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學經典案例
于漪老師開《宇宙里有些什么》的公開課,讓學生自由提出疑問。有一名同學站起來發問:“老師,課文中有這么一句話,‘這些恒星系大都有一千萬萬顆以上的恒星’,這里的‘萬萬’是多少?”一問完,全班同學都笑了。“萬萬”就是億呀,這是小學知識。提問學生非常后悔自己提這樣一個被人譏笑的問題。于漪老師見狀便微笑著對大家說:“同學們不要笑,也不要小看這個問題,它里面有學問呢。哪位同學能看出其中的奧妙?”經于老師這一問,課堂安靜下來了,過了一會兒,一位同學站起來回答:“我覺得‘萬萬’讀起來響亮多了,順口多了。”于老師說:“講得好!其他同學還有高見嗎?”另一位同學站起來說:“還有強調作用,好象‘萬萬’比‘億’多。”在確認沒有不同看法后,于老師總結道:“通過對‘萬萬’的討論,我們了解到漢字重疊的修辭作用,它不但讀起來響亮,而且增強了表現力。那么請同學們想一想,我們今天這個知識是怎樣獲得的呢?”全班同學不約而同地將視線集中到剛才發問的學生身手。這個學生如釋重負,先前的慚愧、自責一掃而光,仿佛自己一下子聰明了起來。
被周恩來譽為“國寶”的全國首批特級教師霍懋征老師講過這樣一個親身經歷的故事:“在我的班上,有一個轉學來的女孩。這個孩子跟其他同學不一樣,我幾次發現她在課堂上舉了手,但總是回答不出問題。有一次下課后我問她,她說怕同學笑話她學習不好,所以不管會不會,她都舉手。我就跟她約定:如果你會就舉右手,不會舉左手,老師看到你舉右手時,再叫你回答問題。結果這個孩子的成績很快就好起來。”
【語文教學經典案例】相關文章:
語文精品教學案例07-03
語文園地教學案例07-03
《春》語文教學教學案例07-03
《語文園地》教學設計案例參考07-03
語文《黃鸝》教學案例分析07-03
小學語文教學案例07-03
《語文園地三》教學案例07-03
《語文園地五》教學設計案例07-03
《語文天地十二》教學案例07-03
語文園地五教學案例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