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職場貴人”走了 然后我的自信沒了
從走出校園步入社會至今,劉菁已經在職場打拼近10年了,可始終不得志。今年年初,已經33歲的劉菁碰到了他的伯樂——一家貿易公司的銷售總監。自從被銷售總監招進公司后,劉菁備受上司的關照,工作也越發努力,連續三個月,業績都排在前三位,劉菁不但在員工大會上受到表揚,而且還被評為季度業績標兵。平日里,銷售總監總是跟劉菁談心,經常鼓勵劉菁,讓他好好干,將來前途無量。
可是好景不長,就在劉菁入職三個月后,銷售總監被調走了。從那時候起,劉菁整個人都陷入極度郁悶和糾結的狀態,并時常感到莫名焦慮。“我覺得自己在職場中的好日子走到頭了,總是擔心自己的職業發展道路就這么完了。劉菁說過去他跟銷售總監相處十分輕松,同事們對他也都很客氣,在公司里沒有生疏感;可自從新上司來了之后,他拘束了,與新上司毫無默契,與周圍同事似乎一下子也失去了共同語言,整天沉浸在壓抑的狀態中。“我忽然覺得失去了‘靠山’。有一次,因為一單生意的合同沒有順利簽下,新總監雖然沒有說什么,但是卻表現出十分失望的樣子,并安排另一位同事去做。“要在過去,我會爭取一下,甚至立下軍令狀,可現在,我根本不知道該怎么說。不但如此,劉菁發現同事與他越來越客氣,這也讓他感到了孤獨感和距離感。“跟新上司相處顯得又拘謹又笨拙,跟同事交往也沒有了以前的自如,我心底里既想著快點重新找到新‘盟友’,卻又不敢輕易相信別人,我這是怎么了?
趙勵君心理顧問回復
從心理學角度看,許多職場人對自己曾經的“職場貴人存有一定的依賴慣性,主要表現為心理依賴和人際依賴。當原有依賴慣性被打破,對職業、對未來的忐忑、焦慮、不適應感就會悄然而生。
但是一個社會人浸泡在職場中,不僅要謀求工作能力和經驗的不斷成長,更要不斷提高面對職場動蕩的心理應對能力,其中就包括能夠恰當擺脫對原先“職場貴人的心理依賴慣性。
對劉菁一族的建議是,當原先的“職場貴人出現變動時,首先要記住感恩,保持聯系,不能人走茶涼。這一點不僅是道德因素的體現,更是價值性標準。假使無奶不是娘,用完就忘,以后的貴人緣估計也就到頭了。
其次,主動出擊建立自己新的人脈資源,尋找新的“職場貴人。人際關系的建立和提升,來自交互、交換,來自主動促進,否則別人不會毫無理由地主動湊上來幫助你、提拔你。在尋找新的“職場貴人過程中,不能只把眼睛朝上看,要對身邊的人好一些,在“貴人還未出現之前,先避免制造“小人。
最后,鍛煉自己跳出原有的依賴感,逐漸培養和鍛煉自己獨立分析問題、獨立面對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從這個過程中不斷總結不足與收獲,建立真正屬于自己的人格場,最終去除依賴,成熟起來。對于少數依賴特質較強的人,這個過程中不適、焦慮等感受可能會比較重,這時可以和專業心理顧問談談。
【職場貴人”走了 然后我的自信沒了】相關文章:
如何獲得職場貴人的幫助07-04
怎樣找到自己的職場貴人07-03
職場貴人的5個顯著特征07-04
哪些人是你職場的貴人07-03
不可錯過的10種職場貴人07-03
你不可錯失的10種職場貴人07-02
怎樣才能遇到職場貴人07-03
哪些才是你求職場上的貴人07-03
關于哪些人是你職場的貴人01-29
我的年假要沒了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