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高中政治哲學手抄報
在日常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觸過一些經典的手抄報吧,手抄報字行間要整齊,字體不宜太小,忌潦草、錯字。那么你有真正了解過手抄報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中政治哲學手抄報,歡迎大家分享。
一、(辯證)唯物論
1.物質和意識的辨證關系原理
【原理內容】:
(1)物質決定意識,意識不過是客觀事物在人腦中的反映。
(2)意識對物質具有能動作用
①意識能夠正確反映客觀事物
②意識能夠反作用于客觀事物,正確的意識促進客觀事物的發展;錯誤的意識阻礙客觀事物的發展。
【方法論】:
(1)一切從實際出發
(2)重視意識的作用,重視精神的力量,樹立正確的意識,克服錯誤的認識。
2.規律的客觀性原理
【原理內容】:規律是事物運動過程中本身固有的本質的必然的聯系。規律是客觀的,它的存在和發生作用不以人的意識為轉移,人們既不能創造規律,也不能改變或消滅規律,但人們可以認識和利用規律。
【方法論】:承認規律的客觀性,按客觀規律辦事,做到解放思想和實事求是的統一。
3.尊重客觀規律和發揮主觀能動性相結合的關系原理
【原理內容】:
1、尊重客觀規律離不開發揮主觀能動性
2、發揮主觀能動性要以尊重客觀規律為基礎。
【方法論】:既要尊重客觀規律,按客觀規律辦事,實事求是;又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把尊重客觀規律和發揮主觀能動性結合起來。
二、(唯物)辯證法
1.聯系的普遍性和客觀性原理
【原理內容】: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處在普遍聯系之中,沒有孤立存在的事物,整個世界就是一個普遍聯系的統一整體。事物的聯系又是客觀的,不以人的意識為轉移,人們不能否認和割斷事物之間的客觀聯系,也不能主觀臆造聯系。
【方法論】:要求我們堅持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具體地分析事物之間的聯系,根據事物的固有聯系改變事物的狀態(改變條件創造條件),建立新的具體聯系。
2.整體和部分關系原理
【原理內容】:
(1)整體和部分既相互區別又相互聯系。
(2)整體居于主導地位,統率著部分。整體具有部分根本沒有的功能。當各部分以合理結構形成整體時,整體功能就會大于部分之和。當部分以欠佳的結構形成整體時就會損害整體功能的發揮。
(3)整體和部分二者不可分割,相互影響。整體的性能狀態及其變化會影響到部分的性能狀態及其變化。部分也制約著整體,甚至在一定條件下關鍵部分性能會對整體的性能狀態起決定作用。
【方法論】:
(1)要樹立全局觀念,辦事情要從整體著眼,尋求最優目標。
(2)搞好局部,使整體功能得到最大發揮。
3.事物是變化發展的原理
【原理內容】:一切事物都處在永不停息的運動、變化和發展之中,整個世界就是一個無限變化和永恒發展的物質世界,發展是新事物代替舊事物的過程。
【方法論】:要求我們堅持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
1、要把事物如實地看成一個變化發展的過程。
2、要明確事物處于怎樣的階段和地位。
3、要堅持與時俱進,培養創新精神,促進新事物的成長。
4.矛盾普遍性原理
【原理內容】:矛盾是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對立又統一的關系,即對立統一。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貫穿于事物發展過程的始終,即矛盾無處不在、無時不有。
【方法論】:要承認矛盾的普遍性與客觀性,敢于承認矛盾、揭露矛盾;善于全面分析矛盾,運用一分為二的觀點,堅持兩分法、兩點論,反對片面性、一點論
5.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原理內容】: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著的事物及其每一個側面各有其特點。矛盾的特殊性表現在,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點,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發展階段各有不同的特點,矛盾的雙方各有其特點。矛盾的特殊性是事物千差萬別的內在原因。
【方法論】: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6.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辯證關系原理
【原理內容】: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辯證統一、相互聯結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過特殊性表現出來,沒有特殊性就沒有普遍性。特殊性也離不開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特殊性也是沒有的。二者在不同的場合可以相互轉化。
【方法論】:我們在想問題、辦事情要把矛盾普遍性與矛盾特殊性結合起來。(馬克思…)
7.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辯證關系原理
【原理內容】:在復雜事物發展過程中,處于支配地位,對事物發展起決定作用的矛盾,叫主要矛盾,其他處于從屬地位、對事物發展不起決定作用的矛盾叫次要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賴、相互影響,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
【方法論】:善于抓住重點,集中主要力量解決主要矛盾;學會統籌兼顧,恰當地處理次要矛盾;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
8.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辯證關系原理
【原理內容】: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關系是對立統一的。事物的性質主要地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規定的,次要方面對事物的性質也有一定的影響。二者在一定條件下也是可以相互轉化的。
【方法論】:要求我們看問題時既要全面,又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弄清事物的性質。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
9.量變和質變相互關系原理及方法論(事物發展狀態原理)
【原理內容】:
1、世界上任何事物的變化發展,都是量變和質變的統一。量變和質變是事物變化發展的兩種狀態
2、量變是質變的前提和必要準備
3、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
【方法論】:用量變引起質變的道理看問題。
(1)堅持適度原則,控制量變的限度
(2)在量變達到一定程度時,要不失時機地促成飛躍
(3)要重視量的積累,為質變創造條件。
10.事物發展前進性和曲折性相統一的原理和方法論(事物發展趨勢原理)
【原理內容】:事物發展的總趨勢是前進的,而發展的道路則是迂回曲折的,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是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一。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在前進中有曲折,在曲折中向前進,是一切新事物發展的途徑。
【方法論】:既要堅定信心,又要準備走曲折的路。要正確對待我國社會主義事業前進中遇到的困難。和人生道路上的曲折。
三、認識論和實踐論
1、實踐和認識(理論)的辯證關系原理
【原理內容】:實踐決定認識(理論):實踐是認識的來源,實踐是認識發展的根本動力,實踐是認識的最終目的,實踐是檢驗認識正確與否的惟一標準;
【方法論】:堅持實踐第一的觀點,重視科學理論的指導作用。堅持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原則。反對教條主義,反對思想僵化。
2、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的原理
【原理內容】人民群眾是實踐的主體,是歷史的創造者。人民群眾是社會物質財富的創造者,從根本上推動了社會的發展;人民群眾是社會精神財富的創造者,推動了社會的全面進步;人民群眾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在社會變革中起主體作用。
【方法論】樹立群眾觀點,堅持群眾路線。
①相信群眾,依靠群眾,為人民群眾的利益而奮斗。
②堅定地走與人民群眾的實踐相結合的道路。
3、改造客觀世界和改造主觀世界的關系原理
【原理內容】改造客觀世界和改造主觀世界是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的。改造主觀世界是為了更好地改造客觀世界,人們在改造客觀世界的同時也改造著自己的主觀世界。自覺改造主觀世界,又能提高改造客觀世界的能力。
【方法論】要求我們在改造客觀世界的同時,要努力改造自己的主觀世界。
①改造自己的思想,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②改造自己的認識能力。
③改造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的關系。
四、人生觀和價值觀
1、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的辯證關系原理
【原理內容】歷史唯物主義認為,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是社會存在的反映;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具有能動的反作用,先進的、革命的、科學的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的發展產生巨大的促進作用,反之,起重大的阻礙作用。
2、價值觀的導向作用
【原理內容】
(1)價值觀是人們在價值基礎上形成的如何斷定事物有無價值及價值大小的根本觀點和評價標準。
(2)價值觀是一種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具有能動的反作用。
①價值觀不同,人們對客觀事物的評價不同。
②價值觀不同,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指向不同。
③價值觀對人生選擇、人生道路具有重要的導向作用。
(3)不同的價值觀對個人與社會有不同的導向作用。
【方法論】要求我們樹立和堅持正確的價值觀,發揮正確價值觀的導向作用
3、集體主義價值觀是正確的價值取向
【原理內容】
①它反映了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關系的客觀要求,體現了全國人民的根本利益。
②它正確地解決了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的關系。
③它是我國人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力量源泉。
【方法論】要求我們
①要正確處理個人與他人的關系。
②要顧全大局,反對小團體主義。
③要堅持集體主義,反對個人主義。
4、人生的真正價值在于對社會的貢獻原理
【原理內容】在人生價值的兩方面中,個人對社會的責任和貢獻應該是居于首位的,人生的真正價值在于對社會的貢獻。因為:個人對社會的貢獻是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本保障;個人對社會的貢獻是人生價值的基本標志;個人對社會的貢獻是人生價值的可靠標志。
【方法論】
①在實現人生價值過程中,將貢獻與索取有機結合起來;
②利用和創造條件,全面提高自身素質;在自己的崗位上發揮聰明才智;發揚百折不撓、不怕失敗的頑強奮斗精神
5、個人活動與社會發展的辯證關系原理
【原理內容】個人活動對社會發展產生能動影響,社會的發展要靠全體社會成員自覺努力才能實現;個人活動受社會環境和社會發展規律的制約。
6、個人和社會的辯證關系原理
【原理內容】人類結成社會而生活、存在和發展。個人與社會是辯證統一的關系。一方面,個人與社會相區別,不能等同。個人與社會相比較,社會更為根本,起著決定作用。另一方面,個人與社會相互依存,密不可分。個人是社會中的個人,社會是由個人組成的社會。人的生存離不開社會,人的發展更需要社會提供種種條件。任何一個社會的存在和發展,都是所有個人及其集體努力的結果,一切個人活動的總和構成社會的整體運動及其發展。
有關高中政治哲學名言
1、孩子們的心里總是演著好多小小的戲劇。父母不跟他們太親近時,他們就會覺得傷心。可是,這些悲傷卻像奏樂的豪雨,雨水中歡笑著初升的太陽。
2、政治的后臺老板總是金錢。
3、必須自己和自己搏斗,才能夠征服自己。
4、天才免不了有障礙,因為障礙會創造天才。
5、真正的光明決不是永沒有黑暗的時間,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掩蔽罷了。真正的英雄決不是永沒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罷了。
6、從遠處看,人生的不想還很有詩意呢,一個人最怕庸庸碌碌的生活。
7、悲傷使人格外敏感。
8、我絕不去樹立一些可望而不可及的英雄。我憎惡那種卑怯的理想主義,它把人的目光從人生的苦難和心靈的脆弱中移開。世界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那就是:看清這個世界,然后愛它。
9、人們常覺得準備的階段是在浪費時間,只有當真正機會來臨,而自己沒有能力把握的時候,才能覺悟自己平時沒有準備才是浪費了時間。
10、誰要在世界上遇到過一次友愛的人,體會過肝膽相照的境界,就是嘗到了天上人間的歡樂。
11、我們周圍的空氣多么沉悶,古老的歐洲在污濁敗壞的空氣中昏睡。卑鄙的物質主義壓迫思想,組織政府和個人行動。社會在機巧,卑下和自私中窒息。人類喘不過氣來。讓我們打開窗戶!重新讓自由的空氣吹進來,呼吸英雄的氣息!
12、心靈極其需要歡樂,所以當他沒有歡樂時,他就得自己制造歡樂。
13、所謂英雄,是做了他自己應做的事。然而凡人卻不但不評估能力能做的事,還企望做能力以外的事。
14、生命象一粒種籽,藏在生活的深處,在黑土層和人類膠泥的混合物中,在那里,多少世代都留下他們的殘骸。一個偉大的人生,任務就在于把生命從泥土中分離開。這樣的生育需要整整一輩子。
15、太陽的光明是不夠的,必須有心的光明。心里有光,才能使自己的作品放出光輝,照亮大眾在黑暗中前行的路。
16、一個人只能為別人引路,不能代替他們走路。
17、我稱為英雄的,并非以思想或強力稱雄的人,而只是靠心靈而偉大的人。
18、人生是一場賭博。不管人生的賭博是得是損,只要該賭的肉尚剩一磅,我就會賭它。
19、身材短小,膚色黯淡,似乎無底陰暗的眼,濃厚的黑色髦發。常穿著一件飄蕩的黑袍,用一條粗的腰帶系住,像進香客一樣。不趨時髦,也不遵守社會的狹窄的規矩。在椅子上坐不舒服,卻常常盤膝在矮凳上,或棲息在窗臺里;時而活潑狂笑,時而沉沒在猶豫里。總之,一個活在夢里的大夢想家。
20、生命的第一個行動是創造的行動。
21、我已經說過,他們確實很幸福。
22、人不能光靠感情生活,人還得靠錢生活。
23、世界上還有些國家更重要的,那便是人類的良心。
24、心靈太渴望快樂所以當他得不到的時候它就得自己制造快樂。當面對太殘酷的現在的時候它就必須回到過去生活。過去的幸福時光仍留下些許的記憶它們的光芒在未來的時間里仍將長久的照耀著。
25、一個人要幫助弱者,應當自己成為強者,而不是和他們一樣變成弱者。對于他們已經做了壞事,不防寬大為懷,如果你愿意。對于他們將做未做的壞事可決不能放松。
26、貝多芬的童年盡管如是悲慘,他對這個時代和消磨這時代的地方,永遠保持著一種溫柔而凄涼的回憶。
27、一個人的性格決定他的際遇。如果你喜歡保持你的性格,那么,你就無權拒絕你的際遇。
28、一種理想就是一種力量!
29、你們倘若把自己的幸福為了愛真理而犧牲,我沒有話說,我很敬重你們。但是為了愛真理而犧牲別人的幸福,那可不行!
30、屬于人民的人為了愛國的理想而死去,他們犧牲了自己。可是派他們去犧牲的人卻為了自己的利益而活著。結果利益比理想的壽命更長。
31、如果斯大林與人們想象的截然不同的話,那么,高爾基則與人們想象的絲毫不差。他個子很高,比我還高;一張大臉,雖不漂亮,但卻透出善良;鼻子很大,嘴上蓄著濃密的胡子,原本淡黃色的眉毛已露出斑斑灰白,灰白的頭發剪得很短;一雙大腳,穿著肥大的衣衫顯得身體有些單薄;嗓音似低沉的男中音;淡藍色的眼睛深處流露出濃濃的善意和絲絲憂郁。他與我擁抱,使勁握著我的手時,我才發現,他比我要高一頭。
32、幸福是一種靈魂的香味。
33、有信仰未必能成大事,而沒有信仰。
34、只有把抱怨環境的心情,化為上進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證。
35、我的靈魂破碎了,不料我的傷口等于一扇窗子,從那里透進了空氣。
36、甜蜜的回憶,親切的容貌,宛如諧音悠悠的旋律,不時縈回在你的心頭。而在那昔日的經歷中,縱有名邑大川,夢中月光;縱有戀人倩影影響,卻怎么也比不上童年漫步時留在細小的心靈上那深深的記憶,也比不上把大嘴貼在冰冷的窗上噓滿水汽的玻璃看到的一角庭院那樣叫人難忘。
37、庸庸碌碌心安理得地過下去是不道德的。而自動從戰斗中退縮的人則是一個懦夫。
38、庸俗的心靈,決不能了解無邊的哀傷對于一個受難的人的安慰。只要是莊嚴偉大的,都是對人有益的。痛苦的極致就是解脫。壓抑心靈,打擊心靈,致心靈于萬劫不復之地的,莫如平庸的痛苦,平庸的歡樂,自私而猥瑣的煩惱。
39、自古能成功成名者無不靠理想和抱負,有有哪個庸才能靠人事關系而千古垂名。
40、與其不嘗試而失敗,不如嘗試了再失敗。
41、人生就像一條拋物線,幸運的頂點,往往也是厄運的開端。
42、一個好的勞動者不過是在履行他的職責,怎么就成為英雄了呢?
43、生硬的拽下的青澀之果,你嘗到的肯定不是甜蜜的滋味。
44、一個人生氣蓬勃的時候決不問為什么生活,只是為生活而生活——為了生活是樁美妙的事而生活。
45、當人拋棄信仰時,可望搬進迷信來。
46、很清楚,前途并不屬于那些猶豫不決的人,而是屬于那些一旦決定之后,就不屈不撓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人。
47、生命很快就過去了,一個時機從不會出現兩次。必須當機立斷,不然就永遠別要。
48、你一定有過這種感覺,當你心事重重,渴望找個人談一談的時候,他來了,可是你們的談話成了兩條歪七扭八的曲線,就那么凄涼地、乏力地延伸下去。你敷衍著、笑著,裝做很投機的樣子。但是,你心里渴望他離去,讓你靜下來,靜下來啃噬那屬于你自己的寂寞。
49、所謂幸福,是在于認識一個人的界限而愛這個界限。
50、真實的、永恒的、最高級的快樂,只能從三樣東西中取得:工作、自我克制和愛。
51、當過去不再照亮將來時,人心將在黑暗里徘徊。
52、有些事情是不能告訴別人的,有些事情是不必告訴別人的,有些事情是根本沒有辦法告訴別人的,而且有些事情是,即使告訴了別人,你也會馬上后悔的。
53、這少女的年齡,正是一個人用愉快而得意的夢境來麻醉自己的年齡,她時時刻刻想著愛情,那種濃厚的興趣與好奇心,要不是因為她愚味無知,簡直不能說是無邪的了。
54、有了朋友,生命才顯出它全部的價值。
55、然而老是抓住幸福究竟是不可能的……宇宙之間的節奏不知有多少種,幸福只是其中的一個節拍而已;人生的鐘擺永遠在兩極中搖晃,幸福只是其中的一極:要使鐘擺停止在一極上,只能把鐘擺折斷。
56、一個人不怕自討苦吃的時候,才是愛情最強的時候。
高考政治哲學答題技巧
一、解題三部曲
世界觀→方法論→聯系實際。
二、注意答題范圍
①(辨證)唯物論、(唯物)辯證法、(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人生觀與價值觀、辯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
②哲學道理(世界觀+方法論)、哲學原理(世界觀)、哲學依據(世界觀)、哲學啟示(方法論)的區別。
三、注意答題角度
1、是什么:
①體現了什么哲學道理或運用哲學道理分析上述材料:哲學原理(名稱+內容)+方法論+聯系材料。
②運用具體哲學道理分析:哲學原理(名稱+內容)+方法論+聯系材料。
③哲學啟示型:方法論+原理名稱+聯系材料。
2、為什么:
①哲學依據(哲學原理);
②書本中的含義、地位和現實意義;
③歸納材料,提煉要點。
3、怎么辦:
①含義;
②書本要點;
③提煉材料,作為要點。
4、談認識、談看法(辨析題):
①下判斷(正確、錯誤和不科學);
②正確的部分要論證(運用正確的哲學道理);
③錯誤的部分要糾正(a、擺出正確的道理內容;b、指出錯誤的實質及危害);
④總結一個正確的結論。
【高中政治哲學手抄報】相關文章:
高中政治哲學的知識總結07-02
高中政治哲學常識大全解析07-03
高中政治哲學學習記憶口訣07-03
實用的高中政治哲學學習口訣參考07-03
中國哲學是入世的哲學閱讀07-03
學習哲學,運用哲學導學案07-02
哲學格言精選07-01
哲學經典語句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