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文脈讀書筆記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中國文脈讀書筆記范文
中國文脈讀書筆記
借《中國文脈》,余秋雨先生完整地梳理了中國文學的發展脈絡,學淺如我,捧起來也是“津津有味,一睹為快”,讓我擺脫了對教科書的“后怕”,而是自覺自然親近了中國歷史,親近了中國文學的發展脈絡。在品讀“中國文脈”的過程中,似乎能從余秋雨先生的文字中聽到中國古人的呼吸,感受到他們身上的體溫。
網上評述《中國文脈》是“最好看的中國文學簡史”,我想這個評論一點都不為過。
有人說,對文學,應讓人們自由取用,不要劃分高低。這是典型的“文學民粹主義”,似是而非。就個人而言,不經過基本教育,何能自由取用?鼠目寸光、井蛙觀天,恰恰違背了“自由”的本義;就整體而言,如果在精神文化上也不分高低,那就會失去民族的大道、人類的尊嚴,一切都將在眾聲喧嘩中不可收拾。
如果不分高低,只讓每個時間和空間的民眾自由取用、集體“海選”,那么,中國文學,能選得到那位流浪草澤、即將投水的屈原嗎?能選得到那位受過酷刑、恥而握筆的司馬遷嗎?能選得到那位僻居荒村、艱苦躬耕的陶淵明嗎?他們后來為民眾知道,并非民眾自己的行為。而且,知道了,也并不能體會他們的內涵。因此我敢斷言,任何民粹主義的`自由海選,即便再有人數、再有資金,也與優秀文學基本無關。
這不是文學的悲哀,而是文學的高貴。
我主張,在目前必然寂寞的文化良知領域,應該重啟文脈之思,重開嚴選之風,重立古今坐標,重建普世范本。為此,應努力撥去浮華熱鬧,遠離滔滔口水,進入深度探討。選擇自可不同,目標卻是同歸,那就是清理地基,搬開蕪雜,集得高墻巨磚,尋獲大柱石礎,讓出疏朗空間,洗凈眾人耳目,呼喚亙古偉步,期待天才再臨。由此,中華文化的復興,才有可能。
在閱讀的過程中,我有一個很直接的想法:如果哪天我真的客居異國他鄉的話,我一定會把余秋雨先生的一系列書和作品帶上飛機,因為他會讓我明白我原本來自一個什么樣的地方,那里曾經住著什么樣的人,發生過什么樣的事。而我身上,一定有某些部分與他們息息相關。
中國文脈讀書筆記
借著暑假這個空閑的假期,我花了7個小時把余秋雨的《中國文脈》讀完了。總體感覺給自己的中國文學史復習了一下。復習過程比較輕松。有笑著感嘆的.地方,也有不甚滿意的地方。
新意并不多,把冷飯熱炒一遍,模模糊糊都是曉風明月的感覺。好在時間線索比較清楚,分類也比較明確。
最不滿意的地方是他因為對曹操的偏愛,冷落了孔明,冷落了三國。對羅貫中缺乏足夠的敬意。
其次是他對越是遙遠的東西評價越高,越是接近現代的文人和作品,越缺少充分的評價。好像是文脈消失了一樣。這個見解缺乏說服力。
第三是對百姓在文學史上地位評價的前后矛盾。前面說稷下學宮里不需要草民。后面又說只有百姓還記得屈原,好像給了屈原無上文學地位的是百姓。
最后是對紅樓夢的解讀評價,雖然很高,說這是人性生存與美好的幻滅,但是分析軟弱無力,缺乏獨到見解,又不敢在眾多理論中闡明旗幟,不夠給力。
為了可以追求語言的生動,很多地方做了一些想象,確實有效果,我往往就是被此逗笑。但是越到后面,越覺得寫法出現模式化,就在笑不出來了。
《中國文脈》是一本很不錯的書,在這我也推薦大家有機會一定要看下。
【中國文脈讀書筆記】相關文章:
中國文脈讀書筆記5篇06-27
《中國文脈》讀書心得02-28
中國經典名著讀書筆記07-10
《鄉土中國》讀書筆記12-29
《中國文脈》讀后感04-30
中國文脈讀后感01-29
中國新教育讀書筆記06-22
中國哲學簡史的讀書筆記06-29
《中國哲學簡史》的讀書筆記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