶著撿,競爭撿,甚至把竹子都搶走。所以干部出來解決,山林由生產隊管理,規定每戶每個勞動力撿一天,安排輪流撿,那么家家戶戶有啰!
我們聽了老農民的話后,就往村子里走。村子里男人都出勤去了,看見的都是婦女和老人。
宏培和顧特向前去問幾個婦女;大嬸,你們有筍殼業賣嗎?
有啊!還有幾斤,她們也有呢!
宏培問她多少錢一斤,婦女們說老價錢,一元一斤吧!
顧特兄內行地問她;筍殼業干不干啊?有多大?拿來看看!
婦女們都回去拿了,有幾個老大爺也抱出幾大把。他們都包裝好了,一捆一捆都疊好了。
那個大嬸提出兩捆說;小兄弟你們看,這些筍殼業干得很,從山上撿回來經過精選,曬太陽幾天,還要一片片壓平捆齊。
她又接著說;從蘆竹葉掉落后,我們生產隊每戶輪流撿,兩個月也只撿一次,我們還會到其它山溝里撿的,都是慢慢積少成多,長年累月的保存,等待端午節到來之前出買的。
這時候,一位老大爺叫著說;小同志,先稱我的,我賣了拿錢給孫子買新球鞋。
我說;老大爺你還天天撿筍殼業嗎?
嗄!我那里天天出去啊!這都是我孫子撿的,他放學后,和同學們一起到外山溝撿的,我幫助積累曬干,所以給他端午節買新球鞋。
我又問;老大爺你知道端午節是怎么會事?
老大爺大笑著說;我今年71歲了,過了多少年端午節,哪有不知道,每年五月初五,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艾葉,喝雄黃酒么?那有不知道!孫子都知道!
顧特兄聽了有意思的問;老大爺,你知道端午節紀念什么?
紀念端午節吃粽子啊!農民一年四季八節種田辛苦,節日么都要吃吃好點,快樂快樂啵!解放前我老爺爺也是這么說的,端午節吃粽子的日子!
那幾個婦女們也這么說,端午節吃粽子的日子,根本不知道賽龍舟紀念什么,看都沒看過。接著就問;小兄弟你們知道端午節的原因嗎?對我們說說!
顧特兄是有知識地說;端午節是紀念古代屈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此說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吳均《續齊諧記》和北周宗懔《荊楚歲時記》據記載說,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汨羅江,死后為蛟龍所困,世人哀之,每于此日投五色絲粽子于水中,以驅蚊龍。又傳,屈原投汨羅江后,當地百姓聞訊馬上劃船撈救,千直行至洞庭湖,終不見屈原的尸體。再次冒雨出動,爭相劃進茫茫的洞庭湖。為了寄托哀思,人們蕩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漸發展成為龍舟競賽。‘看來,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與紀念屈原相關。記敘屈原的生平事跡特別是政治上的悲慘遭遇,表現了屈原的一生和楚國的興衰存亡攸攸相關,贊頌了他的愛國精神和正直的品德。
屈原(約公元前340—前278年),名平,字原。他出身楚國貴族,年輕時就表現出杰出的才能,做了楚懷王的左徒(官名),協助懷王籌劃國家大事,發布政令;對外接待各國使者,處理外交事務,很得懷王信任。這樣就招來一些人的妒忌。他的政敵上官大夫在懷王面前造他的謠,說屈原居功自傲,連懷王也不放在眼里,懷王就怒而疏遠了屈原。懷王的長子頃襄王繼位,令尹子蘭和上官大夫等人又在頃襄王面前構陷屈原,頃襄王一怒之下把屈原流放到江南。屈原晚年在沅水、湘水流域長期過著流放生活,眼看祖國日益衰弱,即將被秦滅亡,自己報效君王的抱負不得施展,憂心如焚,無日可了,寫了大量抒發憂憤的詩作,最后在絕望中投汨羅江自盡。湖南汨羅江。
原來是這樣的端午節,老大爺和婦女大嬸興高采烈的說,怪不得筍殼業這么值錢!接著她們發動鄰居家有筍殼業快點拿來賣給我們。給我們方便,不要挨家挨戶去收購。
我們把筍殼業稱好。付了款,最捆扎成大包,沒人一擔八十斤左右,準備回家。
大嬸和老大爺們說我們有知識,故事講得好,一定要我們到他們家喝點茶最走。這山溝里的青茶真香 甜,味道真好。我們喝了茶,說幾聲最見,謝謝!就出來了。
我們挑著擔子走出了山溝,直往芙蓉鎮走。
下午五點鐘了,趕到芙蓉鎮,天差不多黑了,我已經很累了。肩膀給擔子壓得痛紅,有些腫疼,雙腳也疼痛,腳趾頭起了幾個水泡,走不動了。想叫他兩休息一下。
宏培和顧特早已看出我的動作走不動了。他兩說;小倪要休息下嗎?到前面的亭子休息吧!
我不好意思說走不動,只好說肚子有點餓,想喝水!
前面亭子叫芙蓉石茶亭,從古代到現在石茶亭是出了名的地方。現存的茶亭遺跡為一條小石門和一面石墻,墻體不大,門底有個小潭,泉水在石縫里流出,清涼 爽口!勞累人喝了一口,精神增發,消除疲勞。所以過路人都會在石茶亭休息。茶亭是茶文化的史書,是出門人避風躲雨甚至棲息的港灣,窗口。
我們三人吃了干糧喝了水,準備最走。
宏培關心的說;現在芙蓉嶺是難關,都是下坡臺階石頭路,小倪啊,你沒有出門過,走下嶺路,腳腿挺住走,人體挺后點,擔子要穩定,決不能向前撲呃!
知道了,謝謝你的關心!
顧特兄說;不是關心你!其實也是關心自己。因為我們三人一起出門,應該一起平安回家,如果一人出問題,那么三人都遭殃!所以我們要注意安全吖!
六點多鐘了,天已黑下來了,我們回到了芙蓉嶺頭。嶺上碰到很多人從虹橋干回芙蓉山里的生意人,他們也挑著擔子走回家。這時候我可不怕了,不像早上那樣的心情!
晚上七點半,我們回到虹橋,各自擔回家了!
當晚洗澡,我愛人看到我雙肩膀通紅,紅腫摩破了皮,流著血!雙腳水泡一連片破了也流著血!心疼地流淚,哭了起來!
擔筍殼業是這么回事,當初交通不便,沒有公路,人們只有翻山越嶺,挑擔子做生意!
第二天集市日,我們也三人挑筍殼業到市場上賣,干集的人很多,有樂清縣人,永嘉縣人大荊人,玉環縣人最多。買賣筍殼業的攤販或個人,的確多!我們三擔2元5角一斤,一會兒就賣完了。每人賺了80多元錢。
一天一夜走了120里路的辛苦勞累,有了報酬!但是一身的疼痛,肩膀的紅腫,雙腳的水泡,十幾天還未康復!
【端午節用竹筍殼怎么包棕子】相關文章:
又到端午棕子飄香時優美散文06-24
端午節吃棕子周記07-04
端午節用英語怎么講06-26
描寫端午節棕子的美妙句子分享06-26
端午棕教學設計06-25
元宵節用英語怎么寫06-21
愚人節用英語怎么說07-03
母親節用英語怎么說06-23
愚人節用日語怎么說04-01
筍殼魚養殖前景分析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