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一久久香蕉产线看-国产精品一区在线播放-国产精品自线在线播放-国产毛片久久国产-一级视频在线-一级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數學教學設計

時間:2022-05-23 14:12:08 設計 我要投稿

數學教學設計模板(通用11篇)

  教學設計是教育的一個教育成果,那么數學的教學設計又是怎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數學教學設計模板,歡迎大家閱讀。

數學教學設計模板(通用11篇)

  數學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使學生在現實情境中初步認識負數,了解負數的作用,感受運用負數的需要和方便。

  2、過程與方法:使學生知道正數和負數的讀法和寫法,知道0既不是正數,又不是負數。正數都大于0,負數都小于0。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使學生體驗數學和生活的密切聯系,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能力。

  教學重點:

  初步認識正數和負數以及讀法和寫法。

  理解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

  教學過程:

  一、游戲導入(感受生活中的相反現象)

  1、游戲:我們來玩個游戲輕松一下,游戲叫做《我反 我反 我反反反》。游戲規則:老師說一句話,請你說出與它相反意思的話。

  ①向上看(向下看)

  ②向前走200米(向后走200米)

  ③電梯上升15層(下降15層)。

  2、下面我們來難度大些的,看誰反應最快。

  ①我在銀行存入了500元(取出了500元)。

  ②知識競賽中,五(1)班得了20分(扣了20分)。

  ③10月份,學校小賣部賺了500元。(虧了500元)。

  ④零上10攝氏度(零下10攝氏度)。

  3、談話:老師的一位朋友喜歡旅游, 11月下旬,他又打算去幾個旅游城市走一走。我呢,特意幫他留意了一下這幾個地方在未來某天的最低氣溫,以便做好出門前衣物的準備。下面就請大家一起和我走進天氣預報。(天氣預報片頭)

  二、示例

  1、認識溫度計,理解用正負數來表示零上和零下的溫度。

  看教材:首先來看一下南京的氣溫。

  這里有個溫度計。我們先來認識溫度計,請大家仔細觀察:這樣的一小格表示多少攝氏度呢?5小格呢?10小格呢?

  現在你能看出南京是多少攝氏度嗎? (是0℃。)你是怎么知道的?(那里有個0,表示0攝氏度)。

  上海的氣溫:上海的最低氣溫是多少攝氏度呢?(在溫度計上撥一撥)撥的時候是怎樣想的呢?(在零刻度線以上四格)

  指出:上海的氣溫比0℃要高,是零上4攝氏度。

  了解首都北京的最低氣溫:北京又是多少攝氏度呢?與南京的0℃比起來,又怎樣了呢?(比南京的0℃要低)你能用一個手勢來表示它和0℃的關系嗎?(對,北京的氣溫比0度低,是零下4攝氏度)你能在溫度計上撥出來嗎?

  比較:現在我們已經知道了這三個地方的最低氣溫。仔細觀察上海和北京的最低氣溫,它們一樣嗎?(不一樣,一個在0℃以上,一個在0℃以下)。

  ①上海的氣溫比0℃高,是零上4攝氏度,我們可以記作+4℃,讀作正四攝氏度,寫的時候先寫一個正號(指出是正號不是加號,意義和讀法都不同了)再寫一個 4(板書),大家跟我一起來比劃一下。+4也可以直接寫成4,把正號省略了。所以同學們所說的4℃也就是+4℃。(板書)

  ②北京的氣溫比0℃低,是零下4攝氏度。我們可以用-4℃來表示零下4攝式度(板書-4)。跟老師一起來讀一下。寫的時候可以先寫一個負號(指出是負號不是減號)再寫一個4就可以了,同桌互相比劃一下。

  小結:通過剛才對三個城市的溫度的了解,我們知道記錄溫度時,以0℃為界線,用象+4或4這些數可以來表示零上溫度,用-4這樣的數可以表示零下溫度。

  2、試一試:學生看溫度計,寫出各地的溫度,并讀一讀。

  3、聽一段中央臺的天氣預報,將你聽到城市的最低和最高溫度記錄下來。

  4、小結: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得出:以零攝氏度為界線,零上溫度用正幾或直接用幾來表示,零下溫度用負幾來表示。

  三、學習珠峰、吐魯番盆地的海拔表達方法(P4第2題)

  1、同學們你們知道嗎?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從山腳到山頂,氣溫相差很大,這是和它的海拔高度有關的。最近經國家測繪局公布了珠峰的最新海拔高度。

  2、我們觀察課本上珠穆朗瑪峰的海拔圖,從圖上,你看懂了些什么?

  3、我們再來看新疆的.吐魯番盆地的海拔圖。你又能從圖上看懂些什么呢?(引導學生交流,回答珠穆朗瑪峰比海平面高8844.43米;吐魯番盆地比海平面低155米)。

  4、珠穆朗瑪峰比海平面高,吐魯番盆地比海平面低。大家再想想:你能用一種簡單的方法來記錄一下這兩個地方的海拔嗎?

  (1)交流:珠穆朗瑪峰的海拔可以記作:+8844.43米或8844.43米。吐魯番盆地的海拔可以記作:-155米。(板書)

  (2)小結:以海平面為界線,+8844.43米或8844.43米這樣的數可以表示海平。

  面以上的高度,-155米這樣的數可以表示海平面以下的高度。

  四、小組討論,歸納正數和負數。

  1、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收集到了一些數據,我們可以用這些數來表示零上溫度和零下溫度,還可以表示海平面以上的高度和海平面以下的高度。那么你們觀察一下這些數,它們一樣嗎?你們想幫它們分分類嗎?

  2、學生交流、討論。

  3、指出:因為+8844.43也可以寫成8844.43米,所以有正號和沒正號都可以歸于一類。提出疑問:0到底歸于哪一類?(引導學生爭論,各自發表意見)

  ①如果都同意分三類的,老師可以出難題:我覺得0可以分在4它們一類啊,你們怎么來說服我?

  ②如果有學生發表分三類的,有的分兩類的,可以引導他們互相爭論。

  4、小結:我們從溫度計上觀察,以0℃為界限線,0℃以上的溫度用正幾表示,0℃以下的溫度用負幾表示。同樣,以海平面為界線,高于海平面的高度我們用正幾來表示,低于海平面我們用負幾表示。0就象一條分界線,把正數和負數分開了,它誰都不屬于。但對于正數和負數來說,它卻必不可少。我們把象+4、 4、+8844.43等這樣的數叫做正數;象-4、-155等這樣的數我們叫做負數;而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板書)正數都大于0,負數都小于0。這節課我們就和大家一起來認識正數和負數。(板書:認識正數和負數)

  六、課堂小結

  七、布置作業

  數學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1、認識扇形統汁圖的特點和作用,能從扇形統汁圖讀出必要的信息,為決策服務。

  2、結合教學滲透理想主義教育,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使學生感受統計的意義和作用。

  3、通過對數據的科學分析,培養學生邏輯推理、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學重點:

  認識扇形統汁圖,能從扇形統汁圖讀出必要的信息。

  教學難點:

  結合統汁圖正確進行數據分析,為決策服務。

  教學過程:

  一、提出學習目標

  1、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在校運會中我們班好多學生都報名參加了自己喜歡的體育項目,有的同學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績,大家都來說一說自己最喜歡什么體育項目呢?班長來統計一下

  生1:我喜歡跳繩。

  生2:我喜歡足球。

  生3:我喜歡打乒乓球。

  生4:我喜歡短跑。

  ……

  師:剛才班長已經把你們喜歡的體育項目都記下來了,那我們可以對這些原始數據做何處理呢?

  生1:制成統計表

  生2:制成條形統計圖

  ……

  師:大家說得非常好,我們今天再來學習一種新的統計圖——扇形統汁圖,大家想從中學會些什么呢?

  2、提出學習目標

  (1)認識扇形統汁圖的特點和作用。

  (2)從扇形統汁圖能讀出什么樣的信息。

  二、展示學習成果

  1、小組內個人展示

  學生獨立自學教科書第106~107頁上的內容和做一做(教師相機進行指導,收集學生的學習信息,特別是引導小組內學生之間的交流與探討)

  完成后在小組內按學困生——中等生——優生的順序進行展示,小組內互相交流、幫助、質疑問難

  2.全班展示(以小組為單位)

  (1)匯報扇形統汁圖的特點和作用。

  (2)從扇形統汁圖能讀出什么樣的信息?

  (生自由說)

  (3)牛奶中的數學問題。

  看圖,并計算出,每天喝一袋250克的牛奶,能補充營養成分各多少克?

  (4)錯例展示。

  (每一小組在展示過程中,其它小組均能進行質疑。)

  三、激發知識沖突

  邊展示邊引發知識的沖突,讓學生更深層次的進行思考:

  1.針對同學的'展示,學生自由質疑問難。

  2.教師引導學困生提出問題:同學們,你在學習中碰到困難了嗎?能把你遇到的困難說給大家聽嗎?那你對同學的展示有什么想法與建議嗎?

  四、拓展知識外延

  1、生活中的數學。

  (1)、 練習二十五第1題:自主看圖,說一說李明同學一天的作息安排是否合理,從中你能提出哪些合理化建議。(引導學生說說怎樣安排時間才合理,才能做到勞逸結合)

  (2)、 練習二十五第2題:自主看圖,說一說從圖中得到哪些信息,在小組內交流。(使學生體會到父母的辛苦和對自己的愛,激發學生對父母、對家庭的愛)

  2、小小統計員

  (1)統計自己家中每月的生活費支出情況,根據所學知識試著制作成扇形統汁圖。

  (2)進行數據分析,為家庭開支的使用提出合理化建議。

  數學教學設計 篇3

  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表示成正比例的量的圖象特征,并能根據圖象解決相關簡單問題。

  2、通過練習,鞏固對正比例意義的認識。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初步滲透函數思想。

  重點難點:

  能根據數量關系式或圖象判斷兩種量是否成正比例。

  教學準備:

  投影儀。

  教學過程:

  一、新課講授

  教學第46頁內容。

  教師出示表格(見書),依據表中的數據描點。(見書)

  師:從圖中你發現了什么?

  生:這些點都在同一條直線上。

  看圖回答問題

  ①如果鉛筆的數量是7支,那么鉛筆的總價是多少?②總價是4.0的鉛筆,數量是多少?③鉛筆的數量是3支,那么鉛筆的總價是多少?描出這一對應的點,它們是否在同一直線上?

  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有什么體會?

  組織學生分小組匯報,學生匯報時可能會說出

  ①正比例關系的圖象是一條經過原點的直線。

  ②利用正比例圖象不用計算,可以由一個量的值,直接找到對應的另一個量的值。

  二、練習講授

  1、基本練習。

  (1)投影出示教材第49頁第1題。

  教師引導學生回顧正比例的意義及判斷是否成正比例的方法。學生獨立完成練習。

  教師要求學生從兩個方面說明為什么成正比例。a.電是隨著用電量的增加而增加;b.電費與用電量的.比值總是相等的。

  師生共同訂正。

  (2)投影出示:一列火車1小時行駛90km,2小時行駛180km,3小時行駛270km,4小時行駛360km,5小時行駛450km,6小時行駛540km,7小時行駛630km,8小時行駛720km……

  ①出示下表,填表。

  一列火車行駛的時間和路程

  ②填表并思考發現了什么?

  ③教師點撥:隨著時間的變化,路程也在變化,我們就說時間和路程是兩種相關聯的量。(板書:兩種相關聯的量)

  ④教師:根據計算你們發現了什么?指出:相對應的兩個數的比值固定不變,在數學上叫做一定。

  ⑤用式子表示它們的關系: 路程÷時間 =速度(一定)。

  教師:上節課,我們學習了成正比例的量,下面我們繼續學習和練習。

  2、指導練習。

  (1)完成教材第49頁第2題。

  (2)完成教材第49頁第3題,先由學生獨立做,后由老師抽查。在抽查第(1)小題時,多讓不同的學生回答。做第(2)小題時應多讓學生們交流。第(3)小題匯報時要求說出,你是怎樣估計的,上臺在投影儀上展示估計的思維過程。

  (3)解決教材49頁第4題:①投影出示書中的表格,引導學生觀察表中的數據。

  ②組織學生在小組中合作探究。a.動手畫一畫,指名匯報圖象特點。b.組織學生說一說,相互交流。

  提示:判斷兩種量是否成正比例,先要判斷它們是不是相關聯的量,再判斷它們的比值是否一定。

  三、課堂作業

  1、根據x和y成正比例關系,填寫表中的空格。

  2、看圖回答問題。

  (1)在這一過程中,哪個量沒變?

  (2)路程和時間有什么關系?

  (3)不計算,從圖中看出4小時行駛多少千米?

  (4)7小時行駛多少千米?

  課堂小結:

  教師:判斷兩個相關聯的量成正比例的三個要素是什么?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課后作業:

  完成練習冊中本課時的練習。

  板書設計:

  正比例圖像

  圖像:一條過原點的直線。

  數學教學設計 篇4

  教學目的

  1.使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感知口算在實際中的作用,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

  2.通過觀察、比較,發現并掌握一個因數是整百數的乘法口算,并能夠正確地進行計算。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發情感

  二、探究新知

  把整百數看成幾個百,和另一個因數相乘,得多少個百,在得數后面添上兩個0。

  三、嘗試練習

  整百數的乘法口算和整十數的乘法口算有什么異同點?

  四、分層練習

  練習十一的第1-3題。

  五、作業:

  練習十一的第4、5題。

  數學教學設計 篇5

  教學目的

  1.讓學生體會估算在日常生活中的意義和作用。

  2.掌握兩、三位數乘兩閏數的`乘法估算。

  3.能利用估算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誰能說說上節課我們學

  習了哪些知識?

  口算:28×8

  89×9

  312×7

  498×6

  22×9

  說一說口算的簡便方法。

  二、探究新知

  把本題的估算和前面的一位數乘法的估算作比較,它們有什么異同點?

  三、嘗試練習:完成第46頁做一做。

  四、分層練習

  1.估算下面各題

  79×5602×4

  87×9

  188×2

  2.寫出下面估算結果。

  12×4232×5184×6293×53

  五、作業:練習十二第1-3題。

  數學教學設計 篇6

  教學目的

  1.使學生理解并掌握除數是整百數的除法口算,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2.培養學生的口算意識和習慣。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口算下面各題,看誰算得快。

  200÷50

  280÷70

  3600÷90

  450÷50

  2.仔細觀察下面兩個算式與上面的題相比較有什么不同?

  500÷100

  2400÷100

  二、探究新知

  1.探究500÷100怎樣口算?

  2.教學例5。

  3.歸納:怎樣口算除數是整百數的'除法?哪種方法最方便?

  三、分層練習

  1.仔細觀察下面左邊的算式可以看成右邊的哪個算式?用線連起來。

  800÷100

  6÷2

  600÷200

  15÷3

  2800÷70030÷6

  1500÷3008÷1

  3000÷60028÷7

  2.做練習十三的第1、2題。

  四、作業:練習十三的第3-5題。

  數學教學設計 篇7

  教學目標:

  1、經歷正比例意義的建構過程,通過具體問題認識成正比例的量,能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量的實例,能正確判斷成正比例的量。

  2、通過觀察、比較、分析、歸納等數學活動,發現正比例量的特征,并嘗試抽象概括正比例的意義。提高分析比較、歸納概括、判斷推理能力,同時滲透初步的函數思想。

  3、在主動參與數學活動的過程中,感受數學思考過程的條理性和數學結論的確定性,并樂于與人交流。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 出示蘋果、梨、橘子的圖片 問:起一個總的名稱是什么?

  2. 出示:仿照第一題填空

  (1)時間:3小時 20分 2小時45分

  (2)總價:5元 ( ) ( )

  (3)( ):6千克 800克 3噸350克

  填后問:左邊的是什么?右邊對應的是什么?你還能舉出一種量和它對應的數嗎?

  二、學習新課

  (一)相關聯的量

  教師做實驗,向彈簧稱上加鉤碼問:

  (1) 這其中有哪兩種變化著的量?(2)彈簧長度為什么會變化?

  指出:彈簧長度是隨著鉤碼數量的.變化而變化的,像這樣的兩種量我們把他們叫做相關聯的量。

  追問:現在你知道什么叫相關聯的量了嗎?你能舉例說明嗎?

  (二)學習成正比例的量

  1、出示19頁表格

  觀察圖像,填表,回答下面的問題:

  (1) 表中有哪兩個相關聯的量?

  (2) 正方形的周長是怎樣隨著邊長的變化而變化的?

  (3) 正方形的面積是怎樣隨著邊長的變化而變化的?

  (4)它們的變化規律相同嗎?

  小組討論交流匯報

  2、20頁第2題

  3、正比例的意義

  (1)例1和例2有什么共同點?(兩種相關聯的量,比值一定)

  師指出:這樣的兩種量就是成正比例的量,他們的關系叫成正比例關系。

  問:現在你知道什么叫成正比例的量了嗎?自由說說 指生回答 閱讀課本

  師板書關系式:y/x=k(一定)

  (2) 那么,要判斷兩種量是否成正比例的量該看什么呢?

  三、 鞏固提高:19頁說一說。

  四、 全課小結

  數學教學設計 篇8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借助已有的生活經驗,學生自主認識新的時間單位“秒”,知道“1分=60秒”。

  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動手操作等豐富的學習活動,學生體驗一段時間,建立1秒及1分(60秒)的時間觀念。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滲透愛惜時間的教育,教育學生要珍惜分分秒秒。

  二、教學重難點

  借助豐富的活動,學生體驗一段時間,建立正確的時間觀念。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三、教學準備

  (教師)多媒體課件;(學生)口算卡片,每人準備一個時鐘。

  四、教學步驟

  (一)情境導入

  (播放新年聯歡晚會的片段)

  談話:新年的鐘聲將敲響,讓我們一起來倒計時。(課件出示鐘面,伴隨著“滴答”聲,讓學生共同進行倒計時)

  談話:剛才,我們進行倒計時,像這樣計量很短的'時間,我們常用比分更小的單位--秒。今天,我們就共同來認識這個新朋友。(板書課題)

  (二)探究新知

  1.認識時間單位“秒”

  (1)師:你知道怎樣計量用“秒”做單位的時間嗎?請仔細觀察你們所帶的鐘表,看看有什么發現。

  (2)學生自主探索,共同探究。

  (3)學生反饋:

  ①時鐘有3根針,走得最快的那根是秒針。

  ②秒針走1小格是1秒。走1大格就是5秒。

  ③如果是讀取電子表上的時間時,讓學生可以利用以前學過的電子表的讀法進一步類推。

  (4)體驗1秒鐘

  ①師:1秒到底有多長呢?讓我們閉上眼睛,仔細聽一聽。(利用時鐘的“滴答聲”讓學生感受。)鐘表發出“滴答”一聲所經過的時間就是1秒。

  ②學生跟著時鐘的“滴答聲”,做拍手練習,每一秒拍一下手,看看誰拍得最準。

  ③比一比,哪位學生不看時鐘,每秒數一個數,看誰數得最準確。

  ④小結:剛才,我們聽到鐘聲“滴答”一聲就是一秒,我們拍一下手用1秒,數一個數也是用1秒。1秒的時間確實很短,但是有些現代化的工具在這短短的1秒鐘里卻可以做很多事情呢。(舉幾個具有說服力的數據說明1秒鐘的價值)所以,我們可別小看了這短短的1秒鐘,它的作用可大了。我們要珍惜時間,不浪費每1分、每1秒。

  (5)師:(邊撥秒針)秒針從數字12走到數字6,這表示經過幾秒?從數字6走到8,表示經過幾秒?請你輕輕告訴同桌的小朋友你是怎么知道的。

  (6)你還知道秒針從哪兒走到哪兒也是10秒?

  2.探索分與秒之間的關系

  (1)師:如果秒針從數字12起,走一圈,又回到數字12,這時經過多長時間,分針有沒有什么變化。

  (2)讓學生小組合作,仔細觀察鐘面,自主探索。

  (3)學生反饋。

  (4)小結:秒針走1圈,就是60秒,這時分針走1小格,也就是1分鐘,所以1分=60秒。

  3.練習:體驗1分鐘

  (1)讓學生看鐘表,通過讀秒來體驗1分鐘的長短。

  (2)師:1分鐘能做什么呢?

  讓學生分組畫畫、寫字、做口算、摸脈搏體驗1分鐘實際的長短。

  (3)讓學生舉例,說說1分鐘可以做什么事。

  (三)小結

  師: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認識時間單位--秒)有了秒針,計時就更準確了,時針、分針、秒針在時間王國里分工合作,準確地為人們報時。

  (四)鞏固練習

  (1)完成“練習一”第2題。

  填上合適的時間單位。

  補充:

  ①們上一節課的時間是40。

  ②小明跑100米要用19。

  (2)跑步比賽

  師:讓我們一起到緊張激烈的運動場上去看看。50米決賽剛結束,你能通過鐘表的顯示,說出運動員的成績嗎?從這張成績表中,你能看出什么?

  (3)活動:

  師:下課鈴聲響了,請大家安靜,迅速地將課桌上的學習用品整理到書包里,看看需要多少時間。看誰整理得又快又好。(學生整理,教師報時)

  師:相信大家今后每時每刻都能這樣珍惜分分秒秒,做時間的主人。

  (五)作業收集有關時間的信息。

  數學教學設計 篇9

  一、設計思想

  新課程將致力于使學生體會數學與自然及人類社會的密切聯系,了解數學的價值,增進對數學的理解和應用數學的信心。學會運用數學的思維方式去觀察、分析現實社會,去解決日常生活和其他學科學習中的困難。本課要讓學生經歷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抽象為數學問題的過程,通過本課的學習,初步學會選擇有用信息進行簡單的、有條理的思考,在與同伴的合作中解決問題。

  二、教材分析:

  "用數學"在前面已經結合教學內容進行了多方面的教學,知識沒有用標題的形式明確給出。在這里出現"用數學"的標題,目的是讓學生知道數學知識是為了解決問題,進一步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和自覺性。第七題是用"停車場"的畫面展開的,描述了停車場上已經停放了9輛汽車,同時還有6輛車正在開進停車場,要解決的是"現有幾輛車"的問題。這類問題,學生首次接觸,學習起來有一定的難度。因此,本課的復習重點是培養學生合理使用各種信息解決問題的意識。復習難點是文字信息的處理,依靠關聯詞語理清解題思路。

  三、學情分析

  學生已經能夠根據情境圖給出的資源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但對于捕捉文字信息尚有困難。因此在原有知識的基礎上,教師須指導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挖掘出形象圖外的信息資源,學會解答用比較抽象的文字表示條件和問題的題目。

  四、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進一步發揮學生的想象力。

  3、創設情境,在游戲中感知數學,在數學中體會成功的喜悅。

  五、教學重難點

  培養學生合理利用各種信息解決問題的意識。

  六、教學策略與手段

  復習"用數學"第117頁第7題時教師出示沒有文字的情境圖,讓學生自己觀察,并說出發現了什么。也可以讓學生分小組討論,引導學生提出問題。接著出示圖中兩為小朋友的對話,理解"又開來了6輛"這話的`含義,告訴學生,圖上開來的汽車沒有畫出來,應該根據圖上小朋友告訴我們的條件來解決問題。

  七、課前準備

  課件:停車場情境圖,堆雪人圖和媽媽兒子對話圖。

  八、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指名口算

  10-7 5-4 6-2 7-3 8-0 18-10

  17-7 18-5 2+13 4+10 6+9 27-20

  8+5 0+0 15+4 5-5 5+7 20+9

  2、填未知數

  (1)6+( )=11 14-( )=10

  討論:,括號里該填幾?怎么想?指名回答。

  (2)練習

  9+( )=13 8+( )=15 12-( )=2

  5-( )=4 7-( )=1 ( )+7=14

  學生做完后,問是怎樣想的。

  (二)創設情景

  1、出示書上第117頁的第7題。

  (1) 學生觀察,分組討論,說說發現了什么?

  (2) 引導學生思考:根據這幅圖,你能提出什么問題?

  (3) 問:為什么開來的汽車有一輛沒有畫完整?看著這幅圖,你能準確地說出又開來幾輛汽車嗎?

  (4) 引導學生看書中的小朋友是怎么說的?

  (5) 問:現在有幾輛車?你會列式嗎?學生說教師板書:9+6=15(輛)

  (6) 問:如果把"又開來了6輛"這句話去掉,讓你們說又開來了幾輛,你們會解答嗎?四人小組說一說,然后派代表說。

  (三)鞏固練習新題

  出示"堆雪人圖",書上第121頁第11題。

  問:你們喜歡堆雪人嗎?

  分組說一說這幅圖的意思?(要求口頭編出一道應用題。)

  你知道一共有幾個小朋友在堆雪人嗎?

  列出算式,一人板演,其余在書上完成,并說一說為什么?

  2、出示"對話圖",書上第121頁第12題。

  (1) 分組討論,說一說圖中講的是一件什么事情?

  (2) 引導學生看圖,結合文字理解內容。

  (3) 根據問題列式計算,并說說你是怎樣算的?

  (4) 舉例說一說日常生活中的有關數學知識方面的問題?

  (四)教師總結

  1、小朋友,今天我們學習了"用數學",大家能夠根據圖上的意思解答問題了。現在老師出一道題目,你還會做嗎?(出示下題)

  2、從你們身邊的事物中找一找,根據"9+7"的算式,提出兩個條件和一個問題。想一想,怎么編?可以與同伴交流,也可以與老師、爸爸媽媽討論,看誰編得好。

  九、板書設計

  十、作業設計

  數學教學設計 篇10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新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第五冊第70~71頁。

  教學目標:

  1.學生掌握乘法估算的方法,會進行乘法估算。

  2.在解決現實問題的過程中,培養學生估算的意識和習慣;培養學生歸納概括、遷移類推以及應用所學知識靈活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在估算的過程中,探索解決問題的策略,并能運用數學語言進行表述和交流;感受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激發學生熱愛數學、學好數學的情感。

  教學過程:

  一、猜數引入

  老師想了一個數,它是個兩位數,你們猜它是幾?(隨著學生的猜測,教師用“大了”和“小了”提示)

  回憶剛才我們猜數的時候,是不是一下子就猜出來了呢?像剛才這種在老師提示下進行有根據的猜測,叫估計。其實,在我們的生活和學習中有很多地方要用到估計。

  [說明:課前的猜數游戲,學生興趣盎然,為新課的引入做好了鋪墊。]

  二、感受估計的需要

  1.今天的課堂上,除了老師和你們外,還來了你們的一些老朋友呢!(課件呈現8只機器貓)來了多少只機器貓?(當數量少的時候,我們一眼就可以看出來了)

  快數一數,這里有多少?(課件呈現滿屏幕的機器貓,造成學生數不清的困難)

  2.這么多,一下子數不清,我們可以估一估呀!(學生第一次估的差距比較大,有1000、100、500、200等)

  師:怎樣估計能精確些?

  生1:圈出一份估一估,然后再看有這樣的幾份。

  生2:給這些機器貓排排隊。

  ……

  3.課件給機器貓排隊,排成8行。(按先估每行大約有幾只,然后乘8的方法估一估)

  4.師:機器貓每行有29只,排成8行,大約有多少只?該怎么列式?

  [說明:創設數機器貓只數的情境,分成以下幾個層次進行教學:1.直接呈現數量較少的機器貓,學生一眼就可以觀察得出;2.呈現很多機器貓,造成數不清的困難,引導學生感受估計的需要;3.由于眼花繚亂,第一次估計不精確;4.通過交流估計的方法,達到比較精確的估算。這樣四個層次的教學,讓學生主動感受和體驗到了估算的必要性與作用。]

  三、交流估算的方法

  1.29×8大約等于多少?把你的想法,在練習本上表示出來。

  2.交流展示學生的估算方法。

  A.29×8≈240,把29看成30。

  (師介紹約等號的含義、寫法和讀法,并與等號進行比較)

  B.29×8≈160,把29看成20。

  C.29×8≈290,把8看成10。

  D.29×8≈300,把29看成30,把8看成10。

  ……

  [說明:給學生創設一個良好的心理環境,讓他們的思考和情感得到完全的放松與充分的尊重,這樣他們的想法和意見才得以盡情地流露與表述,不同的看法和結論才可以在一步步的表達中得到完善。學生在此出現了幾種不同的方法,雖然有的'方法還不恰當,但每個學生的思維和情感得到了發展,并在與他人方法的比較中感受到了不同估算方法的優越性和局限性。]

  3.這幾種方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嗎?

  4.同樣是把因數看成整十數,但估出來的結果差距很大,這是什么原因啊?

  5.通過交流明確:應該把因數看成和它最接近的整十數再估算。(去掉29×8≈160)

  6.剩下的三個結果,哪個與準確值最接近?(課件演示每種估算方法)

  (A是多估了1個8,C是多估了2個29,D是多估了2個29和1個8;這里不需要向學生直接說明,只要讓學生感受即可)

  小結:這幾種方法都可以,同學們可以根據需要選擇最合適的方法進行估算。

  7.全班42人,如果送給每人5只機器貓,估一估,這些機器貓夠送嗎?42×5≈200(只)

  和前面一題進行比較:29×8≈240(估大),42×5≈200(估小)。

  8.試一試。

  21×6≈ 48×5≈ 397×3≈ 510×7≈

  9.小結:我們在估算的時候,都是把這些乘法算式中的某個數看成整十、整百、整千的數,那是不是可以看成任意的整十、整百、整千的數呢?(要看成接近的整十、整百、整千的數)

  四、拓展提升

  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地方都和估算有很大的 聯系。陸老師今年暑假的北京之游就碰到了很多和估算有關的知識,讓我們以數學的眼光去看看吧!

  第一站:長城

  長城離陸老師所住的賓館有點遠,汽車每小時行駛53千米,3小時才到達,長城離賓館大約有()千米。

  第二站:美麗的北海公園

  告示:每條大游船限乘120人。

  正好有4個旅游團,每個團有31人,估算一下,他們能同時上一條船嗎?

  [說明:此題引發了學生的爭論:約等于120,卻為什么不能上船?出現認知上的矛盾,學生通過爭論后,明白把31看成30是估小了,所以結果也比準確值小了。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懂得了估算和精確計算之間是有誤差的,在運用估算結果來解決實際問題時,還必須考慮現實情況。]

  比較:31×4○120(讓學生明白估算的另一個用途)

  第三站:天壇公園

  每張門票8元,陸老師所在的旅游團共有39人,320元錢夠買門票嗎?

  為什么同樣是估算,剛才不能上船,而現在買門票卻又夠了呢?

  學生通過辨析比較發現,剛才是估小了,而現在是估大了,所以夠了。

  比較:39×8○320

  第四站:購買北京特產

  每種特產,老師準備都買8份,請你們幫助我算一算,大約要花多少元錢?

  反饋:1.(58+11+33)×82.58×8+11×8+33×8

  ≈(60+10+30)×8 ≈60×8+10×8+30×8

  =800(元) =800(元)

  比較兩種方法,哪種簡單?想一想,老師大約帶多少錢就夠了?(讓學生明白估算還可以為我們的生活提供幫助)

  說明: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估算在日常生活與數學學習中有著十分廣泛的應用,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發展學生的估算能力,讓學生擁有良好的數感,具有重要的價值”。而學生估算習慣的培養與能力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的估算意識。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充分挖掘估算題材,重視進行估算示范,使學生認識到估算的必要性和優越性,并關注估算在培養學生邏輯思辨、辯證看待問題能力上的作用。

  1.大膽改變教材內容,使學生產生估算的需要,體驗估算的現實性。

  乘法的估算,學生以前并沒有接觸過。在這節課上,我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把教材的內容做了一些調整,將學生已有的經驗和所學習的新內容自然地融合到一起,并通過現實問題,讓學生明白估算的必要性。與此同時,課中所設計的一系列練習,都是學生在實際生活中會碰到的現實問題,并具備用估算解決的現實需要,因而整節課都能讓學生感受到濃厚的生活味。

  2.深入挖掘教材內涵,讓學生體驗數學課堂的思辨性。

  成功的數學課,既能將復雜的問題簡單化,也能將簡單的問題深化。“乘法估算”一課,教師們都會想到要讓學生體驗估算的“必要性”,設計的學習素材要富含現實氣息,但僅僅停留在這個層面上是不夠的。如果深入研究教材我們就可以發現,在現實運用估算的過程中,分為兩種情形:一是根據估的結果就可以解決相關問題;二是因為估的結果有時估大有時估小,單憑估出來的數據并不能直接準確地回答所要解決的問題,即還需結合現實情況進行考量。我在教學中充分考慮了這些情況,精心設計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體驗到“估大”、“估小”的情況及如何運用這樣的結果解決問題,同時穿插比大小的訓練,從而將現實性、思辨性較好地統一起來。

  數學教學設計 篇11

  教學素材: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通過觀察、猜測、動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動,找出簡單事件的排列數或組合數。

  2、通過互相交流,使學生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發展符號感。

  3、結合具體情境,使學生經歷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進一步體會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增強應用數學的意識。

  4、使學生在探索規律的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和信心。

  教學準備:教學課件和學具卡片。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今天我們一起進入有趣的數學廣角。(板書課題)

  二、探究新知

  1、創設情境

  (1)師:首先給大家介紹一位新朋友,她的名字叫小紅。周末到了,小紅的班上要組織一次游樂活動,她想邀請大家去參加,你們愿意嗎?不過小紅有一個小小的請求,當她遇到困難的時候,希望大家能夠幫助她。

  師:既然是參加游樂活動,就要穿的漂亮一些,小紅遇到的第一個問題就是穿什么衣服。

  小紅的衣柜里放著六件衣服(出示衣服圖片),她可以怎樣搭配?一共有幾種不同的穿法

  學生活動策略:

  ①教師請同學們拿出課前老師發給你的衣服卡片,自己擺一擺。

  ②引導討論:有這么多種不同的穿法,怎樣才能做到不遺漏、不重復呢?(教師結合課件演示,介紹連線法。)

  ③組織學生討論:上裝的件數和下裝的件數,與有多少種搭配方法有什么關系?

  (2)媽媽為小紅準備了豐盛的早餐:

  飲料有:牛奶、豆漿

  點心有:蛋糕、油條、餅干

  如果飲料和點心只能各選一種,小紅的早餐一共有多少種不同的搭配方法?

  學生活動策略:

  (1)教師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用連線的方法自己找出不同的'搭配方法。

  (2)全班交流。

  2、智闖五關。

  第一關:幫小動物組數

  教師出示三只小動物手拿數字卡片的畫面,提問:用數字卡片4、5、6可以擺出多少個不同的三位數?

  學生活動策略:

  (1)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用數字卡片在數位順序表中擺一擺,并作好記錄。

  (2)各小組匯報后,教師指定幾名學生匯報自己的想法。進而引導學生發現組數的規律。

  第二關:走路中的數學問題

  教師出示情境圖,告訴學生:從學校到少年宮有A、B兩條路可走,從少年宮到動物園有C、D、E三條路可走。提問:從學校經過少年宮到動物園,一共有幾條路可走?

  學生活動策略:學生拿出課前老師發的線路圖,自己用筆畫一畫。

  第三關:足球比賽中的數學問題

  2004年亞洲杯A組有4個球隊參賽,每兩個球隊都要比賽一場,一共要比賽多少場?

  學生活動策略:教師請學生用字母A、B、C、D表示四個球隊,用自己喜歡的方法把比賽場次清楚、形象地表示出來。

  第四關:握手中的數學問題

  教師出示畫有四位小朋友的圖片,提問:每兩個人握一次手,四個人一共握幾次手?

  學生活動策略:每個小組選出四位同學實際做一做。

  第五關:佳佳的密碼箱。

  教師出示情境圖,告訴學生:佳佳的密碼箱中的密碼是一個兩位數,左邊有數字1、2、3,右邊有數字4、5、6。可佳佳把提前設好的密碼給忘了,她最多試多少次才能把密碼箱打開?

  學生活動策略: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寫出所有可能的結果。

  在此題的基礎上拓展:

  如果左邊的數字有1、2、3、4,右邊的數字有5、6、7、8,佳佳最多試多少次才能把密碼箱打開?

  如果左邊的數字有1、2、3、4、5、6、7、8、9,右邊的數字有1、2、3、4、5、6、7、8、9,佳佳最多試多少次才能把密碼箱打開?

  三、課堂小結

  通過今天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你對自己的表現滿意嗎?

  四、機動練習

  如果老師想給今天這節課表現最好的三位同學照一張合影,請同學們思考,三個人站成一行,一共有多少種不同的排法?如果老師也參加進來,四個人站成一行,一共有多少種不同的排法?同學們課下思考。

【數學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數學《比》教學設計05-08

數學教學設計12-06

數學教學設計01-09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06-27

數學廣角教學設計07-03

初中數學教學設計07-28

數學周長教學設計04-05

《數學樂園》教學設計04-10

數學面積的教學設計06-04

《連加》數學教學設計05-26

主站蜘蛛池模板: 77成人影视| 制服丝袜怡红院 | 日本三级香港三级网站 | 欧美午夜在线观看理论片 | 成人高清视频免费观看 | 免费成人小视频 |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影院 | 国产日韩欧美视频在线 | 97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爽 | 亚洲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 高清中文字幕免费观在线 | 一级免费大片 | 国产日产欧产精品精品推荐在线 | 最近中文字幕完整在线看一 | 激情五月激情综合网 | 日韩欧美天堂 | 成人免费一级在线播放 | www精品| 五月天免费在线视频 | 欧美日韩性高爱潮视频 | 国产精品一区在线麻豆 |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 www.丁香| 日本欧美高清视频 | 欧美69色 | 免费级毛片| 国产亚洲欧美日韩在线观看不卡 | 老妇毛片| 九九九网站 | 日韩无砖专区体验区 |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园产越南 | 香港三级日本三级人妇网站 | 在线播放 亚洲 | 国产高清在线视频 | 全黄a一级毛片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专区 | 亚洲小视频 | 欧美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日日操夜夜草 | 天天爱天天做久久天天狠狼 | 日本一区二区免费看 |